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为数不少的有关张爱玲著作中,最近冯祖贻著的《百年家族·张爱玲》可算是别开生面的一本。 张爱玲有着尊贵的家世,她的祖父张佩纶是清朝光绪年间有名的“四谏”之一,是位名臣;祖母李菊耦是李鸿章爱女,李鸿章选婿过程极具戏剧 性,曾朴写《孽海花》时就没有放过这段佳话;她的 两位堂伯,一位是清末做过两广、两江总督的张人 骏,另一位张志潭在北洋政府时曾蝉联两任交通 总长;她的亲戚如李鸿章家族、黄翼升家族在清末 乃至民初都是显赫一时的名门望族。如果家族背 景对张爱玲的创作生活没有产生过影响或影响甚 微,就不必产生这本书…  相似文献   

2.
蚊子和手     
林植峰 《快乐青春》2010,(12):41-42
一只蚊子“嗡嗡”地飞到某人的左手,狠命地叮咬。左手觉得痛痒难耐,自己却无法拍打蚊子,它恳求右手说:“我的好邻居,请您帮帮忙。蚊子在咬我,您快把蚊子打死吧!”  相似文献   

3.
诚信故事     
武旋 《快乐青春》2014,(12):17-17
一个顾客走进一家汽车维修店,自称是某运输公司的汽车司机,“在我账单上多写点零件,我回公司报销后,有您一份好处。”他对店主说。但店主拒绝了这样的要求,顾客纠缠说:“我的生意不算小,会常来的,您肯定能赚很多钱!”店主告诉他,这事无论如何他也不会做。顾客气急败坏地嚷道:“谁都会这么干的,我看您是太傻了。”  相似文献   

4.
○严教授,记得八年前您访学加拿大回国不久,我曾约您在上海社会科学院作过聊谈,主要了解国外学术动态和研究状况,使我受益匪浅。今天又作访谈,主要谈您的学术道路、治学体会,相信一定会使更多人受益。 ●我的学术道路应该从我如何会志愿学历史讲起。可以说,没有“文化大革命”,我是不会读历史学科的。“文革”前我正在读高中,与当时许多青年学生一样,大学理工科是未来的首选,但这一切都被“文化大革命”改变了。“文革”结束后研究生招生开始,我便毫不犹豫地报考历史学科的研究生。我之所以这样做,第一,在“文化大革命”中,我个人、家庭和亲友,以至整个国家、民族的命  相似文献   

5.
这是两只兔子的故事。一只是小兔子,一只是兔妈妈。现在,小兔子该上床睡觉了,可它紧紧地抓住兔妈妈的长耳朵不放,它要兔妈妈听它说话。它说:“猜猜我有多爱您?”兔妈妈说:“哦,我可猜不着。”小兔子说:“这么多。”它张开两只手臂,伸得尽可能的远。  相似文献   

6.
晓魅 《快乐青春》2014,(2):63-64
“我想也给您准备一个,等您将来死了,我也把您埋到这儿来,我想到那时物价可能更贵,这样我就可以省下不少钱。”儿子一本正经地说。  相似文献   

7.
童潇:邓老,您好!非常感谢您能在百忙之中,接受我对您的访谈.对于这次访谈,应该说期待已久,是我作为后学向您的一次求教机会.我曾经仔细拜读过您的简历,我发现在众多学者之中,您是简历非常丰富的一位,我有这样两个印象:一是您人生经历跨度长,您出生于1938年,可以说,您出生至今,经历了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新中国成立、文化大革命、改革开放等多个重大历史时期;二是职业经历多,曾经当过小“游击队员”,送过鸡毛信做过工,务过农,做过干部,还当选过民主党派中央的领导人,又从事理论工作,在理论研究中,既研究过自然科学,又研究过社会科学.  相似文献   

8.
麻烦     
《快乐青春》2014,(10):69-69
晚上吃饭时,爸爸的手机响了,他拿着手机去阳台接电话。等他回来,发现杯里的酒没有了。儿子得意地告诉他:“我看您一口酒一口菜,这样喝太麻烦,我把酒给您倒在菜里了。”  相似文献   

9.
母亲学网聊     
每天下班回家,我和儿子总是轮番趴在电脑前,痴迷程度可想而知。一次,母亲好奇地问:“电脑里面到底有啥好东西啊?看把你们俩迷成什么样子了!”我随口答道:“您不上网不知道,网上可是别有洞天呢!您可以和远在天边的人聊天,也可以和他视频。也就是说,您能看到远在天边的人。”母亲看上去有点兴奋,“真有这么神奇啊?”“那当然了。”  相似文献   

10.
戴教授,我在寻觅优秀中青年专家访谈的对象过程中,学术界不少知名人士不约而同地提到您,可见您的学术成果已被公众首肯。按照惯例,是否先谈谈您的治学道路?好的。我是“文革”结束后,作为首届考生进入复旦大学求学的。此前,我中学毕业后就去上海郊区农村插队务农。经历了十年浩劫,我和我的同学都格外珍惜这来之不易的学习机会,记得当时校图书馆座位有限,每当课后我都早早去排队,用“争分夺秒”、“如饥似渴”去形容当时我们的学习热情,一点也不过分。正是在这样浓郁的学习氛围中,我逐渐步入史学研究这座既深奥又富有魅力的学术…  相似文献   

