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组成城市环境的主体是建筑和建筑群,创造城市环境美必须研究建筑或建筑群的美学标准。本文试图从城建经济学的角度分析一下建筑美的层次,以求教于学界同仁。一、经济是建筑审美的物质基础经济条件是城市建设的基础,当然也是每一幢建筑的物质基础。然而,当人们谈论建筑美学问题或者讨论城市建设形成优美的  相似文献   

2.
高密度城市和建筑群可对气候产生重要影响,例如热岛效应、空气污染和暴雨等。科学准确地评估城市对气候的影响并据此提出规划改善对策已成为建设生态城市和宜居环境必不可少的重要内容。本文对可用于城市气候评估的模型进行了归纳总结,发现以CFD耦合模型和WRF为代表的中尺度气象模型具有优势,前者更适合建筑、城市设计和详规尺度;后者更适合城市总规尺度;利用GIS平台将气候评估结果与城市信息数据库进行叠加分析或者绘制城市气候图可以更好地对接规划实践需求。  相似文献   

3.
高层公共建筑的底部空间与城市环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城市建设的发展令人瞩目。在北京、上海、广州、深圳等沿海发达城市,一座座高楼拔地而起,深深的基坑和高高的脚手架比比皆是,兴建高层建筑的规模和数量都是历史上少见的。近年来,北京所建高层已占房屋竣工面积的52%,全国高层和超高层每年建成的建筑达1000~1500万平方米之多。高层建筑在中国已形成了蓬勃发展的势头。  相似文献   

4.
针对我国建筑防火及相关学科的现状,提出性能化设计在建筑防火领域研究和发展中的重大现实意义,介绍了性能化设计及相关情况.对性能化设计方法应用中需要完善的方面提出了看法.为性能化设计在建筑防火领域中的研究、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田垠 《城市》2008,(5):32-35
城市是社会的真实映象.城市的革命来自社会革命。随着物质文明的极大进步,城市的功能性质、空间与物质形态都有了巨大变化:尺度宏大、高速高效,能够容纳更多的行为方式与社会动态.并明显趋向复杂化。城市形态从高建蔽率的建筑群向高容积率并拥有大量空地的高层建筑群转变。由建筑围合的外部空间完整且单纯的界面已渐趋弱化,呈现出多元、模糊、流动、开放的新形态。  相似文献   

6.
高密度已经成为当今城市发展的普遍趋势,其同样为城市发展和城市设计工作带来诸多挑战,健康问题是便是其中最主要的问题之一。本文针对当今高密度城市环境下面临的公众健康问题,通过对大量文献的总结提出了五项高密度城市设计策略:提高功能混合度、鼓励可持续的交通模式、优化建筑物布局和形态、提供高品质的公共空间、增加接触自然的机会。并通过一个简明的框架阐明了这五项设计策略对公众健康的影响机制,评判了五项设计策略在高密度城市中所面临的现实情况,以及应该着重关注的方面。最后,在此基础上提出一系列有待研究的重要问题。  相似文献   

7.
<正>随着城市化水平的不断提高,我国城市发展进入了"存量时代",旧城更新作为优化城市资源、提升城市品质的重要手段,已成为目前学界普遍关注的研究领域;与此同时,旧城既有城市环境的高密度特征与社会结构的复杂性,导致对城市公共空间品质提升和城市文化特色延续的关注,超越了对建筑形态、城市功能等纯粹专业设计层面  相似文献   

8.
针对城市高密度区人口膨胀、交通拥挤和环境恶化等不可回避的紧迫现实问题及既有绿道理论难以支撑该类区域内绿道建设的窘境,本文以居民近地健身为切入点,适应生态、健康、智慧等城市发展趋势,创新地提出微型绿道的概念与模式,从切入点的不同、组成与分类的差异、侧重点的不同探讨微型绿道对绿道的创新与发展,并探讨其几何、拓扑、层级网络形态结构,重构快时代高密度城市中人与自然的关系,推进绿道在城市多样化、系统化、综合化发展。  相似文献   

