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20 毫秒
1.
民族主义是孙中山三民主义理论和纲领重要组成部分,民族主义革命目标则是民族主义的集中体现,对革命进程具有重大指导意义。以争取民族独立和创建中华民族新族体为目标的民族主义旗帜在辛亥革命后重新举起,是中国民主革命历史进程的大事,是孙中山民族观念和民族政策发生重大变化的体现,是其旧民族主义的重大发展,也是向新民族主义转变的前提和基础,具有重大的历史意义。本文拟对此进行初步分析。水平所限,尚望学者指正。  相似文献   

2.
民族主义是一种错综复杂的历史现象 ,其本质是民族利己主义。由于其依存的载体不同 ,在不同的时期表现出不同的类型与内容。冷战结束后民族主义主要表现为破坏国家统一的民族分离主义、西方大国的民族沙文主义、维护国家独立实现自主发展的发展中国家的民族主义、联合图强的民族聚合主义和宗教民族主义。民族主义是一把双刃剑 ,它对多极化发展的世界格局产生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3.
当代中国民族主义透视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民族主义在20世纪80年代末重新兴起。当代中国民族主义在表现形态上是一种相对温和的、以世俗理性为基础的民族主义,在内容上则根本上是一种爱国主义。在其发展进程中,中国的民族主义受到内部和外部诸多因素的制约,尽管如此,由于主客观两方面的原因,它在中国的大地上仍然有存在的必然性,而且还会在未来的日子里成为凝聚民族力量、维护民族利益的巨大力量。  相似文献   

4.
全球化的扩展不能导致文化民族主义的废弃,甚至在事实上反而导致了文化民族主义影响力的增强。文化民族主义具有其存在价值,文化民族主义通过对本民族文化独特性的强调和对民族文化自我认同意识的维持及强化创新,以增强民族的凝聚力,谋求民族国家的生存、发展和强大,并最终对世界人类文明有所贡献。加强民族主义的文化反思,塑造中华民族文化精神。  相似文献   

5.
民族与国家合一是中国传统政治体制。19世纪末民族主义在中国勃兴。清政府以民族主义富国强兵,反对帝国主义;革命党人以民族主义推翻清政府。民族主义在新军中传播,在革命党人影响下,新军接受反清反帝的民族主义,发动了辛亥革命。辛亥革命胜利后,民族主义从排满转向反帝。建设现代民族国家是辛亥革命胜利后民族主义宗旨。孙中山为代表的革命党人建设现代国家的基本原则是:在新的民族国家中,各民族应当超越血缘种族,建立一个富有包涵力、整合力、融合力的现代国家体系。在一个国家的大范围内融合凝聚各民族,发展成一个强大的中华民族。民族主义与国家主权在理论上应当合而为一的,民族主义与国家认同也应当是合二为一的。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是民族认同与国家认同的基础,由此凝炼出共同的民族精神,建设强大的民族国家。这就是辛亥革命留给我们的珍贵遗产。  相似文献   

6.
论二十世纪中国的民族主义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在20世纪,中国民族主义高涨曾有过三次浪潮。它主要源于外来的强烈刺激,而非中华民族自身在近代化方面的发展,因而它的特征是族类民族主义、政治民族主义、文化保守主义特别发达,而经济上的民族主义则异常薄弱。由于对付沉重的民族压迫主要是靠保持原先生产方式的农民,所以中国民族主义的作用是双重的:推动了中华民族在政治上、文化上的紧密结合,也使得形成真正的近代民族多了一层障碍。七十年代末以来,中国民族主义进入了新阶段(解决“球籍”问题)。民族主义的内涵已从政治转向经济。  相似文献   

7.
民族主义是民族形成的一种普遍社会现象,它源于民族歧视和民族压迫,其实质是民族或国家之间利益关系的相互影响和冲突,其功能效应有正负之区分,其发展趋势将逐渐减弱.民族主义可以分为争取政治权利的政治民族主义、强调经济利益的经济民族主义和维护本民族物质文化的文化民族主义三类.进攻型和防守型是区别民族主义性质的首要的、直接的、现实的标准.中国民族主义的真谛是民族自尊与民族平等.  相似文献   

