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谢桃坊《柳永》一书中说:“福建建宁府(治所在今福建省建瓯县)所属松溪县(今福建省松溪县)有著名的中峰山,‘一峰奇秀,特出众山之表’。中峰寺,‘在中峰山之麓,唐景福元年(公元892年)建。’(《嘉靖建宁府志》卷三、卷十九)柳永曾作有《题建宁中峰寺》诗:‘攀萝蹑石落崔嵬,千万峰中梵室开。僧向半空为世界,眼看平地起风雷。猿偷晓果升松去,竹逗清流入鉴来。旬月经游殊不厌,欲归回首更迟回。’”(1986年上海古籍出版社本页3)他在《柳永事迹考述》再次肯定柳永“家乡附近的松溪县中峰山和崇安县境内的武夷山,柳永都去游玩过,还作有《题建宁中峰寺》诗和《巫山一段云》词。”(载1987年巴蜀书社出版的《柳永词赏析集》附录页262) 柳永诗中的中峰寺是否在松溪县呢?我的意  相似文献   

2.
《嘉定镇江志》嘉定镇江志,是现存镇江府志中最早的一部。道光二十二年(1842年),据阮元家藏写本校正重刊。此写本“乃乾隆六十年宣城张木青所赠之书,嘉庆间进呈内府,又录两付本”(阮元:《重刊嘉定和至顺镇江志序》)。嘉定镇江志写本未著撰人姓名,因《文献通考》中著录此书称宪或卢宪,知是卢宪  相似文献   

3.
一、宁夏三百如何实践唯个府志《宁夏府志》(以下简称《府志》)刻印于清乾隆四十五年(公元1780年)。乾隆年间(1736—1795),是我国两千年封建社会的最后一代“盛世”,就宁夏地区来说,这一时期更是社会发展的重要转折阶段。成书于这时期的《府志》,既保留了以往长期战争的侧影,更纪录了当年本地社会振兴的情景。  相似文献   

4.
《康熙朝题本》记载:“康熙二十四年在江南云台山设江海关。”清初江南云台山共有四处:分别位于海州(今连云港)、松江、镇江和江宁境内。设江海关的江南云台山指的是哪一处,江海关始设地址究竟是何地? 有关江海关始设地址的史料记载较多。有早清版本也有晚清版本;有民国版本,也有当代版本。其中对江海关始设地址颇具史料价值的有:《阅世编》、《康熙江南通志》、《嘉庆松江府志》、《同治上海县志》、《华亭县全图》等。《阅世编》记  相似文献   

5.
宋徽宗大兴学校,给予学生优厚待遇。王应麟《困学纪闻》卷十五引邓志宏谓“崇宁以来,蔡京群天下学者,纳之黉舍,校其文艺,等为三品,饮食之给,因而有差,旌别人材,止付于鱼肉铢两间,学者不以为羞,且逐逐然贪之。”其实岂止分给以饮食而已。朱瑞熙在《再谈宋墓出土的太学生牒》(《考古》1977年第3期)一文中认为“太学生至少在北宋末年,可以免除本人的差役”,但是他又否定了宋代太学生可免除本户差役的说法,他说,根据记载,宋代太学生的  相似文献   

6.
(三)孙九畴,《寰宇通志》(卷七八,太原府“科甲”)记他为金“天会中进士”。《万历太原府志》(卷一八《选举》)称他是金进士。《光绪定襄县补志》(卷八《人物》)有传:孙九畴,状元九鼎仲弟,天会六年榜眼,官翰林编修,尝谓“吾无他长,惟步步践实也,昼之所为,夜必登记,用以自警”。  相似文献   

7.
关于黑龙江呼兰厅建于何时?各种书籍记载情祝如下:吴廷燮撰写成书的《东三省沿革表》卷六黑龙江表叙中说:“呼兰置吏萌芽成丰”,在表的正文中说:“光绪元年以巴彦苏苏设呼兰厅。”黄申甫撰写成稿,民国四年(1915年)出版的《呼兰府志》,在徐世昌的序中写道:“自同治间始设理事同知。”在卷一地理略中写道:“同治元年呼兰城东北境设呼兰厅治巴彦苏苏。”  相似文献   

