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新型城镇化的政策背景之下,寻求低碳可持续发展的城镇化模式已成为普遍共识,由高碳粗放的发展模式向集约高效的低碳乡村发展模式的转变将是未来乡村人居环境建设的发展方向。本文在分析现有乡村"高碳排"与"低碳汇"的现实问题基础上,认为保护乡村生态空间布局,协调乡村生产空间、生活空间和生态空间的价值平衡是构建低碳乡村人居环境模式的关键所在。随后基于绿色基础设施评价的核心技术,构建了适宜乡村的绿色基础设施评价体系,同时将恢复生态学的理论和方法引入评价体系中,并对所研究区域的乡村人居环境进行分析评价。最后,结合"增汇减排"的低碳目标,进一步提出乡村景观格局优化和重组的具体策略,旨在为探索适合生态敏感区乡村的低碳可持续发展之路提供有力支撑。  相似文献   

2.
田深圳  张悦  李航  李雪铭  杨俊  郭建科 《城市观察》2023,(3):110-122+163
文章拟订并研究人居环境收缩的概念与理论,实证研究2001—2020年中国31个省级行政单位人居环境收缩的时间分异、空间分异,人居环境收缩系统分异以及收缩的系统矛盾属性,并探讨人居环境收缩的驱动机制,结论如下:(1)时间分异,当前发展仍是人居环境的主旋律,但31个省级行政单位2001—2020年存在11个年份的人居环境收缩;(2)空间分异,人居环境轻微收缩区主导了2001—2020年31个省级行政单位人居环境收缩,人居环境收缩不受区域经济实力限制且不是一蹴而就的,首先从收缩点开始,然后是连续的收缩期,最后是成片的收缩区;(3)驱动机制,人居环境收缩是由多个指标多个系统、内外因、供需关系三者共同作用的结果。  相似文献   

3.
彭文英  胡乐心 《城市》2012,(2):10-15
城市化的重要特征之一表现为规模扩大和人口激增,而不论是规模扩展还是人口增加,都对城市边缘区的冲击最大.城市边缘区是城市空间扩展和蔓延的主要地区,其范围和环境面貌随着城市化的快速推进而迅速变化,因而较长时间以来备受研究者关注.早期对城市边缘区的研究主要集中在范围界定、空间格局及区域划分等.随着社会经济发展,大量产业、人口快速进入边缘区,给其相对较落后的基础设施带来巨大压力,也相应产生了很多环境和社会问题.同时,人居环境水平、生态环境质量要求日益提高,大城市郊区化现象日趋普遍,城市边缘区环境及其建设也更受关注,已有学者从不同角度、不同层次开展了相关研究,例如,探讨大城市边缘区人居环境系统演变及其动力机制,通过揭示边缘区空间环境现状探讨绿色城市设计问题.  相似文献   

4.
我国乡村长期农耕社会发展积累了大量优秀的人居文化遗存,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资源。对乡村人居文化的空间解读,可以全面、深入地认识文化与空间的辩证关系。乡村人居文化与空间具有对应性,乡村人居文化要素具有多样性的特征,并且可以协调共存于乡村人居空间。为激发乡村活力营造,需要将优秀的乡村人居文化与空间改善提升进行对接,保护、传承和利用好乡村人居文化资源,并通过乡村人居文化资源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来实现其活态再生。"文化双创"作为一种重要的催化剂,为践行"两山理论"提供了新思路。  相似文献   

5.
乡村人居环境有机更新理念与策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乡村人居环境可以解析为秩序与功能两大属性内容。从整体到局部,秩序可细分为格局、肌理、形制、形式,功能可以细分为面域、点域。有机秩序是传统乡村人居环境的核心特征和差异优势。面对乡村有机秩序退化、现代功能滞后的现状,应建立有机秩序修护、现代功能植入的有机更新理念,实行以低度干预、本土融合、原型调适为核心的营建方式,以及"乡村更新共同体"合作机制。  相似文献   

6.
随着山地城镇化的快速推进及社会老龄化,当今社会对山地人居环境适应性的关注日趋密切,一些历史街区人居环境与健康的应对策略探索迫在眉睫。以重庆小街片区人居环境适应性改造实践为例,通过调研分析该片区当前人居环境建设所面临的问题,从人的健康需求出发,以空间分异和CAS理论为支撑,提出相应的适应性改造原则和城市阳台理念,总结出重庆地区山地人居环境适应性改造的空间迎合、景观渗透、"阳台"空间等具体策略,以期对山地人居环境品质的提升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7.
人居环境视角的中国古代都城空间模式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依托人居环境科学,选取中国古代都城为案例,对其空间形态结构、空间组合模式以及人居环境视角的空间模式进行研究,结果表明:空间形态结构,由分散式的"团块结构"逐步向集中式"嵌套结构"演化,由不规则向规则而后向不规则演变;空间组合模式,节点要素的数量不断丰富,路径系统由单一向多层级演化且成为城市形态的发展轴线,空间区域由简单的区域分块向综合性的空间组合模式演变;人居视角的城市空间模式,秦汉人居建设中运用轴线法则,魏晋南北朝"规划图"的出现标志着都城人居环境建设新水平,隋唐人居营建范式成为经典,"里坊"成为居住功能区,宋元街巷代替里坊,夜市使得中国开始了全日制的人居生活,明清"合院"单元、胡同体系、街道系统、"轴线"城市等共同构成了中国古代社会最完善的人居环境营建系统。  相似文献   

