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我国城市经济体制的改革,冲破了过去那种集权式的统派统调的劳动就业体制,打破了抱“铁饭碗”的劳动工资制度,真正解放了社会劳动生产力,极大地调动了各类劳动者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为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劳动就业体制开创了新的路子。但是,另一方面,在城市经济体制改革中,由于我们缺乏经验,或者统筹工作跟不上,也出现了一些新的劳动就业问题。这就很有必要,加强城市经济体制改革中劳动就业问题的研究。这里,我就我国老的劳动就业体制的特点、弊端,改革中的城市劳动力资源和就业问题,改革中解决劳动就业的办法等问题,进行些探索性分析。  相似文献   

2.
如何正确认识和处理扩大就业与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关系,这对于全面推进我国的再就业工程,组织更多的失业、下岗职工再就业,有着十分重大的现实意义。 扩大就业与推进经济增长方式转变是我国“九五”期间乃至更长时期内,关系我国社会经济发展全局的大事。扩大就业与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关系十分密切。从现象上看,扩大就业的巨大压力与集约型经济增长的要求形成了明显的反差与矛盾。面对着数百万待业或下岗职工,我们必须全力以赴、想方设法扩大就业;而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则要求我国经济增长从过去主要依靠劳动力等生产要素扩张,转变到提高生产要素的利用效率上来,这意味着等量投资所创造的就业岗位相对减少,显然不利于扩大就业。这样,在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过程中,如何扩大劳动就业已成了人们普遍关心的问题。  相似文献   

3.
劳动就业是社会经济发展的一个极其重大的问题。解放后由于在相当长的一段时期内放松了对人口增长的控制,并且在“大跃进”,“文化革命”等几次经济大曲折中造成了劳动力与经济发展的严重失调,酿成了从78年到82年的严重的待业问题。经过三中全会以来的努力,待业问题有所缓和,但几次曲折的经验表明:当劳动力与生产资料发生严重失调的时候,要么必然会出现大量的待业现象,要么由于劳动力和生产资料的超量结合严重影响劳动就业效益,或二者同时并存,最终陷入扩大就业与经济发展的不良循环之中。本文希望通过对投资就业弹性的探讨,提出若干实现扩火就业与经济发展良性循环的粗浅看法。  相似文献   

4.
卢盛羽  张锐力 《南方论刊》2010,(5):18-19,22
本文分析了改革开放30年来,广东宏观投资效率变化的三个阶段,对其变化与广东经济增长模式之间的机理进行分析,认为二元结构和工业重型化战略影响了广东宏观投资效率,最后提出广东要维持稳健的经济增长,必须引导资金投向“三农”,解决资本深化和劳动就业的矛盾,放松对企业的投资约束和发展中小金融机构等。  相似文献   

5.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随着国民经济的调整和经济体制改革,我国的劳动就业制度也进行了相应的改革,不仅突破了“统包统配”的计划就业模式,而且在就业机制、就业渠道、就业结构、就业形式等方面进行了有益的尝试。二十年劳动就业  相似文献   

6.
改革开放以来,黑龙江省经济和社会有了很大发展,但与全国先进省份相比,经济发展明显滞后。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城镇失业与劳动就业问题显得尤为突出,能否解决好再就业问题,关系到社会的稳定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一、黑龙江省城铝就业与失业状况1997年是“九五”计划承上启下的重要一年。黑龙江省在贯彻落实省政府85号文件精神,实施“再就业工程”方面,有了较大的进展,促进了就业局势的稳定。1.就业和失业变化情况截至1997年三季度末,黑龙江省从业人员919万人。由上年结转的29万失业人员,加上本期增加的13万失业人…  相似文献   

7.
当前,“左”的影响仍然是贵州城市经济“革的主要障碍。推进城市经济改革,发展商品经济,逐步摆脱“干人”地位,必须继续深入清除“左”的影响。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贵州各级党政部门坚持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纠正左倾错误,贯彻“调整、改革、整顿、提高”的方针,大大调动各部门、各企业和城乡广大人民群众的生产积极性,有力地促进社会生产力的发展,经济建设取得显著成绩。从工979年到1983年,全省工农业总产值年均增长7.40,6(其中农业增长6.70%,工业增长8.20%),较三中全会前的二十八年的年均增长速度提高1.70%;预算内地方国营工业企业净盈利  相似文献   

8.
中国实现“九五”计划和2010年远景规划的关键之一是实现经济增长方式的根本转变,这必然会使扩大再生产所需的各类生产要素(劳动、资本、土地)得到最大的节约,生产的技术构成得以不断提高。这就要求劳动就业结构与之相适应地调整,结构性失业和技术性失业人口的增加,失业率的上升势所必然。扩大就业,减少失业,将成为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主要障碍。所以,我们在选择经济增长方式时,必须依据我国生产要素的供求状况和经济发展水平。在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情况下,经济增长方式转变与扩大就业的协调模式应当是:尽快结束粗放型的经…  相似文献   

9.
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中小企业已有了巨大的发展,成为国民经济体系中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其地位和作用也日益重要。首先,中小企业是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不但中小企业占企业总数的大部分,而且其产值亦占国民生产总值的相当比例。在近20年的经济增长中,中小企业功不可没;其次,中小企业缓解了就业压力,在一定程度上刺激了消费。中小企业是“创造就业的机器”,我国城镇居民75%的就业机会由中小企业提供。这不仅缓解了就业压力,保持社会稳定,还维持和提高了社会购买力,增加了消费和投资需求,推动国民经济健康发展;再次…  相似文献   