8.
由中国宋代文学学会、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武汉大学人文学院、湖北大学人文学院共同主办的《宋代文学研究年鉴》(1997- 1999)由武汉出版社 2 0 0 1年 10月出版。该《年鉴》于开篇《宋诗研究的展望》征引程杰、莫砺锋载于《阴山学刊》2 0 0 0年第 2期的文章 :《新时期中国大陆宋诗研究述评》 ;在“研究综述”中引用台湾学者张高评发表于《阴山学刊》1997年第 3期的文章 :《新变代雄与宋诗之文学史地位》 ;于“论文摘要”中摘引了杨海明发表于《阴山学刊》1997年第 4期的文章 :《柳永 :世俗词人的人生哲学和人生况味》 ;于“论著索引”…  相似文献   

9.
中国现代美学诞生于本世纪初。其代表人物,首推王国维,次举蔡元培,他们是奠基人。王国维(1877—1927)作为中国近、现代交替期间的著名学者,主要成就是在史学方面,但在美学上也有很大功绩和特殊贡献。1901年至1912年期间,他写了不少哲学与美学方面的专门著作。如《叔本华之哲学及其教育学说》(1902)、《红楼梦评论》(1902)、《屈子文学之精神》(1906)、《古雅在美学上之地位》(1907)、《人间嗜好的研究》(1907)、《人间词话》(1908)、《宋元戏曲考》(1912)等。在这些著作中,他将康德、叔本华、尼采等人的美学理论与中国古典美学和文艺理论揉合成一套独特的美学理论体系,提出了“游戏说”、“天才说”、“解脱说”、“古雅说”、“眩惑说”、“境界说”等一系列观点,为中国现代美学的诞生奠定了理论基础。其中,特别是“境界说”在我国美学界和文艺评论界的影响深远,至今仍是我们评论文艺作品、进行文艺欣赏的审美标准之一。  相似文献   

10.
《公安送李晋肃》亦题为《公安送李二十九弟入蜀余下沔鄂》。这首诗是杜甫大历三年秋末冬初将要离开湖北公安南下洞庭的时候写给李晋肃的送行诗。它不仅有助于我们了解杜甫的经历和思想,而且是研究中唐著名青年诗人李贺的一份宝贵资料。(见一九八○年《湖南师院学报》第一期,拙稿。)本文仅就李贺家世的问题,对杜诗作一些探究。先从诗题说起。早在宋代,蔡梦弼《增修杜工部草堂诗笺》在《公安送李晋肃》题注中就已指明:“晋肃即李贺之父,韩退之尝为贺作《讳辩》”。稍晚,王应麟《困学纪闻》,请代仇兆鳌《杜  相似文献   

11.
《文物》1983年7期刊登丁镇江博物馆藏的《禹迹图》石刻拓本和摹本,此石是绍兴十二年(1142) 立的,上面刻着:“元符三年(1100) 正月依长安本刊”,表明《禹迹图》的成图年代要比西安阜昌七年(1136) 刻石早几十年,  相似文献   

12.
《三字经》的成书过程与作者归属考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三字经》是我国古代最有代表性的一部儿童启蒙教材。《三字经》的成书与《礼记》及《急就篇》有一定的渊源关系,而陈淳撰写的《启蒙初诵》在思想内容和语言形式上都直接影响《三字经》。该书的出现,是我国古代蒙学读物长期发展的必然结果。《三字经》相传为宋末王应麟所作,但该书中存在着史实疏误、观点与自己其它作品相左等瑕疵,同时《宋史》本传及《宋元学案·深宁学案》均不载《三字经》,故笔者认为《三字经》并非宋末王应麟所作,而是宋末元初广东人区适子撰写。  相似文献   

13.
中国昔时启蒙读物之一——《三字经》,最近首次由83岁高龄的上海复旦大学教授潘世兹译成英文,由新加坡教育出版社出版,向世界各地发行,并在西德法兰克福国际书展上展出,备受瞩目。《三字经》相传是南宋学者王应麟所编,至今已有700多年历史,它和《百家姓》、《千字文》、《千家诗》齐名,有“三、百、千、千”之称,是广泛采用的蒙学课本。《三字经》英译者潘世兹认为:“要了解中国社会千百年来的基本道德观念,它是一本  相似文献   

