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我国,城市垃圾管理是一大难题,它正影响着我国的环境和城市地区的可持续发展。对此,本文以甘肃省定西市为例,探讨如何使循环经济理念在城市垃圾的可持续管理中的对策,对城市垃圾的现状及处理问题进行了思考。采用典型地走访、问卷调查、室内分析等多种数据采集和分析方法,并结合文献查阅,深入了解了城市垃圾的种类、处理现状及模式,并结合国内外成功的经验探索新型的城市垃圾处理模式,综合提出城市垃圾处理的有效对策。  相似文献   

2.
随着特色小镇进入到顶层设计的视野,特色小镇建设成为了我国城市化进程中城市创新、产业升级以及"三农"转型的一大举措。特色小镇建设,需从特色产业培育开始,经由文化植入和生态生活环境营造,才有成效。特色产业是基础,特色文化是内核,特色生态是重点,特色生活是旨归。通过对特色小镇培育发展逻辑的探讨,我们可以从中发现特色小镇培育发展的规律。  相似文献   

3.
在乡村振兴战略和建设美丽中国背景下,特色小镇是绿色发展中的一个新亮点,探讨中美两国特色小镇的环境建设问题,对两国未来发展具有现实意义。本文首先阐述中国特色小镇建设的环境要求,分析中国特色小镇环境发展所面临的困境,再通过论述美国特色小镇环境建设的经验,尝试为中国特色小镇环境建设提供重要参考策略。  相似文献   

4.
正如何进行生活垃圾分类与处理,是当今城市面临的一大难题。让生活垃圾从源头减量,让垃圾变废为宝,循环利用,减少污染,保护环境,是当今城市生活垃圾处置苦苦寻求的破解之题。台北市大力推进实施的"垃圾不落地"、"资源回收计划"和"垃圾费随袋征收"有力地促进了垃圾源头减量和资源回收利用。使生活垃圾回收、运输和处理整个渠道畅通,形成了比较完善的处理链和经济圈。这些措施、办法的综合实施,大大促进了垃圾逐年减量。  相似文献   

5.
黄媛  吴秀苹  胡宇橙 《城市》2020,(2):27-33
经济新常态背景下,培育发展特色小镇成为我国当前区域经济转型升级和创新发展的战略举措,也是新型城镇化发展的重要路径选择。笔者通过回顾我国特色小镇发展背景,结合产城融合内在机理,分析特色小镇产城融合发展要素,并从目前已公布的两批国家级特色小镇数量位居前五的省份中选择不同发展模式的特色小镇,对其产城融合发展实践进行探索。  相似文献   

6.
特色小镇的文化特色,应注重挖掘文化内涵,结合地域文化特色,形成小镇个性文化特征,并将这种小镇文化植入到小镇建设的各个层面和领域.笔者对特色小镇建设的特色定位、 空间构建、 风貌控制以及空间营造进行分析研究,明确特色小镇构成因素和建设方式.以河北省曲阳县羊平小镇规划为例,分析自身区位和资源,追溯历史渊源、 探索历史演进、 挖掘文化特点与独有优势,规划利用丰富的资源、 特有的文化内涵,构建特色小镇,将羊平小镇建设成为"千年雕刻小镇"世界雕塑艺术之都".  相似文献   

7.
党的十八大对特色小镇作了高度概括,并指明了"促进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的发展方向。本文将从特色小镇的内涵为切入点,阐述特色小镇建设的必要性,并提出淄博建设特色小镇的建议和对策。  相似文献   

8.
李学锋 《城市》2017,(10):20-24
特色小镇是新型城镇化的重要引领,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要抓手,是创新创业的重要平台,是践行发展新理念、展示地方发展成就的重要窗口.当前特色小镇建设中的主要问题包括概念不清,定位不明;特色缺失,竞争力弱;重建设轻管理和运营;体制机制障碍比较突出.为更好地推进特色小镇培育和建设必须做到:正确认识政府和市场在特色小镇建设中的作用;将特色小镇建设与支持大学生就业创业和扶持农民工返乡创业结合起来;严格控制特色小镇建设的数量;科学规划,多规合一,久久为功;重视社会参与和共同分享,让特色小镇建设真正惠及百姓;加强特色小镇建设的考核评价工作.  相似文献   

9.
城市垃圾处理的现状和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环保部发布的《2014年全国大、中城市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年报》显示:我国大、中城市生活垃圾产生总量为16148.81万吨,处置量为15730.65万吨,处置率为97.41%。虽然大部分的垃圾得到及时处理,但是由于垃圾每天源源不断地产生,现有处理方式的不足以及政策的缺失,不适当的解决垃圾处理问题将严重影响地下水质量和大气安全,威胁人类健康,因此,城市垃圾处理问题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  相似文献   

