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论企业家的本质特征及其良性成长机制的塑造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一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家的本质特征究竟什么是企业家?企业家应该具备怎样的本质特征?对此类问题的回答,从古典经济学到当代经济学,从古典管理理论到现代管理理论,一直是各抒己见,未有定论。最早提出“企业家”一词的是法国经济学家萨伊(J·B·Say),他曾在1...  相似文献   

2.
西方经济学界对供给管理与需求管理的地住问题存在长期的争论。通过对萨伊定律及其历史演变过程的述评,说明萨伊定律及其包含的供给决定和供给管理思想在西方经济学史上曾一度占据着主导地位,并产生了广泛的影响。但萨伊定律也备受争议,尤其受到强调需求管理理论的学者的反驳,致使萨伊定律的历史地位几经变迁。结合西方国家及我国的经济实践,对宏观调控中的供给管理和需求管理进行了重新的思考。  相似文献   

3.
萨伊是法国大革命和法国第一次产业革命时期最著名的经济学家,由于当时法国工业化进程缓慢、法国国力相对衰弱,客观上要求出现一批代表新兴资产阶级利益、反对封建残余势力和其他阻碍资本主义生产力发展的经济学家,而萨伊就成为他们当中贡献最大、影响最深远的一个。萨伊对西方经济理论发展的主要贡献是明确提出了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对象、加速了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在西欧大陆的传播与发展。萨伊学说对西方经济及理论发展产生重要影响的有他提出的关于政治经济学研究对象的“三分法”、生产理论和销售理论。  相似文献   

4.
论萨伊定律的历史命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萨伊在论证供给必定创造等额需求的命题过程中未能解决价值创造问题和价值转化问题,新古典经济学对萨伊定律的修补,凯恩斯经济学对萨伊定律的革命都是不成功的,正确的态度应当是把萨伊定律的作用区间限定在长期的效益约束边界范围内。  相似文献   

5.
资产阶级经济学家竭力赞扬萨伊,把萨伊称为亚当·斯密学说在欧洲大陆的继承和普及者,而萨伊本人也以此自诩.实际上,萨伊只是庸俗化了亚当·斯密的学说,他摒弃了亚当·斯密学说体系中的科学成份,扩展了其中的庸俗因素."三位一体"分配理论就是一个很好的说明.而萨伊的"三位一体"分配论,又几乎被后来所有的资产阶级经济学家所接受.因此,为了认清现代资产阶级经济学分配理论的实质,必须分析萨伊分配理论的形成及其历史演变.  相似文献   

6.
学术界大多认为,亚当·斯密所大加宣扬的是经济自由放任,竭力反对的是国家干预经济;似乎他在国家干预经济方面无甚正面理论建树。这是有失偏颇的。的确,在《国富论》中,特别是针对重商主义的国家干预原则,斯密曾不止一次地租出,人一切听任巨1由,由主体利益自我诱导的情  相似文献   

7.
国内外学界以往对萨伊的企业家理论研究不足。萨伊的突出贡献可概括为三个"首次":首次定性企业家是组织生产要素运用于价值创造、并在财富生产中发挥先导性和支配性作用的"生产性劳动";首次提出企业家是推动经济发展的主导力量,并肯定其在经济活动中的核心地位;首次从生产要素职能、而不是社会职业分工来分析企业家,创新了企业家理论研究范式。萨伊在企业家理论发展史上的贡献,与他的实践经历、尤重"事物的本质和事实"有内在联系。他揭示了企业家的本质特征,将企业家与资本家剥离、又与纯粹体力劳动区分,确立了与熊彼特现代企业家理论对接的定义。厘清萨伊的企业家理论,对于究明企业家理论的演进脉络具有正本清源的基础性意义;对于我国弘扬优秀企业家精神、更好地发挥企业家作用,亦有某些借鉴价值。  相似文献   

8.
长期以来,凯恩斯表述为“供给创造需求”的萨伊定律受到现代主流经济学的批判,似乎萨伊定律没有任何理论和实践价值.但在现实经济活动中,供给和需求之间是相互联系的辩证关系.其中,“创造一种没有需求的东西就是创造一种无价值的东西”,体现出萨伊定律中的真理性.如果经济中存在着严重的供给过剩,这种反映社会生产盲目性的生产过剩势必拖累宏观经济和危害经济可持续发展.针对中国经济某些领域存在的严重生产过剩,在适度扩大总需求的同时,要实施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战略.  相似文献   

9.
论经济法语境中的国家干预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9  
经济法的基本属性是什么,一直是经济法学研究中的一个争论焦点.文章通过对国家干预一词的语义解释,论证了国家干预是一个连续的历史过程,在此基础上,通过对国家干预经济的法律文本解读,阐明了经济法的基本属性是国家对社会经济生活的干预,接着从实证的角度考察了国人受益于国家干预的情形,同时引述了外国学者对中国国家干预绩效的评价,最后提出了完善中国国家干预运行机制的若干构想.  相似文献   

10.
《经济学说的回顾》一书,是一部经济思想史,但在某些方面,它和这一类的大部分著作有所不同。首先,作者不想涉及每一个经济学著作家。他选择了一些人(选得很明智),他集中写亚当·斯密、李嘉图、穆勒、马克思、杰文斯、马歇尔、威克斯蒂德、庞巴维克、威克塞尔、瓦尔拉和凯恩斯(他特别充分地谈到马克思)。虽然他常常提到的是一些主要的人物,但的确他提到了另外一些作者:重商主义者和重农主义者(都集中放在“亚当·斯密前经济学”的标题下),而且对于马尔萨斯、萨伊、古尔诺、杜普特、戈逊、屠能、桑登、西尼尔、凯厄纳斯、门格尔、维塞尔、  相似文献   

