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孙中山20世纪初在晚清海权思想初步觉醒的基础上,批判地吸收了西方的海权思想,提出了恢复中国海权、建设港口和海军、发展海洋实业等一系列关于维护海洋权力、海上力量、保障海洋权利的主张,这促进了我国海权思想近代化,同时也对我国当下海权维护和建设有着重要启发意义。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对于孙中山海权思想的研究是孙中山思想研究的一个新领域,也取得了一些有价值的研究成果。孙中山的海洋政治观,内涵丰富,认识深刻,主要包括海权、海军、海洋运输、海洋资源利用,以及海洋发展战略等诸多内容。通过研究发现,孙中山的海洋政治观,目标高远,具有很强的预见性和前瞻性,但从分析中也可以得出,孙中山的一些想法亦有不符合当时中国现实国情的地方。总之,孙中山的海权思想,对后世中国海洋政治发展的启蒙意义远胜于其思想政治实践的价值。  相似文献   

3.
现代海权与国家海洋战略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经济全球化时代 ,对以单纯军事意义上的制海权维度为切入点而形成的传统海权理论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有必要对其作进一步的探讨。作者认为 ,必须以海权资源、海洋战略和海洋能力为切入点转换海权形成机理的探寻维度。基于海权资源、海洋战略和海洋能力的现代海权理论的内在形成机理是 :国家通过动态的海军和海洋战略整合静态的海权基础资源 ,不断创新 ,实现着国家控制海洋、利用海洋、由海向陆的能力 ,促进国家繁荣昌盛 ,并最终形成在海洋中现实的、随时可用的强制能力。  相似文献   

4.
蒋庆立 《东岳论丛》2000,21(4):57-59,114
孙中山是20世纪初中国经济现代化思想的集大成者。他站在时代的前列,以开放的心态、世界的眼光,结合20世纪初的中国国情,建构起崭新的中国现代化的国民经济理论体系,制定了宏伟的实践方案。在他的经济思想中,诸如其对经济与政治及精神文明建设的关系、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联系、经济发展中的对外开放乃至西部大开发等等问题的深刻而科学的阐述,对我们今天所从事的事业仍有启迪意义。  相似文献   

5.
孙中山的《实业计划》 ,是以国家工业化为中心 ,使国民经济全面赶上欧美的大规模的经济建设之设想 ,它充分体现了孙中山力图使中国尽早摆脱贫困落后的宏大理想和全国人民要求国家繁荣富强的殷切愿望。本文展示了孙中山精心绘制的振兴中华、振兴实业 ,建设近代国家工业化经济 ,使中国早日成为一个繁荣昌盛国强民富之国的宏伟蓝图 ,特别对孙中山开发中国大西北的设想进行了详细的阐述。孙中山的开拓大西北思想对于当前西部大开发事业具有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6.
中国西部开发,乃孙中山经济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西部开发思想的形成根源,民生主义是理论基础,十九世纪后半叶的社会现实是社会根源,民族平等观也是重要的思想基础。西部开发思想的主要内容,发展交通、发展实业、加强教育等。本文认为孙中山西部开发思想对当今西部大开发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7.
漕粮海运,发展海洋运输事业;发展海商,倡导国际贸易;建立新式海军,强化中国海权。海运-海商-海军-海权,成为魏源强国思想的逻辑主线。魏源世界意识中有一个海国理念,企望中国由陆国变为海国,从古代变为现代。  相似文献   

8.
越南海权战略建基于以美国为代表的国家和地区亚太军事安全战略调整的契机,通过调整国家军事安全战略,把海(空)军现代化建设放在优先发展地位,构筑一体两翼防御体系;军事战略方面东面南海反介入(Anti-access strategy),西南控扼马六甲威胁海上战略通道;外交战略方面积极开展多边平衡外交,构建南海利益共同体;立足于《联合国海洋法》等国际法基础,在联合国框架下构建南海多边治理结构.越南海权战略的构建将进一步挑战中国南海海洋主权和海洋权益,威胁中国南海海洋战略通道安全,加剧中国海洋战略环境的紧张态势,进而配合美国重返亚太战略目标的实现,遏制中国的战略空间.  相似文献   

