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修辞是为了较好地表达思想和感情 ,适应特定的语境而采取的运用语言和语言风格的方法、技巧或规律。这说明修辞和语境的关系十分密切。语境就是使用语言的具体环境 ,也叫言语环境。语境有内部语境和外部语境之分。内部语境指一定的言语片断和一定的上下文。它包括词语之间的关系 ,各句之间的关系以及段落篇章之间的关系。外部语境指存在言语片断之外的语言交际的客观因素或主观因素。语境还可分为狭义语境和广义语境 ,或小语境和大语境两种。也有的把语境分为语言的和非语言的两种。狭义语境或小语境是指书面语的上下文或口语的前后语所形成…  相似文献   

2.
言语交流中言语信息经济性的语用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运用语用学关联理论对言语信息的经济性进行了深入分析,根据语境在语言表达及理解中的重要作用,以韩礼德的“语境三维”理论为框架,剖析了影响言语信息经济性的四个主要的语境因素:语用前提共识度、交际动机、话语角色关系及话语模式选择。认为关联性是言语信息经济性的体现,言语信息经济性是简洁与效果的统一,要实现言语信息经济性,就必须综合考虑各种语境因素。  相似文献   

3.
语境就是言语环境。小说中的语境能制约言语代码的选用,同时也伴随着读者阅读鉴赏的整个过程。我们把作者有意设置的、读者或小说中的人物对交际过程中的某些语境因素处于未知状态的语境称作未知语境。巴尔扎克在小说中设置了各种未知语境,现重点分析其中人物身份和经历的未知语境、人物思想观念和修养的未知语境、人物品行和情感的未知语境等多种未知语境。这些未知语境的设置蕴涵着作者独特的思维风格,具有多重效应:它们增加了作品的神秘感和戏剧性,展现了人物迥异的性格,推动了情节发展,表达了作者对生活的深刻透析。  相似文献   

4.
语义可以分为两种类型,即语言意义和社会意义。语言意义是语言体系中所固有的意义,是人脑对客观事物和现象总体或属性或关系的概括认识,是语义的核心,它不受具体语言环境的影响,舍弃了由于语言环境的不同和交际内容的变化所产生的临时意义,所以具有相对稳定性。语言意义是言语意义的综合和概括;言语意义是指在特定的交际环境中,人们在使用语言交际思想时双方所理解的特定意义和临时意义。言语意义是对语言意义的具体运用,和运用的结果,它往往和具体的语境有着密切的关系,因此言语意义是具体的、复杂的、多变的。一、语境的定义及…  相似文献   

5.
本文讨论了言语行为实施过程中,由于言语行为发生时所处的社会文化语境,言语行为参与者所拥有的社会文化识别等等,使言语行为在具体的语境,尤其是在跨文化言语交际中,会受到各种社会文化变数的干扰,进而影响到言语行为的实现,从而说明言语行为是一个复杂的语言使用和社会文化关系的协调过程。  相似文献   

6.
语境分为言语语境和非言语语境,它是语言交际的基础。而构建语言的基础是词汇,词汇的意义并非是孤立的,一般取决于其在篇章中的具体环境即语境。学习者在阅读篇章时依靠语境附带习得大量有意义的词汇,因此语境是理解、解释词义以及有效产出词汇的必要前提。  相似文献   

7.
语言是人类所独有的信息传送工具。人们在利用语言进行信息传递时,总处于~个特定的语言环境之中,这个环境制约和影响着传递过程中言语意义的确立。这种语言环境也称为“语境”。从形态上分,语境包括两个方面:一、文章或言谈的上下文。此属内语境。它指语言内部结构中词汇、语句、没落、篇章之间的意义关系。二.语言交际中所包括的某种情景氛围以及社会、历史、文化背景等在内的社会环境。此届外语境。它指语言外部的诸如民族文化传统、历史背景、风俗习惯、现实情景、感情性格、职业身份等及话语前提。这是非言语成分。上述两种形态的…  相似文献   

8.
语言在使用过程中,往往受到语言语境以及语境主客观因素的约束。日语的使用同样受到日语语言语境的制约,还要受到日语语境主客观因素的制约。言语就是在特定的言语环境中为完成特定的交际任务对语言的使用。语言存在于言语之中,但它受到言语环境的约束,受到言语规律的支配。  相似文献   

9.
试论语境的解释功能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语言使用过程中,言语环境对语言形式有一种解释的作用,也就是说,一个规定的语境能使语言形式与某个特定的意义联系起来,通常把言语环境的这种作用叫做语境的解释功能。深入分析语境这种功能,从中找出规律性的东西来,可以从一个侧面探讨语言形式特征和语境之间的关系。发现这种关系是语言学家多年来一直关心的重要问题之一。本文把语境解释看做一个过程。在此过程中发生相互作用的言语环境和语言形式是两个不同的范畴,但是,言语环境以说话场合、话题和交际双方(说话人和听话人)的地位、知识以及他们之间的相互关系  相似文献   

