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流行于晋宋时期的玄佛静观思想是一种哲学认识论,它对晋宋山水诗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1) 由于静观思想要求主体保持一种虚静的精神状态,因而培养了晋宋文人审美的人生态度;由于玄佛学把山水看作是道的显现,因而使悟道与观照山水融为一体,使静观悟道方式转化为对山水的审美方式。所以,静观思想便成为推动晋宋山水诗兴起的一个不可忽视的原因。(2) 静观思想还影响了晋宋山水诗的风格和结构,使其形成了萧散玄静的意趣、清新的景物境界与“山水描写十玄言”的结构模式。(3) 静观思想以独特的认识程序把山水描写引入玄言诗中,随着山水描写成分的日渐增多与玄言成分的逐渐减少,最后发生质变,使山水诗取得了独立的艺术地位。  相似文献   

2.
宋代俳谐词的谐趣是一种独特的审美感受。词人在以自然见谐趣的俳谐词中表情达意、或抒写不平心绪,或以自然山水悟道,表现了宋人与自然的新型关系和诙谐风趣俏皮的新的词作风格。  相似文献   

3.
道家以道为宇宙之总法则,认为人和天地万物均出于道,均应遵循道.但人们却往往背离了道.人为什么背离了道?因为人有精神,精神有其自由性.行为受精神支配,故行为亦有自由性,可以"无为"而顺应自然或道,也可"妄作"而违逆自然或道.那么人应通过什么途径来体道以合于道?精神虽是人背离道的原因,但道家认为体道还须通过精神,只有精神才能体悟道.  相似文献   

4.
胡金旺 《中州学刊》2012,(3):129-133
苏轼用道与易的关系来构建其哲学体系.他认为本体之道只有通过易才能体认,悟道的关键是要做到无心.无心有三种含义,因此,悟道的方式也有三种.在第三种方式的悟道中,苏轼将实践的效果提升到本体的高度,凸显了他哲学的独特品质与价值.性情论是苏轼哲学的一个重要内容,它也是内在于道与易这个结构体系之中的.  相似文献   

5.
唐代是道教成熟和鼎盛时期.纵观历史,道教对于士人的影响之深莫过于唐.唐受道教的影响,最为直接和明显的表现就是唐代山水田园诗之道蕴.其一,道教自然无为、虚静素朴之道对唐人生命观和审美趣味的影响,表现为崇尚自然、亲近自然、超然物外的生命观和对人格自由精神的追求,使山水田园诗显现出清淡、自然的风格.其二,以道教神仙故事为母题,并借道教神仙世界的虚幻之影来表现对现实理想的追求,对山水自然的感悟,使山水田园诗绚烂瑰丽,体现出与众不同的面貌与特质.  相似文献   

6.
<正>刘勰认为:“宋初文咏,体有因革,庄、老告退,而山水方滋。”刘的论断显然与事实不符。事实是:玄风炽烈之时,山水已滋;而山水大盛之际,玄风犹存。确切地说,东晋文人在“山水以形媚道”的观点指导下,把山水题材引进了玄言诗的创  相似文献   

7.
艺道关系是评价中国传统艺术首要的基本问题,不同的艺术类型与道存在着不同的关系。山水画的"以形媚道"是以"形"的视觉方式靠近着、取悦着道,从而使艺术进入至高的境界。"乐几于道"则是人通过深刻了解音乐符号的本质,以视听的方式达到对道的深刻领悟。道、艺、人在艺术活动中获得一种超越性的统一,精神与肉体、目的与途径、感性与理性融为一体。  相似文献   

8.
魏晋玄学对山水画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魏晋玄学以道家老庄思想为主流,其玄学思想对中国山水画艺术精神的形成和发展有着深刻的影响.玄学家用山水诗把哲理的内容表达出来,因为山水形象乃是表达玄理的最合适的媒介.宗炳明确指出,"山水以形媚道",因而山水画论在山水诗出现不久也便产生了,皆是玄学认识论和方法论的必然结果.士人对山水画的欣赏与参与也起到了提升作用,他们借助道家的力量转向山水.山水也一直成为士人画的主要表现对象,他们不但要得山水之体,还要得山水之神,所以山水画也一直成为中国古代绘画的主流.  相似文献   

9.
李佳蔚 《天府新论》2004,(Z2):234-235
在山水旅游中游人通过观山看水体验山水"物境"的自然之美,因其身处其境,情景交融,由此产生"情境".实现情感与理性的超越是山水旅游追求的"游"的最高境界.从"迁想妙得"中调整物我得关系,通过想象去创造,去获得人与物之间的精神交流,物我两忘,由心灵自然与外在自然的浑契无间体现人之心灵的自由状态.  相似文献   

10.
谢灵运开创了中国古代山水诗的新局面,对后代文人山水诗有着重大的影响。历时1 60年后,南朝陈代重要文人江总在宫体诗盛行之时仍学"康乐之体"书写了大量的自然山水之作。随着诗学在南朝的发展,江总自然山水之"康乐体"对谢灵运有着鲜明的继承,但更有超越。江总将目光从宫廷转向山水、佛寺、庭院等自然风光,注重对景物细节的描写,刻画清新小巧的景致,在幽静、清冷的意境中以释对山水,蕴含淡雅、清幽的悲思。远离尘扰,在自然山水中抒发情思与人生感悟,而诗尾往往回归佛理,使六朝诗学实现了从"以玄对山水"到"以释对山水"的转变,为唐代实现"以禅对山水"做好了铺垫。  相似文献   

