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赵孟是中国美术史上争议颇多的一位大书画家 ,他在思想行动上呈现多重的矛盾性特征。本文着重分析其绘画美学思想中深层次的矛盾性内涵  相似文献   

2.
明、清移祚之际,社会经济不稳定,政治生活动荡,画学思想却异常活跃,作为姑孰画派的旗帜代表萧云从,以其原本古人,自出己意的画学思想,影响了安徽芜湖及周边地区一大批画家,推动了徽州一带艺术文化的繁荣。萧云从所处的人生境遇,促使他遁迹山林,在真山水中寻求寄托。他在传统的认知与借鉴上,匠心创造,自成一格。  相似文献   

3.
经律习诵是北宋国子监画学课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分必修和选修两类。前者包括《说文》、《尔雅》、《方言》、《释名》四种经部小学类典籍,通过习修可以使画学生通画意,提高准确认识和把握绘画对象的特征及鉴评绘画的能力,其中《说文》书篆字的要求也有助于技法水平的提高。后者为习诵经书或读律,根据画学生的身份分为士流、杂流两种情况。这种分类兼顾学生的文化基础和未来前程,既有专业方面的考虑,也有政治方面的原因。从专业角度看,修习儒家经典可以加强和提高画学生对绘画理论的认识;从政治方面看,国子监画学的创办是崇宁兴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目的除了培养绘画人才之外,还在于能够从中选拔优秀者直接授官从政,故须画学生熟悉必要的儒家经书或朝廷律令。画学的这种课业安排对徽宗朝及宋室南渡后的官方绘画创作都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相似文献   

4.
张彦远的《历代名画记》是中国绘画史上极重要的画论著作。此著以书画同体之说论画的起源;在绘画发展论上,张彦远既论政治与绘画的关系,又论画家的师承、发展,对山水画史颇有见地;关于绘画功能论,他发展了以政教为核心的“鉴戒说”,又承认新兴的山水画可以“怡悦情性”。他重新标举谢赫的“六法”,尤对形神关系及相关技法阐述己见。他的“意不在于画,故得于画”、“自然者为上品之上”等看法,体现了庄子的艺术精神,参与了“儒道互补”的理论建构。  相似文献   

5.
韩小蕙 《可乐》2010,(9):29-29
作为当代最具创新精神的艺术家,吴冠中先生不仅在绘画创作和艺术理论上影响深远,还树立了中国近现代美术史的一座丰碑。  相似文献   

6.
在传承方面,张柏然最早呼吁立足本土语言文化建设“中国译学”,运用理论形态、特殊性与普遍性、后殖民主义等理论支持这一立场,结合其阐释学思考和对中国知识论断裂现状的观察,提出了传统译论“范畴的视域融合”和“体系的整合建构”的继承方法论。在创新方面,张柏然指明了传统译论的现代化转换、借鉴西方译学学派和顺应时代翻译新潮的中国译学创新路径。张柏然的译学思想引领了中国译学话语体系建设,准确研判了外译研究、翻译数字化和实业化研究等趋势,其“中和”和“诗性”智慧所带来的学科认识的深度和广度值得继承和发扬。  相似文献   

7.
智额所创立的天台宗止观禅定思想,强调止观并进、定慧双修、学行一致,十分注意两者的平衡发展,隋、唐以来对文人士大夫产生了深刻的影响。董其昌作为晚明时期集书画及理论与一身的大家,在读禅过程中,深受“止观学说”的启示,在其绘画艺术探索中,提出了许多独特的绘画理论并与绘画实践相互统一,渐修渐悟,终成真果,其绘画思想对晚期以来的文入画产生了重大的影响。  相似文献   

8.
《后画录》作者释彦,据《开元释教录》等文献考证,即《宋高僧传》卷四之"唐京兆大慈恩寺彦",生卒年在610-690年间。其《后画录》是中国绘画史上一部重要的批评著作,它继续了六朝时代的审美风尚和理想,推崇艺术创造,以简洁的品语,表明各画家的风格,说明了他们的题材偏擅,客观反映了当时画坛的全貌。  相似文献   

9.
论张载的礼学思想及其实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唐末五代社会秩序的破坏,传统文化中礼治秩序因子以及宋初三先生、李觏等以礼的价值标准重建宋代国家与社会秩序的思想共同铸就了张载关学的礼学特色。而张载的礼学不同于先秦秦汉的礼学,他把“礼”由形而下之器,发展为形而上之道,以此作为宋代社会与国家秩序重构的哲学依据。张载不仅对礼进行了形上的研究,而且受到其经世思想的影响,曾尝试在民间推行礼制,并在一定范围内改变了民风民俗。  相似文献   

10.
<后画录>作者释彦惊,据<开元释教录>等文献考证,即<宋高僧传>卷四之"唐京兆大慈恩寺彦惊",生卒年在610-690年间.其<后画录>是中国绘画史上一部重要的批评著作,它继续了六朝时代的审美风尚和理想,推崇艺术创造,以简洁的品语,表明各画家的风格,说明了他们的题材偏擅,客观反映了当时画坛的全貌.  相似文献   

11.
在中国花鸟画史中,"白阳"所指的就是明代的画家陈淳。陈淳开创的大写意花鸟画风,实现了花鸟画史上的一次风格、审美旨趣的演变。明代著名文学家和鉴赏家王世贞在他的《弇州山人续稿》中曾说:"枝山书法,白阳画品,墨中飞将军也,当其狂怪怒张,纵横变幻,令观者辟易",对他给予极高的评价  相似文献   

