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朋霍费尔论证了传统基督论提问方式之失当,即"如何问题"的矛盾本质;他进而提出针对耶稣基督的新的追问方式:今在与昔在的耶稣基督是谁?并在展开"谁问题"时,坚持了恰当的解释学路线,即认为唯有从今在的基督才能认识昔在的耶稣.  相似文献   

2.
在瓦格纳和勃洛克对“艺术与革命”论题所作的阐释中,有穿越时空的应和,也有矛盾丛生的碰撞,勃洛克对瓦格纳的艺术观既有接受,又有创见。受德国音乐家瓦格纳艺术观的影响,勃洛克打破了俄国象征主义纯艺术的疆域,对瓦格纳的艺术观进行了深刻的体认,不仅指出艺术的使命在于弘扬生生不息的人民精神,把艺术的本质归于音乐,并高扬集体人文主义的艺术理想,而且对瓦格纳的“综合艺术”理念也提出了个人的创见,将艺术与哲学“综合”,重塑多元、深刻、复杂的基督形象。  相似文献   

3.
朋霍费尔论证了传统基督论提问方式之失当,即“如何问题“的矛盾本质;他进而提出针对耶稣基督的新的追问方式:今在与昔在的耶稣基督是谁?并在展开“谁问题“时,坚持了恰当的解释学路线,即认为唯有从今在的基督才能认识昔在的耶稣。  相似文献   

4.
中国学界一般以"理性主义"来概括启蒙思想,并据此得出启蒙运动中的基督宗教与人文主义相对立的结论。本文先分析启蒙思想在英国的代表洛克的"经验主义"、在法国的代表卢梭的"情感主义"、在德国的代表康德对理性的批判,揭示这三大思想家对基督宗教的正面态度;再分析伏尔泰等抨击教会的法国思想家对人文精神和基督信仰的态度;最后对比了启蒙思想的实践者即美国国父们与法国革命领导人对基督宗教的态度之不同,及其对两国革命与后果的影响之不同。文章反驳了上述流行结论,指出基督宗教不但为人文主义提供了神圣的核准,而且提供了必须的补充。  相似文献   

5.
欧阳山的《一代风流》系列在革命叙事的主流之下涌动着圣经叙事的潜流,集耶稣意象、小资情调于一身的陈文英代表着人道话语中的基督话语,她与代表革命话语的区桃建构起周炳的人生选择,尽管主张博爱的基督话语最后都被革命话语所裹挟,但却在"十七年"文学语境下抒发出独特的声音。而两种话语在文本中的悄然并置与复杂博弈也呈现出作家的徘徊心态和多种话语的纠缠迎拒。  相似文献   

6.
杨纪平 《兰州学刊》2010,(12):158-161
美国南方天主教女作家弗兰纳里.奥康纳对西方传统神学进行了独特的透视。在她的著名短篇《背井离乡的人》中,奥康纳的神学观得到了集中的彰显。奥康纳通过这部作品表明,推翻了上帝的权威之后,部分女性主义神学家将女性的解放寄托在上帝之子耶稣基督身上的观点同样是行不通的,传统的基督已经成了一个"背井离乡的人,"对传统基督的依赖只能是女性主体性的再次丧失,导致"女人的失语",进而导致"女人之死"。  相似文献   

7.
通过对俄国著名诗人亚力山大·亚力山德罗维奇·勃洛克一生创作的诗歌的深入分析 研究,得出一个响亮的结论:勃洛克诗歌的最大特点在于先锋精神与公民意识的交织与融合 ,且呈现出一种独特的魅力,较之纯象征主义的神秘、虚幻多了一份明朗、厚实,而较之纯 公民诗,则又多了一份含蓄与韵外之致。勃洛克诗歌的这一特点具体表现为:第一,向 往彼岸与关注现实的并存与融合;第二,沉入自我心灵和思考知识分子与公民的命运相互交 织融合;第三,革命与道德的交织与融合。  相似文献   

8.
在后殖民时代,基督宗教在全球范围内展现出一种由北向南的运动轨迹,它的未来发展热土将不再是发达的欧洲和北美,而是文明化历程与殖民化历程相同步的、欠发达的拉丁美洲和非洲.然而在有着深厚文明根基的亚洲,基督宗教的发展却面临着伊斯兰教、印度教等传统宗教信仰的巨大阻力,其蹇滞状况与它在拉丁美洲、非洲的顺利情景形成了鲜明对照.在中国,基督宗教在经历了改革开放初期的"井喷"式发展之后,同样也面临着方兴未艾的"国学热"的强劲挑战,基督宗教在未来中国的发展前景,将受到政治、经济、文化等诸多因素的深刻影响.  相似文献   

9.
基督宗教的革命性体现在它的产生是人类信仰的精神革命、是西方哲学发展必不可少的思想资源.基督宗教在历史的发展中出现了各种形式的异化,但其内在的革命性没有泯灭,<圣经>中包舍的革命因素不断矫正着人类生活中的种种偏离.理解马克思的宗教批判要从其思想主旨即人类的全面解放出发,宗教的消亡与人类的解放是同一过程.  相似文献   

10.
通过对俄国著名诗人亚力山大·亚力山德罗维奇·勃洛克一生创作的诗歌的深入分析研究,得出一个响亮的结论:勃洛克诗歌的最大特点在于先锋精神与公民意识的交织与融合,且呈现出一种独特的魅力,较之纯象征主义的神秘、虚幻多了一份明朗、厚实,而较之纯公民诗,则又多了一份含蓄与韵外之致.勃洛克诗歌的这一特点具体表现为:第一,向往彼岸与关注现实的并存与融合;第二,沉入自我心灵和思考知识分子与公民的命运相互交织融合;第三,革命与道德的交织与融合.  相似文献   

