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37 毫秒
1.
从民居对地域气候的适应性营建角度分析黔西南地区的石板房,并以布依族、苗族与汉族混居的楼纳片区为对象,借助图解分析、问卷采集、田野调查与SPSS数据等定量与定性结合的分析方法,系统梳理石板房民居的气候适应性建构的演变脉络,总结地区更新现状问题.基于对传统石板房民居与新民居建造体系演变历程的解读,提炼传统石板房民居的适候被...  相似文献   

2.
自2010年震后,玉树藏族传统民居为外界人们所熟知,随着玉树地区的重建,现代城市建筑文化被引入,导致当地藏族传统民居日益遭到侵蚀而锐减,民居文化的传承面临危机。本文从营建技艺的角度,运用类型学的方法,对玉树地区通天河流域和南部囊谦县典型藏族传统民居的墙体进行测绘、分析、归纳,旨在首先为玉树地区藏族民居墙体营造技艺研究提供重要的基础性资料,其次为当地建筑文化传承和新地域建筑的创作提供理论参考,并为全国范围内民居营建技艺的研究提供一种研究方法。  相似文献   

3.
随着新农村建设的发展,人们对于传统民居特色的传承,已经不局限于对传统民居建筑形式模仿,而是逐渐转向对传统民居的文化内涵和生态经验的借鉴.本文试图深入发掘川东民居的地方性营建特色,通过从整体聚落组织到个体空间形态的梳理,探讨川东民居是如何由"形态"向"状态"的转变.  相似文献   

4.
黔中白水河谷地区布依聚落民居建筑在其发展过程中形成了鲜明的地域特色。研究旨在通过实地探勘、调查访谈、详细测绘等方式,系统归纳该地区布依民居建筑的特色。在分析聚落建筑的群体特征的基础上,通过多处民居实例总结出布依民居的基本形制,分析归纳其"上人下畜"的竖向空间格局、"一正两侧"一字型的平面布局、以石材为主的立面形式以及木屋架承重的石木结构等4方面的特点。以基本形制为基础,进一步考察布依民居形制发展情况,分析总结其平面、立面以及屋架系统的衍生体系。同时,还对建筑的细部与装饰进行归纳。文章最后总结出布依民居建筑因地制宜、就地取材、可扩展性强以及汲取外来文化不断演化的特点,力求为传承山地聚落、民居的人居智慧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5.
跋涉黔东南侗寨,可以切实感受到鼓楼是侗寨的中心.千百年来,村容寨貌变迁,加上行政干预划分,鼓楼这个"中心"也许并非绝对,但它确实是侗族人精神层面的绝对"中心",侗族的历史、宗教、娱乐、法律、习俗,都与鼓楼紧密相连.  相似文献   

6.
从地域气候适应性建构的角度分析冀东地区的石木结构住宅,并以长城沿线的兰成沟村为研究对象,借助田野调查、问卷收集、图解分析等方法,分析冀东地区传统石木结构住宅的气候适应性建构演变过程,总结该地区住宅在更新过程中存在的问题。通过对住宅的演变过程进行解析,提取传统石木结构住宅的被动性气候适应性建构策略,解析引发其演变的内在因素,从室内空间变迁、功能匹配组织、空间路径系统、材料组织建构四个层面对传统石木结构住宅和新建住宅的气候适应性建构策略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冀东地区传统石木结构住宅中具有许多气候适应性建构智慧,但这些气候适应性应答设计逐渐消失,极大地弱化了住宅对室内物理环境的调控作用。  相似文献   

7.
对新疆吐鲁番地区生土村落民居进行地域性解读,选取鄯善县吐峪沟乡洋海夏村典型新老村落民居进行对比分析,在介绍村落区位气候、总体布局的基础上,完整呈现古村民居的建构材料、平面及主要功能布局情况,总结其乡土营建智慧和村居更新中的问题,分析得出新材料的引入、功能生活的"现代化"转型及平面形态的固化生长是地域乡土村落更新的主要异化表现,并以此为基础,对当下新农村建设与保留传承多样性的生土村居特征协同之策进行探索思考。  相似文献   

8.
<正>国内关于中国古代地域建筑营建的研究由来已久,成果卓著。除了考古遗址复原的研究之外,20世纪80年代以前的研究有两个明显的特点,一是主要关注古代建筑或民居的营建技术和物质形态,一是以唐宋以降的正统的官式建筑或典型的民间建筑为主。20世纪末至21世纪初,随着文化人类学或民族学等跨学科方法的引进,建筑学领域关于中国古代建筑的研究发生了新的变化。这种变化也有两  相似文献   

9.
正公共园林是城市风景和城市生活的重要载体,研究公共园林的文化背景、目标功能、营建途径、审美范式等,对于补充完善中国传统人居环境建设的智慧经验,指导当前传统城市风景的保护与创新有着积极的现实意义。而公共园林在宋代城市文明的演变下迎来鼎盛,并在地方官府主导下形成了显明的政治经济目标取向和空间体系化、功能兼容性、营建定式化的特点,且其与城市水利、教化场所、风水格局等共融的生态智慧经验,奠定并影响了元明清时  相似文献   