8.
良好的人居环境不仅能对社会经济发展产生正效应,对居民体验与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也具有重要意义。梳理相关研究现状,利用熵权法与地理探测器,对辽宁省14市2008—2017年的城市宜居性进行评价,得出以下结果。一、时间变化。辽宁省城市人居环境宜居性整体呈波动上升趋势,于2011年和2016年出现峰值,分别为8.82和8.48,阶段性特征显著。二、空间分布。辽宁省城市人居环境宜居性空间差异显著,具体表现为以沈阳、大连为主的优质人居环境区和以朝阳、阜新与丹东为代表的欠发达人居环境区,具有较强的西北—东南方向性特征以及非均衡变动特征。三、系统分异。辽宁省城市人居环境五大系统变化差异较大,社会系统变化幅度最大,其他系统较小;人口系统和居住系统得分较低,其他系统得分较高。四、影响因素。对辽宁省城市人居环境宜居度影响最大的系统依次是支撑系统和社会系统。支撑系统中基础设施的完善程度与城市人居环境宜居性存在正相关关系;社会系统中,社会经济发展状况是影响城市人居环境宜居性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9.
本文从城市经济水平、城市居住条件水平,城市生态环境质量和城市社会发展水平4个方面选择指标,运用层次分析法对南京市人居环境构建了评价指标体系,并采用2000~2007年的南京市数据对其进行综合评价,研究结果显示,南京市的人居环境水平处于稳定上升阶段,人居环境综合得分从2000年的73.43%上升到2007年的88.47%,说明(1)南京市人居环境的城市经济水平整体逐步上升; (2)南京市的城市居住条件水平呈现缓慢上升; (3)城市生态环境质量呈现出稳定上升的趋势;(4)城市社会发展水平逐年上升.  相似文献   

10.
人才是促进城市社会经济转型发展的重要因素。在文献分析的基础上,以杭州市为实证,应用核密度分析法对2000年、2010年、2016年杭州市的人才规模和空间格局进行计算分析。结果显示:杭州市的人才规模具有"先快后慢"的增长趋缓特征;人才分布格局具有从"单中心结构"向"多中心结构"演化的趋势;城市中心区是各年龄阶段人才的高度集聚区域,同时城市外围空间已成为人才规模增长与空间集聚的主要区域。进一步判断:城市地理空间对人才集聚格局具有重要的影响作用;城市重要的研究型大学、创新型企业和政策措施等对人才集聚起到明显的促进作用并使城市外围的人才分布表现出显著的空间分异特征。在此基础上,对促进城市人才规模增长、优化人才分布格局以及创新发展提出相应的空间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1.
<正>人居环境研究,尤其是完整的山地区域人居环境研究是一项庞大的系统性工程,在语义层面几乎涉及了人类知识系统的各个方面。如何科学的界定人居环境的语义对象、探寻人居环境的内在矛盾、建立系统性人居环境认知模型并进而开展实例化验证是真正建立人居环境科学的重大课题。论文从理论、技术、实证三位一体,自然、社会、人工三位一体两个基本学术观点出发,在充分融合"人居环境科学"和"地学信息图谱"基本理论的基础上,提出了(山地)人居环境信息图谱的基本理论框架,建立了相应的技术方法体系并进行了重庆市区域层面的实例验证。论文以人居环境科学的系统观剖析了山地人居环境的内在  相似文献   

12.
利用位序—规模分析法、ESDA—GIS和趋势面分析方法,对2003年、2007年和2012年全国343个地级及以上城市房地产依赖度的空间分异格局、总体趋势、空间异质性和自相关性进行研究。结果表明:中国地级单元房地产依赖度空间分异显著,2003年房地产依赖度呈现东高西低、北高南低的态势,2007年表现为东高西低、南高北低的空间特征,2012年则为东部中部西部、南方北方中部。近10年来,地级单元的房地产依赖度整体呈扩大趋势;一线城市的房地产依赖度逐渐降低,而二线城市的房地产依赖度快速增加。房地产依赖度的自相关性前5年减小,后5年增加。房地产的投资属性、金融市场不健全、经济结构失调和地方财政弊端是造成地方经济对房地产业过度依赖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13.
应用GIS空间分析,构建云南乡村聚落斑块的空间数据量化模型,梳理乡村聚落的人居环境,分析乡村聚落的空间特征及影响因素;面对快速发展变化,对民族聚落的空间转型重构的矛盾与冲突成因进行剖析;面对整体性认识不足的问题,进一步探讨传统民族聚落空间重构的系统方法。分析认为,快速发展的民族聚落应从发展模式转型,挖掘生态环境和文化地理等传统人居智慧方面,重构民族聚落空间等方面探讨整体系统性重构民族聚落空间的路线方法。  相似文献   

