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52 毫秒
1.
城区边缘绿色空间深刻地作用于城市空间结构与生态品质,进而影响绿色低碳建设目标,然而现实中却为规划建设的薄弱环节。文章运用文献梳理与案例研究方法,结合宝鸡南部台塬区规划实践,探讨了绿色低碳背景下城区边缘绿色空间的规划思路:尊重自然过程,提升城区边缘绿色空间内在系统生态功能和外在复合服务功能;利用区位与环境优势,发掘邻近城区正向关联的空间环境与产业经济边缘效应。规划方法展现于相互支撑的三个方面:塑造潜在可能转化城区外缘绿色空间低碳功效的绿色空间结构;构筑减少土地利用过程碳足迹的绿色空间用地布局;综合考量城郊游憩与地方食物供给等绿色产业布局。最后,文章探讨了绿色空间与相关建设用地全覆盖土地利用控制方法与空间设计导引指向。  相似文献   

2.
城郊卫星型新市镇重点突出生态宜居功能,注重与中心城区或新城的产业协同、交通衔接;片区中心型新市镇重点加强公共服务资源配置,打造产城融合、城乡统筹新市镇;门户型新市镇重点发挥门户优势,加强跨界合作,推动与相邻城镇在产业分工、要素流通、设施共建、生态保护等方面的统筹协调,打造长三角区域的节点城镇;特色型新市镇重点根据自身不同资源禀赋特色,采取不同的发展战略。  相似文献   

3.
新型城镇化既是对传统"圈地式"、"造城运动"、"掠夺式"旧有城镇化的反思,同时也是"建设美丽中国"、构建"天蓝、地绿、水清"的城乡生态建设重要发展思路与途径。旧有城镇化建设进程后的国土"千疮百孔",城乡空间生态环境恶化,城乡居民生活品质下降,需要适应于以城乡生态宜居为首要目标,走集约、绿色、城乡特色分明的新型城镇化发展路线的城乡生态建设规划框架与理论,同时需要起到缝合弥补、整合改良、提纲挈领作用的规划方法来修补、缝合、改良、统筹现有城乡环境物质空间。新型城镇化城乡生态建设要实现美丽中国建设,本质上要求城乡规划更好地应对生态效应、社会效应和经济效应综合性,绿色基础设施正是在这种社会、经济和生态需求的背景下产生的。这一概念的提出主要源于人们对土地永续利用与可持续发展的重新认识。绿色基础设施是一个服务于环境、社会和经济健康、综合效益发展的生态学框架,立足于平衡土地开发与环境资源关系的统筹城乡自然、人文生态生活支持系统。可以说,绿色基础设施正是针对我国新型城镇化城乡生态建设的重要规划理论与方法,但二者尚未实现真正实质意义上的系统衔接。因此,本文的研究目的是探索城乡规划专业角度如何通过绿色基础设施规划框架体系构建与城乡绿色空间系统用地布局落实等实现自然、人文生态环境美好的理想家园这一新型城镇化的最终物质空间环境目标。论文从绿色基础设施的定义、工作内容及其国内外的理论与实践发展入手,在认识论的层面去解析新型城镇化城乡绿色空间建设与绿色基础设施规划的关系,在方法论的层面去建构基于新型城镇化城乡绿色空间网络体系建设的绿色基础设施规划框架,从技术手段层面以绿色基础设施线性要素系统、面状要素系统、点状要素系统以及绿色生态技术工程系统为新型城镇化城乡绿色空间规划具体落实层面,建构起定性、定量相结合的城乡绿色空间不同层级的各要素系统规划设计方法与用地布局落实技术框架,同时提出能够应用于不同尺度的绿色基础设施规划具体策略,以对城乡绿色空间系统进行整体优化,并针对新型城镇化绿色基础设施规划实施、长效管理与维护提出针对性方法与策略。论文共分为七章进行论述:第一章主要介绍选题的研究背景、研究的目的和意义,对国内外关于绿色基础设施及城乡绿色基础设施规划的研究动态进行综述,明确研究范围和研究方法,界定了本研究所涉及的相关概念,阐述研究的内容与研究框架。第二章对绿色基础设施的哲学思想基础、概念缘起、发展历程、基本理论等进行总结和归纳,对国外绿色基础设施规划的建设实践与先进经验借鉴等进行详细阐述,同时回顾我国古代"绿色基础设施"相关思想与实践,并归纳总结我国绿色基础设施现行建设情况以及存在的相关问题。第三章通过论述新型城镇化概念、特征、核心目标以及新型城镇化城乡生态建设城乡规划角度涉及层面,同时对应论述了绿色基础设施规划内涵、特征、与重要作用等方面,立足新型绿色基础设施生态、社会、经济综合效益与新型城镇化城乡生态建设之间的同构关系进行辨析,即核心价值、目标体系、空间尺度、作用载体等同构关系,并分析了城乡绿色基础设施规划与新型城镇化城乡生态建设的相互影响,揭示了绿色基础设施规划对新型城镇化城乡生态建设的动力机制作用,新型城镇化城乡生态建设对绿色基础设施规划实施与长效管理的保障作用。第四章重点对新型城镇化城乡绿色基础设施要素构成、规划类型以及层级体系等进行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论证,建立了新型城镇化城乡绿色基础设施规划体系,提出城乡绿色基础设施规划框架与相关操作性的技术框架。第五章则在第四章中所建立的城乡绿色基础设施规划框架下绿色基础设施不同层级的线性要素系统(GI廊道系统)、面状要素系统(GI基质系统)、点状要素系统(GI斑块系统)、生态技术工程要素系统(雨水收集系统)四个重点要素系统进行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具体技术层面的规划设计分析,针对不同尺度层面(宏观城乡层面、中观城市、镇、乡村层面、微观生态社区层面)对各要素系统规划进行用地布局落实。第六章主要对适合不同尺度层面的绿色基础设施要素提出建策,包括城乡绿木、林、森策略;绿色农场策略、绿色屋顶、绿墙策略、绿色街道策略等,并针对新型城镇化城乡绿色基础设施规划实施与长效管理机制建设提出优化建议。第七章研究结论与研究展望。  相似文献   