9.
苑军 《城市》2003,(2):55-56
一 环境设计美学是从属于生活美学的,环境艺术设计的优劣直接影响到人们的身体健康、生活效率和心理体验等。城市建筑环境艺术是环境艺术设计重要的组成部分。它是研究人类对环境的审美要求和审美规律的,其目的就是协调建筑与周围环境的关系。它包括城市规划、园林绿化、建筑布局、室内设计以及各种建筑学要素。西方发达国家提出的“人、建筑、环境”学说,使建筑学、心理学、环境学和生态学相互渗透,形成了一门新的学科,推动了城市建筑环境艺术的改善。建筑的概念也从个体扩大到群体,从群体扩大到环境。建筑环境艺术设计主要是处理好人、…  相似文献   

10.
构建一个有利于人体健康的建成环境已经成为当前社会关注的热点。建筑环境微生物学(microbiology of the built environment)就是通过研究建筑环境中的微生物群落多样性,通过设计改善微生物群落质量,使其更有利于人体健康。运用文献综述法和比较分析归纳法,对近年来国内外学者在此领域的最新研究情况进行综述,指出建筑环境对微生物组成与分布的影响路径和建筑环境微生物学未来发展的三个方向:一、探索环境微生物对建筑与城市环境健康的影响机制;二、研究建筑和城市居住环境中微生物群落分布的时空特征,建立环境微生物维度的建筑分类体系;三、提供使用者在建筑室内环境中的健康"路线图",从而通过调控室内环境的设计要素,降低和控制使用者的健康风险。得出以下结论:当前研究存在深度不够、侧重于环境数据分析和多学科综合研究薄弱等问题,最终未来的研究将呈现出从定性分析向定量模拟方向发展的趋势。  相似文献   

11.
史延冰  肖煜 《城市》2008,(4):49-52
一、概念及意义 芦原义信在分析传统建筑空间理论的基础上.将格式塔心理分析的理论应用于建筑与城市设计的理论分析.提出了外部空间的概念:建筑外部空间是从自然中限定自然开始的.是从自然中框定的空间。换句话说.外部空间就是建筑物之外的、为人创造的、有目的的外部环境。具体到公共建筑群的外部空间.是指建筑外部的.包括建筑群各体量之间.以及与周围建筑和城市街道之间存在的空间。  相似文献   

12.
《城市》1998,(1)
高层建筑反映了现代新的技术成就,给城市带来了新的活力及形象,同时也给城市形态环境带来了新的矛盾,诸如高层建筑对城市自然特征、轮廓线、底景的影响;它的外部空间的设置;它所引起的视线、阳光遮挡以及与历史性建筑的关系等。  相似文献   

13.
文中在大量查阅国内外建筑物防火设计领域内文献资料的基础上,对现代商业建筑设计防火规范的特点及局限性与性能化防火设计方法进行了系统研究,介绍了国内外性能化防火设计的研究概况,对现代商业建筑的特点、现有防火设计存在的问题,以及性能化防火设计的内容和流程进行了系统性的介绍。从性能化防火设计的内容和流程入手,通过分析提出了现代商业建筑的性能化防火设计,确定性能化防火设计中的关键性因素,以适应信息时代防火工作的要求,加强防火部门信息共享和协同工作的能力。  相似文献   

14.
《职业》2006,(Z1)
我国的高层建筑有近七十年的历史,有些地区,现代化高层建筑的诞生仅有二十几年的历史。然而城市中任何建筑都是城市设计、规划的一部分,而且管理机制尚不健全,有许多的问题等待我们去解决、探索和改进。高层建筑体形庞大;容积率过高;相邻建筑互相遮挡、不通透,形成大面积阴影区;城市人居环境质量下降;市中心人口膨胀、交通拥挤。除此之外,近些年在某些城市建高  相似文献   

