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我在20世纪80年代初,整理有关个人在反右派运动中经历的人生实录<沉船>,在90年代中期又编了有关个人在文化大革命中经历的<人生败笔·一个灭顶者的挣扎实录>,都是为了拒绝遗忘,抢救记忆,给那一段不堪回首又必须审视的岁月留下一些细节、脚注,也是在场者的证词.  相似文献   

2.
中国文化历来重视人生观问题,人生哲学更是中国哲学的核心部分。近代中国文化史上"人"的问题的凸显,既是"救亡图存"实践的当然结果,也是近代文化发展的历史与逻辑的必然。钱穆早年主要从事历史研究,对于文化问题的集中讨论开始于20世纪40年代初,50年代始有讨论人生的专著问世,但是对人生问题的关注却贯穿于他的整个学术生涯。  相似文献   

3.
论茅盾的“作家论”批评文体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从20年代末到30年代前期,是茅盾文学批评第二个活跃的时期。他这一时期的批评与“五四”时期“表现人生指导人生”的批评有精神上的贯通,却又更多地吸收了马克思主义文论的滋养,摸索形成了“作家论”的批评文体。这一文体与相应的批评方法充分适应了那个激进的时代,并对社会一历史批评流派的形成产生了极大的影响。  相似文献   

4.
我在20世纪80年代初,整理有关个人在反右派运动中经历的人生实录《沉船》,在90年代中期又编了有关个人在文化大革命中经历的《人生败笔·一个灭顶者的挣扎实录》,都是为了拒绝遗忘,抢救记忆,给那一段不堪回首又必须审视的岁月留下一些细节、脚注,也是在场者的证词。其中档案性或准档案性的材料,更是当事人在现场留下的物证。原以为这就算对历史做出了交代,可以卸下心头的那块石头了,谁知在检点旧日卷宗准备束之高阁的时候,又看到从20世纪40年代到70年代发表或未获发表的文学习作,许多纸面都已发黄变脆;稍加整理,发现其中思想、感情和文学审…  相似文献   

5.
高振岗 《船山学刊》2010,(4):132-135
庄子是他所处那个年代的另类,这种超凡脱俗的另类人生以"心斋"为逻辑出发点,以"道"为心灵的归宿,在"体道"的过程中诠释了其达成"真人"的理想人格追求。庄子的一生是一种超越物我、生死,力求达到与道冥同地步的非凡人生,正因为庄子身上的这种超越情怀,才赋予其人生穿越历史时空而不朽之永恒价值。  相似文献   

6.
坚持淡泊明志是一种崇高的精神追求,真正做到很不容易。特别是随着当前改革开放的深入,市场经济的负面影响给人们的思想带来很大冲击。作为党政机关的工作人员,如何加强自身修养,坚持淡泊明志?本文拟就这个问题谈谈个人的一点看法。(一)要树立正确的价值观,确立崇高的人生追求。价值观是人生追求的内在动力。它决定人生的追求、奋斗目标和价值取向,为人们生活和事业的轨迹定向。一些党员干部在战争年代,  相似文献   

7.
左怀建 《社会科学》2002,(11):77-80
施济美是近几年为中国现代文学史家所开始关注的 4 0年代海派著名青年女作家。但其人生姿态与创作姿态均与当时典型海派作家如张爱玲、苏青、予且等不同。对于 4 0年代人性普遍异化、精神普遍退场、世俗普遍泛化的都市市民人生 ,施济美表示出深长的绝望与忧伤。其创作中所表现出的坚持“五四”以来知识分子精神立场 ,对人类精神家园的“最后”守望 ,成为对于现代人类生存的另一种“启示”。  相似文献   

8.
本世纪30年代中国讽谕文学,大体包括社会──政治讽谕文学、道德──人生讽谕文学、风俗──文化讽谕文学三型。它们或者针砭社会的黑暗和政治的腐恶,或者解剖市井细民和市民知识分子的灰色人生与变形灵魂,或者探寻国民性的优劣和风俗文化的得失,不仅在主题与题材领域丰富了30年代中国文学,而且在文体风格上为30年代中国文学的多样化发展拓宽了道路。  相似文献   

9.
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人生派文学一直呈持续发展态势,以往论为人生文学,只关注五四这一块是不完整的。事实上,从五四到三四十年代,人生派文学都有强劲表现,且不断趋于成熟,显示其无可漠视的价值。由于人生派文学是接受欧洲文学思潮形成的,关注人、关注人生又是一个相当宽泛的话题,所以人生派文学还有更拓展的内涵。它有两种最基本的形态:一种是注重社会性的人生派,带有显著时代民族特色和较强社会功利色彩;另一种是主张浑然的人生的艺术,有较大的宽泛性和包容性,从宽泛意义上讲,京派文学也可纳入泛称的人生派。人生派文学已逐渐积淀成为中国新文学的一种优良传统,但因其与艺术派、阶级文学的对立,在现代中国的特定时代语境中,它既有顺利发展的幸遇,也有曲折前行的历程,甚至还有夹缝中生存的尴尬。检视其历史遭遇,对于我们深入认识、有效继承这个传统的经验是不无益处的。在当下文学由于过重私人化写作而使文学的接受形势变得日益严峻的时候,从文学关注人生、人生也关注文学的历史和现实中,汲取一些有益的经验和教训尤为必要。  相似文献   

