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为揭示街区尺度人流空间分布的形成机制,本研究以天津市具有不同空间特征的滨江道和华苑区域为例,分析街道网络结构和土地利用布局对人流分布的影响.研究发现,街道结构和土地利用分布均是影响人流分布的重要因素,通过回归分析可知,总体来看,行人倾向于选择可达性高、土地开发强度大的街道,但在两个区域不同的空间环境下,影响人流分布的具...  相似文献   

2.
李婕  滕丽 《城市观察》2014,(5):85-95
珠江三角洲是我国人口、经济高度聚集的区域之一,环境问题凸显,城市空气质量备受关注。基于2002~2011年珠三角9城市空气污染指数,运用空间统计分析方法描述珠三角城市空气质量的时空分布特征,采用格兰杰因果检验探究珠三角地区城市间空气质量溢出特征,并结合灰色关联分析珠三角空气质量的影响因素。结果显示:珠三角2002~2011年空气质量有所好转,具有显著的季节性特征,冬季污染较严重,夏季污染较轻;空间上呈现出空气污染以广州为中心向四周递减的分布模式,并且存在城市间空气质量的相互影响效应,位于珠三角中部的广州和佛山的空气质量对东、南部的深圳和珠海空气质量产生影响;工业SO2排放量、人均绿地面积和城镇房屋施工面积是影响珠三角城市空气质量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3.
作为实体经济发展的主体,企业在城市升级过程中的作用尤为重要。利用广东省2003—2018年568家上市公司的年度财务数据,测算了广东省的企业活力,并从企业、行业、地区及政策多个维度对广东省企业活力的影响因素作了深入分析。研究结果表明:①总体来看,广东省企业活力值近年来正稳步上升;②具体来看,外资企业和民营企业活力值优于国有企业,第二和第三产业的活力值高于第一产业,珠三角9市的企业活力状况显著优于其他城市;③从影响因素来看,企业的发展能力/盈利能力及规模均对企业活力有促进作用,但其风险水平则会负向影响其活力;④地区经济发展与财政支出均对企业活力有积极影响,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的政策显著提高了区域内的企业活力。  相似文献   

4.
《珠江三角洲地区改革发展规划纲要(2008-2020年)》的批复实施将珠三角地区改革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为广东特别是珠三角地区改革发展确定了前进方向和目标任务。珠三角的发展有其特色,广东省将其分为广佛肇、深莞惠、珠中江三个经济圈来发展。珠三角对口支援粤东西北是广东省独辟的一个区域协调机制,其实施有利于广东省更好更快地发展。  相似文献   

5.
秦巴山区传统村落时空分布特征及影响因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传统村落是我国乡村聚落千百年来的文化遗存,它们既是人类活动与自然环境互动的结果,又承载着实现乡村振兴的重要使命。研究以秦巴山区的140个国家级传统村落为研究对象,运用文献资料分析考证、GIS空间分析和相关数理统计方法,探讨秦巴山区传统村落的时空分布特征及影响因素,结果表明:一、在时间分布态势上,各地区对于传统文化遗存的重视程度有提升,区域内保留至今的仍以明清时期发展起来的村落为主,具有多元丰富的民族特色;二、在空间分布上呈集聚型特征,集中分布在通江县、昭化区、汉滨区、文县和嵩县等地区,形成以四川地区为主要集聚区,其他省份有次级集聚区的"单核集聚、多区共生"空间格局;三、由于秦巴山区复杂的人地关系矛盾,形成了以复杂自然地形主导、人口分布与经济发展互馈的耦合机制,影响了传统村落的时空分布。  相似文献   

6.
孟颖  周长林  沈锐 《城市》2015,(12):24-28
从我国近年城镇化发展历程来看,县级单元已经成为新增城镇人口的重点空间,这一现象在西部地区更为明显.由于西部地区地广人稀、区域发展差异大,中心城市辐射带动能力有限,其城镇化道路不能过度依赖大城市的集聚吸纳能力,而是需要形成多点支撑的城镇化空间格局.笔者以宁夏为例,分析县城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探讨县城在西部新型城镇化道路中发挥的重要作用,并提出了以集聚为核心动力,突出"以人为本"、生态底线和文化底蕴的新型城镇化道路.  相似文献   