10.
各国劳动就业制度依社会制度和具体就业环境的不同而存在一定的区别,大致可以分为自庙市场劳动就业制度、有计划的劳动就业制度两种,在这两种制度中,各国在就业运行机制、就业体制的结构和特点、劳动力的调控等方面又有不同的特点。下面从几个方面进行比较。 一、就业运行机制 就业运行机制是指用于履行各种雇佣职能的一套“惯例”,.主要包括雇主与雇员之间的双向选择机制、工资支付机制等方面。  相似文献   

11.
<正> 劳动就业问题既是一个值得重视的社会问题,也是十分复杂的经济问题。50年代,为了安定社会,恢复和发展生产,我们对旧社会遗留下来的400万失业人员进行了有效安置。从此以后,便逐渐形成了以统包统配和“刚性就业”为主要特征的劳动制度。由于国民经济增长和人口增长失去平衡,60年代尤其是70年代后期又出现了大量的新的失业现象。因政策和理论指导上的失误,我们仍陶醉于“充分就业”的梦幻之中,形成劳动力分配制度上的“一  相似文献   

12.
1995年湖南经济建设和各项改革取得了新成就,使社会形势整体保持稳定、正常的发展态势。但也存在着诸如物价涨幅偏高、就业压力增大、治安状况不乐观等不利于社会安定的因素。预测1996年经济增长将度过经济循环的“谷底”,而维护社会安定的任务则较艰巨。一、1995年社会发展总体背景态势1995年湖南经济在高增长中平缓收缩,改革继续向整体推进,对周边省、区及国际的开放进一步扩大,社会思潮错综复杂,社会形势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发展的。经济增长景气循环进入平缓收缩阶段。1995年湖南经济处于自1980年以来的第四个增长循环(始于1990年…  相似文献   

13.
我国经济增长与就业增长的关系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加快经济增长是实现有效就业持续增加的关键,经济增长与就业增长的关系极为重要,衡量这种关系最常用的指标是经济增长的就业弹性系数。从经济增长的理论出发,分析我国经济增长与劳动就业互动模式,并提出解决我国就业增长的途径。  相似文献   

14.
当前亚洲的经济形势,自1997年东南亚金融危机以来,一直处于低迷状态。长期以来一直作为亚洲经济增长火车头的日本,也出现了经济的衰退。 而中国与亚洲各国经济联系十分密切。据统计,中国与亚洲各国的贸易额占中国外贸总额的60%以上,亚洲对中国的投资占中国吸引外资总额的70%左右。因此,亚洲的不容乐观的经济形势对中国的经济增长和中国社会的影响是很大的,进而影响到就业问题。1997年中国经济仅完成了8.8%的计划增长率,1998年更将计划增长率调低至8%。中国经济增长速度减缓将使本已不容乐观的中国就业问题面临更大的压力。 一、中国就业所受的潜在威胁  相似文献   

15.
人类即将进入21世纪。中国经济体制改革正处在关键性变迁阶段。市场经济的优胜劣汰机制开始发生作用,职工下岗失业成为突出的社会经济问题。我国几千年自然经济传统和几十年计划经济体制下形成的陈旧的就业观念,与市场经济发展的现实之间,出现了严重的碰撞和摩擦。尽快摆脱陈旧就业观念的束缚,树立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劳动就业新观念,是一个涉及所有社会成员的迫切问题。一、要破除社会主义不会有失业的旧观念,树立一定限度内的失业是南场经济正常现象的新观念过去我们一直认为,社会主义没有失业,失业是资本主义所特有的现象。而且认…  相似文献   

16.
从我国的实际出发、建立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劳动体制目标模式,目前侧重于改革就业制度、招工制度、用工制度等,本文对此谈些看法,以供商榷。 (一) 劳动就业制度是劳动制度的重要方面。劳动就业是指适龄劳动者得到了工作,参加了工作和劳动并取得一定劳动收入。劳动就业制度是劳动力的分配再分配的制度。建国以来形成的就业制度是单一的统包统配就业制度。虽然这种制度在历史上曾起过积极作用,但是由于人口增长过快  相似文献   

17.
“九五”期间是我国经济增长方式实现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经济体制基本完成由计划经济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转轨的关键时期。在这一时期,我国劳动就业工作由于受下述因素的影响,将面临前所未有的困难和压力。一是就业的供给总量过大。据测算,从1996年到2000年,城镇劳动力资源的供给总  相似文献   

18.
数字看台湾     
程光 《福建社科情报》2004,(1):48-48,27
台对港投资去年跃增28.3%台湾“经济部”最新公布对外投资统计,去年全年对外投资增长17.76%,这是2001年来首度恢复增长。其中,台湾对香港地区投资巨幅增长283%,居台湾对外投资增长第一位。“经济部”官员  相似文献   

19.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前,我国劳动体制强调集中统一管理,随着我国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事业的发展。我们在劳动就业、劳动调配、用工制度、劳动定员定额、职工离职辞退等方面,先后制定了一系列政策、规定和具体措施,构成了统一的劳动制度,这对于促进国民经济恢复,稳定政治局势,解决社会就业问题,促进社会主义改造和经济建设事业起了积极作用。但是在管理体制上也存在着“大锅饭”、“铁饭碗”等弊端,很不利于调动企、事业单位和劳动者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相似文献   

20.
劳动就业问题既是比较尖锐的社会问题,也是十分复杂的经济问题。随着我国商品经济的迅速发展和经济体制逐步改革,特别是企业改革的不断深入,旧的劳动就业体制已与商品经济运行发生激烈冲突。在这种情况下怎样选择适合我国国情的就业模式,制定有利于生产力发展的就业政策,是建立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商品经济新秩序的一项重要任务。根据我国当前的经济社会状况,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