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经过几年来的不断探索和实践,高中数学课堂有效教学取得了一定的成果,文中概述了高中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然后分析了推动高中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策略:师生互动策略、创设促进自主学习的问题情境策略、设置能启发学生创新思维的题型策略、现代教学技术与高中数学整合策略。  相似文献   

2.
大学英语新课堂旨在构建充满生命力的课堂,倡导互动式的课堂.英语课程要从学生的学习兴趣、生活经验和知识水平出发,鼓励学生体验、参与实践、参与合作和交流,从而提高学生的语言综合运用能力.那么,如何开展互动式的课堂教学呢?一是增加课堂的趣味性;二是教师观念的转变:“放权”,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体;三是开展生生互动的组织形式.四是文化交际的互动.五、创造互动情景.  相似文献   

3.
宋铭 《现代交际》2015,(2):253+252
作为一名教师,如何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是我们值得思考的问题。笔者结合实际教学,从如何正确引导学生学习来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利用自主、合作和探究学习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积极性;从传统教学方式的转变到多种教学方式相结合,营造高效率的数学课堂教学模式等方面提出了在新课标背景下如何提高高中数学高效课堂教学模式进行研究。  相似文献   

4.
课程改革对我们的课堂教学提出了较高的要求.我们正面临着新的挑战和机遇,让课堂充满生机和活力的同时提高课堂教学质量是所有教师的最大心愿.但数学相对于其他学科较抽象,理论性、逻辑性更强,所以很多学生感觉数学难,花的时间很多可成绩并不理想.高中数学新课程要求教师通过课堂教学,让学生积极地自主学习、探究,培养他们的创新意识.本文着重探讨问题教学在课堂教学中的现实意义及注意事项.  相似文献   

5.
数学课堂教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是师生之间、学生之间交往互动与共同发展的过程。因此。数学课堂教学必须从学生的实际出发,创设有助于学生自主学习的问题情境.引导学生通过实践、思考、探索、交流,获得知识,形成技能,发展思维,学会学习,促使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生动活泼地、主动地富有个性地学习。教师是创新课堂的建设者。课堂是师生合作探究的“研究室”,学习过程是师生积极互动、共同发展、富于创造性的活动。通过近5年的新课程实验.结合教学实践研究。尝试构建一个力图改变学生学习方式的数学教学模式——自主探究的课堂教学模式,从以往课堂上“单一、被动的学习方式”向多样化的学习方式转变,促进新型的自主探究、合作交流、操作实践等学习方式生成和建立。  相似文献   

6.
许妤 《职业》2022,(2):94-96
在数学课堂教学中,通过创设民主、平等、合作、和谐的课堂氛围,让教师和学生之间进行有效的心理互动、言行互动,师生共同发展,可以形成良好和谐的新型师生关系,有助于提高教学效率.本文对数学课堂教学中良好师生关系的构建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7.
新课程倡导建立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对我们教师的职能和作用提出了强烈的变革要求,即要求传统的居高临下的教师地位在课堂教学中将逐渐消失,取而代之的是教师站在学生中间。与学生平等对话与交流;过去由教师控制的教学活动的那种沉闷和严肃要被打破,取而代之的是师生交往互动、共同发展的真诚和激情。  相似文献   

8.
所谓生态高效课堂,是指在课堂教学中,教师为学生创设和谐的学习环境,让学生富有个性地自主学习、开放地合作学习与探究学习,最终实现高效率、可持续发展的课堂模式。要想打造英语高效课堂,提高教学和课堂效率,笔者认为,打造英语生态与高效课堂尤为关键。  相似文献   

9.
对话教学是一种强调在真诚、平等、交流、合作前提下师生双方展开对话,并在此过程中学生达成知识,情感和态度的发展。然而在反观现实中的初中语文课堂教学之后,发现教师在很大程度上没有摆脱传统思维的束缚。本文主要从初中语文课堂对话教学的实践中所出现的问题进行反思并提出改进思路。  相似文献   

10.
卢金辉 《职业》2020,(2):61-62
"任务驱动式翻转课堂"教学模式,更新了教育教学理念,转变了教学模式和学习方法,构建了师生平等交流、多维互动、适合中职学校教学实际的高效课堂教学策略。教师可以在智慧教学系统中发布"导学案"和"微课程",通过任务驱动,学生课前完成知识的学习。课堂上学生交流展示,教师答疑解惑,教师从讲授者转变为学生学习活动的参与者,这让教师有更多的时间参与学生交流互动,对每位学生的学习进行个性化指导,解决学生的实际问题。"任务驱动式翻转课堂"完全变成了生本课堂,实现了学生自主学习,打造了高效课堂。  相似文献   