7.
本文以北京市朝阳区为案例,通过文化创意企业的数据分析,概括文化创意产业的城市空间布局的主要特征,表现为:中小企业为主体的产业构成对集中的城市空间需求不显著,产业聚集与地区发展程度密切相关,重要功能单元对产业聚集有着显著影响,低成本地区对生产类文化创意产业的吸纳现象明显,此外政策对产业空间分布也有着重要作用。朝阳的案例表明对文化创意产业空间布局的主要影响因素包括地区发展水平、产业链上的重要功能单位布局、空间成本,上述因素在市场环境和政策干预的综合作用下,影响产业的城市空间布局。在对现有空间政策反思的基础上,本文提出对文化创意产业的空间引导政策是对市场机制的补充,应针对少量待发展的特定地区,使得政策运用更为有效。  相似文献   

8.
本文运用复杂网络分析方法,从村镇间人际联系的角度构建村镇空间联系网络,用以表征区域村镇空间结构。以康定市折东区域两镇七乡为例,研究结果表明:一、康定市折东区域村镇空间结构呈现"整体联系松散,局部联系紧密,大分散小集中"的特征,各社团范围与村镇行政范围不完全吻合;二、各村镇主要以人口流出为主,重要村镇与市域村镇体系产业布局存在部分耦合关系,村镇间发展差距明显,发展较好村镇主要集中在河流沿线的下游地区。研究结果有助于区域发展中村镇群体的组团划分和各村镇重要程度的确定。  相似文献   

9.
珠三角城市间环境合作治理机制的构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玉明 《城市》2011,(3):62-68
珠三角是广东省环境问题集中且突出的地区,在城市群或大都市区环境治理中具有代表性。改革开放以来,珠三角的经济连续以超常规的速度发展,但同时也在区域内导致一系列环境污染问题,形成环境的复合型污染,联手治理环境污染已迫在眉睫。  相似文献   

10.
实施“泛珠三角”战略,是珠江三角洲地区拓宽发展空间、整合资源和增强区域竞争力的现实需要,对于推动华南地区经济可持续发展,以及从总体上促进全国经济协调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有利于扩大珠江三角洲以及广东省经济发展腹地,强化珠三角在华南经济圈的强势地位。迄今,我国已基本上形成了以上海为龙头、江浙为两翼的长江三角洲经济圈和以京津唐为中心的环渤海湾经济圈。与其他两个经济圈相比,珠江三角洲地区虽然起步较早,发展速度较快,但各城市各自为政,竞争力受到  相似文献   

11.
加快广佛肇经济圈建设的对策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谈锦钊 《城市观察》2009,1(1):144-150
建设广佛肇经济圈作为广东省发展的一个重要战略,是历史与现实因素作用下的必然产物。如何使广佛肇经济圈通过经济一体化合作为今后同城化走上健康发展之路,关系到珠三角地区乃至广东的长远发展。本文分析了广佛肇经济圈发展需要注意的问题,并提出了一些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2.
本文以珠三角区域九大城市的产业结构演进与关联为背景,利用空间滞后模型SLM和地理加权回归模型GWR分全域和局域对珠三角九大城市产业结构变化的空间关系进行空间计量回归,在全域回归分析的结论基础上进一步验证广深两地局域存在的产业结构调整动态的空间关联性,结果显示:从全域空间计量的参数估计和分析结论来看,变量消费、产业结构初始值、人均GDP、技术进步率和政府干预显著,其余变量则不显著;进一步的GWR局域分析表明,产业结构初始值、外商直接投资和政府干预等因素,对区域内各城市之间的产业结构调整作用均显示出异质性。基于这两方面的分析,为珠三角区域产业结构调整,尤其是中心城市产业结构调整,提出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3.
产业集群是近年来我国经济发达地区的一个重要现象,长三角、珠三角和环渤海经济圈的崛起,很大程度上归功于产业集群。据国务院国情咨询中心的调查显示,我国所形成的产业集群中的主体绝大部分是民营企业。在我国经济较为发达的沿海地区,以民营企业为核心、以"一镇一品"为特征的民营企业集群在地方经济的发展中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所以民营企业集群现象受到  相似文献   

14.
覃剑 《城市》2016,(12):44-48
在经济全球化和区域一体化浪潮中,开放合作是提升城市综合竞争力的必由之路.基于经济发展水平、阶段和特征的分析发现,韶关与珠三角地区产业经济发展存在明显梯度差,具备较强的融合互补发展潜力."十三五"及未来一段时期,韶关可通过强化与珠三角地区产业链分工,善用珠三角地区优质资源推动产业发展和城市发展转型升级,深度分享珠三角地区经济发展红利,发展成为环珠三角地区经济发展新高地.  相似文献   

