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深刻揭示了新世纪党的建设的远大目标、根本标准、内在要求和正确方向,完整地再现了中国共产党面向新世纪、迎接新挑战、解决新问题、完成新使命的时代形象;江泽民同志关于中国共产党要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要求的科学论断,丰富了毛泽东、邓小平关于坚持党的先进性的理论;关于中国共产党做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的代表的论断,发展了毛泽东、邓小平关于文化建设的理论;江泽民同志提出了中国共产党要始终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的论断,深化了毛泽东、邓小平关于党的根本宗旨的理论.  相似文献   

2.
邓小平科学回答了"什么是马克思主义"的问题.他认为马克思主义就是共产主义,它的精髓是实事求是,它的基本原则是发展生产力;马克思主义是科学的思想体系,是发展的理论,是很朴实的道理;马克思主义是强大的精神支柱,是科学的思想方法.  相似文献   

3.
邓小平的"三农"思想,是一个博大精深的科学理论体系.他坚持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从我国的国情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的实际出发,正确地回答和解决了许多重大的"三农"问题,创造性地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三农"思想.  相似文献   

4.
邓小平发展了唯物辨证法的发展观,强调利用矛盾的统一性,把两点论和系统论统一起来,运用系统辩证思维,从而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唯物辨证法.邓小平提出"马克思主义基本原则是发展生产力"的思想,恢复了生产力是社会发展最终决定力量的原理;提出了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论断,解决了生产力发展的内部动力问题;把解放生产力和发展生产力统一起来,既肯定了生产力的决定作用,又承认了生产关系的巨大反作用,巩固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唯物论.  相似文献   

5.
(一) "中国共产党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是"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理论基石,是从社会发展规律和现代化的意义上,阐明了马克思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理论原理.在这一命题中,"先进生产力"和"发展要求"是相关联又相区别的两个概念,两者并不是直接等同或同一的,否则的话,一方面,理论上我们就难以界说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问题,也难以辨别西方发达国家的生产力状况与其社会制度的优劣问题.  相似文献   

6.
毛泽东在探索如何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发展要求的实践中 ,提出了许多有重要理论价值的观点 ,为邓小平开创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作了思想上和理论上的铺垫。邓小平通过对如何代表先进生产力发展要求的探讨 ,解决了实现中华民族历史复兴的新课题。以江泽民为代表的党的第三代领导集体 ,提出“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 ,是继邓小平成功地解决了“什么是社会主义 ,怎样建设社会主义”之后 ,从根本上回答了我们应该“建设一个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的问题  相似文献   

7.
用矛盾论思想解读、研究"三农"问题,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全面理解"三农"问题矛盾的普遍性,寻求"三农"问题矛盾运动的一般规律,对于研究我国"三农"问题具有方法论意义;深刻把握我国"三农"问题矛盾运动的特殊性,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只有用不同质的方法才能解决不同质的矛盾;正确判断我国"三农"问题的主要矛盾,紧紧抓住"三农"问题主要矛盾的主要方面,才能在实践中坚持唯物辩证法的"两点论"和"重点论".  相似文献   

8.
发展先进生产力是发展先进文化、实现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的基础条件,贯彻落实"三个代表"重要思想,首先必须代表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我们必须明确我们同发达国家在生产力发展水平上的差距,深刻理解发展先进生产力的重大意义和深刻含义,发扬求真务实精神,在实践中思考如何加快发展先进生产力问题.  相似文献   

9.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突破了对党的性质的传统理解,突破了党执政的群众基础的阶级标准,代之以先进生产力和先进文化的标准,这就使得党的群众基础得到最大的扩展,从而为党获得了更广泛、更先进、更坚定的群众基础扫清了思想认识上的障碍."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解决多元利益格局下利益整合的法宝,它不仅成为解决好利益整合问题提供了理论上的依据,而且必将通过这一问题的解决推动中国社会的持续进步与发展.扩大党的执政基础和整合利益的关键是解决好城乡统筹发展.  相似文献   

10.
段媛 《阴山学刊》2006,19(5):82-85
把科学技术视为一种生产力是马克思主义历来的观点,对此邓小平、哈贝马斯都有所继承和发展,邓小平"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与哈贝马斯"科学技术是第一位生产力"尽管在表达方式、理论来源、转化机制方面有相同之处,但由于邓小平和哈贝马斯对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意义、社会作用、历史实践活动主体的不同理解,二者最终没有形成一致的世界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