11.
当市场上出现了麻烦的时候,人们总是不约而同地立刻想起国家及其政府,想通过政府的超经济力量去消除这些麻烦。然而,由于政府行政运行机制的功能性缺陷,致使政府的干预行为并不尽如人意。信息失真、决策滞后、“寻租”行为等往往使“政府干预失灵”,造成许多恶果,不仅如此,政府无休无止地干预经济生活所依赖的理论基础也是值得人们怀疑的。  相似文献   

12.
为了弥补市场的缺陷和纠正市场失灵,现代市场经济国家的政府都采取了干预经济活动政策,在社会经济生活中担当着公共物品的提供者,收入和财产的再分配者,市场秩序的维护者和宏观经济的调控者等等角色。采取了经济的、行政的、法律的手段与方法来干预市场,既要保证市场机制运行有一个好的外部环境,又要弥补市  相似文献   

13.
M·凯恩斯的《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自1936年问世迄今刚好半个世纪。它的出现,给西方经济思想发展史划出一个“凯恩斯时代”。当时经济学界一般仍然一成不变遵循“萨伊定律”去观察、分析问题,他却竭力证明“供给创造自己的需求”仅能作为一个“特例而已”,他力求使其“通化”并得以与资本主义存在深刻经济危机、庞大失  相似文献   

14.
西方资本主义从早期发展至当代,随着政府对社会生活领域的控制逐渐强化,已从自由放任时代的“守夜人”,发展成为全面干预的福利国家,其国家控制日趋广泛而深入。国家控制的重心也从早期的维护秩序、保障安全的政治统治转变为推行社会福利、调节经济运行的社会管理。尽管70年代末以来在反对政府干预的呼声中,一些崇尚自由主义的政府大规模推行私有化政策和削减福利开支,但这只是国家控制的社会管理功能在强化过程中的相对弱化,并未改变国家控制在社会经济生活中的重要地位。依照现代经济学中关于政府于预功能的基本观点,政府管理社会…  相似文献   

15.
一要了解经济法的调整对象问题,首先必须考察经济法的形成和发展的历史。经济法是以国家直接干顶经济活动的一种行政性的法律形式出现的。“经济法”的概念最初出现于德国,第一次世界大战时,德国为组织人力、物力和财力以供战时需要,制定了一些有关的经济法规。德国战败后,德国资产阶级为缓和国内矛盾和恢复国民经济,不得不对企业的主要经济活动进行直接的干预,或者扶助或者限制,这样就突破了原先的“私有财产神圣原则”和“契约自由原则”,经济法成为国家对经济实行强制性干预的重要法律手段。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国家对经济生活的干预加强了。资本主义国家机器要用各种不同的法律形式对整个经济生活进行多方面的综合调整,所以作为国家干预和监督企业的经济管理、提高经济效益的经济法便得到广泛实施和迅速发展。  相似文献   

16.
面对古典经济学思想泛滥对德国工业化的巨大威胁,李斯特提出了包括生产力理论、贸易保护和国家干预等方面的经济学说。他的经济思想为德国的工业化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指导德国走上了一条具有国家主义特征的工业化发展道路。  相似文献   

17.
供求论     
供给与需求这对经济学范畴,在研究商品生产社会的经济关系中,有着特殊重要的地位,马克思在《资本论》中许多地方都有论述,西方经济学家也提出了各种各样的供求理论,如供求价值论、萨伊定律、凯恩斯的有效需求理论等等;而马克思则对供求价值论和萨伊定律提出了尖锐的批评。可是正由于此,我们过去怕与供求价值论和萨伊定律等划不清界限而忽视供求的作用、地位、意义。幸喜通过一段曲折的求索,学术界已对供求这对不可忽视的经济学范畴进行  相似文献   

18.
哈贝马斯对晚期资本主义国家经济干预职能的形式、性质、作用及其所引发的新危机的分析,比较深刻地揭示了当代资本主义社会的新矛盾、新特点,但当他最终把资本主义国家的新危机归结为思想文化危机时,又回到了法兰克福学派的文化批判的立场。  相似文献   

19.
让·巴蒂斯特·萨伊(J·B·Say,1767—1832)是法国资产阶级庸俗政治经济学的创始人。他关于政治经济学的研究方法,在其代表作《政治经济学概论》中占有重要的地位。而目前在经济学说史研究特别是经济学说史教学中,却对这一问题的介评很不全面、很不充分。本着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吸收、借鉴其合理成分为我所用的原则,我们撰此短文,以期还萨伊政治经济学方法论的全貌。现行的经济学说史教科书,在介绍萨伊的经济学说时,一般都没有“政治经济学的对象和方法”这一标题,但是在这一标题下所讲的“方法”,实际上只是萨伊关于政治经济学的“三分法”,即将政治经济学分为生产、分配、消费三个部分。这样,就会给  相似文献   

20.
一、市场经济的前程:假设人是自利的市场经济学设想:人首先是经济人,是利益动物。他在一定的约束条件下,追求自身利益的最大化。作为生产者,他在既定的生产能力约束下,争取利润最大化;作为消费者,他在既定预算收入约束下,争取效用最大化。现实的分析表明,只要我们不带任何偏见地考察社会经济生活,就会发现,这不仅是理论假设,而且是一个普遍存在的事实。正如马克思早就指出的那样,人们之所以从事各种经济活动,正是为着谋求自己的经济利益。否认这一点,市场经济是难以想象的。鲍尔丁(K·E·Boul山no教授也曾说:“当我们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