10.
以广东省湛江市为例,从住建部等部门培育特色小镇的要求出发,对发达地区城市及欠发达地区城市建设特色小镇存在的差异进行深入分析,认为欠发达城市在产业发展、城镇建设、体制机制、文化传承及生态环境等方面与发达地区存在差异,根据欠发达城市的实际情况,提出发展特色小镇的路径主要有:根据市情选择适合产业发展、推进城镇化建设、完善体制机制以及推进文化传承及生态环境保护等。  相似文献   

11.
特色小镇已经成为新型城镇化发展的一种重要载体。烟台市特色小镇建设在实践探索中形成一些经验做法,但是逐渐出现的问题亦不容忽视。为加快烟台市特色小镇的培育和建设,应从深化发展特色产业、优化特色小镇功能、加大要素保障力度等方面着手推进。  相似文献   

12.
当前,随着城市化进程发展,我国特色小镇建设如雨后春笋般崛起.但与此同时,特色小镇建设房地产化、盲目扩张、重量轻质、重形轻魂等问题也频出,如何避免特色小镇建设成为"千镇一面"的造城式运动,成为摆在特色小镇发展面前的主要问题.  相似文献   

13.
垃圾处理——中国城市环境保护的攻坚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环境保护是中国政府工作的重要任务之一。随着中国政府对科学发展认识的深入,在治理水污染、工业污染的同时,城市垃圾处理也越来越重要,今年中国政府首次将垃圾处理列为环境保护工作的重点。无害化是中国政府对垃圾处理的要求。但是,由于中国垃圾处理起步晚,技术还处于初始阶段,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还很低。在中国百姓对居住环境要求越来越高的同时,城市垃圾处理也就成了中国城市环境保护的一大重点。  相似文献   

14.
赵士雯  赵艳华  国福旺 《城市》2016,(10):22-25
特色小镇建设作为推进新型城镇化的重要路径,近年来成为我国政府、学界和社会各界关注及讨论的关键议题.笔者从新型城镇化背景下的特色小镇建设问题入手,对特色小镇建设的关键要素进行总结和阐述,从规划引领、发展模式、产业培育、空间布局、多目标联动和市场化运作6个方面提出了新型城镇化背景下推进天津特色小镇建设的培育路径.  相似文献   

15.
张洪元  张红喜 《城市》2016,(8):52-55
浙江利用自身的创新经济、山水特色、历史人文等资源优势,加快创建一批特色小镇,这不仅符合经济社会发展规律,还是浙江适应和引领经济新常态的重大战略选择。笔者以浙江省淳安县乐水小镇为例,从区位、选址、定位、布局、配套以及最后的创建等几大方面进行分析和梳理,最终得出创建思路。  相似文献   

16.
特色小镇是目前我国的一种新型城镇化模式,在各地取得了一定进展,积累了不少经验,但是也存在诸多问题。基于产业集聚视角,将特色小镇演化的生命周期划分为四个阶段:形成期、成长期、成熟期、衰退期,研究特色小镇的形成机制和动力机制,并分析不同阶段的演化路径,以期用动态的思维去判断、甄别和分析不同地区、不同产业类型的特色小镇,制定更符合实际的政策。  相似文献   

17.
垃圾作为一个社会热点问题,正日益尖锐地摆在世界各国面前,成为全球最感"头疼"的问题之一。印度每年生产的城市固体垃圾有2500多万吨。为了有效地治理污染,印度对各种生活和生产垃圾采取以下一些处理办法。废塑料回收利用在印度首都新德里,自然保护组  相似文献   

18.
城市化进程的加快,极大地改变了城乡居民的生活环境和物质条件,同时也面对着垃圾围城、环境脏乱差等问题,相悖于社会文明建设的发展需求。所以,生活垃圾处理的分析研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主要分析了生活垃圾处理现状、垃圾处理技术发展趋势、解决垃圾围城的对策,希望能够为后期工作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9.
李宇军 《城市》2015,(11):43-47
垃圾围城是我国城市发展过程中遇到的普遍现象。由于城市垃圾产生量逐年增加,垃圾处理设施处理能力不足,又因为城市扩张,边远郊区已经成为居住区,垃圾处理设施选址困难,发达国家在20世纪80年代~90年代,曾经出现大量的“邻避运动”,倒逼经济发展模式、消费模式以及垃圾管理的变革,垃圾管理从末端管理向全过程垃圾减量管理转变,随着变革的不断深入,日本提出建立循环型社会,有效地降低了垃圾产生量,提高了资源利用效率。借鉴发达国家经验,笔者提出我国应从垃圾末端管理向全过程垃圾减量管理、建设循环型社会逐渐转变,破解“垃圾围城”。  相似文献   

20.
特色小镇是城镇化布局的一种新发展模式,构建京津冀地区特色小镇的建设水平评价体系有利于查找京津冀地区特色小镇建设的短板,也有利于特色小镇建设的优化升级.笔者采用层次分析法构建特色小镇建设水平评价体系,并结合熵权法计算指标权重,分析当前特色小镇的建设水平.结果表明,产业形态的权重最高,外部支持的权重最低;在各项具体评价因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