4.
基于水环境保护的用地布局强调建筑与环境的空间整体性,减少对环境的扰动并让自然做功,获得自然的生态服务回报。结合案例详细阐释了水文过程保护下簇群空间环境布局的相关理念与技术方法应用,通过流域生态过程梳理、地形地貌保护利用、低碳建设维护措施构建,在土地利用布局、场地设计、建筑空间布局三大重点环节,梳理出水环境保护设计回应:深化水文生态过程和基址环境禀赋分析,促进自然水文环境效能与设计管理各环节的有机协作;保护高价值自然植被群落、土壤环境与基址地表排水模式;土地功用与水文过程及资源特征相匹配;微地形设计响应和绿色基础设施植入。  相似文献   

5.
提出人居环境视角下的城市生态空间评价体系,运用GIS的空间分析功能,从生态服务价值、空间使用功能、城市特色空间塑造三个方面对株洲市中心城区进行了评价分析。结果表明:一、研究区生态空间的生态服务总价值为21 697.73万元,其中空气净化服务价值最低,是空间生态服务功能提升的重点;二、研究区空间服务功能良好,综合得分为64.94,存在的主要问题是生态空间类型单一、游憩空间所占面积较少、生态空间的安全性和可持续性需加强;三、研究区"山—水—城"整体联系性良好,具有地方特色空间,但分布不均,且对历史文化景观要素的使用较少。  相似文献   

6.
绿色基础设施是支撑生态系统可持续运行的重要保障,在生态文明建设背景下势必对绿色基础设施网络更具要求。青藏高原生态安全屏障区存在生境破碎、生态脆弱等困境,尤其在经济水平与地理环境双重制约下,如何高效利用现有资源条件构建绿色基础设施以提高人居环境质量仍具实践困境。论文基于国土空间规划全域全要素视角,以西藏索县为例,通过形态学空间格局、电路理论等方法,识别区域景观要素及生态源地,筛选廊道与战略节点对格局结构进行优化,并结合研究区实际探索绿色基础设施网络构建思路。研究结果能够为研究区生态修复与绿色基础设施网络构建提供实证依据,亦能为其他高原寒地城镇生态可持续发展提供实践参考。  相似文献   

7.
武汉新型城镇化的发展思路应坚持城乡一体,走城郊融合的城镇化道路;因地制宜,走多元化的城镇化道路;转变方式,走绿色、可持续的城镇化道路;优化管理,走市场配置型的城镇化道路;提升服务,走功能互补型的城镇化道路.  相似文献   

