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唐虹 《广西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31(3):65-67
“文艺心理学”作为一门课程可以以“艺术家是体验的阐释者,接受者是体验的二度阐释者”为纲,抓住“体验”这个核心概念,把文艺活动中艺术家、艺术作品、接受者、世界四个要素及艺术创作与艺术接受两个过程都联结了起来并体现出其特征与关系,便于学生理解与记忆,能收到较好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2.
陆勇 《盐城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22(3):16-20
与西方民族国家观念不同,传统“中国观念”是基于文化、历史、地理三者一体的整体国家观念。对大一统国家的认同是传统“中国观念”的核心。在大一统国家形成和发展过程中,族际间冲突与融合,形成中国传统的民族观念,大一统国家观念与中国传统民族观念共同作用,构成完整的“中国观念”。 相似文献
3.
"дорога"在俄罗斯观念域中占有重要地位。它有着多层次、多成分的结构,从而构成了当代俄语中的大量词汇语义单位。从基础认知层面着手,整理了"дорога"观念的阐释层面中的语义构成的某些特点,同时也分析了构成这一观念的结构关系,阐释了这些结构关系所反映的以意识指令形式出现的观念的一些基本特征,可以使我们从概念的类型化角度理解民族文化的基础要素。 相似文献
4.
袁晓玲 《武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2010,(4):422-427
“反对阐释”在桑塔格的批评思想中地位极为重要。中国学界从概念的界定、肯定和质疑等角度对“反对阐释”展开了研究。然而,揭示“反对阐释”的真相需要从无原则批判的角度出发,对它做出哲学批判。此批判从语言、思想和存在三个维度展开。桑塔格的“反对阐释”唱响了对西方形而上学传统的批判,它虽然有局限性,但尚能对现实起一定参考作用。 相似文献
5.
马涛 《广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3,(3):58-64
阐释总是在一定的时空中进行的,中西不同的时空意识决定了阐释活动不同的出发点、路径和指向。相对于西方的阐释活动偏于对阐释主体内在时间意识的探索,中国的阐释活动更加注重阐释客观效果的空间延展,这不仅体现在“阐”字本身就表征了一种空间的开放性,同时也体现在衍生所建构的意义再生产的方式、通达所展示的阐释目标等方面。中国的阐释活动注重开放、衍生,寻求阐释话语在现实世界的通达,西方的阐释活动则注重个体精神的自我寻绎,表现为面向彼岸世界的精神超越。 相似文献
6.
孙宗美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8(3):85-89
“诗可以怨”作为中国古代原创性诗学命题之一,是对《诗经》文本的一种阐释,而在其后的发展过程中,对“诗可以怨”的再阐释形成了一条跨越时空、影响深远的理论脉络。在“诗可以怨”理论的诸多阐释向度中,它与中国抒情诗学体系以及古代知识分子个体价值追求之间的关系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7.
孙军红 《南京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5(4):17-21,54
中国传统文化围绕着如何建立和维持“和”的秩序,发展了关于“和”的哲学、“和”的道德、“和”的治国(管理)思想,构成了完整的“和”的思想体系。孔子的“和”思想最能说明这些问题。它以“仁”为基本内核、以“礼”为外在实现形式、以“和”为精神风韵,倾注着对人类自身存在与发展等问题的无比关心,饱含着对人类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无限情怀。 相似文献
8.
社会学的阶层论是阐释延安民间文艺结构的线索。集体性、口头性、传承性与变异性是民间文艺与延安文艺的“共性”特征,由此为会党民间文化注入先进性。在民歌实践上,集体性引导了延安新民歌的大众化方向,口头性回归了民歌的音乐本质,以“活文学”之“源”实现民歌的创造性转化,而对“秦风”的传承与变异则是延安新民歌发生的历史维度之“流”。理论上,民俗艺术的“全民性”形成了“民族形式”的社会基础,实现了新生活艺术与“旧传统”的融合。 相似文献
9.
李逸津 《徐州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26(5):70-74
中国在20世纪60年代开始文艺"反修",当时翻译出版的供批判用的苏联文学作品,主要有三种类型。中国当时组织的对"苏修文艺"作品的批判有四方面问题。由此可以获得两点启发,即:1.文学批评不能全盘附庸于政治;2.真正有价值的文学不会被意识形态分歧和政治偏见所湮没。 相似文献
10.
