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项英同志在新四军工作期间的功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 项英在新四军工作期间有功绩,也有错误。不能因为他有过,就否定其功;也不能因为承认其功,就否定其过。应看他一生的全部历史、全部工作。项英,一八九八年生于湖北武昌一个店员家庭。一九一九年参加了董必武、陈潭秋等开办的工人夜校,开始懂得反帝反封建的革命道理。一九二二年三月加入中国共产党,积极从事工运工作。曾任中华全国总工会执行委员和湖北省总工会委员长。在党的第三、四、五、六次代表大会上均当选为中央委员。一九二四年春到上海担任党中央职工部部长,和李立三一起领导上海的工人运动。一九二八年任江苏省委书记,随后参加共产国际第六次代表大  相似文献   

2.
关向应(一九○二——一九四六年),满族,辽宁省金县人,印刷工人出身。一九二三年加入社会主义青年团,担任上海闸北市民协会工作。一九二四年赴苏联求学。一九二五年加入中国共产党。五卅运动爆发后回国,在上海沪东共产主义青年团部委工作。一九二六年到山东任共产主义青年团省委工作。一九二七年“四·一二”事变后,在汉口工作一个时期,即去河南,担任河南省委工作。后又回上海,任职于团中央组织部。一九二八年中国共产党第六次代表大会时被选为中央委员,会后任团中央书记。一九二○年先后参加中国红军军事委员会及中共中央长江局工作。一九三一年在上海工联工作,旋即被捕入狱,在狱中表现了坚强的无产阶级革命气。节。出狱后去湘鄂西苏区任红二方面  相似文献   

3.
于光远,著名理论家,经济学家,哲学家。1915年7月出生于上海。1936年毕业于清华大学物理系。1935年参加了“一二·九”学生运动,同年加入中华民族解放先锋队,以后成为该组织领导人之一。1936年夏在上海参加了党领导下的第一个自然科学团体——自然科学研究会,开始从事理论研究工作。 1937年 3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建国后历任国务院科学规划委员会副秘书长、国务院专家局副局长、中央科学小组成员、国家科委副主任、国务院政治研究室负责人、中国社会科学院副院长、顾问、研究员。他是1955年遴选的中国科学院哲…  相似文献   

4.
芮锋 《快乐青春》2014,(12):12-14
他出生于法国的鲁昂市,自幼便表现出独具一格的政治天赋,他在校时曾参加过无数次演讲,教过他的老师都说他天生一副好口才,加上聪明机灵,他始终担任班长职务。中学时,他已经是首屈一指的风云人物了,学校里组织的所有比赛,他都会欣然前往,全力以赴。  相似文献   

5.
周钢鸣同志于1909年出生在我国南方边远山区广西罗城县.青少年时生活在一个封闭落后的山村里,很少呼吸到新的文化气息.年青的周钢鸣于闭塞的山区生活,渴望了解山外的世界,在时代风云召唤下,15岁便投身革命,参加北伐战争.后来到了上海,于1933年2月加入左翼作家联盟,两年后便成为中国共产党党员.从此,他在党的领导下,积极从事革命文艺运动.抗日战争爆发后,他随《救亡日报》社于1938年10月,迁来桂林.曾先后任《救亡日报》记者兼采访主任、广西地方建设干部学校指导员以及我地下党外省支部书记、中华全国文艺界抗敌协会桂林分会理事、《人间世》杂志主编.他无论担任什么职务,都始终紧握手中的笔,以笔作刀枪,参加抗日救亡运动.整个抗日战争时期他都是在桂林度过的,期间只在皖南事变后短期离开过.他除撰写新闻报道、文艺作品之外,还结合当时的文艺运动写下大量的文艺理论(含文艺评论),当时曾结集出版过《论文艺创作》一书.他的这些文艺论著大多数写在毛泽东的《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之前,与《讲话》的  相似文献   

6.
一邓拓原名邓子健、邓云特,一九一二年出生于福州乌石山麓一个知识分子家庭.中学毕业于福建省立第一高中(今福州第一中学),后升学上海光华大学,又转学上海法政学院.一九三○年六月参加左翼社会科学家联盟,同年冬天,加入中国共产党.他是党的优秀的新闻工作者,历任《晋察冀日报》社长兼总编辑、《人民日报》社长兼总编辑,写过不少政论、特写.他是卓有成就的历史学家,撰有《论中国历史的几个问题》等专著.他又是著名的作家,其诗词、散文,各具特色.而在读者中有深广影响,并称誉于当代的,则是他的杂文创作.  相似文献   

