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本文通过爱情文学与爱国文学的比较,揭示出爱情文学中所体现的爱国主义思想,以及爱情文学与爱国文学在艺术表现手法方面的共通之处。  相似文献   

2.
纵观新时期文学,新写实小说、新都市小说中爱情主题的沉浮与流变,在探究爱情理想化、爱情市俗化、爱情商业化的转变过程中,作为爱情主体的人,在生存环境的夹缝中是怎样从对爱情的信仰,到对爱情的无奈,以至于爱情的被销蚀,探索人性嬗变的过程与实质,企盼与呼唤洗涤人类灵魂,提升人性精神的情爱在新世纪的文学中诞生。  相似文献   

3.
金庸小说中的复仇母题与爱情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金庸小说复仇母题与爱情的关系,可分出四种类型:1.爱情遭拒,变态复仇;2.利用爱情复仇;3.爱情消解复仇;4.为了爱情而复仇。爱情遭到拒绝后的变态复仇,可见环境对性格影响;利用爱情达到复仇目的,和以爱情消解复仇者心中仇恨,为爱情而复仇,均体现了爱情与人性关系。复仇与爱情相互作用下流动着个体生命体验,即金庸一再强调的"写人"、"写人性"的武侠文学审美理想。在对复仇与爱情关系的重新整合中,金庸小说对传统武侠小说模式的突破在于,以"反武侠"精神对武侠小说进行了"现代化转换",找寻其中蕴涵的人性启迪意义与文化反思价值。  相似文献   

4.
爱情是古今中外文艺作品中不可或缺的一个主题,因为只有这个主题最能表现人性中最美好的东西——正直、诚实、英勇、善良,同样地,也许也只有这个主题最能刻画人性中最丑陋的东西——虚伪、自私、背叛、狡诈。世界文学巨匠莎士比亚正是紧扣爱情这一人文文化中最重要的部分,将人类的甜美幸福与悲欢离合充分融入自己的剧作中,给人以启迪,给人性以震撼。  相似文献   

5.
爱情是文学永恒的主题,严歌苓十分擅长描写"错位"爱情。其早期中篇《倒淌河》《我不是精灵》及近作《你触碰了我》中的"错位"爱情,在有限的篇幅中,本能与根性,神性与凡性,以及感情与理智的对立冲突,呈露着人性最根底因素的复杂纠葛,就爱情主题内涵的挖掘而论堪称佳作。  相似文献   

6.
文学与人性     
文学反映人性具有普遍性,文学要多侧面地反映人性就要为人性寻找不同的载体;文学要深刻地反映人性就要深刻地观察、思考,并辅以丰富的联想和想象;文学要概括地反映人性就要善于积累、概括和表达。  相似文献   

7.
20世纪80年代中国文学中的爱情书写突破了重重的禁区,其中“爱情理想”因承栽着伦理道德、人生理想等诸多内容而具有了更为深沉的意蕴。80年代处于社会转型的特殊阶段,致使文学与其他非文学因素之间的关系更为复杂,其中,文学主流话语对“爱情理想”的影响尤为突出,也因此具有深入研究的价值。  相似文献   

8.
文学与人性     
文学是人学。文学要表现人,当然要描写人性。所以人性与文学便结下了不解之缘。但是,多年来,人性却成了文学的忌讳。许多阐发人性的文章,许多表现了人性的作品,都被冠以“地主、资产阶级人性论”的恶谥。在一些批评文章中,人性与文学倒成了互相排斥的异物。二者真好像出生在两个不同门第家庭里的一对情侣:一方面情意  相似文献   

9.
爱情是永恒的艺术主题。在20世纪50年代主流话语下,“爱情”这一主题在文学中的表现是那么艰难而又耐人寻味。爱情题材短篇小说既大胆地突破了当时的题材禁区,又以独特的视角对现实生活和文学自身的审美进行了干预,还通过对美好的人情、人性的张扬与人道主义的呼唤,以期对主体的寻觅与回归。  相似文献   

10.
在文艺创作活动中,作家、艺术家大都倾向于以悲剧的艺术形式来处理和表现爱情题材,而广大的读者和观众也似乎能从爱情悲剧中获得更多的艺术享受。这种看似奇怪的艺术现象背后隐藏着深刻的心理原因,本文运用文艺心理学的方法,从创作和接受的角度分别对此进行分析并认为,爱情文学文本与悲剧艺术之间确实存在一种符合艺术规律的关联性。  相似文献   

11.
吴宓和郁达夫都是20世纪文化史上的重要人物,他们都曾狂热地追求美丽的爱情。比较吴宓与郁迭夫的爱情遭际,可以看到封建伦理道德对人性的禁锢与扼杀造成了一代知识分子文化性格的缺陷。如何走出世俗伦理的禁锢迈向自我解放的道路,构建自由的个性和追求幸福的爱情,在今天仍具有现实意义与思考价值。  相似文献   