9.
孙中山在吸收中国传统民本思想和西方现代经济理论的基础上,经过深入调查研究,提出了独具时代特色和前瞻性的民生主义理论。他希望通过平均地权、节制资本、发展实业等措施来改变中国贫穷落后的面貌,提高国民生活水平,实现均富的理想。在我们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努力奋斗的今天,研究孙中山的民生观,有着重要的时代价值和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0.
试论孙中山的政党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孙中山曾提倡政党政治。但民初政党政治的失败使孙中山政党观发生变化,转而主张建设革命党并付诸实践。革命党政治的实质即是以党建国,以党治国,一党治国。在近代中国,这种革命党政治,有其合理性和必要性。但如果缺乏有效的制衡与监督机制,就有可能演变为一党专制,一党独裁。  相似文献   

11.
苟格林 《兰州学刊》2007,1(8):138-140
革命先行者孙中山先生和他的家人与澳门关系极为密切.尤为重要的是,澳门以其独特的多元文化社会氛围,对孙中山振兴中华革命思想的形成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相似文献   

12.
孙中山是我国历史上杰出的革命家,伟大的思想家,从他的思想宝库里,我们可知他对社会主义有一定的认识并心向往之。虽然他的社会主义思想与科学社会主义学说有相当的距离,但不可否认他在某种程度上是赞同社会主义的,难怪他多次强调"民生主义"即"社会主义"。我们今天重温他的社会主义思想,不仅仅在于继承他的某些合理成份,而是在新的条件下对发展和完善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具有特殊的意义。  相似文献   

13.
和平发展战略蕴涵许多新的内涵,如加强与现行国际秩序的协调,摒弃“零和”,寻求共赢,注重制度等软实力因素,树立新安全观、新权力政治观等。这些内涵为中国海权观设定了新的价值纬度。海权建设要适应和平发展战略的要求,避免挑战现行国际秩序。在发展海洋军事力量的同时更加重视软实力的作用。要把应对非传统安全威胁的能力作为海权建设新的内容。同时,发展海权要着眼于海上资源安全,为可持续发展提供战略支撑。  相似文献   

14.
振兴道德是清末以来先进的思想家们关切的问题。孙中山历来注重党德、民德,在民元即倡导建设心性文明与物质文明社会。在随后的十余年间,不断提出有选择地发扬旧道统、旧国粹的主张。晚年他重新解释三民主义讲演民族主义时,更明确宣示,要恢复我们民族的地位,便首先要把固有的旧道德恢复起来,并与"替众人服务"的新道德相结合,从而将其民德观发挥到了极致。  相似文献   

15.
孙中山不仅是中国资产阶级革命的领袖,而且还是一位资产阶级民主主义教育家。孙中山教育思想的基本内容包括反对传统封建教育制度;提倡民主平等的教育;重视知识和知识分子的价值;注重军事教育,普及学校教育;发展职业教育、女子教育、师范教育和成人教育等。  相似文献   

16.
孙中山在晚清风雨飘摇的革命危机中,首举反抗满清专制主义之义旗,引领了现代中国革命的时代潮流.他所倡言的中国革命,以美国革命为典范.他认为,美国革命是一次成功的政治革命,而法国革命则是一次不成功的政治革命.美法革命之成败,不关乎其领袖品德之善恶,而关键在于其全国民众的“习尚”.美国民主革命成功的根本原因,在于其地方自治的传统.孙中山进而借鉴美国和法国经验,构想了中国政治转型之“军政、训政、宪政”三阶段的革命程序,旨在通过革命政府指导国民实行地方自治的“训政”为政治转型的过渡阶段,为共和政治奠定社会基础.  相似文献   

17.
本文主要从三个方面论述了孙中山的对外开放思想:一是孙中山对对外开放的必要性的论述;二是孙中山对外开放思想的内容;三是孙中山对外开放思想的特点。  相似文献   

18.
孙中山训政思想与其军政思想、宪政思想是一个完整的、不可分割的有机整体,具有鲜明的时代性,是中西合壁的产物。虽然它有一定的局限性,但仍不失为一笔宝贵的历史遗产。  相似文献   

19.
孙中山的民生思想,在以人为本、注重发展、共同富裕等方面与我党民生观有共同之处。但由于孙中山的唯心主义民生史观、对贫富的不同认识、实现民生的方式、实现民生的动力等不可克服的缺陷,使其民生思想只是一个美好蓝图,而不能实现。只有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才能实现真正的民生。  相似文献   

20.
刘秋阳 《兰州学刊》2005,8(3):252-254
孙中山是伟大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先行者,对民主宪政的追求终其一生矢志不移.其训政及宪政思想既是他对中国国情的现实思考,又彰显了他欲将中国引上民主宪政道路的伟大理想.本文仅从几个方面对其作一梳理并作粗略评析,希能窥其全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