14.
十九世纪末,黎庶昌出使日本时,在他的幕僚杨守敬大力协助下,访求辑录了二十六种国内久已失传的极为珍贵的古籍,影印复刻了《古逸丛书》。李一氓同志去年在《论古籍和古籍整理》中谈到孤本、善本复印时说:“是否可以考虑在黎庶昌《古逸丛书》,商务《续古逸丛书》之后,选印《古逸丛书三编》。把不可多得的宋、元本古籍和明刊善本,都选编进去。”(见《人民日报》,1982年1月20日)因此,认真对《古逸丛书》进行研究,对我们今天整理古籍,复印孤本、善本,搜访校订古书,都有借鉴作用。黎庶昌,字莼斋,道光十七年(1837年)生于贵州遵义。〔注〕祖父黎安理、父黎恺,长兄庶焘、仲兄庶蕃都是举人。伯父黎恂藏书宏富,著名硕儒郑珍曾从其受业。莼斋六岁丧父,家贫多疾,伯父、长兄督学甚严,他与次兄每日“并案读,属文必尽夜分”(《黎氏家集·黎庶昌仲兄椒园墓志铭》),又得郑珍指导,自幼即博览群书,长于诗文,讲求经世之学,“意气迈往,不可一世”(《续遵义府志·本传》)。有“思以瑰伟奇特之行,震襮乎一时”的非凡抱负(黎庶昌《拙尊园丛稿·答李勉林观察书》)。曾国藩曾赞叹云:“莼斋生长边隅,行文颇得坚强之气。”(薛福成《拙尊园丛稿序》,又见《续遵义府志·黎庶昌传》)“笃学耐劳,内怀抗希先哲,补救时艰之志,而外甚朴讷,不事矜饰。”(北京图书馆藏《黎莼斋先生手稿》抄曾国藩上奏)  相似文献   

15.
《清史稿》卷五百十七《土司六》中《脱铁木儿传》云:“脱铁木儿……随大将军徐达招抚十八族铁城、岷山等处,赐姓赵,更名安。”其实,脱铁木儿不是赵安。查《明史·赵安传》,赵安并无“脱铁木儿”一名;《康熙临洮府志》,《道光兰州府志》及  相似文献   

16.
《红楼梦》作者曹雪芹家好佛.他的祖父前清户部郎中、江宁织造兼理两淮盐务曹寅,曾久做过江苏镇江金山寺,南京香林寺等著名十方丛林的“大护法”,被佛僧尊称为“无(没)量大人”,行海《金山志略》中有这样的记载:清康熙卅九(1700)年佛成道日,曹寅去金山寺设斋礼佛.主僧超乐在结束特地开堂说法时,设问若“遇暴风卒雨,天上明星(此指佛法)在甚么处”后,晓谕合堂听讲僧众:“可向织造府前躲避,自有没量大人为汝等指示……”.  相似文献   

17.
《西游记》作者和主旨再探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古传《西游记》是全真教龙门派开创者丘处机所撰。“五四”后 ,鲁迅、胡适等新进学者据清代非主流见解 ,依明代天启府志 ,推定吴承恩是唯一作者 ,完全否定《西游记》与龙门派的关联 ,几乎成为定论。本文在引述大量有关文献的基础上 ,侧重从元初关中陇山道教文化区有关史实分析出发 ,首次提出小说《西游记》的直接祖本《西游记 (平话 )》系丘祖高徒史志经弟子作。本文建议今后应将其与吴并列为《西游记》之作者 ,并可在陕开辟“《西游记》旅游线路”。  相似文献   

18.
张骁飞 《殷都学刊》2010,31(1):65-72
本文对南宋著名学者王应麟所属四明竹林王氏家族及其文学间的关系进行了考察。文章从考述竹林王氏历代成员生平、人际网络、婚姻关系出发,概括总结了王氏家族的性格、门风、文学、文化成就,并对其与以王应麟为首的王氏家族文学形成、衰败的关系进行了较为合理的分析。  相似文献   

19.
王应麟是《困学纪闻》和《玉海》的作者,又是流传极广、影响至深的童蒙读物《三字经》和科举考试辅导读物《词学指南》的作者,他既是宋代著名的历史学家,又是贡献极大的社会文化学家。了解他的身世,是研究王应麟事功与学术成就的第一步。有鉴于此,笔者谨撰此文。  相似文献   

20.
邢永革 《船山学刊》2009,(1):166-170
《永乐大典戏文三种》是目前所见最早的南戏作品,是研究宋元时期口语的宝贵语料。其中保留了不少北方现在还在使用的方言词,如“口跄”、“胞落”、“年时”、“闪”、“这早晚”、“每常间”等,反映了宋元时期南北方害的交融与渗透情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