12.
文学与人性     
文学作品中的人物是合乎人性的,小说中描写的人物不一定必须是人类历史上真实人物的表达,然而他们却有着和常人相同的特点和动机。某一人的全部特点从来也不可能都包括在小说里,但由于忠实地描写了某些特点,性格刻划依然可能合乎人性的。在任何情况下,文学作品中描写的人性,都是以文学作品以外存在的人性为根据的。是生活给了我们试金石,使我们能用以衡量文学中性格刻划的真实程度,而不是反过来。没有生活,也就没有人物可供文学写照。说一个人物刻划得合乎人性这样的提法是讲得通的;说一个人刻划得不合人性也是有意义的。人物刻划不能“不管怎样”那是真实的。假如某个特定人物在某些特定条件下会做A、B和C这句话能成立,那么在同样条件下他不会做D、E和F这话当然一样能成立;如果小说家描写他倣了D、E和F,那么他的描写就不合乎常人的行为了。在小说或者戏剧之类的复杂作品中,性格刻划并没有压倒一切的重要性;也许情节更加重要,或者风格比这两样都重要.可是无论如何,性格刻划是评价文学作品的因素之一,而且是个重要的因素。文学作品也可以描写错误的或不尽属实的世界观,但评论家并不因此而指摘这些作品。作家唯一不敢大加改动的东西是人性。如果他的性格刻划在很大程度上违反人性,我们就会立刻抓住这一点错误来指摘他。  相似文献   

13.
西方爱情文学原型略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社会文化的某些条件和远古民间创作以及文学史的追溯方面,分析原型得以生成的原因以及发展过程,可以看到西方爱情文学原型与文化背景的紧密关系。  相似文献   

14.
左翼文学运用马克思主义阶级理论和文艺思想,广泛而深刻地表现社会人生的各个方面,积极探讨社会中人性问题和社会伦理的转型,以独特的创作视角构建了左翼文学的革命话语体系和文学意义模式。左翼文学把人生和人性放在社会历史的宏观背景中考察,丰富和发展了五四文学的精神传统,使中国现代文学对人生和人性问题的思考进入到一个新的层面。  相似文献   

15.
屠格涅夫长篇小说中的爱情具有独特的品格,它是社会性的,充满了悖论。一方面,它体现了爱情幸福与社会义务的一致性,同时又表现了两者的冲突;另一方面,屠格涅夫赞成小说主人公为了社会义务而"自我改造",但是他又强调了这种"改造"的不可能与反人性。  相似文献   

16.
人文主义文学的精神实质不仅仅在于对人性的张扬 ,还包括对人性的忧叹与反思。人文主义文学在表现人的觉醒、人的发现与人性狂欢的同时 ,还追问人类理性的可靠性 ,忧叹超验价值信仰的缺失 ,并且企图通过文学为人类重建一个自由的归属之所。但由于历史的局限 ,他们所建构的只是让灵魂得以暂时栖息的审美乌托邦。  相似文献   

17.
战争是文学最重要的对象和主题之一.从总体上看,战争文学和战争描写从个体、他人、群体、民族、国家、人类等的临界状态透视个体的体验与命运,构成英雄主义与人道主义、民族情感认同与人类情感认同、历史见证与心灵见证等复杂的矛盾关系,由此形成战争文学丰富的人性内涵、历史内涵与审美内涵.从战争感觉传达、动感画面创造、生存本能与攻击本能揭示方面看,战争文学有其独特的美学特征,而攻击本能释放、生存智慧开启等则成为读者对之接受和喜爱的心理机制.  相似文献   

18.
爱情,一个美丽而耐人寻味的字眼。提到它,每一位情窦初开的少男少女都会为之神往不已。在文学中,它又像一颗灿烂夺目的明珠,让古今中外的文学艺术增添光彩。无论是罗密欧、朱丽叶,还是贾宝玉、林黛玉,都充满了恒久的艺术魅力,激荡着一代又一代的人们的心灵。无怪乎古往今来多少人感叹:“问世问,情为何物?直教人生死相许。”引无数人为之呼唤、歌唱、欢呼与赞叹。爱情,作为人类情感中最复杂、最微妙的一种,成为人类生命中最绚烂的花朵,成了文学艺术曼妙的曲线和流动的韵律。可以毫不夸张地说,爱情在每一时刻都能闪耀出神性的光芒。没有爱情,人的生命没有了色彩,文学也没了生机与活力。没有爱情的世界更是暗淡如夜,简直令人无法想象。  相似文献   

19.
从"政治三元论"出发,追溯历史发现文学的伤痛缘于政治人为的狭义化,"政治"概念的含混是文学与政治关系争论不清的根源."政治文学"以政治生活作为作品"核心轴",审美地反映人类的美好政治理念和情感,具有理想性、否定性的特征.文学是"审美意识形态"的阐释放弃了一个重要的想象维度--乌托邦,实际否定了文学与政治在理念层面结合的...  相似文献   

20.
关注人类本性和行为的愚蠢及其对自身和社会造成的危害是愚人文学产生和存在的基础。美国的愚人文学由讽刺人类本性和行为的愚蠢到揭示现、当代人类的“无归属感”和“死亡”结局 ,其主题发生了深刻的变化。研究这些愚人文学作品 ,对于从人性的角度揭示人类境遇的规律具有一定的认识论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