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反弹琵琶     
过去说:“藏粮于民。”也曾说:“藏富于民。”后来觉得“藏粮于民”,不如统购入仓保险。而“藏富于民”,什么时候换作了“藏富于官”?  相似文献   

2.
国泰民安     
2011年是我国“十二五”规划的开局之年。规划描述,未来五年国家将在调整经济结构、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提高综合国力的基础上,更加注重保障和改善民生,大幅度增加居民的收入,把“强国”和“富民”结合起来,藏富于民。  相似文献   

3.
孙金霞 《决策探索》2009,(11):33-36
改革开放30年来,人多地少、资源稀缺的浙江省“穷则思变”,不断打破收入分配的旧体制束缚,激发社会经济发展动力,成为人均GDP增长最快的省份。浙江“藏富于民”,反映贫富差距的基尼系数是国内较低的几个地区之一,而城镇居民收入等“富民指标”则连年高居全国前列,农民人均收入连续24年“领跑”全国。  相似文献   

4.
杜海  刘勇 《决策探索》2011,(9):43-46
翘首以盼的个税改革新方案4月26日全文公布,并自该日起至5月25日征求意见,作为个税改革的目标之一,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历来备受瞩目。其核心是要提升低收入者的收入,扩大中等收入者的比重,调节过高收入。草案如何调整目前的收入分配格局?是否能够真正缩小贫富差距、藏富于民?记者多方调查、广纳民意,多角度、多层面地展现出不同阶层的期盼与主张,意在为个税“修补”建言献策。  相似文献   

5.
<正>作为与弦子艺术并称为"两张名片"之一的巴塘南派藏戏,相沿传习已有387年。它是辗转千年的九歌舞韶、老坑玉镯上的湖光山色及泛黄的历史书简里延展出来的芬芳民艺。我国文学家、戏剧家夏衍先生曾盛赞巴塘藏戏为"雪山上的红牡丹"。藏戏是藏民族灿烂文化的杰出代表,也是现存中国戏曲中历史最悠久、最能体现戏剧特色的一个民族民间剧种。藏戏内容上的开放与兼容性、表现手法上的虚拟  相似文献   

6.
改革开放30年来,人多地少、资源稀缺的浙江省"穷则思变",不断打破收入分配的旧体制束缚,激发社会经济发展动力,成为人均GDP增长最快的省份。浙江"藏富于民",反映贫富差距的基尼系数是国内较低的几个地区之一,而城镇居民收入等"富民指标"则连年高居全国前列,农民人均收入连续24年"领跑"全国。剖析浙江省的实践,在初次分配领域的不断突破与创新,社会保障制度的不断完善,"第三次分配"领域作为有效补充,激发了人们的劳动、创业积极性和创造性,促进了经济的繁荣和群众生活的改善。  相似文献   

7.
2012年时间过半,地方政府不约而同吹响征税集结号,原因是土地财政断炊,财政收入告急,但增收任务没变。清理欠税,取消税收优惠和补贴,甚至预缴,都被搬上道场。一幕幕竭民而渔的场景在各地上演。今年本是实施结构性减税的关键一年。年初财政部即已  相似文献   

8.
在我国社会经济高速发展的背景下,小微企业普惠性减税政策非常关键,不仅可以有效减少小微企业的税收成本,同样也可以避免小微企业经营管理中存在的风险问题。当前小微企业必须要积极提高普惠性减税政策意识,针对所得税涉税行为进行全方位分析,并且制定科学高效的普惠性减税政策策略,确保小微企业税收管理效果全面提高。通过对小微企业普惠性减税政策进行分析与探究,明确小微企业普惠性减税政策和涉税风险的相关概念,对小微企业普惠性减税政策中的主要涉税风险的成因进行分析和判断,并提出恰当的规避措施,保证小微企业普惠性减税政策管理效果显著提高。  相似文献   

9.
面对税收的快速增长 ,不能笼统地判定为太高了 ,或是说政府在实施逆向调节 ,应对其增长因素进行具体的分析。通过分析发现 ,近年我国税收的快速增长 ,主要来自加强征管和许多一次性因素的作用 ,并无制度性增税因素。若去掉临时性因素 (各年不同 ) ,税收增长和经济增长是大体一致的。是否应当减税 ?仅仅依据经济学上“减税可以刺激经济”的信条 ,以及世界减税潮流是远远不够的 ,关键要分析在我国的目前具体条件下 ,减税是否有效。不做具体深入的分析 ,凭直觉、看国外来提出减税主张 ,并没有说服力。我们认为 ,我国实施总体的减税负面效应会大…  相似文献   

10.
郎咸平 《领导文萃》2012,(24):31-33
我们经常提分配政策改革,但是我们从没有抓到问题的本质。分配政策不应该是重点,重点是社会政策。政府有责任和义务营造一个人人平等的社会,我们应该搞一个系统的"立足点工程"、"中产阶级工程"和"藏富于民工程"。和美国、德国比,为什么我们上学贵、买房子贵、工资少、压力大?根本原因是人家公共财政的转移支付系统做得比我们好。要知道,全世界的税收都是以促进公平为目的进行转移支付的,中央政府应该利用财权保证全国老百姓得到基本一致的公共服务,缩小不同地区间的贫富差距,缩小地区内部老百姓之间的贫富差距。  相似文献   