11.
挣钱     
《快乐青春》2011,(12):43-43
冯笛才7岁,一天,他高兴地对爸爸说:“爸爸,您看,我已经能挣钱了。” 爸爸一看,问道:“咦,一元钱?哪里来的?”  相似文献   

12.
对衰落的新阐释———读《二十世纪英国》王勇(南京大学历史系博士生南京210093)97香港回归之日,望着高高飘扬的米字旗徐徐下落,许多人不禁发出这样的慨叹:“英国衰落了!”的确,在中华帝国衰败百年之后,大英帝国在20世纪短短几十年间也分崩离析,今日只...  相似文献   

13.
一、《红楼梦》社会 地位的升级 小时候读《红楼梦》是背着大人们读的,后来我发现大人们也背着我们读它。《红楼梦》在我家并未列为禁书,但它在社会上被普遍视为“闲书”,或者说它是“淫书”。我跟某些同学一道偷着读,又怕自己父兄责骂,更躭心的是“社会舆论”。稍长读清人及近代人著述,方知《红楼梦》一书问世后,专门研究它的所谓“红学家”们便“应运而生”,现代文学界科学地誉之为中国文学名著。  相似文献   

14.
论张爱玲的时间意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张爱玲的小说与散文中,虽没有专门论述其时间意识的篇章,但张爱玲作为一个有着强烈个体生命意识的作家,对时间问题不会不加以关注,它们散落在其作品及后人的纪念性文字中,这是本文着重分析的对象。 潘柳黛作为四十年代与张爱玲一起成名的女作家,在她的一篇回忆文章里说,张爱玲同朋友约会极守时间,简直有着外国人的习惯。这说明张爱玲作为处在“机器商业文明”时代的人,在时间意识上自觉地遵守钟表所代表的近代时间观念。但是对这种绝对的、机械的时间观念,张爱玲在情感上并不完全认同,在《我看苏青》中,她写道:“文明的日子…  相似文献   

15.
唐:我注意到您从80年代中期开始,一直致力于现代西方伦理学研究。在80年代的学界,这还是一个陌生的全新领域。请问,您开垦这一领域是出于何种考虑?遇到了什么样的困难?万:涉足现代西方伦理学对我来说有一定的偶然性。我在中山大学哲学系读本科时,受到章海山老...  相似文献   

16.
《郑氏规范》是中国封建社会后期的一部比较完备和典型的家族意法,它所体现的家政管理思想,对研究古代家庭管理及其文化特征,具有一定的价值。古代丛书所收的《郑氏规范》,作者署名是郑太和(元代人),其实现存的《郑氏规范》经过多人增编,可说是郑姓家族几百年家政管理的概括总结。①《郑氏规范》的管理范围是一个世代同居的封建家族,这家族的最高管理者被称为家长。为了实施有效的家政管理,《郑氏规范》强调:“家长总治一家大小之务”。这里的“总治”并非要家长包揽一切事务,而是对其管理领导地位的确立。鉴于家长地位的重要,…  相似文献   

17.
儿子今年10岁,读小学五年级。他读过的书已经不少,平常表现出绅士般的小模样,特别惹人喜欢。孩子总是顺从我的意思,报喜不报忧。比如,他在学校受到欺负,基本上是我发现了他身上的伤后才肯说出口:遇到困难时,孩子总是说:“我会想办法完成的,您放心。”久而久之,孩子在我心目中是一个能够扛起责任的小男子汉。  相似文献   

18.
一个衣衫褴褛、满身补丁的男孩儿跑到建筑工地,问一个衣着光鲜、叼着雪茄的中年人:“您能不能告诉我,我要怎样做才能让自己长大后变得像您一样有钱?”  相似文献   

19.
生产力与交往--答克吕格问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克吕格 (Hans- Peter Krüger) :作为少数几位敢于在哲学社会理论领域里从事基础理论综合研究的伟大哲学家之一 ,您名震西欧和北美。我们或许可以把您的哲学简单地称作“交往理性”哲学 ,它展示出了一种跨学科的框架结构。您的哲学堪称是对颇遭批判的社会批判理论启蒙传统所作的带有自我批判性质的重建。您能同意我的上述看法吗 ? 哈贝马斯 (Jürgen Habermas) :亲爱的克吕格先生 ,您知道 ,长期以来 ,德国官员们已经滥用够了诸如“伟大”和“深刻”之类的词语。除了您善意的恭维之外 ,我完全同意您的上述看法 ,甚至可以说不加任何条件。以…  相似文献   

20.
胡老师,我拜读过您不少的著述,很受启发,同时有很多问题想向您讨教。您的论文《从政治上把握现代化建设的全局性重大问题》曾获得“五个一工程”奖,作为上海理论界获得此项奖励最年轻的作者.您当时的心情如何?您怎么想到要写这样一篇论文呢?我是在哈佛大学访问研究期间在《人民日报》上看到获奖消息的,当时除了兴奋,还有远在异乡听到母亲声音的温馨。十分感谢有关领导和评审专家给了我这么大的荣誉,因为获得“五个一工程”奖是很不容易的,在复旦大学这也是头一次。我当时之所以写这篇文章,是因为在江泽民同志提出了“讲政治”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