11.
自主合作学习模式是一种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能充分突显学生主体地位的学习模式。教师在课堂上积极组织学生以小组合作的方式进行交流和讨论,能让学生的自主学习、思考问题的能力得到有效提升,学生在自主合作学习的过程中,其自主学习能力和综合素质都能得到提升,进而实现全面发展。本文立足于自主合作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意义,浅要探讨在小学语文教学中使用自主合作学习方式的策略,以期提高语文教学质量,促进小学生成长。  相似文献   

12.
沈兆钧 《职业》2017,(11):108-109
近年来,中职语文教学陷入了学生厌学、老师厌教的尴尬境地.然而,随着职业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包括中职语文核心素养在内的中职学生职业核心素养对学生未来的发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那么,在理想与现实的矛盾面前,该如何打破课堂的沉默,激发学生的主体意识,该如何构建培养中职语文核心素养的高效课堂呢?笔者采用"动态合作课堂"的教学方法,变传统的"静态课堂"为"动态合作课堂",以学生为主体,构建教师、学生、教材三位一体的教学活动场景,预习时与社会和资料互动;课堂上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延伸阶段与个人发展互动,用学生的言说来对抗课堂的沉默,从而让学生在与经典对话的过程中,提高语言能力,开发思维能力,提升审美鉴赏力.下面,笔者以《雨巷》课例研究为例,谈谈如何通过构建"动态合作课堂"来培养中职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破解中职语文学生厌学、老师厌教的难题.  相似文献   

13.
陈磊 《职业》2010,(12)
英语课堂是语言实践的课堂,必须努力营造有利于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课堂教学氛围,使学生在频繁的课堂教学活动中,聚精会神地投入其中每一步骤,充分调动学生在课堂学习中的自主性、独立性、独特性、体验性,与教师互动,与同学合作,使英语课堂成为民主、平等、安全、愉悦的课堂.  相似文献   

14.
语文教师要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向课堂要效率。在有限课堂时j.,-j和空间内。采取恰当的教学方式,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主动性,要把教学过程看作是对话、沟通、合作共享的活动,为学生主动探索和发现提供空间和机会,让学生积极参悟学习语文,才能实现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5.
近年来,大多数高校大学英语阅读课堂的教学形式较之传统授课方式有了很大的转变。大多数英语教师在课堂上或多或少地与学生展开互动,或组织学生直接进行各种课堂活动,提高了学生对英语学习的兴趣和学习的主动性。然而,很多英语教师反映课堂教学互动的效果并不十分理想;一方面很多学生在互动活动中表现得十分消极;另一方面有些教学互动并没有达到教学的真实目的。笔者就以上两个方面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力求提出大学英语阅读课堂有效教学互动的实践手段。  相似文献   

16.
通过学习从理论上进一步理解了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新的教学理念,我认为改革不能仅仅停留在理念的更新上,新的教学理念更需要广大的一线教师在实际教学中去实践,去贯彻。新的教学理念需要教师调动学生的情绪,点燃学生智慧的火花,让学生想学、愿学、乐学。新的教学理念需要充满生命活力的课堂,在课堂上学生应畅所欲言,自主互动,充分地说出他们的所思、所感、所悟、所疑、所惑。  相似文献   

17.
课堂组织技能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具有重要性作用。教师平时教学活动时,要从教学组织的角度改善高中数学教学。树立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积极营造一种活泼生动的课堂氛围,促进学生主动进入最佳的学习状态。有意识地进行合作教学,使教师、学生的角色处于随时互换的动态变化中。通过设计集体讨论、查缺互补、分组操作等内容,锻炼学生的合作能力、聪明才智和创造想象的能力。  相似文献   

18.
在"互联网+教育"背景下,"互联网+课堂"教学成为竞相研究、设计的课题。在教学实践中进行探索、总结,以互联网与课堂教学融合为基础,通过课堂教学的角色定位、组织形式、环境创设、组织技术、管理策略进行智慧课堂教学设计。重点强调了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师导学、导说、导做的主导作用,倡导在教学中采用自主学习、合作探究、交互交流的教学方法。  相似文献   

19.
李海  张玲 《职业》2013,(6):49-49
教学过程中最活跃的因素是师生关系。热爱每一个学生,意味着教师上课不仅是传授知识,而且是一起分享、理解,体验着生命的价值和自我价值实现的过程。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以全体学生的发展需要为中心,以学生的主动参与为途径,以学生的个性发展为目标,着力构建科学高效、自主合作、充满激情的活力课堂。  相似文献   

20.
新课改下的新课标教学任务中,提出了培养初中地理课堂上学生的创新能力,笔者在本文中首先论述了如何与教师在课堂教学中采取方法来培养初中生地理课堂上的创新能力。其次,在地理教学课堂上,教师和学生建立的浓厚的课堂学习氛围,让初中生在一个良好而充满学习氛围的环境中进行有效地学习。最后,借助多媒体教学辅导工具,让学生对地理知识的学习更加充满立体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