10.
根据言语行为理论,言语行为只有在符合合适条件下才有有效的言外之力,才是有效的言语行为。就“许诺”这一具体言语行为,以中外著名文学作品中的语句为例,阐述在特定的交际语境条件下,即在特定的社会环境和交际环境中,交际者的性格、情感、信念、意图等心理因素会促使人们选择适合具体语境的言语行为,即使该行为违背某种言语行为的某项合适条件,只要选择得当,都能传递足够的信息,从而使交际得以顺利进行,实现具体的交际目的。语境因素才是言语交际中决定言语行为的主导因素。  相似文献   

11.
称谓语作为一种语言符号,是言语交际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对言语交际的实施在一定程度上起着定位导航的作用.但称谓语在言语实施过程中因受语境的制约会发生语码或语用转换.文章从社会环境的角度,举例说明政治、经济环境和民族文化心理是制约称谓语并使其发生转换的根本原因.  相似文献   

12.
语言和言语是语言学上的两个不同概念,语言产生于言语,言语是对语言的具体运用。人们运用语言进行社会交际而形成的言语活动的大世界复杂纷纭,色彩斑澜,其形成的因素很多,但举其要者莫如语义、语境和语体。语义、语境和语体既有区别,又相联系,三者对立统一于言语活动之中。可以说,言语研究的重点是语义、语境和语体以及它们之间的复杂关系。  相似文献   

13.
网络的诞生极大地拓展了人类的言语交际空间,同时也使语言环境走向了多元化——现实语境、网络虚拟语境共存。多元语境,尤其是网络语境的生成时人们的言语活动是直接的冲击便是对现实语境中以听、说为核心的言语交流的削弱,并对学生的写作活动产生了一定的影响,这就对语文教学中的听说教学提出了新的挑战。  相似文献   

14.
任何言语行为都是在语境中生成发展的,虚假拒绝语也不例外。语境不是一成不变的语言环境,而是动态发展的认知语境。语言使用者顺应语境作出选择,以维持言语行为交际的顺利进行。同时,随着语境的动态发展,语言的可选择范围也相应改变。虚假拒绝类言语行为就是语言使用者顺应当前交际语境所作出的选择。基于语境顺应论和认知语境论,能更有效地研究语言使用者如何顺应语境作出虚假拒绝。  相似文献   

15.
语境分为言语语境和非言语语境,它是语言交际的基础。而构建语言的基础是词汇,词汇的意义并非是孤立的,一般取决于其在篇章中的具体环境即语境。学习者在阅读篇章时依靠语境附带习得大量有意义的词汇,因此语境是理解、解释词义以及有效产出词汇的必要前提。  相似文献   

16.
陈瑞莉 《宿州学院学报》2010,25(1):75-76,107
从礼貌与言语语境、礼貌与文化语境、礼貌与情景语境三个方面探讨语境变量与礼貌变量之间的共变关系,认为研究礼貌现象,强须同语境联系起来。语境层次与礼貌之间有密切关系,言语行为的礼貌或不礼貌。归根结底是受一定的语境制约的。语境不同,所要求的礼貌语言也不同。  相似文献   

17.
语境指的是言语表达的背景,通常有两种类型:一是言语的历史文化背景,包含一定社会的历史状况、文化传统、心理结构和民族特征等内容.它是独立于言语体系之外的语境要素.二是语流,又称语言环境(狭义),是指言语体系中各语言单位语义、语法上的相互制约关系.所谓据语境释义是指根据语境对词义的制约、显示作用来解释词义的原则.本文拟据词义与语境之间的关系探讨《毛氏故训传》(以下简作从毛传)据语境释义的依据和方式.  相似文献   

18.
委婉语的语境制约与解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委婉语是语言实现其交际功能的重要途径。在言语交际中,委婉语的使用离不开特定的语境。语境是一个有机且不断变化的言语交际环境,包括语言语境、交际者的认知机制、物理世界、社交世界、心理世界及跨文化语境等因素。本文从委婉语的典型特征和语境的内涵着手,进一步阐述了语境对委婉语使用的制约功能和对委婉语语义的解释功能。  相似文献   

19.
网络语境与网络语言的特点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语境是语言的使用环境,分狭义和广义两种,狭义的指词语或句子的上下文,广义的还包括交际情景(交际场景、交际双方之间的关系、话题、面部表情等副语言手段)和民族文化背景等。语境对言语交际具有制约作用。网络交际语境在某些方面跟日常交际语境很不相同,网络语境对网络语言的特点有着重要影响,值得探讨。本文所说的网络语境主要指聊天室、QQ、MSN、  相似文献   

20.
翻译时词义选择的语境根据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语境是交际过程中表达某种特定意义时所依赖的各种因素的总和,表现为言语的上下文或非言语的主客观环境条件.只有依赖语境,才能对原语文本恰当、正确地解码和对译语传神、达意地编码,从而达到动态等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