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西方一些国家社会保障制度的状况及对我们的启示李桂芹社会保障制度最早产生于欧洲,它以资产阶级社会改良主义作为它的理论基础。自从1929-1933年的世界经济"大萧条"以来,西方各国先后建立了几乎无所不包的社会保障制度。1935年,在美国的社会保障法案中...  相似文献   

2.
论适应市场经济体制之社会保障法律制度马长山一、我国社会保障制度的现状我国社会保障制度基本是在建国后模仿前苏联建立和发展起来的,带有浓重的计划经济体制色彩。改革开放以来,这种本不健全的社会保障制度的种种弊端日益明显地暴露出来,虽经80年代后的一系列调整...  相似文献   

3.
构建与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社会保障制度徐金云从现实看,社会保障制度改革的滞后已成为我国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主要制约因素。因此,我们应在结合国情、借鉴国外经验的基础上,努力探索构建适应市场经济的并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保障制度。一、建立与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  相似文献   

4.
袁纲 《探求》2011,(5):77-82
社会保障与经济增长相辅相成、联系密切,"保障不足"或"保障过度"会影响经济增长,经济增长放缓也将削弱社会保障的物质基础。健全和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固然有利于实现社会"安全阀"和"减震器"的作用,但也造成国家财政负担沉重、国民严重依赖公共福利等一系列问题,福利国家制度面临困境。笔者认为,基于社会保障对经济增长的重要影响,结合我国现阶段的社会保障总体水平,未来我国的社会保障体系建设应坚持适度原则。  相似文献   

5.
随着我国整个改革进程的不断加快,几十年以来旧的社会保障体制的弊病日益明显地暴露出来。在完善改革,深化改革的进程中,改革旧的社会保障体制,建立新型的社会保障体制,已经成为同整个改革过程相配套的重要内容。改革需要理论,理论是改革的先导。在改革进程中,我们应该充分发挥理论的超前指导作用,这对于建立我国新型社会保障体制也不例外。本文试从分析西方社会保障制度建立、发展过程中理论的作用和特点入手,对建立中国的社会保障体制谈几点看法。  相似文献   

6.
我国社会保障法律体制的现状与发展对策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刁振娇 《求是学刊》2007,34(4):78-83
社会保障制度作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被称为"社会安全网"和"社会减震器"。虽然我国社会保障法律体制现在已经基本建立起来了,但尚存在诸多问题。因而有必要在现有社会保障法律体制的基础上,进一步完善立法、执法与司法环节。建立与市场经济发展相适应的社会保障法律体制,使公民的社会保障权益得到充分地实现,从而促进社会保障制度的完善与和谐社会的发展。  相似文献   

7.
关于我国城镇社会保障制度模式的探讨刘风社会保障制度改革,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重要环节之一,是进一步深化改革的一个重要方面。当前城镇社会保障制度改革,许多地方都在积极进行试点,提出了很多新的思路,采取了很多重大举措,取得了很多有益的经验,这对推...  相似文献   

8.
战后日本如何筹建社会保障体系─—“战后日本社会保障制度”国际研讨会侧记陈庄,胡令远随着我国改革事业的深化和开放的扩大,旧模式下的社会保障制度已远远不能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需要。整改、重建势在必行。这是一个涉及国计民生、关系全局的重大课题。在研究...  相似文献   

9.
社会保障制度改革,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重要环节之一。关于加速社会保障制度改革的一些重大原则,在中共中央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中已作了明确规定,无疑这将会极大地推动社会保障制度改革的进程。《决定》中关于“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办法应有区  相似文献   

10.
社会保障制度是社会采取一系列保护性措施,以帮助人们度过诸如失业、年老、疾病、生育、工伤、死亡等等难关的一种保护体系。和谐的社会保障制度,可以促进经济发展,维护社会安定,使人们安居乐业。我们发展市场经济,必然建立与之相适应的社会保障体系。建立新的保障体系,当务之急是理顺社会保障的管理体制。一、我国社会保障管理体制的沿革我国的社会保障制度是在50年代初期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下建立起来的,形成的社会保障管理体制涉及劳动、人事、卫生、财政、民政等部门以及工会、人民保险公司等。同时,各企业也实际参与了相当…  相似文献   