7.
郝景春,河北省吴桥县人,汉族,1956年3月生,1973年参加工作,同年参力。中国人民解放军,1975年加入中国共产党,现为西藏民族学院外语教研室英语副教授,教研室主任,兼《西藏民族学院学报》特约英文编辑。郝景春1979年9月就读于河北师范大学外语系英语专业本科,1983年7月毕业后,积极响应党的号召,主动要求赴西藏工作,9月份被分配到西藏民族学院外语教研室工作。1985年又考入上海对‘国语学院高级英语教师进修班(ATTC)学习硕士学位研究生主要课程一年。1986年7月学习结束回校后继续从事英语教学工作至今。他忠诚党的教育事业,…  相似文献   

8.
一上海大办城市人民公社的高潮即将到來了。这个高潮的到来,是上海經济和政治发展的必然趋势,是全市人民在党的領导下,覺悟程度和組織程度不断提高的結果。靜安区張家宅三千多戶居民,两年来組織集体生产、集体生活的經过,說明大办城市人民公社已經是人心所向,大势所趋。張家宅是在1958年大跃进的形势下組織起来的,当时一方面在生产战綫上越来越需要有更多的人参加生产劳动,以滿足社会主义生产高速度发展的需要;另一方面广大里弄居民經过全民整风运动,  相似文献   

9.
论洪仁玕     
(一)问题的提出洪仁玕(一八二二年——一八六四年)是太平天国后期的重要人物。他是洪秀全的族弟,洪秀全曾与其密谋过革命,但他并没有参加太平军初期的革命斗争,只是在乡设馆授徒,劝人信仰上帝教。金田起义后,满清统治者严缉洪秀全家族,他不能安居,一八五一年入广西浔州,擬追随洪秀全,时太平军已移军永安州,他遂半路哲回。一八五三年去香港,在西洋傅教士处教书。一八五四年到上海,想去南京,当时苏、常一带仍在清军手中,路阻不通。他请外国傅教士送地去,未能如愿,而在上海起义的小刀会,也不相信他是洪秀全的族弟,  相似文献   

10.
李大钊同志在建党前后,六次到过上海。 第一次是1916年1月底由横滨乘轮回国,2月初到上海。目的是为支持讨伐袁世凯的云南“护国军”,进行反袁宣传并筹募军饷。在回国的轮船上,他写过爱国的诗,亲署:“乙卯残腊,由横滨搭法轮赴春申。”次年,他写的《哭沈汉卿君》一文,清楚说明他来上海与回东京的时间:“吾去年岁  相似文献   

11.
何礼,1912年1月生,四川郸县人,早年就读于清华大学,积极参加“一二·儿’学生运动。1936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后,长期从事党的青年工作和教育工作。1949年.担任中华全国青年联合会常委,并代表“青联”出席1949年9月召开的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当选为第一届全国政协委员。建国后.曾任共青团中央学生部兼少年儿童部部长、中国少年报社首任社长、教育部高教二司司长。1963一1984年,任吉林大学副校长,1986年病逝。何礼同志去世已经十四年了,但凡他经历过的大事,在他生前和去世后,我都陆陆续续地帮他整理发表了,只有两…  相似文献   

12.
张一悟同志是甘肃最早的共产党员,是甘肃人民的忠实儿子。二十年代初,他就从事革命活动,积极接受马克思主义思想,寻求革命真理。一九二四年参加中国共产党,在甘肃从事革命工作,对当时甘肃党的建立和马克思主义思想在我省的传播贡献很大。一九二七年,为反对蒋介石背叛革命,他和刘志丹、谢子长等同志一起参加领导了著名的渭华起义;革命失败后,立即转入地下活动,继续坚持对敌斗争,时任中共三原县委书记。一九二九年赴上海参加党的会议,因病滞留北京。一九三二年三月,在山东遭国  相似文献   

13.
1927年,上海有过一个商业联合会的组织。该会的一批档案,已经发现。这批档案中,保存着一些重要的史料,反映了“四·一二”前后上海资产阶级的政治态度,及其与国民党反动派的联系和矛盾。上海商业联合会成立于1927年3月22日。在这之前,上海原有总商会的组织,虞洽卿担任过会长。但在1926年7月改选时,虞洽卿落选,让位于博筱庵。这一年的十一月,虞洽卿到南昌,会见了蒋介石,以反共灭共为条件,答应给蒋以财政上的援助。1927年3月21日,北伐军逼近龙华。这时,上海工人在共产党的领导下发动了第三次武装起  相似文献   

14.
姚溱,江苏南通人,1921年生,早年献身革命,毕生从事党的宣传工作,是一位忠诚的无产阶级文化战士。1966年横遭林彪、江青两反革命集团的残酷迫害,含冤而死。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沉冤昭雪。 上海,是姚溱长期战斗过的地方,也是他锻炼成长的地方。他熟悉上海,上海人民也崇敬他。“孤岛”时期,他以秦佐笔名为《上海周报》评述国际形势。  相似文献   

