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论农村组织体系的创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当前“统分结合、双层经营”的组织形式制约着农村产业化、现代化的进程,创新农村组织体系势在必行。农村组织体系创新是调整农业结构、实现农业产业化的必然选择。当前创新农村组织体系应从农村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服务等活动运行的组织形式着手。  相似文献   

2.
在促进农村经济发展 ,解决“三农”问题的各种方略中 ,农业产业化与农村城镇化是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两个方面。农业产业化推动农村城镇化 ,农村城镇化反过来又服务农业产业化 ,农村城镇化与农业产业化的协调发展需要我们建立农业产业化利益分配机制 ,选择一条适合我国农村现状的产业化发展道路 ;强化城镇综合功能 ,建立科学合理的城镇体系 ;强化农民教育 ,培育适应农业产业化和农村城镇化的人力资本等等。  相似文献   

3.
农业龙头企业是指涉及农产品生产经营并能带动农业产业化经营的企业.农业产业化经营是促进农业结构战略性调整的重要途径,是提高农业竞争力的有力措施,是创新农业经营体制的有效实现形式.龙头企业一头连接市场,一头连接农民,按照市场需求组织农民发展特色农业和专业化生产,很好地解决了小生产大市场的矛盾.因此,农业龙头企业是发展农业和农村经济的主力军.  相似文献   

4.
河北省粮食主产区农民增收关系到河北省新农村建设的成败,农民增收是建设新农村的根本。为促进农民增收应努力提高农业综合生产力,扶持“龙头企业”,促进产业化经营,调整农业结构,开辟增收途径。同时要建设农村信息网络平台,加快农业科技普及和创新。要统筹城乡就业,加快城镇化步伐。落实惠农政策,提高政府效率。  相似文献   

5.
农业产业化主体是农户和中介组织由此决定农业产业化的推进,关键点之一是建立一整套具有利益激励的“高效率的组织”,充分调动农业产业化主体的积极性,这是农业产业化发展的动力源。制度创新可包括“农业土地制度创新”、“农业经济组织创新”、“农业产业化技术、信息...  相似文献   

6.
农业的家庭联产承包制这一基本经营制度,曾使我国“三农”(农业、农村、农民)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然而,当前我国的农业与真正意义上的农业规模化和现代化还有相当距离.为此,需要进行制度创新.而农业产业化则是一种组织和制度创新的过程.农业产业化,可使农业产业和产品结构日趋合理,可使农业走专业化、规模经营和加工增值的自我良性循环发展道路,可以较好解决农户小规模与大市场的矛盾,可以加快城乡一体化……它是继联产承包责任制后中国农民的又一创举.  相似文献   

7.
农业产业化中的组织创新和制度创新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农业产业化的最终实现要以组织创新和制度创新为条件.农业产业化组织应该是产前、产中、产后真正联为一体的组织,具有农民和农业利益的内在保护机制,具有较大的规模优势,具有现代企业组织特征和高效率经营机制.而目前农业生产经营组织还达不到以上目标.为此,应该通过重构农业合作经济体系对原有的农业组织进行组织和制度创新.本文提出了组织创新和制度创新的基本思路、步骤和创新主体.  相似文献   

8.
发展现代农业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首要任务,是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农村工作的必然要求。银川市委、市政府以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为目标,加大农业结构的调整力度,农业现代化水平逐步提高,农民收入不断增加,初步形成了现代农业发展格局。但是,银川市现代农业发展依然存在着农业基础设施薄弱、农业产业化规模程度较低、新型农业科技服务体系尚未完全建立等问题。加快农业科技创新步伐、发展完善农业专业合作组织、加强农产品流通市场及流通体系建设、培育壮大龙头企业、实施农业标准化生产等是加快银川市现代农业发展的着力点。  相似文献   

9.
进一步解放思想、更新观念,加快农村经济发展的步伐,首要的着眼点就是解放思想,更新观念。要着力调整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调整农业结构,为农民增收开辟新的来源,使农业和农村经济在新的台阶上继续保持旺盛的发展活力。要大力促进农业产业化向纵横发展,一是抓主导产业,推动产业化发展。二是抓基地,促进产业化发展。三是抓龙头,带动产业化发展。四是抓市场,引导产业化发展。五是抓科技,保证产业化发展。  相似文献   

10.
建立农业产业化金融支持体系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敏 《中州学刊》2007,(6):61-63
农业产业化需要多层次、多渠道的资金投入,而金融投入是农业产业化的投入主体,因此,构建农业产业化金融支持体系十分必要。当前,应积极发展农村各类金融组织,建立多样化的农村金融机构,优化投融资环境,完善农业产业化金融服务,创新金融产品和服务,确保农业投融资持久、高效运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