15.
在中国现代都市高速建立与发展的历史背景下 , 人类对生存空间和环境质量都产生了较高需求 , 故而有必要将绿色建筑设计规范用于建筑工程领域中 , 以力求建设出生态、环境、绿色生态的高层民用建筑群。自习总书记指出 :“绿水青山便是金山银山”之后 , 中国绿化理念深入人心。为应对当前我国资源浪费以及环境污染问题 , 我国政府有关部门对于绿色环保展开了一系列政策措施。目前 , 中国的城市化建设正如火如荼地进行 , 全国不少地区也都步入了施工建设的新时期。所以 , 在建筑领域更需要贯彻落实绿色生态的理念。从全球的视角出发 , 中国绿色建筑设计的数量正在逐步攀升中 , 而中国绿色建筑也将在极大的程度上有助于中国城市缓解环保压力 , 也可以帮助农村缓解土地资源压力 , 进而有助于中国建筑产业的绿色与可持续发展。所以 , 在中国未来绿色建筑行业发展必然是中国城市规划建设的大方向。  相似文献   

16.
行人高度城市风环境是城市生态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是绿色城市设计需要考虑的因素之一。在城市设计阶段进行科学合理的行人高度城市风环境评价具有重要的意义。尽管国际上已有多种行人高度城市风环境评价准则,但均不适用于城市设计阶段使用。通过对已有研究成果的分析,建立了基于城市空间分析的行人高度城市风环境评价准则和方法,综合考虑了机械舒适度、安全性、风速放大系数、行人对风环境的主观容忍程度等要素,并提出了处理风环境特有的随机性的办法。  相似文献   

17.
结合德国汉堡组织的威廉斯堡国际建筑展和港口新城的两个案例,本文对汉堡近年来平衡经济增长和强化社会认同的多重城市设计工作进行了总结。文章首先阐释了多元合作城市设计工作模式的内涵,同时指出西方国家城市面临经济结构调整、社会群体多元化和全球化的挑战,满足多元人群差异化需求的城市设计策略在地方政府的发展政策中占据了核心地位,国际建筑展成为发掘地方需求,推动多样性发展的重要工具。威廉斯堡在汉堡市政府支持下,通过一系列城市设计项目与当地居民加强沟通,鼓励社区实现差异化发展,重视培育居民对当地的认同感,提升环境的质量和可持续性。港口新城则在以前港口用地进行再开发的过程中,强调功能混合和强化城市多样性的目标,提出了较为灵活的城市设计原则,帮助人们在开发和施工过程中不断改进,以确保城市开发的多样性。  相似文献   

18.
在中国城市化范式由增量发展转向存量更新的过程中,城市设计实践正走向精细化。这种转变意味着城市设计正从以结果为导向的技术工具全面进阶为过程与结果并重的"公共政策"。作为一种公共政策,精细化城市设计指向具体的公共问题,其目标是促进城市治理方式创新和城市精细化管理,具有权威性和动态性特征,并牵涉到政府、市场、社会三重结构力量的调整及诸多利益群体在空间利益方面的博弈与协调。基于在中国城市语境下的概括性利益分析,本文指出在中国当前的城市设计实践环境中,既有有助于达成精细化目标的可能性,也有制约完成此目标的潜在问题,未来需要更多的研究以进行持续的观察。  相似文献   

19.
建筑节能是绿色建筑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建筑能耗模拟是进行建筑节能设计的关键技术手段。建筑能耗模拟技术较为复杂,涉及几何建模、能耗计算模型选择、建筑热工参数设置、建筑运行状态描述、设备系统建模等环节。因此,采用标准化方法进行建筑能耗模拟十分必要,能够确保模拟过程的可靠性和模拟结果的准确性。本文比较了英国、美国、加拿大三国的建筑能耗模拟标准化方法,包括能耗模拟软件、气象文件、几何建模、热工分区、围护结构参数、运行时刻表等缺省值。发现尽管核心内容基本相同,但在很多技术细节的规定上存在差异。进一步利用三国能耗模拟标准化方法对同一栋案例建筑进行了能耗模拟分析,发现能耗强度差异达到12%。  相似文献   

20.
建筑设计基础课程应当培养学生尺度认知的基本能力。教案从建筑构件、小建筑、建筑单体、建筑群组和环境等环节进行逻辑递进,完成对空间尺度的测绘、评价、改善和设计,使建筑设计更多注重空间感受的塑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