15.
人才是促进城市社会经济转型发展的重要因素。在文献分析的基础上,以杭州市为实证,应用核密度分析法对2000年、2010年、2016年杭州市的人才规模和空间格局进行计算分析。结果显示:杭州市的人才规模具有"先快后慢"的增长趋缓特征;人才分布格局具有从"单中心结构"向"多中心结构"演化的趋势;城市中心区是各年龄阶段人才的高度集聚区域,同时城市外围空间已成为人才规模增长与空间集聚的主要区域。进一步判断:城市地理空间对人才集聚格局具有重要的影响作用;城市重要的研究型大学、创新型企业和政策措施等对人才集聚起到明显的促进作用并使城市外围的人才分布表现出显著的空间分异特征。在此基础上,对促进城市人才规模增长、优化人才分布格局以及创新发展提出相应的空间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6.
中小企业集群化发展的优势与政策建议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企业集群(Cluster),是指在某一特定领域中(通常以一个主导产业为核心)大量产业联系密切的企业以及相关支撑机构在空间上集聚,并形成强劲、持续竞争优势的现象。企业集群是当今产业组织发展的一大重要特征,尤其是中小企业,往往在某些相同产业或相关性很强的产业中会出现大量企业在空间上的集聚。我国的企业集群是在改革开放以后出现的,目前在沿海地区比较集中,各地名称叫法不一,如广东称为专业镇,浙江称为特色工业园区。据广东省科技厅的初步调查,广东省传统产业领域比较成熟的企业集群有近60个。广东的“四小龙”——南海、顺德、中山、东…  相似文献   

17.
广州、 佛山两个地处珠江三角洲的城市,经济社会发展走在广东省前列.在国家大力倡导区域合作背景下,强化广州佛山同城效应,推进广佛同城化建设,对于加快推进珠三角区域一体化发展,打造世界级城市群建设具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18.
以轨道交通车站为中心的"站城一体开发"形成集约化发展的城市区域中心,逐渐成为国内高速发展城市的重要结构特征。本文通过其站点整合周边公共资源促发城市活力的能力即站点整合力来考量地区集约化发展效果,主要通过与轨交站点直接连通的核心轨交综合体进行考察。文章提出"空间效能"的核心概念,并集中从"空间效率"及"空间品质"等方面进行实证研究。研究采用案例分析和实地调研结合的研究方法,通过现场实验收集的数据比较,归纳出站点整合效果的表现特征及影响因素,为更多城市及地区站城一体开发提供理论参考和开发依据。  相似文献   

19.
王玉明  王沛雯 《城市》2015,(1):42-47
珠江三角洲地区是我国改革开放的先行地区,自改革开放以来,珠三角城市群以超常规的速度创造了举世瞩目的发展奇迹,已成为推动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强大引擎和重要的增长极.2008年12月,国务院颁布实施《珠江三角洲地区改革发展规划纲要》以来,珠三角不断推进城乡规划、基础设施建设、产业布局、环境保护和基本公共服务“五个一体化”.推出“广佛肇、深莞惠、珠中江”三大经济圈的战略布局,三个城市圈竞合发展,形成了一个由“圈内一体”到“三圈联动”,由小及大,共同促进珠三角一体化的局面.笔者总结近年来珠三角一体化发展的主要做法和经验,分析存在的主要问题,对下一步推进珠三角一体化发展提出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20.
对我国空间城市化发展模式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赵峥 《城市》2012,(1):35-39
一、空间城市化发展模式的比较城市是具有一定空间形态的经济集聚体,人口和产业集聚是城市的基本特征.生产越发展,生产社会化程度越高,分工越细,经济社会对空间集聚程度的要求也就越高,这是经济发展的必然规律.空间城市化是人口与产业在空间上集聚并形成集聚效应的过程.而集聚效应的产生又依赖于空间城市化发展模式的选择,一般而言,最优的空间城市化发展模式将可以产生最大的空间集聚效应.相比小城镇发展模式而言,从集聚形式、规模经济、"增长极"作用的角度来看,大城市、城市群发展能够发挥集中集聚优势,代表着空间结构演变的发展方向,在规模经济方面优势明显,更是现代国家和地区发展的重要"增长极",是空间城市化发展模式的最优选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