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基于政治发展的维度,研究中国历史上的协商政治传统和当前的政治协商制度,既为中国发展协商民主提供了本土资源,同时也更容易形成路径依赖。指出与西方不同的是,中国更可能走协商民主先于选举民主,前者带动后者,从而推动中国民主化进程的道路。事实上,从协商民主的视角看,当前中国还处在从协商政治向协商民主的过渡阶段。中国政府和社会各界应该共同推动这一转变的实现。  相似文献   

2.
社会组织协商是新时代成长起来的新型协商民主形式,在当代中国政治生活中具有重要作用。它不仅有利于促进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发展,推动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增强公共决策的科学性,扩大公民有序政治参与,维护社会和谐稳定,而且能够助力社会组织良性发展。当前,社会组织协商在思想认识、角色定位、内容形式、制度规范、具体实践方面均存在制约因素。推进社会组织协商,需要纠正认识误区,提高社会组织协商的认同度。明确角色定位,落实社会组织协商的主体地位。优化内容形式,拓展社会组织协商的领域和渠道。规范运作程序,完善社会组织协商的制度机制。加强能力建设,提升社会组织的协商水平。  相似文献   

3.
协商民主是20世纪90年代在西方政治学界兴起的一种民主理论.协商民主理论其是反映人类社会政治发展一般规律的政治理论,应为我国的民主政治建设所借鉴.  相似文献   

4.
协商民主理论的公民参与的平等性、协商渠道的畅通性、协商原则的公开透明性及协商主体提高能力的自觉性对实现私营企业主有序政治参与颇具价值。在协商民主的视域下,私营企业主有序政治参与的路径选择主要包括:政府应为私营企业主提供制度化的政治参与渠道;政府应公开和透明关乎私营企业主切身利益的公共决策;政府应树立私营企业主与其他各阶层的政治权利平等的观念;私营企业主要不断提升自身政治参与的能力与素质。  相似文献   

5.
政治沟通及公众对政治生活的参与是影响执政合法性的重要因素。当前,强化多元主体的政治沟通,对于国家在政策制定、权力规制与社会稳定层面实现协商民主的基本意涵,具有重要价值。为此,在基层治理中以政治沟通为核心推进协商民主构建,需要政府执政理念的转变、制度吸纳能力的提升,以及有利于沟通的政治文化与理性思维的培育。  相似文献   

6.
本文对比了中西语境中协商民主出现的理论动力和历史条件,来说明协商在不同制度中可能承担的不同功能.不同于西方背景下为了弥补聚合式民主存在的问题而产生的纠偏机制,协商在中国的出现是为了回应政治发展在不同阶段的功能性需求.自全球范围内的殖民统治时期开始,到中国获得独立并过渡为现代国家,协商在制度安排和政治话语中的内涵不断发生着变化,并呈现为谈判、咨询、治理机制三种样态.它与民主之间的联系,也并非一开始就存在,而是在发展过程中被逐渐建立起来的.  相似文献   

7.
民主政治是当代世界政治发展的潮流,而民主政治实现的形式可以不同.协商民主是同表决民主并列的一种重要的民主形式.社会主义中国具有更高级的协商民主发展水平.进一步发展社会主义协商民主,不能背离当代中国的基本政治形态.  相似文献   

8.
公共问题只有进入决策者的政策议程中,才有得到解决的可能。目前中国阻碍社会问题进入公共政策议程的因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政府主导型的议程设定模式、特殊利益集团对政策议程的不公平干预、片面追求GDP的经济发展模式。这些因素只能导致社会问题的积蓄和扩大,不利于矛盾的解决。而作为决策形式的协商民主理论,对公共政策议程设定有如下启示:强调公民参与的议程设定模式,提高公民和团体平等地参与议程设定的能力,注重公共利益取向的公共协商能够包容公正、效率、自由和安全等公共政策所应有的价值和目标取向。  相似文献   

9.
协商民主的基本含义是公民通过自由而平等的对话、讨论、审议等方式,使各方了解彼此的立场和观点,并在追求公共利益的前提下寻求并达成各方都可以接受的公共决策方案,它以公民参与决策作为民主的核心价值。文章首先探讨了协商民主的基本内涵,其次分析了作为民主政治的一种具体形式的协商民主在中国的现实可行性,最后从丰富和改善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实践的角度出发,提出了在现实政治生活中推进协商民主发展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0.
协商民主是一种重要的扩大有序政治参与的民主形式。其主要体现为:协商民主有利于整合政治过程中的利益冲突;有利完善政治系统的结构与功能;有利于形成科学和民主的公共决策;有利于促进参与型政治文化的形成。  相似文献   

