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货物进出口贸易数据是衡量中国经济的重要指标,在全球化背景下,跨国公司在世界范围内布置生产链,通过外国商业存在拓展了传统意义上的跨境贸易,由此突显出传统跨境贸易统计的不适应性。本文分析了直接投资所引起的附属机构的国别属性问题;搭建了从跨境贸易统计到属权贸易统计的基本框架以及调整方法;最后集中针对中国货物进出口贸易进行了分步、分口径的调整测算,并系统发掘了调整过程所包含的信息,为评价中国货物进出口贸易提供了不同的图景。  相似文献   

2.
基于所有权原则的贸易统计方法及其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FDI迅猛增长的国际背景下,基于所有权的贸易统计能够合理反映各国参与国际商业活动的实际利得.文章根据美国的基于所有权的经常账户补充统计框架,测算出如果考虑到FDI的影响,美国的外部不平衡将下降25%.而且基于所有权的贸易统计原则,我们发现中美贸易顺差70%是由FDI导致的.因此,在我国建立基于所有权的贸易统计体系,并反思我国的外资政策,是我们解决中美贸易不平衡的关键.  相似文献   

3.
在国际贸易国内增加值统计的基础上,提出了本国要素国内增加值统计理念,将国内增加值中外国要素创造的增加值剔除,以本国要素国内增加值出口额来度量出口国的贸易利益,并据此对中美之间的贸易利益分配进行估算,得出的主要结论是:在中国向美国出口产品的中国增加值中,只有58.9%是由中国本国要素创造的;在美国向中国出口产品的美国增加值中,多达86.3%是由美国本国要素创造的。所以,即使是国内增加值统计方法也高估了中国对美国的出口贸易利得和贸易不平衡程度。  相似文献   

4.
基于贸易引力模型,文章结合中国同典型国家之间的贸易真实情况,利用联合国商品贸易统计数据库,测算中国同典型贸易区国家之间的贸易潜力。结果发现,中国的经济规模和进口国的贸易自由度对贸易影响非常显著,而技术性贸易措施对贸易影响不显著。随后测算了中国同各国的贸易潜力,并按照潜力巨大型国家、潜力开拓型国家和潜力再造型国家进行了分类。  相似文献   

5.
文章以与中国发生双边数字贸易的27个主要国家2000—2020年的数字贸易数据为考察对象,通过构建数字贸易随机前沿引力模型,对中国数字贸易效率及潜力进行了测算,并对影响数字贸易效率的因素展开了研究。结果发现:中国与贸易国开展数字贸易的效率普遍较低,但数字贸易潜力巨大,且与日本、韩国、新加坡进行数字贸易的潜力最大;从行业来看,其他商业服务业的贸易潜力最大,计算机和信息服务业次之,通信服务业的贸易潜力最小;从影响因素来看,中国互联网发展水平、文化差异对中国提升数字贸易效率有显著促进作用,而贸易国人口规模、地理距离会抑制中国开展数字贸易。  相似文献   

6.
基于企业异质性贸易理论框架,本文首先从理论上分析了出口市场的知识产权保护对企业出口二元边际的作用机制.随后,利用2000-2006年中国海关统计的企业出口数据将出口增长分解为扩展边际和集约边际,运用扩展的贸易引力模型实证考察了知识产权保护和不同类型的贸易成本对出口二元边际的影响.结果表明,知识产权保护通过降低企业出口的固定成本提高了扩展边际,但降低了集约边际,知识产权保护主要通过扩展边际促进了出口增长.本文还发现,经济规模、固定贸易成本、地理距离主要通过扩展边际影响出口.上述结论对于区分不同贸易方式、不同所有制企业和不同知识产权保护测算指标的估计依然稳健.  相似文献   