15.
<正> 抗日战争时期,尤其是抗战中后期,随着蒋介石集团政治上的日趋右转,在思想理论战线上,各种反马克思主义的思潮也更加泛滥开来,叶青的三民主义便是突出的一种。1.叶青,原名任卓宣,四川南充人。早年就学于北京高等法文专修馆,1920年赴法勤工俭学,加入法国共产党。1922年参加中国国民党,“数年以后,无形脱离,而且与它处于相反的地位。”(叶青《我怎样做三民主义底理论事业》)三十年代在上海主办《二十世纪》及《研究与批判》两种月刊,鼓吹反共哲学,发表了许多反苏反共的文章。叶青这个笔名就是1931年春起用的。抗战爆发后,叶青又先后主办了《抗战向导》和《时代思潮》,(?)反共。1939年他第二次加入国民党,为适应蒋介石集团消极抗日,积极反共,推行封建买办法西斯主义的需要,专门致力于三民主义的研究。正如后来他所讲的那样:“我以为研究中国政治问题不能  相似文献   

16.
<正> 冯玉祥是中国近现代史上有重大社会影响的人物。他所经历的政治道路是曲折的。他的后半生坚持爱国主义和民主主义,受到中国共产党的欢迎和人民的赞美。一、从受蒋介石排挤到反蒋战争失败第一次大革命时期,在共产党人李大钊等的帮助下,冯玉祥拥护孙中山的“三大政策”,于1926年初,统率其国民军全体正式加入国民党,并接受国民政府之命令,参加了第一次国共合作的反帝反封建的统一战线。在中国共产党的帮助和苏联的支持下,冯部在配合南方国民革命军北伐战争中,迅速发展壮大起来。然而,在第一次大革命的末期,冯误入歧途,追  相似文献   

17.
柯仲平,原名柯维翰,曾用名冬山。1902年1月25日出生在云南省广南县城内一个没落的小地主家底。早年参加过学生运动,肄业于北平法政大学法律系,曾在狂飙社出版部,创造社出版部工作。大革命时期,参加过党领导的上海工人秘密斗争,组织过秘密工会。1924年前后开始写抒情诗,多发表在当时的《语丝》、《洪水》、《狂飙》和《草原》等杂志。还出版过抒情长诗《海夜歌声》和大型诗剧《风火山》。1927年在西安陕西省立一中做国文教员,同年夏,在西安讲习会讲《革命与艺术》,对文艺的社会作用有过精辟见解。1929年在上海建设大学任国文教授。1930年经潘汉年介绍加入中国共产党,任中共中央《红旗日报》采访员,  相似文献   

18.
暨南大学经济学院蔡馥生教授,是广东省揭阳县人,今年八十三高龄,但精神矍铄,仍然从事科研写作,参加省内外的学术活动。现退居二线,任暨南大学经济学院名誉院长。蔡老1928年毕业于上海中央大学商学院。不久就参加了“中国社会科学家联盟”,上海“一二八”抗日战争爆发后,加入了中国共产党;他曾先后主编《社会生活》周刊和《正路》半月刊,编写了《计划经济》一书,介绍苏联第一个五年计划的成绩。皖南事变后,到新加坡任南侨通讯社主编,在苏门答腊任《民主日报》“新南洋”副刊编辑,积极宣传新民主主义思想。1946年与卢心远同志组织了新加坡经济学会,积极宣传马克思主义,参加《南侨日报》和《南侨晚报》的编辑工作。1948年回到香港主编《大公报》的《经济周刊》,曾发表文章批判凯恩斯的管理货币理论。解放后,  相似文献   

19.
汤寿潜(1856─1917),原名汤震,字蛰先(一作蛰仙),浙江绍兴府山阴县天乐乡(今属杭州地区萧山市进化镇)入。早年就读宁乡塾,20岁左右到杭州、上海等地游历。后曾为山东巡抚张耀幕僚。光绪时考中举人、进土,先后入选翰林院庶吉士、国史馆协修。散馆后人选安徽省青阳县知县。1895年加入强学会。1905年修建沪杭铁路总理。次年与张春等组织预备立宪公会。1909年被委以云南按察使,辞未就。任浙江港议局议长。1911年11月杭州新军起义,被举为浙江都督。南京临时政府成立时,被任命为交通总长,未到任。后参加统一党,并任浙江铁路公司理…  相似文献   

20.
讲政治,这本是我们这个无产阶级政党的应有之义,也是我们党的光荣传统和一大优势。邓小平同志讲:“到什么时候都得讲政治。”在党的十四届五中全会期间,江泽民同志两次要求“领导干部要讲政治”;此后,他又三番五次公开强调了这个问题;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