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按照所有权与经营权适当分开的原则处理国家与企业的财产关系,是经济体制改革的基本原则之一。但是,两权基本分离的具体模式如何建立,企业自主权如何扩大,国家所有权如何运用等问题,都还有待于在实践中不断探索。一、两权分离及其模式社会主义国家实行所有权与经营权适当分开的实质,是指在处理国家与企业的法律关系时,既要保证国家对国营企业所具有而对集体所有制企业所没有的某些“特权”,又要使企业富有生命力和具有充分的自主性。经济体制改革的关键问题之一,是处理好国家与企业,特别是国家与国营企业的关系,方法就是将所有权与经营权适当分开。  相似文献   

2.
增强企业、尤其是大中型国营企业的活力,这是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中心环节,由此必须正确处理国家与国营企业之间的关系。这种关系的法律体现,是依法确认和保护国家与国营企业之间正确关系的核心问题。一国家与国营企业之间的关系的法律体现,可以概括为国家所有权与国营企业经营权和自主权之间的“三权”关系。经济论著中,人们已经从社会分工、联合劳动和物质利益等方面,充分论证了要正  相似文献   

3.
农地股份合作制是在家庭承包制“两权”(农地所有权与使用权即承包经营权)分离的基础上,实现的“三权”(实物形态的所有权、股份形态的承包权、生产形态的经营权)分离,其进一步发展,必然走向新的“两权”(农地实物所有权与农地股份所有权)分离。  相似文献   

4.
<正> 生产资料所有权与经营权适当分离的观点,是全民所有制企业改革的理论基础,也是深化企业改革、搞活企业的方向和原则。 一、对所有权与经营权分离原因的认识 认清全民所有制企业所有权与经营权分离的原因,是正确理解两权分离方式和设计两权  相似文献   

5.
国营企业产品的所有权问题涉及到企业和国家在生产资料所有权和经营权分开以后的关系问题,说得明白一点,是个权益分配问题。对此,基本上有两种截然相反的观点:传统的观点认为,企业所有权与经营权的分离,并不意味着生产资料和产品分属不同的所有者,因此,国营企业的产品仍属于或基本上属于社会或国家所有;另一种观点是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提出来的,认为“国家所有,企业经营”决定了“企业运用国家的生产资料所生产的产品属企业所有而不属国家所有,对企业所生产的产品,国家是不能无偿调拨的”。我对上述两种观点有不同看法,特提出商讨。  相似文献   

6.
重构之国有企业所有权制度 ,是共同所有权及其分权构造。共同所有权的五项权能 (归属权、剩余索取权、控制权、监督权和经营权 )实行双重分离 ,即归属权、剩余索取权、控制权和监督权 (这四权简称所有权 )与经营权分离 ;所有权之宏观权能与微观权能分离。由国家充当整体代表者并行使归属权 ,由劳动者群体充当局部代表者并行使控制权和监督权 ,剩余索取权由整体代表者和局部代表者二元行使。  相似文献   

7.
我国正式确立了农村土地"三权分置"的产权格局。"三权"的权利属性是什么?"三权"之间是什么关系?"三权"的权能构造是什么?这三个问题至关重要,关系到农村土地制度改革的价值走向。我国农村土地所有权属于集体,所有权是承包权、经营权的根源。承包权是成员权,经营权是用益物权。承包权是经营权产生的原因,经营权是土地上的身份性权利和财产性权利发生分离的结果。承包权的权能包括承包土地权、分离对价请求权、征地补偿权、监督权、放弃权;经营权的权能包括自主生产经营权、获取补偿权、获取补贴权、抵押权、继承权。  相似文献   

8.
一、关于股份制企业的产权关系和产权结构我国国有企业要搞活,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要求,必须坚持政企分开,所有权和经营权分离。理顺产权关系也就是理顺两权之间的关系。由于对产权的认识有不同的理论基础,说法也各异。但有一点必须明确。国有制企业的弊端并不是归谁所有不明确,而是所有权和经营权之间关系不清晰。  相似文献   

9.
家族企业是由一个家族或数个具有紧密联盟关系的家族拥有全部或部分所有权,直接或间接掌握经营权的企业.家族企业的核心特征之一是家族对企业拥有全部或主要的所有权与控制权,即企业所有权和经营权两权合一[1].……  相似文献   

10.
对全民所有制小型企业实行租赁经营,是当前经济体制改革中出现的新事物,是实行所有权和经营权分离的具体表现形式。一年多的实践证明,它是一种比承包制更有生命力的新的经营形式。全民所有制小型企业之所以可以实行租赁经营,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原因:首先,“两权”分离是企业推行租赁的  相似文献   

11.
一“四权分离”诠释市场经济制度中有四项基本经济权力,即宏观性的经济立法权和经济管理权以及微观性的资产所有权和资产经营权。资产经营权是企业内部决策层和管理层以实现企业利润最大化和增加市场占有份额为目标,自由配置可控经济资源的权力。经营者在充分搜集、占有和分析市场信息的基础上,调整生产规模,确定生产方向,加强组织管理,提高经营效益。经营权与生产力创造直接相联系,是其它各项经济权力得以实现的基础。资产所有权是资产所有者凭借其对资  相似文献   