11.
减税是以美国经济学家阿瑟.拉弗为代表的供给学派学者的政策主张。该学派认为税收既是国家组织收入的工具,也是激励个人和企业进行经济活动的必要手段。通过减税的方式,能够刺激供给,从而推动经济的增长。在经济趋向衰退的时候,推行减税政策意义重大。首先,能够增加民众的可支配收入,刺激消费并扩大内需;其次,能够降低企业的成本,增加利润,  相似文献   

12.
李峰  Yao  Shujie 《中国管理科学》2014,22(5):24-32
本文针对结构性减税政策在支撑实体经济、调整产业结构方面边际效果日趋减弱,且对小微企业减税领域研究的匮乏和非系统性的特点,建立了一个结构性减税下小微企业税率调整分析模型。通过对企业员工、小微企业和政府三层次目标的讨论,逐步得出各关键指标的表达式,建立了政府目标同小微企业税率的关系模型,在此基础上推导出九个相关命题。研究发现:税率调整在本质上是国民对福利和就业两种需求的偏好替换;并不存在最优的小微企业税率,只存在最差的小微企业税率。目前我国设定的小微企业税率低于最差税率,属于左侧税率;税率优劣取决于其与最差税率的偏离程度,而不是绝对值。研究结果还表明:在不改变既有左侧税率的前提下,政府也可以通过加大对职业培训和社会医保等领域的投入,实现结构性减税所要达到的效果。模型的建立和相关命题的引入,丰富了结构性减税政策的理论体系,对小微企业的税率调整有一定的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13.
中国今年二季度GDP增长只有7.6%,经济增速近三年来首次跌至8%以下.在经济增长乏力,企业活力不足的严峻形势下,各界希望政府加大结构性减税力度的呼吁声声急切. 今年以来,官方也在多个场合多次表态,要进一步完善结构性减税政策,以稳增长.然而,到目前为止还是雷声大雨点小. 结构性减税,即"有增有减,结构性调整"的一种税制改革方案,目的是为达到特定目标,针对特定群体、特定税种削减税负水平,有别于此前的大规模减税.  相似文献   

14.
阴谋诡计论     
秦海 《领导文萃》2011,(11):69-71
从理论上说,阴谋诡计可以发生在任何人和人群的身上——可以发生在民的身上,也可以发生在官的身上;可以发生在民间,也可以发生在官场;可以发生在下、发生在臣,也可以发生在上、发生在君。但同样的行为,却不可全以阴谋诡计谓之。比如在官与民之间,民的某个针对官的密谋可以被斥为搞阴谋诡计,  相似文献   

15.
政经评论     
《21世纪经济报道》:过度减税会引发地方财政风险今年上半年,全国税收总收入同比增长33.5%,增收7890.94亿元。上半补救措施,地方财政状况不容乐观。即使税率不变,地方财政收支也有可能  相似文献   

16.
在当前经济形势下,政府的政策转向保持经济增长,减税和增支的选择矛盾之下,改革个人所得税,逐步建立"低税率,宽税基,少减免,严征管"的可持续发展的合理税制,有着可行性与必要性。本文认为应该采取减轻中低收入者个人所得税税负,提高高收入者个人所得税税负的结构性调整,从而保证尽量不减少税收收入,有效的支持政府投资,也为增值税的改革提供了财政收入上的保证。减税和增支的平衡,才能真正保证我国经济与社会的稳定、持续、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17.
正《明太祖实录》收录有洪武三年十一月朱元璋的一道谕旨:上谕中书省臣曰:"民,国之本,古者,司民岁终献民数于王,王拜受而藏诸天府,是民数,有国之重事也。今天下已定,而民数未核实,其命户部籍天下户口,每户给以户帖。"于是户部制户籍、户帖,各书其户之乡贯、丁口、名岁,合籍与帖以字号编为勘合,识以部印,籍藏于部,帖给之民。仍令有司,岁计其户口之登耗,类为籍册以进。著为令。这道谕旨看起来并没有什么特别,似乎不值得拎出来说道说道。不过这并不是朱元璋的原话,而是经词臣、史官之手润饰、改写的文字。朱元璋的原文其实是这么说的:  相似文献   

18.
福建省将于11月1日正式启动"营改增",全省初步确定营改增纳税人23363户(不含厦门),预计一年可减税13亿元。至此,今年启动的"营改增"试点11个省市可减税额度均有初步测算结果。8月1日后启动营改增的10省市试点预计可减税565亿元,加上海今年已减税170多亿元,整个试点减税规模将近800亿元。改征增值税后收入仍归属试点地区,因试点产生的财政减收,  相似文献   

19.
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减税的种类也随之发生着变化。通过专家与经济学者的不断探究与实践,发现可以通过营业税改增值税来提高经济效益。因此,企业应该了解营业税改增值税的益处,了解政府制定减税的相关规章制度。本文通过对营业税改增值税概念的理解,分析出营业税改增值税对企业经济发展的作用。  相似文献   

20.
在当前的经济情势下,应当进一步完善结构性减税政策,出台力度更大的减税措施,为企业减负,为经济助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