14.
随着乡村的社会经济增长与就地城镇化转型,低碳建设已成为城乡人居环境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本文以乡村的产住元胞为小微单元因子,建构碳排放量化评估模型,并借助GIS模拟与解析乡村碳空间图谱的范式特征。以浙江地区的发达乡村为实证样本,结果表明:不同产住类型主导的乡村碳空间图谱差异明显,具有分散式点状、梯度式层推和核域式集聚分布等特征。进而,探讨现阶段乡村增汇减排面临的困境,并提出乡村碳排放的优化路径与策略机制,以期为低碳乡村的营建规划提供参考与经验。  相似文献   

15.
从总体结构、偏移增长、圈层结构以及不均衡特征等四个层面剖析了长三角城市群人口分布的时空演变特征,从人口自然增长因素、经济环境因素、社会环境因素以及自然环境因素等四个方面探析人口空间格局演变的主要影响因素,并基于16个核心城市的面板数据实证检验了影响长三角城市群人口空间分布的关键因素。结果显示:(1)长三角城市群的性别比例较为均衡,老龄化程度较严重且城市群内部差异较大,学历结构要优于全国其他地区;(2)长三角城市群的人口偏移增长量呈现上升趋势,并逐步形成了以上海为中心、南京和杭州为副中心的人口空间圈层体系结构,但人口空间分布的不均衡指数总体上呈现上升趋势;(3)地区经济发展水平、产业结构、房价水平、环境质量和就业率是影响长三角人口空间分布的关键性变量。  相似文献   

16.
从人居环境系统视角出发,以2015年大连中山区年鉴和Land Sat8卫星图像解译的居住用地数据为基础,通过ArcGIS 10.2技术和突变模糊隶属度,实证探索了大连市中山区城市居住用地集约利用效率。研究结果表明:中山区居住用地集约利用水平整体较高但各区域内空间差异显著;研究区域内的居住用地集约利用效率分为三个等级,高度集约利用、中度集约利用、低度集约利用分别占居住用地总面积的29.54%,30.54%,39.92%;中山区居住用地集约利用分布格局,形成以中部为中心向四周逐步递减的集约利用分布格局。最后,以期为大连市城市相关规划与编制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7.
本文聚焦海岛型乡村的低碳规划策略,首先对海岛型乡村人居环境在自然、经济、社会和碳系统方面的特征和规律进行总结,提炼规划主导因素;其次从乡村低碳规划的目标出发,分析为实现目标需要重点考虑的规划要素;从两个角度提出规划要素为功能、规模和选址。并结合东门岛案例,分析规划要素的可能表征和对碳系统的影响,提出对人居环境低碳规划的导控策略。  相似文献   

18.
张尚武 《城市》2023,(5):80-83
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离不开城乡空间治理能力建设,在当前国土空间规划体系改革背景下,规划研究需要加强对城乡转型过程中的空间治理重大议题的关注。本文在解读中国式现代化内涵的基础上,结合城乡转型和规划改革的实际,归纳了五个方面的议题:一个核心议题是中国式现代化与新型城镇化战略路径;三个空间议题分别是中国的乡村问题与城乡融合发展、高密度城市人居环境与可持续城市更新、国家主体功能区战略与区域协调发展;一个规划议题是提升全生命周期的空间规划治理能力。  相似文献   

19.
出于材料、视角等方面的限制,此前的多数山地民族聚落研究存在缺乏聚落空间整体观、历史研究稀缺等问题。本文基于人居环境科学生成整体论,融合人类学、形态学等学科方法与材料,探索了对山地民族聚落人居环境开展历史演变研究的可能方法。文章首先厘清山地民族聚落"山体、河流、水田、山林、村庄"的人居环境范畴,并且认为应从河谷等区域层面进一步加深整体认识;其次,本文介绍了从民族志文本与聚落空间信息两者出发,再现或部分再现聚落演变、生成过程的方法;最后,文章认为,生存压力、生计模式与聚落空间这三者的辩证关系是聚落空间演变的核心问题,须在研究中持续关注。  相似文献   

20.
农村人居环境是乡村振兴的基础,改善农村人居环境也是乡村振兴的重要任务之一,这既有利于农村居民幸福感、获得感的提升,又有利于新时代"生活美、生产美、生态美"的农业农村新面貌的打造。文章针对淄博市农村人居环境整治过程中需牢牢把握的重点任务及应坚持的原则,通过调查研究,提出有针对性、可操作性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