11.
作为老子哲学的核心、最高范畴,"道"是统一于世界的一种符号或名称,但无法确切地界定.因此老子"道"论存在模棱两可、不可言说等特征.而由"观"入"道"来剖析"观"之本体认识和审美境界,是拓展老子"道"论的实践方式,在老子思想中具有独特地位和意义.通过对《道德经》中"观"在方法论上的洞见探究,来诠释老子哲学中的"观"的本体...  相似文献   

12.
道家艺术与现代文学的诗化美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刘保昌 《学术论坛》2005,11(1):102-107
道家经典富于诗化美。这种诗化美不仅表现在语言层面上的押韵(如《老子》),而且表现在关于"道"的思想本身即是诗性的,也表现在老庄人生风采的诗化之上。中国现代文学所具备的诗化美,不仅是对以老庄道家为起源的意境理论的借鉴与利用,而且是通过道家式的情感内敛、寄意自然山水的方式来实现的。中国现代文学的诗化美是一道亮丽的风景,正日益受到文学史家的重视与好评。  相似文献   

13.
在《老子》中,出于"自"者不必合于"道","自然"虽合于道却因其"自"之不同而彰显出不同意蕴:万物之自然与百姓之自然虽出于"自"且合于道,却以圣人高度精神化的作为去除其内外之扰为前提。圣人之自然则以高度精神化的觉悟与修道守道为特征,而作为范导性的道之自然又是这些不同自然的前提与根据。故"自然"虽为一正价值,其价值却有质与量的差异。没有纯粹的自然,更不存在高于道的自然。在魏晋玄学家思想中,一方面,自然被提升为最高原则与最高价值;另一方面,《老子》中的几层自然义分别得到发挥。王弼发挥了万物之自然义,嵇康发挥了民之自然义,郭象发挥了圣人之自然义。以道之下的自然为自然,并以自然来规定道,道注定沉沦。以道规定自然,以道之自然为真正自然,道与自然或复明矣。  相似文献   

14.
人文主义对科学主义的微词或指摘主要表征于自然的祛魅、本性的迷失、生活世界的湮没和人生意义的失落等方面。人文主义抵戯科学主义的话语轨迹实质上隐蕴了一段段人文意识排斥科学迷信和科学沙文主义的心路历程,也展现了一幅幅圣哲先贤在求道、闻道和悟道中反对科学主义霸道、背道的历史画卷。  相似文献   

15.
随着士人自然审美意识的深化,山水诗中审美主体自我呈现的方式大致经历了三个层次:以玄佛对山水是要从山水中发现对应于主体的精神本体,主体置身自然之外;以情意对山水是以山水为生命之情的直接形式或载体,主体向自然融入;以哲思对山水是以山水为求诸内心的媒介,表达主体内在心灵对人生、历史和宇宙之道的深刻体味,主体独立于自然之上.这个逐步超越现象界、回归内心的主体自我呈现过程,是庄玄、禅宗艺术精神转换演进的必然结果,也是传统社会自中唐以后审美理想蜕变的典型反映.  相似文献   

16.
《东岳论丛》2016,(10):99-105
主客二分的预设导致了人们解读"道法自然"的两难困境:如果"道"无所效法,就会使老子哲学遭遇独断论的责难;如果"道"效法实际的"自然",就会与"道生万物"相矛盾。通过现象学的分析发现,"道法自然"实际上内蕴了人的视角;其含义是"道"需要"人"依据于"自然"道出自己。从人的视角来看,"道"与"自然"的关系就是本质与现象的关系。通过人的本质直观,"道"与"自然"最终在"有无相生"中显明它们的关联意义。  相似文献   

17.
王阳明心学的向内生成引发了对人自身生命意义的叩问,是程朱理学中格物致知方式转向的标志,向心内探求成为悟道的不二法门。可以说心学具有明显的内指性生命体验的审美特征,这是不同于理学的独特价值所在。  相似文献   

18.
儒、道、释思想与唐代山水田园诗高人雄儒、道思想源于中国本土。佛家思想源于印度,东汉末年传入中国后,受中国文化的影响,发展成为具有中国特色的宗教。在漫长的封建社会中,儒道佛三家思想对文人学士,文化艺术都起着重要的作用。唐代山水田园诗自然也不例外。以往人...  相似文献   

19.
陆建华 《江淮论坛》2021,(6):96-102
道是宇宙中一切存在者的本原,生出天、地、神、人和自然万物;道有"无物"与"有物"两种状态,可以分别称作"无"与"有",其中,"无物"状态是更为根本的状态,无生出天、地乃至神、人,有生出自然万物.无和有都超越感知,不可以从感知维度加以认知,不可以从感知维度为其命名.认知道的方式是以心"观"道,也就是以心"观"无、"观"有,实质是对于道的"悟";由于悟不可以言说,所以,道依然不可以命名.道生天、地、神、人、自然万物,天、地、神、人、自然万物存在于道之中,又由道所构成,决定了道的主宰性,而道的主宰性又具有无为性质.  相似文献   

20.
严耀中 《文史哲》2022,(3):75-84+166
山水诗及画在晋宋之交出现,是儒家天人合一观念影响的结果。人与自然的关系是人被物化而归于自然,还是人将自然“文化”,这既是儒、道两家意识上的一条分界线,也是山水自然能否融入人的精神世界之关键所在。人将自身的本性原情赋予自然,山水也就有了人格与人性,从而在文学艺术里作为人的生命力的一种活泼能动的体现。如此构成的山水诗画涌现背景,是在魏晋六朝的玄谈中逐步形成的。在玄谈的思想交锋论辩过程中,山水被纳入以人为本的天地中,变得有声有色而活力四射,亦即所谓“山水方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