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自然审美是自然的人化与人的生态化的统一。自然审美在对人与自然共在关系的确证中,表现了自然的美与人的美的自由契合。生态审美是自然的生命和人的生命体验的依存、互渗和参与。生态自然审美是以自然审美为中介的生命共在活动,它更趋向于人与自然的和谐共荣关系,并表现人与自然间的天然醇化,用以启示生命的生态化存在。当自然审美和生态审美被艺术性地转换后,它们同时也就得到了艺术审美的提升,成为艺术生态自然审美。  相似文献   

2.
文字,是一种表意的工作,书法则是一种纯粹的艺术,它靠摹拟自然万象,获得了艺术形式,同时又因为是人的自由创造,而获得了艺术意味(内容)。三国魏书法家钟繇云:“笔迹者界也,流美者人也。”很好地说明了书法是自然万象之美和人内心之美的统  相似文献   

3.
庄子并不是文艺理论家,这里所谓的庄子“文艺美学思想”,不过是借用现代的习惯用语,来指称《庄子》一书中所涉及到的某些文艺理论方面的言论罢了。《庄子》一书虽直接论述“美”的言论不多,而且直接谈论艺术和艺术创作的言论也很少,甚至连很少的谈论艺术的言论也并不是有意在讨论艺术问题,而是作为论证他的哲学思想的例子而存在的。但书中关于哲学、人生、政治、社会等问题的论述却具有十分深刻的美学、文艺学意义,它被后世理论家运用于美学、文艺学领域,并产生了巨大而深远的影响。本文对其与文艺美学有关的言论及其在后世的影响试作粗略的评述。 一、崇尚自然之美,反对人工雕琢 庄子反对人为的,损伤事物自然本性的雕饰之“美”,而主张体现淳朴天真的自然之美。庄子认为,世间万物之所以“美”是因为它们体现着“道”。“道”是现实世界之美的根源。美就是“道”,“道”是绝对的“大”和“全”,是自然,因此,美就是自然。这个自然,不是通常说的自然界的山水景物,而是指天地万物形成的自然本质及其天然形态。这种自然之美,具有两个基本特点:一大二全。先说“大”。庄子认为“天地之美”才是“大美”。他说:“天地有大美而不言,四时有明法而不议,万物有成理而不说。圣人者,原天地之美而达万物之理,是  相似文献   

4.
通感不仅是各感官之间的相互沟通、交融,同时也包括各艺术门类之间的相互融合、贯通。作为两种不同门类艺术的书法与舞蹈,它们之间不是有着不可逾越的鸿沟,相反它们之间是可以相互通感的。论文从动态美、造型美及意境美三方面阐述书法与舞蹈之间的通感。  相似文献   

5.
我们的目的是想建立一个中国美学体系。首先,应问“什么是美学”?美学当以审美为旨归;美,植根于哲学价值论,主要表现于艺术,而艺术取材则在自然和社会。哲学分三大部:一是自然(nature),即宇宙;一是人(being),即社会;而另一则是价值(value),即以人为主,了解自然和社会,并给与评价。价值论包括真、善、美,而美为其大宗。孔丘说过“周公之才之美”,这是对人的禀赋品格而言;又说过“里仁为美”,这是对人处世接  相似文献   

6.
<正> 自然美是指客观世界中自然物的美。例如,山水花鸟、日月星辰、园林田野等等的美。自然美是人们在日常生活中经常能欣赏和感受到的。但是,对自然美的本质即自然何以为美,人们的看法却大不相同。有人认为:自然美在于自然事物本身,“金银的美的属性就是它们本身所固有的自然属性,并不是别的什么外加给它们的东西。”有人认为:自然美是  相似文献   

7.
当代"大地艺术"可以被视为沟通中西"自然美学"的会通.这是由于,大地艺术反对艺术与自然的对峙关系,要求艺术活动真正走向广袤的"天地之际",也就是回到"天地有大美"的自然那里;其次,大地艺术重新思考了天、地、人的三位一体的关系,人在其中决不是"顶天立地"的,而是"与天地参"的,顺应自然规律的;再次,在大地艺术里,就连自然本身亦是"无中心"的,这同中国传统美学的"游观"相当接近;第四,大地艺术强调要尽量保存自然的原生态,反对未经深思熟虑的人为重建"第二自然",亦即要"原天地之美";第五,从艺术手法上看,大地艺术要采取"极度写实主义"这种"无法之法".  相似文献   