8.
张璐 《城市》2018,(7):36-42
针对山水城市在生态保护与城市发展过程中面临的问题,分析其"城市双修"的目标、 内容和方法.以天津市蓟州区老城更新规划为例,明确了重塑"山—水—城"生态景观格局与优化城市功能布局的规划策略,提出了挖掘存量用地资源、 创新城市治理手段的路径.  相似文献   

9.
<正>随着城镇化、工业化和农业现代化持续推进,峨边彝族自治县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约束日益凸显,在有限的国土空间资源环境承载力上,耕地碎片化、空间布局无序化、土地资源利用低效化、生态质量退化等多维生态和社会问题交织并存,单一要素、单一手段的土地整治模式已难以解决乡村国土空间综合问题,本文旨在按照山水林田湖草系统治理理念,以乡村振兴为目标导向,全域规划、全域设计、全域整治,统筹推进农用地整理、建设用地整理、乡村生态保护修复、乡村历史文化保护、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和地质灾害防治等综合整治,优化调整“生产、生活、生态”空间结构和布局,实现国土空间节约集约高效利用,探索民族地区国土空间治理新模式。  相似文献   

10.
正用地保障是开发区发展的基石,是项目落地、基础设施建设的保障要素。宜宾市临港开发区成立以来,一直坚持以"保障和服务"为核心,提前介入、超前服务,通过科学合理布局用地规划,强力推进用地报批和征地拆迁,促进土地节约集约利用,加大经营性用地招拍挂力度,为临港开发区建设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要素保障。转变观念,牢固树立用地保障为临港经济发展服务的理念把用地保障始终作为加快临港经  相似文献   

11.
人多地少、耕地资源稀缺,工业化、城镇化快速发展是我国目前的客观国情。这个时期的突出特点就是用地量大,保护与保障矛盾突出。客观需求强劲的同时,土地浪费现象也很严重,粗放的经济增长方式加剧了土地供需矛盾。切实保护耕地,大力促进节约集约用地,走出一条建设占地少、利用效率高的符合我国国情的土地利用新路子,是关系民族生存根基和国家长远利益的大计,是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具体要求。我国节约集约用地的潜力很大,从土地资源和利用的现状分析主要表现在六个方面:一是重大基础设施和基础产业建设规划之间统筹不够,而且与全国土地利用总体规划衔接不够,节约用地的潜力很大;二是不少建设规划用地规模、用地标准过宽,节约用地的空间很大;三是大中小城市建设用地规模增长不协调,现有建设用地没有充分利用,综合承载力尚需大大提高;四是工业用地比重大,单位面积GDP水平低,提高利用效率的空间很大;五是未利用地和废弃地资源潜力大,可以充分开发利用;六是农村空闲住宅、闲置宅基地多,建设用地合理开发利用的潜力很大。因此,国家非常重视节约集约用地,并以国务院的名义发出《国务院关于促进节约集约用地的通知》,让节约集约用地成为全社会的共同行动。  相似文献   

12.
城市森林公园是森林公园的一种特殊类型,它既是维护城市环境的重要生态林地,同时还兼具城市公园的功能,因此在设计中需借助合适的分析手段,平衡林地保护和游憩活动安排之间的关系。在分析城市森林公园特征及问题的基础上,以重庆照母山森林公园为例,借助城市森林公园游憩机会谱(ROS)的评分模型及指标体系,通过城市森林公园游憩机会谱评价,以寻求城市森林公园中自然环境、游憩活动和管理设施之间相互制约的关系;根据游憩机会谱评价结果,对城市森林公园活动场所进行系统性的分类,针对不同的游憩机会等级,提出各类型活动场地景观设计优化的对策。以此探索游憩机会谱(ROS)在城市森林公园中的运用途径及对景观设计的影响。  相似文献   

13.
甘青地区民族多元、文化多样,乡土民居极具高原特色。文章基于当地乡土民居建设现状,分析乡土风貌保护困境,指出本土适宜技术的缺位、居民主体地位的丧失以及民族文化自觉意识淡化是造成困境的主要原因。研究认为,乡土民居传统文化应与现代绿色节能技术相融合,以便满足当前民居生产、生活、生态的多重需要,文章从空间、技术、文化3个方面提出乡土民居风貌保护与传承的整合设计策略,并结合设计实践,探讨单一设计要素的新旧衔接以及各要素协同整合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14.
孟召将 《城市观察》2012,(2):138-146
建设生态城市是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基于区位优势、功能特征等因素拓展城郊农业功能在生态城市建设中具有重要作用。政策支持为城郊农业功能的拓展提供了资源和空间。在深入理解功能拓展现实需求和合理确定拓展投入思路基础上,设计合理的投入机制是提高农业功能拓展绩效的保障。从化模式成功经验的借鉴意义在于:灵活使用多种手段激励多元化投入主体,形成不同农业功能联合生产、三次产业协同发展、城乡生态共享的关系。  相似文献   