曾丽晶 《河北科技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23,(3):107-111+119
以《繁花》为研究对象,对书中元话语“其实”的语篇和元语用类别进行考察和分析,从“其实”的应用情况看其分布特征,着重基于元语用的视角揭示元话语“其实”在文本不同语境制约下所体现出来的具体特性,阐释“其实”如何在交际过程中反映修辞主体的元语用意识。分析发现,元话语“其实”显露出语篇、交际主体关系、信息、发话人和受话人五个维度的元语用意识。 相似文献
11.
邵子华 《新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36(1):116-119
文学阐释是一个持续发展的精神进程,要经历文本、时代和心灵的三重超越。文本超越注重对文本的反思和对话,时代超越尽力发掘文本的人文精神,心灵超越追求人的主体精神的建设。在这种超越的过程中,阐释主体通过心灵构筑意义的活动从而再造另一理想的世界。对文本超越与重构的实现从根本上依赖于阐释主体的崇高心灵。 相似文献
12.
克里斯特瓦的自恋新诠释及文学隐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罗婷 《湘潭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29(1):50-55
当代法国著名文学理论家和批评家克里斯特瓦把精神分析法与符号学和女性主义批评结合起来,对纳克素斯/自恋这一主题在西方文化和文学中的表现形式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3.
从历史上来看 ,对《诗经》的解读方式共有过三种 ,即政治解读、历史解读和文学解读。政治解读是传统解读方式 ,体现了对现实政治的观照和积极入世的精神 ;历史解读是一种过渡 ,把“五经”当做历史典籍 ,但是并未真正与政治解读划清界限 ;文学解读是近现代以来的解读方式 ,体现了对人生与个性的重视 ,反映了对文学独立性的思考。政治解读与文学解读应该结合起来 ,从而更全面地解读《诗经》 ,形成中国自己的文学研究方式 相似文献
14.
燕莉 《吉首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32(4):151-153
元语言作为人类语言和机器语言领域的共有概念,其内在规律性也可外化为类似于自然科学的表达式。基于这一理解,EFL课堂元语言要符合元语言内在特征及该领域教学诸因素相互作用的规律性,应从目标、内容、形式三个层面优化其表达式,从而实现其公式化的设想对于课堂元语言规范化进程的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15.
文学文本的跨文化阐释中,义疏代表着从文字翻译与注释向阐释话语建构的转型,希伯来《圣经》的希腊文翻译阐释与中国佛经翻译阐释中都已经初步建构这种话语.其中意义重建又是理论的核心.中国阐释学发展中,宋明理学在话语重构中起了关键作用.中国宋明理学经过爱默生等人的重建,成为一种世界性的“新人文主义”思潮,产生了世界性的影响. 相似文献
16.
李砾 《汕头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4,20(5):27-33
对传统诗学的系统阐释尤其是对经典的阐释 ,是多元对话语境中当代文艺理论保持自主性、寻求不断发展的重要因素。阐释传统的方式及视角肯定是个性化、多样性的。尽管个性化的传统阐释融入系统性的文艺理论框架会有许多棘手的麻烦 ,但对于一个有生命的理论体系来说 ,这是必要的。 相似文献
17.
文学革命的核心理念——解读胡适文学进化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朱德发 《山东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7,52(5):3-10
文学进化观应是五四文学革命的核心理念,与其他文化先驱的文学观念相比,胡适的文学进化观具有独特的思想内涵与功能效用:文学进化观与时代结合首先提出一时代有一时代文学的命题;文学进化观演绎出非同寻常的文学革命论;文学进化观引入历史领域形成"历史的文学观念论";文学进化观与比较文学研究融合则获得"高深的方法与观念"。文学进化观的哲学基础非是一般的生物进化论,而是与进化论密切相关的实验主义。 相似文献
18.
19.
文学解读:读者与文本的交流与敞开活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代文学解读理论的研究,用接受美学的理论和方法,从读者反应与交流对话的角度来探讨文学解读活动中读者与文本的交互作用,认为文本的空白点和未确定之域为文本构成了一个"召唤结构",读者对文本的解读就是对文本的空白点和未确定之域进行填充并确定的过程.它揭示了文本意义在读者与文本双向交互作用中得以实现的动力和条件,重在强调文本的... 相似文献
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