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29 毫秒
1.
涂俊全 《社区》2011,(35):57-57
如果有人问:周末的北京,什么地方人最密集?我肯定回答:西单图书大厦。  相似文献   

2.
扁鹊三兄弟     
有一次魏文侯问扁鹊:“在你们兄弟三人中,谁的医术最高超啊?”扁鹊回答说:“我大哥的医术最高明,二哥次之,我的医术是最差的。”魏文侯觉得很奇怪,就问他为什么。扁鹊回答说:“我大哥在病人病情发作之前就已经探究病因并实施治疗措施了,在治疗前后病人没有什么明显感觉,其实他事先就已经在不知不觉中祛除病因了,而一般人都不知道这一点,  相似文献   

3.
王庆孟 《社区》2011,(29):7-7
你的读书方法是什么?是不是正确的,对你的学习是否有帮助?或者根本就不知道自己用的是什么方法,或者根本就没有方法呢?什么是行之有效的读书方法呢?  相似文献   

4.
轻松一刻     
《社区》2009,(36):38-38
臭鱼 有一个人到市场上去买鱼,他随手从鱼摊上拿起一条鱼在鼻子上嗅了嗅,卖鱼的人怕他闻出自己的鱼不新鲜,就生气地说:“先生,你不买鱼没关系,还闻什么?”那人回答说:“我没闻,我是跟鱼说说话。”“你跟鱼说了些什么?”“我问鱼,海里最近有什么新闻?”“鱼怎么说?”“鱼回答我说,它不知道海里的新闻,因为它出海很长时间了!”  相似文献   

5.
庄秋水 《社区》2013,(23):46-46
1922年,梁启超应苏州学界之邀作一篇演讲。他向在座者提出了一个问题:“为什么进学校?”他估计回答十之八九是“求学问”。然后他又问:“你想学些什么?”,回答则可谓人言人殊。任公自己给出的答案,求学问为的是学做人。他说但凡一个人在学校里所学,数理化、史地、国文、英语,乃至哲学、文学、农工商等等,皆不过是做人所需的一种手段。要成一个人,  相似文献   

6.
小猴看见妈妈戴(dai)着眼镜读书写字、奶奶戴着眼镜补衣服,它问是什么道理,妈妈和奶奶回答说:“戴上眼镜看得清楚。”  相似文献   

7.
名言感悟     
有人问古希腊哲学家泰勒斯:“你认为人活在这个世界上什么事情是最困难的?”泰勒斯回答说:“认识你自己。”认识自己难,认识自己的不足更难。  相似文献   

8.
《人生与伴侣》2007,(11):63-63
儿子的姓名 一位女性申请职业时,老板问:“你有几个小孩?”她回答“五个。”老板问“那他们叫什么名字?”她回答:“晓明、晓明、晓明、晓明、晓明。”老板问:“都叫晓明,那你要叫他们吃饭时怎么办?”  相似文献   

9.
老伴儿     
刘建民 《社区》2011,(11):62-62
日常生活中人们常常提起“老伴儿”一词。如果有人问:“什么是老伴儿?”几乎所有的人都会毫不犹豫地回答:“老伴儿。老伴儿,就是老了有个伴儿。”老伴儿再深一步的含义,也许就说不清了。我对老伴儿真正含义上的理解,缘于发生在去年3月家庭中的一场灾难。  相似文献   

10.
给你十分钟     
马敬福 《社区》2010,(17):27-27
如果有人问你:“给你十分钟,你最希望做什么?”你怎么回答?千万不要乱说。因为你的回答很可能关系到你的前途和命运。  相似文献   

11.
他是中国老百姓家喻户晓的相声演员。忙读书、玩摄影、办杂志、搞出版,许多年来,他一直顽强地“霸占”着公众的视线,很多人都在问:下一步他还将做些什么? 2000年底,他作出了令人大吃一惊的回答:出任安徽省蒙城县的副县长。  相似文献   

12.
轻松一刻     
《社区》2010,(10):57-57
两个选择 有一次,马克搭乘小客机旅行,空姐问马克:“请问要不要晚餐?”马克问:“有什么选择吗?”“要或不要!”空姐回答。  相似文献   

13.
如果你问小孩子腊月二十三是什么节日,他们中大部分人肯定会回答不知道.但如果你问他们11月11日是什么节日.他们会异口同声地告诉你:光棍节;如果你问老人圣诞节是什么时候,他们会以摇头来回答你,但是如果你问他们光棍节是什么时候,他们会大声告诉你:11月11日。  相似文献   

14.
老公说我没气质 写这段话的时候,我依然在落泪。昨天晚上,我和老公正要睡觉的时候,他忽然对着我的脸看了又看.我问他看什么,他认真地说:说真的.你怎么没气质呢?虽然你长得挺漂亮,可是怎么就没什么气质呢?我当时肺都气炸了。老公在读书,我一个人负担两个人的生活,还要资助照顾双方的家庭,时间和经济上的短缺让我没有办法去装扮自己。  相似文献   

15.
清敏 《人力资本》2008,(8):92-92
德川家康,这个日本历史上最具传奇色彩的人物,被日本人称为第一忍者。他以其独特的“忍道”开创了德川幕府,奠定了日本江户时代三百年的基业。曾有人问德川家康:“杜鹃不啼,而要听它啼,有什么办法?”德川回答说:“那我就等到它啼为止。”  相似文献   

16.
孟谦 《社区》2009,(18):1-1
曾经有一个笑话,说某气象台接受记者采访时,记者问:“您预报下不下雨的根据是什么呢?”站长回答:“我们气象站有10个人,我每天都问他们今天会不会下雨,如果有两个人说会,其余8个人说不会,那么我就预报降水概率20%!”  相似文献   

17.
唐挺 《国际公关》2010,(4):64-65
前几日,一个刚刚在新浪微博上认识的同行问我,公关的目的是什么?坦诚说,我被问住了。这个问题就像“公关是什么?”“传播是为了什么?”等问题一样,很常见,  相似文献   

18.
《阅读与作文》2009,(5):62-63
人死后是否灵魂存在?这是一个人类最难回答的伺题。有人认为人有灵魂。有人认为人死如灯灭,什么都没有了。但要让自己的观点有说服力,就必须拿出证据。为了证明自己的观点或反驳对方的观点,研究人员进行了各种各样有趣的实验。结果往往千差万别。以下是研究人员迄今实施的10个最奇异的来生实验。  相似文献   

19.
时下的中国又出现了一种时髦,似乎对拥有博士头衔格外热衷。很多人对它趋之若鹫,一旦拥有,顿时身份见涨、层次见高,动不动拿出来show人,仿佛连学问之外也做得超出常人,变得高不可攀起来。那么博士到底是什么呢?世上很多顺理成章的事情,一旦转成“内销”,往往会逆向思维、反其道而行之。比如这学习,在国外,是人为了工作而读书,而在咱们这儿,很不幸,就变成了为文凭而读书。但这也怪不得人,谁让咱们有一个提干、升官、涨工资、拉大旗唬人时万万离不了的——按文凭,而不是按学问、按实际能力来论资排辈的习惯呢。所以,才有时下…  相似文献   

20.
年猪饭     
如果问年菜的味道是什么?相信会有诸多版本的不同回答。潮汕的盆菜展现出了阖家团圆的喜庆,东北的炖大鹅则释放了豪气与热情,四川的各色腊肉舞动出了时光的滋味,北京的饺子就酒传承着“越吃越有”的美好寓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