10.
王教授,20世纪80年代中期可谓是您学术发展的第一阶段,在此阶段您似乎对诗化哲学比较留意,实际上诗化哲学在解决人生关怀问题上有过分理想化之嫌,您能谈谈当时在这方面的考虑吗? 80年代中期我写了一本《艺术本体论》,其根本出发点是追问艺术何为?艺术对人有何意义?  相似文献   

11.
90年代的到来便宜告了80年代文学的自然终结,它在我们真切的关注和议论中成了我们文学遗产的一部分。当我们再来谈论它的时候也就是在谈论历史,尽管它与我们相距切近,甚至是我们刚刚逝去的人生的一部分,我们参与创造了它,但这仍如同我们谈论久远的文学历史一样,其意义并不  相似文献   

12.
论李广田三十年代散文创作的忆旧视角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秦林芳 《齐鲁学刊》2001,2(6):46-49
李广田30年代散文创作注重客观忆旧视角对作者创作情思的审美启示作用。在思想内容的挖掘、展示上,李广田30年代的散文创作着力在童年时期的乡土生活中开掘人生的价值和意义;在情感内容的提炼上,李广田30年代散文通过忆旧而净化其创作的乡土情怀,从而形成了质朴纯净的艺术风格。  相似文献   

13.
发轫于五十年代的台湾女性文学,在整个台湾文学发展中占有重要的位置。就人物形象塑造而言,台湾的女性文学取得了令人注目的成就。台湾的女作家在五、六十年代的文学创作中,多以自己生活的世界为创作题材,以自己的人生体验去观照生活。她们笔下的女性形象大多是受封建礼教、传统道德和宗法制度的迫害,精神肉体备受摧残的弱女子。这些人物,在控诉封建礼教的罪恶,表现妇女的人生悲剧和要求解放的愿望等方面,有一定的积极意义。进入70年代以后,女性文学在人物形象塑造上有了新的发展,其中尤以“新女性”形象的出现为显著标志。  相似文献   

14.
黄万华 《齐鲁学刊》2005,(1):104-107
20世纪50年代以来,王鼎钧以其丰富的散文创作推动着中国现代散文传统的革新,他的“人生说理” 散文以其人生体验和审美观照的完美结合而为后人推崇,他的“原乡”书写以其独特的“乡愁美学”传达出人生观照 的复杂性和丰富性,他的“宗教散文”以超越宗教的日常智慧让人体悟到一种“散文魔法”。这奠定了王鼎钧散文在 20世纪汉语文学史中的地位。  相似文献   

15.
一泓永不枯竭的生命之水─—论巴金的思想信仰和道德人格刘慧贞(南开大学中文系)巴金的人生之路和艺术实践,在现当代文学史上,可以说是独特的生命现象和创作现象。从二十年代到四十年代,在意识形态上,他似乎始终并未汇入最具革命色彩的左翼潮流,但他的思想和创作并...  相似文献   

16.
激情,是人生的动力之源,激情产生幻想,激情产生勇气,激情产生力量.激情使生命永远处于进取的亢奋之中。 假如不是傻子与白痴,每个人都会有一个充满激情的年代。血气方刚,面对崭新的世界,充满了天将降大任于斯人,将以天下为已任的感觉。遇到邪恶,会义无反顾地挺身而出,遇到困难,不是踯躅徘徊而是迎难而上。面对社会与人生中的许多问题,总是保持挑战的  相似文献   

17.
20世纪中国文学批评政治化倾向依时间顺序分为四段。即:五四时期到40年代,从“为人生”到“为政治”,50年代到“文革”前夕,“左”倾路线升级,“文革”十年,阶级斗争扩大化,90年代初期,极左思想回潮。本文对其进行了提纲挈领的探讨。  相似文献   

18.
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的余华曾以冷漠叙事闻名文坛,90年代以来他一反原来对世界和人生的悲观消极看法,温情观照人世间的一切,音乐是其风格转变的重要契机音乐给予他爱,从而影响了他的文学观念;音乐激发了创作灵感,余华找到了独特的出场路径;音乐影响了他感知世界的方式,从而导致其作品叙事风格由冷漠向温情的转变.  相似文献   

19.
一代哲人冯友兰先生在走完了人生九十五年的漫长历程之后与世长辞了,这是我国学术界一件重大损失。.早在中学时期,我就开始读冯先生的著作。四十年代末到五十年代初,曾就读于清华哲学系,做过冯先生的研究生。后来虽由于某种原因,改行做工业部门的科研工作去了,但冯先生的哲学思想仍然对我的思想方法、工作方法具有相当大的影响。  相似文献   

20.
什么是哲学 ?这是冯友兰先生自步入神圣的哲学殿堂以后一直思考的问题。从 2 0世纪 2 0年代到80年代 ,冯友兰在不同时期哲学思想发展的不同阶段 ,对哲学分别作出了不同的定义。 2 0年代的《人生哲学》 :“哲学者 ,求好之学也。”① 30~ 4 0年代的《新理学》 :“哲学乃自纯思的观点 ,对于经验作理智底分析、总括及解释 ,而又以名言说出之者”②;《新知言》 :“哲学是对于人生底 ,有系统底 ,反思底 ,思想”③;《中国哲学简史》 :“哲学 ,特别是形上学 ,是一门这样的知识 ,在其发展中 ,最终成为‘不知之知’”④ 。 80年代的《中国哲学史新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