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制度,是我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在我国实行的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的政党体制是我国政治制度的特点和优点。这项制度是在长期革命实践中逐渐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它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同中国革命与建设的实践相结合的一个创造,是符合中国国情的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政党制度。中国共产党是我国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是执政党;各民主党派是接受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同共产党通力合作和共同致力于社会  相似文献   

2.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党制演进的内在理路是一个理念、政策、法理以至制度化、规范化的内在升华的过程。在这其中,中国共产党与各民主党派党际关系的良性互动,有利于中国共产党与各民主党派各自的成长,更主要的是有利于中国政治文明的积极探索,它为各种复杂多变的国内外形势提供政治保障,是中国民主政治新时期发展的亮点和增长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党制的最大亮点是互动与合作;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党制体现出一种新型领导观;新型领导观的权力基础是“加法”权力观。  相似文献   

3.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是我国基本政治制度之一。中国共产党是我国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其他民主党派是被领导者和同盟者。中国共产党与其他民主党派的这种关系,既是历史必然的选择,也具有深刻的理论依据。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是中国特色政党制度的本质特征和关键环节。  相似文献   

4.
中共中央《关于坚持和完善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的意见》(下称《意见》)中指出:“我国实行的共产党领导、多党合作的政党体制是我国政治制度的特点和优点。它根本不同于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多党制或两党制,也有别于一些社会主义国家实行的一党制。它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同中国革命与建设相结合的一个创造,是符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政党制度”。这就深刻的揭示了具有中国特色的我国政党体制的根本特征,体现了我国政治制度的特点和优点。  相似文献   

5.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是我国一项基本政治制度,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同中国革命与建设相结合,符合我国国情、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政党制度,完善和发展这一制度,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的组成部分。 一、我国社会主义政党制度产生和发展的历史和现实必然性 邓小平同志指出:“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实行多党派的合作,这是我国具体历史条件和现实条件所决定的,也是我国政治制度的一个特点和优点。”在近代中国历史上,曾有过西方多党制的孕育和试验,民国初年出现过300多个政党,互相攻讦,拉拢收买,搞得乌烟瘴气。1927年后,国民党实行一党专政,它根本不允许  相似文献   

6.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政党体制,是我国一项基本的政治制度。这个政党体制由两个要素组成:一是共产党的核心领导作用及其执政党的地位;一是各民主党派在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基础上同中共通力合作及其参政党和友党的地位。前一个要素是主导方面,后一个要素是不可缺少的重要方面,二者紧密联系,相辅相成,构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政党体系。这种政党体系是由中国的国情决定的,是中国近代历史发展的必然,它不以任何个人的意志而转移。  相似文献   

7.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是符合中国国情的政党制度。它是在长期的革命、建设中形成和发展起来的,根植于中国大地,适应中国国情的新型社会主义政党制度。人类社会进入二十一世纪,将为这项政治制度的发展带来前所未有的机遇,使它的优越性得到更加充分的体现。  相似文献   

8.
袁林 《河北学刊》2001,21(4):98-100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是我国一项基木的政治制度。它是以毛泽东为核心的中共第一代领导集体把马列主义同中国革命与建设相结合的一个创造,是符合中国的社会主义政党制度。西方多党制不适合中国国情,多党制在中国是行不通的。  相似文献   

9.
政党制度在现代国家的政治活动中,起着决定性的作用,但由于各国的具体历史条件和现实情况不同,它们实行的政党制度也就各有差异。我国实行的共产党领导、多党合作的政党体制是我国政治制度的特点和优点,是符合中国国情的一个创造。无论民主革命的胜利,还是社会主义改造和建设重大成就的取得,都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多党合作的情况下取得  相似文献   

10.
<正> 我国实行的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制(以下简称“多党合作制”),是我们国家的一项基本的政治制度。也是我国的一项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政党制度。它根本不同于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多党制或两党制,也有别于一些社会主义国家实行的一党制,具有自己的优点和特点。这种政党制度在我国的历史和现实斗争中,已经发挥并将继续发挥着重大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