12.
所有权和经营权的分离是我国进行经济体制改革的一项重要原则,也是搞活企业必须遵循的一项根本原则。实行所有权和经营权分离,把经营权真正交给企业,理顺企业所有者、经营者和生产者的关系,切实保护企业的合法权益,使企业真正做到自主经营、自负盈亏,是建立有计划商品经济体制的内在要求。实行所有权和经营权分离,既能够克服过去国家对企业管得过多过死的所有权和经营权合一的弊端,又不会改变企业所有制性质,相反,只会增加企业的生机和活力,使公有制经济的优越性得到充分发挥。实行所有权和经营权分离的中心环节,是扩大企业的自主权,增强企业活力。《中共中央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中指出:“增强企业的活力,特别是增强全民所有制的大、中型企业的活力,是以城市为重点的整个经济体制改革的中心环节。围绕这个中心环节,主要应该解决好两个方面的关系问题,即确立国家和全民所有制企业之间的正确关系,扩大企业自主权;确立职工和企业之间的正确关系,保证劳动者在企业中的主人翁地位。”十年来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实践经验证明,无论是在农村还是在城市,都是围绕着实行所有权和经营权分离这一中心进行的,并取得了许多经验和很大成就。今后,还要继续围绕这个中心深化经济体制改革,主要是深化企业内部机制的改革。  相似文献   

13.
企业实行承包经营责任制,这无疑是今后若干年深化企业改革以及整个经济体制改革的中心环节。所谓承包经营,就是要使经营者既要包盈,又要包亏,把企业变成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的社会主义商品生产者和经营者。这需要从理论上实践,政策等方面作进一步的探索,寻求合理的分配途径,使承包经营责任制配套、完善、深化、发展。一、关于“两权”分离的问题所有权和经营权的分离是当前企业承包经营责任制的一个正确的理论依据,可以在很大的程度上解决企业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的问题。但是,两权分离必然  相似文献   

14.
本文认为,全民所有制经济是一个由内部几个层次或环节构成的既分工又衔接的有机体系。在这个体系内,各个层次或环节按照它们在体系中的地位与作用,划分和确立各自相应的经济职能、权力、责任和利益关系,从而推动这个体系协调运转。具体说来,国家处于宏观层次,部门和行业处于中观层次,企业处于微观层次。国家和企业之间,在生产资料所有权、经营权(包括宏观与微观)和分配权诸关系方面,只有分权,不应搞“两权”分离。国家作为全民所有制的主体,处于综合层次,在所有权、经营权和分配权诸关系方面,应享有总代表权和总决策权。企业作为全民所有制的基层单位和生产经营的主体,对本企业范围内作为生产资料所有权体现的占有、支配、使用权,以及由此所决定的经营权和分配权,应享有直接代表权和决策权。在全民所有制内部,实行这种经济结构,既能坚持全民所有制,又可搞活全民所有制企业,为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准备条件。  相似文献   

15.
三权分置背景下土地承包经营权的分离与重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一轮农村土地制度改革的政策意蕴是,最大限度地剥离土地承包经营权超载的、原本属于集体土地所有权的、公法层面的生活保障功能和农村治理功能,使土地承包经营权回复完全的物权属性。由于现行法律将土地承包权的内容附着在土地承包经营权上进行一体规定,集体土地所有权的功能内容迁及到土地承包经营权,因此将土地承包权从土地承包经营权中分离出来是使土地承包经营权回复物权属性并达到改革目的的根本方法,其中土地承包权是成员权的具体权能,是取得土地承包经营权的前提,这与三权分置下的土地承包权不是一个概念。土地承包经营权分离出土地承包权而形成的这个新权利将具备包括抵押在内的完全的处分权能,其应当沿用土地承包经营权的权利名称,并应当采取登记生效主义模式设立。  相似文献   

16.
企业体制改革是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核心,通过改革,实行所有权和经营权的彻底分离,使企业真正拥有相对独立的经营权,成为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的商品生产者和经营者,成为独立的法人.经过几年改革,全民所有制企业的所有权和经营权从先前的适当分离发展到目前的完全分离,实现这种分离的较好形式是实行企业承包经营责任制.从1987年上半年开始,在全国范围普遍实行的承包经营责任制,是我国企业改革的一项重大措施和一个重大进展.  相似文献   

17.
(一) 当前,深化企业改革、增强企业活力的关键是根据所有权与经营权分离的原则,给企业以充分的经营权。经营权既然是一种“权”,那末,就应该在法律上对其含义加以确切的规定。  相似文献   

18.
搞活国营大中型企业,进一步增强其活力,直接关系到我国经济的发展和社会主义制度的巩固。为此,必须深化体制改革,下决心解决多年试图解决的一系列深层次的体制和机制问题,实行政企职责分开,所有权和经营权适当分离。目前最主要的是按照《企业法》的规定,切实落实企业的生产经营自主权。要把治表和治本、治内和治外结合起来,逐步使国营企业真正成为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我约束、自我发展的社会主义商品生产者和经营者。  相似文献   

19.
“三权分置”是指农地权利分化为所有权、承包权和经营权三种权利,其核心在于土地经营权的分离.现有土地制度规范过多置重于农地的社会保障功能,而忽略了其财产性流转功能.基于实践需求和改革精神,“三权分置”进行权利分离是权利变迁的必然结果.分离出的土地经营权不宜作为一项财产权和债权,应是一项独立的物权.土地经营权的物权塑造不仅具有规范解释的合法性,也能破解禁止土地承包经营权抵押的困境.土地经营权尚且只是一种政策性权利,立法须将其创设为新型物权,释放“抵押”权能.土地经营权的物权构造有采取授权立法形式暂时制定行政法规和修改《农村土地承包法》《物权法》两种可能路径.  相似文献   

20.
国有财产国营化模式已过时,寻找新的国家所有权的实现形式,建立新的企业制度,已成了经济体制改革的中心。要发展现代商品经济,就必须使国营企业成为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的市场活动主体。本文试图对企业经营权问题进行一些系统的分析、研究,并进而回答与新型经济体制相适应的是什么企业制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