8.
我国众多少数民族分布在祖国的四面八方,而且各有其具体的历史发展过程和文化渊源,因此,各民族的艺术特色是大有区别的,即便在一个民族内部,其艺术色调也千姿百态。但是,我们也看到,迄今为止,存在于大多数少数民族的艺术画廊中最普遍、最基本、影响也最大的那部分艺术还是一种可以用“古朴”二字概括其艺术特色的艺术,我们将它称之为古朴型艺术。它们用朴素的、简约的方式表达对淳正乃至纯真情意的向往,它们不尚雕饰,重视用自然之形状自然之物、绘自然之景、抒自然之情,一切顺其自然,不做作,不变态,力  相似文献   

9.
雅克·马利坦认为 ,美是超然的 ,它以不同程度参与一切存在 ,对于纯粹智性而言 ,存在着的一切都应是美的。但是在审美领域 ,即对于渗透着智力的感觉 ,事物便区分为美与丑。超然美与审美之间的差别 ,为艺术留下了空间。诗的精神创造性是自由的 ,它没有对象 ,因而美也不是诗的对象 ,美是诗的超然的关联物。马利坦对美、审美、诗及它们之间的关系的解释 ,对于我们理解美的客观性和主观性、诗 (艺术 )的创造活动等具有深刻的启发意义  相似文献   

10.
美的表现形态从反映与被反映的角度可分为现实美与艺术美,但就其内容来说,美的表现形态还表现为崇高与滑稽、悲剧与喜剧。悲剧是崇高的集中表现,喜剧是滑稽的集中表现。有一点需要说明的是,崇高与滑稽既存在于自然和社会现实中,也存在于艺术中,但悲剧和喜剧只存在于艺术之中,而不存在于自然和社会现实之中。本文集中论述喜剧的美学特征,它与悲剧  相似文献   

11.
自然美是一种宝贵的副产品,一种非美学功能的功能,假借它,自然的各种事物,动物和人类,展示了它们各自固有的美德。我们越是注意和欣赏自然美,我们就越是把注意力主要集中在自然本身,集中在自然现象的各种特点和个性,而不是集中在它那可见的外观的美。唯美论者一心沉醉于为自然美而自然美,必然是大大得不偿失。他在三方面伤害了自然:首先,他把自然机械化,从而否定了它神秘的内在生命;其次,他剥夺了自然美的外衣,而不能很好享受它们;最后,他剥夺了自己从自然的表现中看出它内在的精神力量的可能性。在视觉艺术中,当代有两个倾向值得注意。第一个倾向主要是表现在绘画和雕刻中所谓非表现的、也就是抽象的或者非客观的艺术。绘画的正当功能是通过纯粹的美学形式或造型来直接表现画家本人的情绪、感情和心境。第二个倾向则见于建筑和工艺之中。这一倾向把实用的功能放在首位,并把通常所说的“美”当成工程技术和获致成功的实用工艺的一种自然的功能或者副产品。晚近音乐有两种发展趋势:表现音乐这一有力的前进浪潮以及在音乐结构上所作的尝试。但晚近音乐从本质上来看并没有音乐的味道,缺乏伟大音乐所具有的那种结构、调式和动人的力量。在创造性文学中,美的次要但却关系重大的作用,十分了然。诗人和散文家创造言语的格式,都不是为了它们自身或者单纯的审美效果,而经常都是为了要表现沸腾于他们内心之中而又要求表现的东西。意义深刻的艺术,能够使我们对自然美的感受,活跃起来;这就因为这种艺术是植根子自然和人类本性的。因此,我们越是懂得和欣赏艺术美;我们也就越是懂得和欣赏真正的自然美。  相似文献   

12.
道家和儒家是中国文化思想的两级,对中国艺术产生了重要影响。道家思想对中国艺术产生的影响体现为自然之道,即艺术师法自然,且分为顺应天的自然状态和顺应人的自然本性两种方式。儒家思想对中国艺术产生的影响体现为中和之美,以音乐为例,则可以分为以乐正心、以心和乐两种音乐美学思想。  相似文献   