7.
中国各类贸易条件变动的比较分析:1981~2008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价格贸易条件、收入贸易条件和要素贸易条件从各个方面衡量了贸易的收益.文章对1981~2008年中国的各类贸易条件的变动进行了比较分析,我们发现尽管总的价格贸易条件呈恶化趋势,而总的收入贸易条件和要素贸易条件呈改善趋势,初级产品和工业制造品的收入贸易条件和要素贸易条件也呈改善趋势;这说明了总体而言,中国出口数量和劳动生产率的增长抵消了中国出口价格的相对下降,从而改善了中国的收入贸易条件和要素贸易条件.  相似文献   

8.
基于WIOD提供的世界投入产出数据,本文采用Full-MRIO模型测算了中国与世界40个主要经济体之间的生产侧碳排放、消费侧碳排放和贸易隐含碳排放余额,并首次提出将贸易利益作为分配因子,对中国与各国的贸易隐含碳排放余额进行分配.结果显示,研究期间中国生产侧碳排放一直显著高于消费侧碳排放,且对多数国家的贸易隐含碳排放余额呈现顺差,中国实际为全球消费承担了碳排放,并非仅为发达国家;中国90.41%的贸易隐含碳排放顺差来自制造业,行业碳排放强度较高是造成顺差的主要原因;在以贸易利益为分配因子的共担责任原则下,中国2009年承担的碳排放责任比生产责任原则下低6.7%,比消费责任原则下高12.9%,按共担责任原则计量中国的碳排放责任更加合理和折衷,体现了“谁获益、谁承担;利益大、责任大”的分配原则.  相似文献   

9.
李原  韩朝怡 《统计与决策》2017,(13):118-124
文章利用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公布的各国(地区)进出口数据,编制了2015年全球商品流量表(G-CFM),描绘了国家(地区)间商品贸易网络关系,采用网络分析的方法对全球商品贸易格局进行了分析,发现了在全球商品贸易中以美、中、德为中心,世界各国紧密交织的网络特征,最后用投入产出方法分析了中国大陆的贸易影响力,测算了中国大陆进出口贸易对不同国家(地区)以及对全球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
贾怀勤 《统计研究》2009,26(3):24-29
 本文首先介绍新修订的国际收支表涉及贸易项目的调整要点,提出应重视加工贸易从货物转移到服务项下核算引起的对中国贸易平衡的影响。接着以主要篇幅对此进行测算和分析,得出影响虽然不小,但不会颠覆货物贸易平衡格局的结论。最后提出关于服务贸易理论和统计制度的四点思考。  相似文献   

11.
文章通过对贸易引力模型进行扩展和改进,选取2006~2011年我国及20个贸易伙伴国的农产品贸易相关数据,实证测算了我国农产品贸易的理论地理分布,并比较其与真实地理分布的差异。同时,构建了一个新的统计指标、划分了新指标的取值范围,并根据新指标来度量我国农产品贸易地理分布的合理性。  相似文献   

12.
我国全要素生产率的动态变迁(1978~2007)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文章在考虑劳动异质性的基础上,通过讨论全要素生产率估算中存在的分歧,比较了各种处理对测算结果的影响,发现是否采用剔除方式处理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对结果的影响较大,但要素产出弹性对不同剔除方式以及劳动异质性并不敏感.测算结果表明我国全要素生产率的增长中,来自技术进步、创新和要素优化配置的贡献仍然很小.  相似文献   