11.
作为宪定权利的社会保障权要成为现实权利需要法律权利为媒。公共财政体制下民族地区社会保障权的保护以立法保护为主,作为事前保护的立法保护是民族地区社会保障权益保护的积极方式。在公共财政体制下,国家对民族地区承担的社会保障义务主要是作为的财政支持义务:民族地区社会保障权保护的基本原则包括共治与自治结合原则、国家保障与社会保障相结合原则以及社会保障水平与民族地区经济发展相适应原则。  相似文献   

12.
建立新的社会保障体制是一项需要综合开发的系统工程,它需要有民政管理学、经济学、法学、社会心理学等学科的理论共同为之探讨。而社会学作为一门对社会整体进行综合研究的科学,更应该起到带头学科和协调研究的作用。社会学在社会保障体制改革中有以下三个方面的突出功能: 第一,从社会学的整体研究角度,对改革中的社会变迁进行综合分析,阐明建立新型社会保障体制的必要性和可能性,为社会保障体制的转轨变型提供理论依据。第二,充分运用社会学理论的综合设计能力,为社会保障体制的改革步骤和实施提供建设性建议。社会学研究对社会保障体制改革方案设计至少可从以下三个方面作出贡献:1、从经济体制改革的外  相似文献   

13.
善用边缘资源 突破社保瓶颈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当前,对于完善我国社会保障体制的战略意义,举国上下各个阶层均有共识,而我国社会保障事业的现状,与人们的期望却相去甚远。个中缘由,主要在于我国对社会保障事业的资源投入严重不足,由此形成了我国社会保障事业中的资源瓶颈。可以说,当前我国社会保障体制的主要弊端,无不与这一资源瓶颈有关。  相似文献   

14.
社会保障制度是现代市场经济系统的有机组成部分,其发展完善的程度如何,决定了市场经济的机制优势能否正常发挥,对已进入改革攻坚阶段的我国,则决定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能否最终建成。目前,我国处于初创期的社会保障制度开始发挥一定的作用,但是,其功能尚未充分体现出来。表现在:第一,由于社会保障制度不健全,使市场经济的形象被扭曲,市场经济观念的影响遭到削弱。陋着改革的深入,不少人失去了原有社会福利,但又未从社会保障中受惠;另一些人在改革前享有的社会福利就较有限,而现有社会保障制度又不能使其状况有所改善。因…  相似文献   

15.
乔榛 《学术交流》2001,(4):43-45
我国在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换过程中建立的社会保障制度,目前尚存在内容不健全、法制化程度低、实施机制脆弱的不足.比较国外较为成熟的传统型、福利型、储蓄型三种社会保障制度模式,我们可以从中吸取经验,受到启发,进而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保障面宽、保障程度适中的社会保障制度.为此目的,我们必须加强社会保障立法,既要健全社会保障法律体系,又要严格社会保障执行的法律监督.  相似文献   

16.
关于健全我国社会保障体系的思考李太杰方淑芬改革和完善我国现行社会保障制度,建立覆盖全社会的、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社会生产力水平和各方面承受能力相适应的社会保障体系,既要保障那些因年老、失业、疾病、贫困、伤残而丧失生活来源的劳动者,通过社会分配、互...  相似文献   

17.
北京市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存在的问题及其模式选择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北京市农村社会保障体系的雏形是在计划经济体制下建立起来的。在整个社会向市场经济体制转轨的过程中,它存在着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因此,如何完善本市农村的社会保障体系,以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问题引起各级政府和研究人员的关注。本文就这些有现实意义的问题...  相似文献   

18.
王金元 《社会工作》2011,(18):84-86
"老有所养"民生建设是党和政府推动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之一。"老有所养"民生建设目标包含养老社会保障与养老社会服务建设两方面。养老社会保障制度建设、完善以及实施,养老社会服务体系建构与服务开展,均离不开具有社会工作视角、专业方法与服务理念专业队伍支持和协助。"老有所养"民生建设过程中社会工作参与显得尤为关键。  相似文献   

19.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单位体制互解,单位保障逐渐"衰落",企业的社会福利功能在弱化,社区成为社会整合的主要载体,社区社会保障成为保障公民福利的一项重要体系。将社区作为实施社会保障的依托,应树立以人为本社区建设的理念,完善社区管理体制,探索社区社会保障资金的方式和渠道等。  相似文献   

20.
为适应市场经济体制的要求,减轻国家在社会保障方面的沉重负担,波兰政府提出了改革退休金和抚恤金的方案,计划在今后20~30年内建立起完整的社会保障体制。退休金拟分三个等级退休金分为三个等级:一、国家抚恤金;二、国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