12.
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具有深厚的理论渊源和现实基础,内含和谐自然观、绿色发展观、生态民生观、生态系统观、生态法治观和全球生态观等6个方面的基本内容,具有深邃的新时代意蕴。这一思想实现了"理论引领"与"问题导向"的统一,实现了生态"三观"的统一及"民族意识"和"人类情怀"的统一,特点鲜明。践行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需要注重从现实的生态环境问题入手,需要坚持系统性思维,需要贯彻新发展理念,推动形成绿色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需要依靠人民自觉行动,依靠制度和法治以及全球合作。  相似文献   

13.
海外中国学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出现的研究领域,以研究近现代中国现实问题为主,涉及近现代中国历史、政治、军事、文化、经济、国际关系等诸多学科,其研究成果数量大,观点繁杂.加强对海外中国学研究成果的追踪和评析,主要是关注其观点的正确与否、史实取用的确实与否、研究范式的新颖与否及得出的结论科学与否.这是有很高学术价值和实际意义的工作,它服从于我国国内政治学、历史学、社会学研究的学术需要,也具有为党和政府提供资政的作用.研究海外中国学,要重视基础工作,特别是要有比较扎实的史学理论和史料学方法,有一定的技术路线做支撑,即:了解有关研究海外中国学的资料来源和基本路径;掌握有关搜集海外中国学文献资料的理论和方法;加强有关海外中国学研究资料的梳理、考证、辨伪;重视有关海外中国学研究中新史料的来源和新技术的使用.搞好这四方面的基础性工作,对开展好海外中国学研究能够产生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4.
由于中国文化在历史发展过程中自成一脉,在此语境中形成的翻译思想也就独具特色。从文化视角考察中国传统翻译思想,其主要特点有三:儒学色彩浓厚;强调实践技能;与中国古典美学范畴紧密相关。关注中国传统翻译思想自身的发展和特点,将有助于建立适合本土文化的翻译理论模式。  相似文献   

15.
中国神话研究的百年历程,大致形成了西学建基(20世纪初期)、国学考辨(20世纪上半叶)、方法论转型(20世纪下半叶以来)三个学术时期。张开焱先生的神话研究集中于第三个时期,也代表了这一时期我国神话研究的基本风貌。理解开焱先生的神话学思想,成为我们进入当代中国神话学的重要路径。近二十年来,开焱先生精思勤作,开创了中国神话学的两个风气:一是神话叙事学,一是还原中国创世神话。如果说神话叙事学是开焱先生方法论转型时期的先锋之作,那么,还原中国创世神话则是中国神话学回归古典的标志性成果。综述开焱先生的神话学思想,可以见出其自觉的方法论逻辑:现象学意义上的回归古典,因此可以将其研究名之为中国神话学的还原学派。  相似文献   

16.
面对新时代翻译行业的挑战和翻译研究语境的变化,中国译学界产生焦虑情绪。作为新时代译学建设的领军先锋,张柏然教授倡导立足传统,坚守本土,以中国语言、文化为基石,中西融贯。他以“天人合一”的中国传统美学思想为源泉,依循“传统定位—西学反思—融通自立—打造特色”的路径,形成由“变化观”“适切观”“融合观”组成的“三观合一”的翻译美学思想,其中,“变化”是本质,“适切”是缘由,“融合”是目标。张柏然教授的翻译美学思想具有前瞻性、创新性和指导性,可指引我们进一步反思,探索前进之道。循此体系,不妨以共性为译学研究本体,以“和而不同”为理论追求,以“比较调和”为研究方法,以“天人合一”的融通之道描绘一幅“译学太极图”。  相似文献   

17.
翻译是人类社会的共同活动,不论其作用于哪两种语言,目的都是要把一种语言中所包含的信息通过一定的程序译到另一种语言中去。因此任何语际间的翻译都必定具有许多人类共同的属性,其中最深层、最根本的东西必定是跨民族、跨语言文化的,因而具有普遍指导意义。本文从比较译学的层面,对中西译学传统进行了系统的比较研究,指出两者虽然分属于截然不同的社会文化体系,但却在漫长的发展过程中产生出了许多彼此相同或相似的翻译理念;认为对之加以研究,可以因此而获得对翻译和翻译学的更加本质的认识,有利于不同译学传统之间的相互交融和相互影响,从而促进译学研究在本世纪的更大发展。  相似文献   

18.
列宁灌输理论是对马克思、恩格斯灌输思想理论化、系统化的继承和发展。列宁的灌输理论科学地指出灌输理论的必要性、内容和方法,回答了对谁灌输、谁来灌输等问题。思想政治教育的本质属性和规律、教育对象的思想政治状况与社会环境发生的变化要求我们在当前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必须坚持以列宁的灌输理论为指导,在新形势下,要进一步丰富和发展列宁的灌输理论,创造性地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相似文献   

19.
在新的历史时期,党的思想政治工作继承和发扬党的优良传统,突出时代鲜明的特色,注重思想政治工作实践理论的创新。以江泽民为核心的党的第三代领导集体,注重从思想政治工作的实践角度提出了“三讲”教育、“四个如何认识”、“四以”、“坚持四个统一”、“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为党的思想政治工作新的实践指明了方向。  相似文献   

20.
正记得萧先生晚年多种场合都拒绝别人以"国学大师"的称号来称他。这其中的原由还有待仔细探讨。但有一点是可以肯定的,那就是萧先生对中国传统"四部之学"皆有自己的独特心得。现已经出版的三卷本《吹沙集》可以为证。仅就经学的研究而言,萧先生对《周易》与易学可谓是别有会心,他提出的"人文易"观念,以及"人文易与民族魂"的关系问题,可谓是当代易学研究中非常值得深入开掘的思想观念与学术问题。而在史学方面,他虽然未对任何一部具体的史学著作发表研究论文,但他所写的《古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