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刘丽珈 《西昌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4):22-25
通过对《浮生六记》男主人公沈复与其父、与其弟的比较分析,透视作品中主要男性人物独特的个性与形象,以期多视角、深入地认识封建社会中男性的人性与心理的复杂性,并进一步感知与把握《浮生六记》的审美意义与社会价值。 相似文献
2.
从女性主义翻译理论视角探析林语堂<浮生六记>译本的有关篇章,可以发现译者对她所喜爱的女主人公的真情流露.针对该译作中女性形象的塑造来讨论女性主义翻译理论的意义,同时反映了译者主体性的重要. 相似文献
3.
草莽 《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18(2):49-49
在中国小说史上,《水浒传》中的女性形象有两个非常独特的特征:一是女性形象的男性化,二是对女性形象的贬抑。所谓女性形象的男性化,是指《水浒传》中的女子往往性格豪爽,举止粗俗,鲜有温柔之态。她们的勇猛不仅胜于常人,有时甚至超过男英雄,例如一丈青就曾经打败矮脚虎王英。作者通过将女性人物男性化的描写,突出了她们的英雄气慨,与整个小说描写起义造反的大背景相符合,收到了奇特的艺术效果。另外,《水浒传》还写了一批恶女人,如为奸情而杀夫的潘金莲、与和尚私通的杨雄浑家等等。即使是受到歌颂的女性,她们的浑号也不雅,例如孙二娘被称… 相似文献
4.
刘丽珈 《西昌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1):20-23,31
以男权为中心的封建时代,女性的命运必然是悲剧性的,因此生活在封建时代的《浮生六记》中的女性,其命运
也一定是悲剧性的。本文拟通过陈芸之悲的探析,以期人们对封建时代的女性之悲有较为深入、具体的理解,并进一步认识旧
时代旧制度吞噬美好人性之恶。 相似文献
5.
《华中师范大学研究生学报》2014,(2):81-85
《夜雨秋灯录》是追慕《聊斋志异》的作品,二者都塑造出很多鲜明的女性形象。《夜雨秋灯录》中的女性形象是对《聊斋志异》的继承和发展,书中的女性更加贴近人情世态,并且具有更为自觉的主体意识。然而,书中大量出现的节妇、孝妇等形象则完全绕开了《聊斋志异》中的以情抗礼,而回到了纲常伦理的束缚之中,这是一种无奈的停滞。 相似文献
6.
宋茜茜 《华北水利水电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29(1):152-154
《枕草子》是日本平安时代的一部随笔集,记录了宫廷生活的种种趣事。《浮生六记》是中国清代的一部自传体的散文,作者以夫妇生活为主线,描述了日常生活的趣味场景。虽然两部作品诞生的环境迥异,但不论是甜蜜的爱情生活以及妙趣横生的诗词应答,还是让人愉悦的自然景物和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两者都有相似之处。 相似文献
7.
刘丽珈 《西昌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3):19-21,26
《浮生六记》里的女人,均带有悲剧色彩。女主人公陈芸的命运固然是悲剧性的。除陈芸外,其他女性的人生也
十分悲苦,如沈母、憨园、翠姑、喜儿等。因此,笔者拟对这几个女性形象的悲剧人生予以探析。从而让人们给予她们更多的关
注、理解与悲悯。并进一步认识戕害人性的旧制度对女性的压迫与摧残,在深思那个黑暗时代女性悲剧性命运的根源的同时,
从又一侧面感受作品深蕴的悲剧之美。 相似文献
8.
长篇世情小说《金瓶梅》突破了古代小说以男性形象描写为主的倾向,以中国16世纪资本主义萌芽为背景,描写了城市生活中的女性世界,塑造了典型丰满的女性形象,与以前的小说相比,在女性形象的关注上,体现了作者创作意识的改变,表现出相当程度的理性化特征,是对中国古典小说的一大贡献。 相似文献
9.
袁梦遥 《上海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3,45(1):26-30,37
以《浮生六记》4种英译本的副文本为语料,旨在挖掘并阐释英译副文本对自传体散文的构建价值,主要包括重构历史文化语境,促进跨场域情感共鸣,有效实现跨文化传播等方面。英译副文本研究既有益于拓宽翻译理论的阐释空间,也有助于深入理解操控和制约《浮生六记》翻译过程的各种因素,挖掘翻译文本内外的文化内涵和诗学价值。 相似文献
10.
论《史记》中的女性形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司马迁在《史记》中塑造了许许多多的女性形象。她们或出身低微而富于远见,或影响了历史发展动态,或富于母爱,或沦为争权夺利的牺牲品,或生前有非凡之举,身后事迹被后世广为传颂。 相似文献
11.
王永波 《北京化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3):60-64,69
本文通过透视陈芸形象的文化底蕴,探究了构成《浮生六记》夫妇之爱近代色彩的文化因子。苏杭一带才女辈出的人文环境,使他们的爱情萌发于沈复对陈芸才性韵致的倾慕,与任由父母之命捏合的封建婚姻不同。陈芸对性灵派理念的文化认同,使这对夫妇的生活情趣和处世态度非常契合,日常生活的夫妇之爱和精神层面的知己之爱在他们艺术化的婚姻生活中融合为一,以此是书获得了永久的艺术魅力。 相似文献
12.