10.
客家古民居的装饰形态和材料选择讲究与环境气候相适应,目的是减小风雨潮湿对装饰构件的侵害。有效延长装饰构件的使用寿命。通过对桥溪村古民居的实地考察与分析,发现工匠对装饰细节上的工艺处理非常实用;装饰材料就地取材。装饰形态因地变化,装饰细节繁简灵活。本文从适应环境气候的角度,分析、总结了桥溪古民居在造型、工艺、材料应用上的一些理念和技术细节的成因,阐述了客家传统民居装饰与自然环境融为一体的建造方法,力求为当今新客家民居的建筑装饰提供借鉴和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11.
川东院落民居是指四川盆地东北部以华蓥山为核心的重庆市东北部及湖南、湖北两省西北部广大地区民居宅院。川东人民在长期的农耕生活中,形成了独特的生产和生活方式。在居住形态上,院落民居成为川东民间普遍、实用的居住形式。川东民间口语中总会称某个地名为“张家院子”、“李家院子”或“周家院子”。可以说,在一定的历史时期,院落民居形式成为川东地区典型民居形式。  相似文献   

12.
侗族大歌是当今世界上十分罕见的多声部、无指挥、无伴奏的民间合唱音乐,它与侗寨鼓楼、风雨桥一起被称为"侗族三宝"。  相似文献   

13.
<正>民间传统美术文化是在广大劳动人民的智慧创作下产生的,是非常珍贵的不可再生的文化瑰宝,因而,现今依然具有深远的文化魅力和传承价值。在本文的研究中,在肯定了民间传统美术文化价值的基础上,展开了民间传统美术文化传承策略的探究,通过对其文化品牌建立以及产业化发展进行全面的探究,以其在新时代背景下,推进民间传统美术文化的创出传承发展。  相似文献   

14.
我国古建筑是世界建筑大花园里的奇葩,如雄伟的万里长城、瑰丽的故宫、隋代的石拱桥、现存最高大的木结构建筑应县木塔等,在总体布局、单体结构、艺术装饰各个方面,在世界上都是独一无二的,都是我们中华民族勤劳、勇敢、智慧和创造力的实物见证。我国十分重视古建筑的保护工作,特别是近几年对很多重要古建筑陆续进行了维修保护,取得了很  相似文献   

15.
湘西花垣县油麻古寨是一座规格形制高、保存较为完整的典型苗族传统村落。油麻村的历史可追溯至两晋,古寨历经千年,形成了顺应地形的村落布局,坐落着大量与自然和谐共生的传统建筑。文章从村落生成环境、村落形态特征以及民居营建手法三个方面展开风貌特征解析,系统而完整地展现了苗寨因地制宜的营村特点、层次丰富的街巷空间与别具匠心的建筑形式。文章最后梳理了古寨重要的历史、文化、社会及科学价值,强调油麻村作为重要的民族文化载体,孕育了特色鲜明的文化内涵,向世人展现出苗家人独具魅力的村落风貌和生动的生活场景。  相似文献   

16.
2005年7月19日至7月28日我带领江南大学商学院"走进贵州、服务西部"暑期社会实践小分队一行10人在黔东南实地考察,历时10天,行经黔东南1市9县,行程800余公里.考察的重点之一是雷山县西江苗寨和从江县岜沙苗寨.苗族先民通过村寨选址、房屋布局、道路组织、"半边吊脚楼"样式的运用、"风水树"、"风水林"的维护与营建,绘制了一幅幅人、村寨与自然协调的和谐人居画卷,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相似文献   

17.
木材作为一种天然可再生的绿色建材,在未来建筑产业化发展中具有极大潜力。随着胶合木等生产技术的迅速提升,木材已成为一种大尺度、低质强比的高性能材料。随着数字化设计与建造技术的快速发展以及新兴数字木构工艺的创新与提升,现代木结构产业升级已经找到了重要的支撑。数字木构以数字化结构性能找形技术为基础,充分利用机器人精确高效的加工能力,使复杂木构件的大批量定制生产成为可能。江苏省园艺博览会现代木结构主题馆项目将结构找形与机器人建造技术相结合,同时通过结构性能优化以及参数化几何优化技术,实现了从设计、预制到现场监测、快速营造的全新的一体化数字建筑工艺。苏州木结构主题馆是机器人木构产业化的一次成功尝试。  相似文献   

18.
井研清代内阁侍读学士雷畅故居,是一座被誉为川西民居典范的古代建筑群。本文试图通过文献考据和田野调查,追溯雷畅故居从营建至成为文物保护对象的历史演变过程,勾沉一些鲜为人知的故事,并对其文化内涵进行深度发掘。  相似文献   

19.
朗德上寨在中国西南的云贵高原上,有着一片古老、神奇、美丽的土地,一个最大的苗族聚居和最具西南色彩和民族风情的地方。朗德上寨苗族民居建筑顺应当地的地理环境和气候特点,依山傍水,背南朝北,周边层峦叠嶂,数岭集结,呈同心发散状,寨子便是处在山体余脉的聚合处,吊脚楼民居建筑特色是黔东南苗族的魅力所在。本文以建筑现象学原理为基础对苗寨建筑的空间形态、场所精神、人们感知和感情等体验分别加以浅释。  相似文献   

20.
传统民居是我国古建筑文化和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待传统民居既要保护传统风貌,又要提高居住舒适度,才是传统民居可持续发展的可行之路。本文以重庆市安居古镇典型民居作为研究对象,通过实地调研,对典型民居平面功能及室内物理环境存在的问题,采取了调整功能布局和更新围护结构的综合集成改造措施。此外,本文用Design Builder软件模拟改造前后室内热环境,结果表明,改造后室内热环境得到显著改善,冬季典型日主要居住空间平均温度比改造前提高了1.18℃,夏季降低了1.47℃。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