11.
勃洛克是俄国象征派的旗帜性诗人,在其极具民族特色的“象征”之路上,既有面对欧风美雨的民族主义坚守.也对本国继象征主义之后文学有所开拓。诗人没有迷失在法国象征主义的神秘光环之中,而是从诗人是和谐之子、艺术与革命的紧密相关及“俄罗斯”意义的复杂呈现三个角度创造了象征主义的俄国风貌,同时在客观上,诗人也在诗歌创作、情绪和意识形态、诗学理论三个方面对之后作家的创作风格产生了极大影响,并且从思维方式上启迪了未来俄国文学的发展。  相似文献   

12.
俄罗斯象征派诗人勃洛克的诗剧《玫瑰花与十字架》中主要形象的隐蔽象征意义在于向人们表达了深刻的人生哲学内涵———人生之路其实就是玫瑰花与十字架的和谐统一,是痛苦与欢乐的交织。“苦乐一体”是这部诗剧的主题,这也许正是勃洛克创作此剧的目的和试图向人们揭示的问题,同时也证明勃洛克是在履行着象征主义文学的基本任务,即实现沉潜于性灵深层的开掘,执著于永恒价值的追求。  相似文献   

13.
澳门发展史与基督宗教在华传播史有着密切关联,澳门因此成为自明朝以来近代基督宗教在华传播的始点和支撑其传教的据点。无论是天主教传教士利玛窦、还是新教传教士马礼逊,都以澳门为其入华传教的第一站,并因此而取得了入华传教的成功。因此,基督宗教研究,尤其是对明末清初以来基督宗教传教士的研究,应该成为澳门学不可或缺的部分。本文将从澳门教会的建立、天主教发展、中国明清天主教学者和基督新教发展等方面来对澳门学所涵括的基督宗教研究加以分析阐述。  相似文献   

14.
《琼州学院学报》2019,(6):97-101
琼崖革命根据地是中国共产党最南端的一块红色根据地。在琼崖革命时期,琼崖共产党人积极利用"红五月"来完成革命任务。从初起时期的利用纪念日进行革命宣传教育,发展到土地革命和抗日战争时期利用"红五月"来发动军事攻势,解决不同任务,并在解放战争时期通过"红五月"运动动员民众,极大促进了海南岛的解放事业。  相似文献   

15.
(一) 太平天国革命具有浓厚的宗教色彩,特别是它以拜上帝会的名义倡导革命,这是一項不容忽视的特点。如何估計太平天国革命中宗教的地位和作用?如何来理解拜上帝会教义和革命思想的关系?如何来認識拜上帝会和基督教的关系?这都是些重要而复杂的問題。这些問題牵涉到总結太平天国的历史教訓,牵涉到我們对农民战爭和宗教问题的認識。西方資产阶級中国历史研究者们对太平天国的宗教問題有着形形色色的看法。有人說:它的宗教“內容溯源于耶穌教”,但“它是极端中国式的”。又有人說:“太平天国的宗教是基督  相似文献   

16.
吴经熊是我国现代的著名天主教思想家 ,他以基督教信仰为核心对中西心性之学、中西文化 ,以及自然法哲学的比较研究 ,使其在现代中国思想史中处于独特之地位。他的思想可以理解为沿着中国思想走向基督信仰又用基督信仰来提升中国文化。他站在基督信仰的立场对于中国文化的道统加以新的诠释 ,也使基督信仰获得中国式的表达。  相似文献   

17.
罗绂文 《江汉论坛》2008,2(4):122-125
冯至的早期诗歌创作,是在20世纪初期中国社会在价值信仰的转型过程中,借助异质的基督教文化的帮助,重构了自己的价值信仰体系,寻找到了新的精神家园--"新的故乡",即试图利用"回到上帝的身边"的基督情结来平息"天崩地裂"造成的身心紧张,最终无处归依,无法平息内心的紧张.  相似文献   

18.
通过分析儒家和基督宗教的伦理观可以发现,世界各大宗教思潮共同倡导的"全球伦理"不能以"孝敬父母"或"信仰上帝"这类特殊主义的信念作为至高无上的本根基础,而必须以批判人本主义提倡的"尊重每个人正当权益"、"不可坑人害人、应当爱人助人"的普遍原则作为至高无上的本根基础,否则就会陷入深度悖论而否定自身.  相似文献   

19.
张永广 《学术月刊》2015,(3):162-169
北伐成功后,国民政府推行党化教育,实施以党治国,加强教育控制。党化教育所要求的礼拜总理遗像、去宗教化等给基督教学校带来巨大冲击。面对挑战,基督教学校积极做出调适:在实践层面,积极注册立案,对党化教育的相关要求表现服从态度;更在思想层面,主张基督化教育与党化教育、国性保存等不仅不矛盾而且相互裨益。为保有"基督化"的特色,基督教学校在基督化教育模式上完成从"课程中心制"向"人格中心制"的转变。由党化教育所带来的政教冲突,由于基督教学校的服从与调适渐趋缓和,但并未能逆转其世俗化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20.
民国前期与基督新教在华获得大发展的所谓"黄金时期"相重合,这种长足的发展不惟体现在信众群体扩大和教堂数量增多上,也反映在从事宣教活动的教会组织机构和教职人员的增加上,更表现于基督新教的外在形象在民国转型社会期间的改观上.基督新教在文化上所蕴涵的内在张力,通过联合其它社会团体反对尊孔教为国教的斗争而得到最大的释放,教会人士的自信心由此大增.而"中华归主"所导引下的相关运动,其实质无非就是一场动员全教会力量的大传教运动.但它不久即招致来自中国社会各界,主要是知识阶层的杯葛,声势浩大的"非基运动",正是在教会大规模宣教运动刺激下孕育乃至最终爆发的直接后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