15.
基于多规融合的视角,探讨山地丘陵地域主体功能区划的新方法。以丽水市为例,以乡镇为基本单位,提出土地利用规划、城乡规划、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规划、生态功能规划等多个规划相结合,优先梳理出重要生态用地,再提取出自然生态和社会经济两大类指标因子,用AHP-Entropy模型计算指标因子权重,结合区域实际情况计算并进行主体功能区划分的山地丘陵区域主体功能区划的技术路线。将丽水市175个乡镇初步划分为四大主体功能区:9个经济与人口持续发展核心的优化开发区、39个要实行强制保护的资源环境承载力较高的重点开发区、106个具有较高生态意义的限制开发区与21个禁止开发区。结果表明,在多规融合视角下进行的主体功能区划分具有更高的合理性和可实施性,对于目前的"开发"与"保护"这一难题的解决具有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6.
新型城镇化的政策背景之下,寻求低碳可持续发展的城镇化模式已成为普遍共识,由高碳粗放的发展模式向集约高效的低碳乡村发展模式的转变将是未来乡村人居环境建设的发展方向。本文在分析现有乡村"高碳排"与"低碳汇"的现实问题基础上,认为保护乡村生态空间布局,协调乡村生产空间、生活空间和生态空间的价值平衡是构建低碳乡村人居环境模式的关键所在。随后基于绿色基础设施评价的核心技术,构建了适宜乡村的绿色基础设施评价体系,同时将恢复生态学的理论和方法引入评价体系中,并对所研究区域的乡村人居环境进行分析评价。最后,结合"增汇减排"的低碳目标,进一步提出乡村景观格局优化和重组的具体策略,旨在为探索适合生态敏感区乡村的低碳可持续发展之路提供有力支撑。  相似文献   

17.
在人类文明的发展过程中,产品消费与资源破坏总是相伴而生。随着人们环保意识不断增强,衍生出一种新的消费方式,即所谓绿色消费。绿色消费果真能起到生态保护的作用吗?一项推广环保服务的新方案可能才是治本之道。  相似文献   

18.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推进、建设用地不断扩张,城市生态空间正处于剧烈变化中。大量具有生态价值和服务功能的土地不断被侵占,以满足暂时的城市建设需求。但从长远来看,这些生态用地的"消失",将不可避免的影响区域生态平衡,给区域经济的健康发展埋下隐患。广州作为华南的中心城市,改革开放以来,大量外来人口涌入,土地利用变化频繁,生态环境的保护面临着巨大压力。因此,本文基于多源遥感数据,利用监督分类法与综合指数法相综合的复合提取方案对2016年广州生态用地进行空间识别,掌握广州市生态用地存量现状。同时,借助生态风险小区和生态风险等景观指数对广州进行了生态风险评估,结果显示,广州市生态风险呈现明显的多核圈层结构,由多核心的中心向外部逐渐降低。  相似文献   

19.
<正>落实“长牙齿”的耕地保护硬措施,把耕地保护目标任务足额带位置逐级分解下达,由中央和地方签订耕保目标责任书,作为刚性指标实行严格考核、一票否决、终身追责加大对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县和易地搬迁集中安置区支持力度,继续开展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节余指标跨省域调剂加快落实保障和规范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用地政策  相似文献   

20.
牛桂敏 《城市》2016,(8):9-13
京津冀高度依赖资源能源要素投入的产业发展方式,加剧了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的矛盾。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的“绿色发展”理念,为京津冀产业协同发展定下了绿色转型的主基调。绿色转型要求京津冀协同疏解传统优势产业的过剩产能,降低产业结构重量;协同开展绿色、智能制造行动,降低产业消耗和排放强度;协同构筑现代产业体系,降低产业的资源能源依赖度;协同壮大节能环保低碳循环产业,提升产业的环境友好度;协同建设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现代能源体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