13.
数字贸易正在成为数字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和全球贸易的未来发展趋势。数字贸易区别于传统贸易最主要的特点在于是否通过数字化的方式实现交易,但目前各国按照服务类型而非交易方式统计服务贸易,为数字贸易测度带来挑战。本文基于联合国贸易和发展会议(UNCTAD)从“数字可交付贸易”到聚焦“数字实际交付贸易”的研究,对标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数字贸易测度手册》的数字贸易宽口径指标,确立宽口径的数字贸易核算框架,并采用贾怀勤(2018)提出的数字技术融合比计算方法,对我国2018—2020年数字贸易规模进行试测算。结果显示,2020年,我国数字贸易进出口规模为4.0万亿元人民币,其中,数字交付贸易规模1.32万亿元,数字订购服务贸易规模0.99万亿元,数字订购货物贸易按跨境电商计算,规模为1.69万亿。本文深化了数字贸易规模测算研究,为进一步完善我国数字贸易规模测算体系和提出促进数字贸易发展的战略措施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4.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对外贸易发展迅速,中国以劳动力成本优势参与国际分工。不少学者通过不同的实证方法证明了中国对外贸易的比较优势随着贸易的发展不断提高。但是通过投入产出法的分析,计算中国出口品生产中的资本劳动比发现,中国的出口商品的比较优势从投入要素和生产过程来考察并未出现明显的提高迹象。随着中国劳动力成本的上升和外部贸易磨擦的El益增多,中国应加快比较优势的动态转变。  相似文献   

15.
贸易条件的波动对一国的宏观经济有着重要的影响.文章在联合国统计司Comtrade数据库的基础上,首先全面系统地测算出中国同欧盟、美国、日本不同时期不同类别商品贸易条件的波动性,然后运用方差分解的方法对中国同欧盟、美国、日本贸易条件波动的根源进行了系统的比较分析.最后得出结论认为,减小中国同欧盟、美国、日本贸易条件波动的一个共同的关键因素是改善中国同这些国家中技术产品进出口贸易发展不平衡的局面.  相似文献   

16.
国际服务贸易统计方法制度研究(上)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国际服务贸易是广义国际贸易的重要内容。国际服务贸易统计是社会经济统计的一个新的分支 ,在我国还处于起步阶段 ,尚无健全的方法制度。此文是对我国国际服务贸易统计方法制度的探索性研究 ,对国际服务贸易统计的重要意义、国际服务贸易的概念和统计原则、国际服务贸易的分类方法、指标体系、统计模式和实施步骤等问题提出了建设性的意见  相似文献   

17.
基于经济平衡增长思想提出中国全要素能源效率测算方法。研究结果表明,1980-2012年中国全要素能源效率呈现稳中上升的趋势,全要素能源效率有效,提高全要素能源效率的本质是资本存量投入、劳动力投入对能源投入的替代。依据中国"十二五"规划相关指标,计算出"十二五"期间能源投入年均增长率不应高于4.49%,并提出加大节能减排力度等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8.
选择跨国样本数据,采用Luenberger生产率指数测算了环境全要素生产率,并采用广义矩估计方法(GMM)检验了知识产权贸易对环境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结果发现,整体样本中知识产权出口显著促进了贸易国环境结构效应改善,知识产权进口显著促进了贸易国环境技术进步。分组检验发现知识产权进口和出口均显著促进了知识竞争力强国的环境技术进步,知识产权进口显著促进了知识竞争力弱国的环境结构效应改善。  相似文献   

19.
基于1978—2016年中国31个省份的面板数据,运用经典非参数DEA-Malmquist指数测算中国整体及各地区农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基础数据,并对农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动态变化特征、空间分布及收敛性进行比较分析与检验。研究结果表明:1979—2016年间中国农业全要素生产率经历了从波动增长到平稳增长的转变,年均增长率为3.4%,农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增长主要得益于农业技术进步。中国农业全要素生产率还呈现出明显的空间差异,且表现出东部、东北、中部、西部依次递减的趋势。通过收敛性检验的数据结果发现不仅在全国整体而且在四大地区内均存在明显的σ收敛和β收敛。  相似文献   

20.
美国的贸易统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今年5月,以国家统计局副局长邵宗明为团长的中国贸易统计考察团一行四人,对美国普查局及其在纽约、洛杉矶的办事处、商务部观光局、洛杉矶海关的统计工作进行了考察.此次赴美主要是对美国贸易统计的调查内容、调查方法及组织机构进行考察,同时也考察了旅游统计工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