13.
语文教育中的审美教育 ,是美学在教学过程中的具体应用。它借助语文教材及语文教学活动中客观存在的美的因素来陶冶学生的情感 ,从而形成学生正确的审美观点、高尚的审美情趣、健全的审美能力和按照美的规律创造美的才能。一、语文教材中丰富的美育内容语文教材中的文学作品 ,多为优秀之作 ,本身就是美的创造与结晶 ,它们用美的语言塑造出美的形象 ,创造出美的境界。正如黑格尔在《美学》中指出 :“语言的艺术在内容和表现形式上比起其它艺术都远较广阔 ,每一种内容 ,一切精神事物和自然事物、事件、行动、情节 ,内在的和外在情况都可以入诗…  相似文献   

14.
庄子审美方法论的现代解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庄子的"美"的理念与他对"道"的解释是合一的,自然之道即"大美"。大美和道不可言传,只能"意致"。"意致"大美和道的前提是"虚静"。庄子的这一审美方法论的逻辑关系,可以运用现代美学和艺术理论加以解释,其正误参半也应从现代美学和艺术理论角度上给予恰当的评判。  相似文献   

15.
论书法的艺术精神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书法精神是多方面的,大体分有两个方面,即艺术精神和文化精神。艺术精神,以艺术的无穷妙趣、玄妙之意为精神内涵,崇尚含蓄雅趣、古朴自然,追求飘逸神韵、飞动流畅的自然意趣之美。文化精神,以儒学的礼义节操、伦理道德为精神内涵,崇尚忠君爱国、忠义节烈,追求浩然正气、凛然气节的人格气节之美。当然,这两个方面是不可分割的,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相互融合构成了中国艺术的瀚墨精神。这里我们侧重要探讨的是书法的艺术精神。  相似文献   

16.
文学与音乐、舞蹈,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联系密切的艺术形式。音乐艺术和舞蹈艺术,无论是艺术创作者,还是表现者,抑或是艺术作品,都与文学相连,与美相依。这些艺术之所以具有永恒的生命魅力,是因为它们包含有毋庸置疑的文学性和文学美,有高远的意境美、强烈的时代感、鲜明独到的个性特色和很高的欣赏价值。  相似文献   

17.
美育,即审美的教育。在人与客观世界日益广泛的联系中也不断发展着人与客观世界愈益密切的审美联系,成为人“艺术的把握世界”的重要方式之一。在学校里,美育就是向学生进行科学的健康的审美教育,包括培养和提高学生对自然美、社会生活美、艺术美的审美能力,美的创造能力和高尚的审美理想和审美趣味。人为了创造更理想的生活,不但追求真和善,同时也热烈地追求着美。共产主义的社会生活和道德情操是美的,因为它们有真(合于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和善(合于这一规律的行为)的本质内容。具有上述的理想和道德情操,并为之奋斗的人是美的。因  相似文献   

18.
“心本体”论是唐君毅美学思想最重要的哲学基础。这种观点以人类的心灵活动为“体”,以各种文化意识为心灵活动之“用”。唐君毅认为心灵和精神的求美活动是生命的意义所在,对自然美、文艺美、人格美的追求是心灵自我超越的上升历程,也是完善道德自我的重要途径。同时,他还论述并分析了美的本质、中国艺术的精神、中国悲剧的特点及其原因。  相似文献   

19.
生物学中蕴藏着巨大的美学价值,包括自然美、社会美以及艺术美。生物学的自然美具体表现形式为光、音、形、色诸方面;社会美是人们对生物某些物种自然特征认识的深化,已把它们的某些自然属性“人格化”成一种精神的东西,使其自然美转化成社会美的特殊表现形式;生物体具有奇妙的自然形态,通过加工和改造,倾注创作者的思想情感,给予人们艺术美。在生物教学过程中,渗透美学教育,让学生发现美、欣赏美,以美育人。  相似文献   

20.
美,在自然和人类社会生活中普遍地存在着.自然和艺术的美,一方面,对人起着陶冶情操和审美教育的作用;另方面,要使年青一代能够健康地感受自然和艺术的美,需要进行审美教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