11.
协商民主自20世后期在西方兴起以来,作为民主理论的一种新发展,或者说民主理论的一种转向,对我国产生了很大影响。基于国内学术界对协商民主的思考和研究成果,通过对该理论的兴起及内涵研究,围绕协商民主理论与中国民主政治发展方向、与政治协商制度、与国内基层实践的关系进行研究述评,从而揭示国内学术界对中国特色民主政治建设的思考。  相似文献   

12.
鉴于协商民主作为一种民主治理形式,能够有效化解社会冲突、促进社会共识、推动社会和谐,同时当代中国政治合法性的提升离不开协商民主持续发挥作用,从多角度分析协商民主与当代中国政治合法性关系及其提升政治合法性的路径。分析认为,协商民主有助于论证政府权力来源正当性;有助于提升政府权力有效运作的政治合法性;有助于通过政治社会化促进公民精神复兴,提升基于意识形态的政治合法性。  相似文献   

13.
梳理了西方民主思想发展的四个阶段,即古希腊直接民主、代议制民主、参与民主和协商民主,并通过对比这四种民主的差异及前后联系,分析与揭示西方协商民主思想产生的历史渊源及它在实践中作用的条件。  相似文献   

14.
党的十八大把协商民主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重要内容,本文探讨了十八大中协商民主理论的主要内容、十八大前后协商民主理论的联系和区别、制约我国协商民主的主要因素和十八大后对扩大协商民主的建议策略。通过对十八大协商民主思想的剖析,有助于我们准确把握并结合新的形势切实贯彻协商民主的思想,从而完善民主政治、提高党的执政能力,更好地继承党的指导思想。  相似文献   

15.
论协商民主的法治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协商民主是政治民主的重要实现形式之一,对扩大公民参与及理性对话有着积极的意义。中国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在现阶段主要表现为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重在扩大票决民主及民主决策的基础。在依法治国背景下,协商民主的主体、内容及程序均应受宪法及相关法律(包括硬法和软法)的规制。协商民主存在的争端应当通过协商本身及法律机制来解决。  相似文献   

16.
协商民主是现代化背景下兴起的一种新型民主理论范式,从不同的角度理解,它既是一种决策机制、政府实体,也是一种民主治理形式或是有效的商谈手段。在中国,协商民主虽然已经经历了半个多世纪的曲折发展,其功能也逐步向政治、社会、文化等多元化方向发展,但要进一步完善协商民主形式,制度建设是不可或缺的根本性因素。  相似文献   

17.
从文化与民主的关系的角度对民主发展道路作最一般考察和概括,政治民主化演进的基本路径无非这样两条:以先发国家为代表的"民主文化一民主制度一民主政治"进路和以后发国家为代表的"民主制度一民主文化一民主政治"进路.中国作为一个典型的后发国家,其政治民主化的进程只能遵循"民主制度一民主观念一民主政治"的路径演进.  相似文献   

18.
中国近代政治文化状况渗透着西学对中国传统文化冲击以及对中国近代政治文化的影响。中国近代政治文化的变迁取决于中国对西学的取舍、加工和改造 ,而不是对西学内容的机械应对 ,反映出中国近代政治力量更替和兴衰的历史必然性。适于民主的政治文化 ,只能随着社会经济文化的逐步发展 ,逐渐成为国民的政治和政治行为准则。  相似文献   

19.
市民社会历经从古代到近现代的演变过程,并在洛克与黑格尔那里得到代表性的阐述,由此形成近代政治自由主义者所持的“市民社会先于或外于国家”观和黑格尔所持的“国家高于市民社会”观。在介绍市民社会发展与演变的基础上,分别分析其对民主之共性与个性的助益性,认为它在促进民主方面具有重要作用,中国市民社会的发展状况不容乐观,应建构适合中国国情的市民社会。  相似文献   

20.
党内民主对人民民主的示范和带动机制探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鉴于我国民主政治发展的现实需要,提出以党内民主示范和带动人民民主是我国民主建设的新的路径选择;论述了制度带动、机制促进、行为导向三个主要渠道;指出当前我们应该按照制度-机制-行为的思路抓好这项工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