陈家桢 《淮北煤炭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23(2):67-68,77
《金瓶梅》注重突出人物个性,排除色调单一,塑造出一批活生生的具有复杂性格的女性形象。如果说《红楼梦》长于描写各种贵族女性的气质,善于把贵族女性置身于生活琐事或礼仪寿宴的场面中,去写她们举止适宜,谈笑得体的性格特色的话,那么,《金瓶梅》则长于刻画各种下层女性的性格,善于把下层女性放到争风夺宠,互相倾轧中,去写她们尖酸放纵,下流粗俗的野性。一《金瓶梅》善于结合典型环境塑造典型人物,既突出人物性格的主要特征,又写其性格的复杂性。在现实生活中,人的个性往往同生活一样是多方面的,作家在塑造人物形象时,无疑… 相似文献
13.
《浮生六记》素有“小红楼梦”之称,由清代文学家沈复所著。因其内容的前卫性先后共出现四个英译版本。利用批评话语分析的研究视角,对林语堂译本和雪莉·布莱克译本进行了研究,对比两本译作在“自塑”和“他塑”下呈现出的中国形象。中国形象有自塑和他塑之分:中国译者的译作呈现的是自塑,外国译者的译作呈现的是他塑。发现在不同意识形态的影响下,两本译作呈现的形象差别甚远,探索二者在关注点、态度倾向和深度上的不同对树立良好的中国形象、增强我国文化软实力、促进中国文化更好地走出去有着积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4.
《伊甸之东》描绘了女性在男性专制的暴力下为争取自身权益所进行的不同方式的抗争,高度赞扬了女性的自由精神,建构了反映女性生存状态的真实空间.从女性主义视角对文中“沉默”、“堕落”、“觉醒”的女性形象进行解读,详细阐释女性的自由精神的体现以及女性如何觉醒、自救最终获得自由的全过程,并进一步指出:沉默的消极方式和堕落的极端方式都无法捍卫女性的自由和权利,只有通过理性的方式才能最终为女性赢得真正的平等,实现真正意义上的两性和谐. 相似文献
15.
高虹 《榆林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3,13(1):76-78
孙犁与赵树理作品中的女性形象迥然有别。前者散发着诗意之美,凝聚作家对人性美的崇敬;后者则显现着世俗之真,在凡俗生活中发掘人性悲剧。人物形象的不同与二位作家观照女性世界的不同视角有关。 相似文献
16.
翟莉 《中国石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29(5):145-149
许多现当代女性主义评论家把女性作家笔下的哥特作品视为一种独立的文学体裁,因为它自身有着独特的意识形态和美学特征。通过探讨女性哥特视阈中《呼啸山庄》的三个女性形象,即凯瑟琳、伊莎贝拉和凯西在情节发展中各自不同的哥特式体验,以及其深陷困境、拼死抗争及反抗胜利的情节线索,可以感悟到隐匿在小说巧妙复杂的叙述方式之下女性体验的恐惧、疯癫的根源,及其不朽的文学魅力和震撼人心的力量。 相似文献
17.
冯文坤 《湛江师范学院学报》2002,23(2):52-56
《浮生六记》是清朝沉复的自传体笔记式散。透过书中的言说主体,可以感受到女性在历史生活中的坎坷际遇以及女性在存在事实上的边缘性。沈复虽然无意把芸表现为一个物典型代表,但是芸的女性特征以及她对自我身份逾越的欲望,却显示了她作为女性存在于二元对立处境中的“他性”特质。从女性主义解读的角度入手,祈求对沈复《浮生产记》的话事和话语所蕴含的意识形态有所认识。 相似文献
18.
高晓玲 《牡丹江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6):15-17
《诗经》中的爱情诗是人类情感世界最纯真感情的表露,诗中塑造了丰富多彩的女性形象,有的纯真热情,有的彷徨疑惧,有的温柔贤淑,有的悲婉凄凉,有的泼辣果断。《诗经》爱情诗中的女性形象充分表现出多维立体的美感,既有外在的自然美也有内在的纯朴美、性情美。 相似文献
19.
《弗兰肯斯坦》中女性形象丰富、寓意深刻,折射出这部作品所蕴藏的玛丽.雪莱极具洞察力的、极具远见性的女性观,其中包括对十九世纪初西方女性的生存状况、女性的奴化与反抗意识以及对女性出路的深刻反思。 相似文献
20.
刘丽珈 《成都大学学报(社会科学)》2007,(5):102-105
《浮生六记》以丰富的艺术表现手法展示了其丰厚的内容。本文拟从比喻、对比、详略、叙议等方面,对其表现手法予以探究,以期进一步揭示作品深邃浓郁的内涵和不同凡响的艺术价值。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