8.
民族主义是世界近、现代史发展过程中的产物,是具有普遍意义的世界性现象.对民族主义的认识应从民族主义思潮和民族主义运动两个方面来进行.本文通过对世界民族主义各个阶段的社会历史背景、民族主义思潮以及民族主义运动进行了较为系统的梳理,认为当前民族主义思潮、民族问题之所以在全球不断蔓延并成为当今世界政治中的一个突出问题,既是当代世界政治、经济发展的必然产物,又是民族主义发展的必然结果.  相似文献   

9.
在东方近现代反殖民斗争中出现了宗教民族主义文学这一民族主义文学类型.这种文学以本民族固有的宗教文化为基础和依托,讴歌本民族宗教的光荣传统,表现本民族的宗教情感,体现了本民族的民族精神,在近现代东方反殖民斗争中发挥了重要的号召、鼓舞作用,对本民族文学乃至民族国家独立具有深远的影响.在南亚次大陆出现的印度教民族主义文学和伊斯兰教民族主义文学是这种宗教民族主义文学的典型代表.  相似文献   

10.
民族主义是15 、16 世纪起源于欧洲的一种历史潮流,在构建资产阶级民族国家中起了重要作用。进入20 世纪,民族主义的性质和内容随着历史环境的变迁而发生了嬗变,沿循着世界上三种不同类型国家民族主义发展的历史轨迹,可以清楚地看到20 世纪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发展中国家和社会主义国家民族主义变化的轮廓和线索,以及它在社会历史发展中的政治功能。民族主义是一面不倒的旗帜,透过它的政治功能可以看到它具有强大生命力的原因。  相似文献   

11.
新时期网络参政对中国民主政治发展促进作用将更加明显,是有中国特色民主政治发展的重要内容之一。网络参政的作用已经引起了党和国家领导人的重视,地方党和政府的负责人也逐渐注意到网络参政的实际意义,其作用主要体现在:促进参与式民主的发展;促进传统集权等级制权力结构的转换;促进社会平等;促进政治、政府公开的发展;促进选民与人大代表的沟通;促进公民政治社会化的加强。网络参政还是把双刃剑,应该加强规范和管理。  相似文献   

12.
清末民初,中国社会结构发生剧烈变动,开始由传统社会向近代社会转型。这种近代化的转型不仅体现在政治变革层面,同样也体现在妇女解放方面。中国真正完全意义上的妇女参政运动应始于20世纪初辛亥革命前后。这个时期兴起了以实现男女平权、争取妇女参政为主要目的的妇女参政运动。同时,因为处在辛亥革命这一特殊的历史背景下,这一运动注定打下深深的时代烙印。这种烙印也一直影响着中国以后的妇女参政运动。  相似文献   

13.
利益多元化已成为当今中国社会的一个重要特征,利益多元化趋势的发展虽然促进了社会政治参与扩大化,有利于民主政治发展,但也带来了一些不稳定因素。在利益多元化趋势的背景下,各民主党派作为参政党议政党在维护政治稳定、保障政策的平衡和促进社会福祉的最大化方面具有特殊的优势地位和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4.
中国共产党的军事伦理现以科学社会主义为军事爱国之政治价值取向,实现军事伦理观与社会主义、共产主义及无产阶级国际主义的统一;以深厚的国家民族观念为思想基石,具有浓厚而强烈的国家主权意识和民族尊严意识;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伦理价值取向,坚持人民利益至上,忠实捍卫人民利益;始终以国家民族利益为战略谋划之最高准绳,以人民战争和积极防御为战略指导;以革命英雄主义为战胜一切敌人和困难的强大精神支柱.这些系统的思想理论,从军事伦理角度极好地解决了"为何而战、为谁而战、如何去战"等一系列带根本性的理论和实践上的重大问题.是中华民族实现伟大复兴的宝贵精神财富.  相似文献   

15.
邓小平与中国的发展道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争取民族独立,加快社会发展,是近代以来中国面临的两大历史课题.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的建立,解决了民族独立问题.如何用社会主义加快中国的发展,是随之而来的问题.在毛泽东探索的基础上,邓小平以其卓越的胆识和科学的探索精神,成功地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这条道路立足于国情,面向世界,以实现中国的现代化为明确的现实目标,在创造和平的环境中发展自己,实现着民族的复兴和中国的崛起.  相似文献   

16.
抗日战争初期,顾颉刚在昆明《益世报》创办《边疆周刊》,并发表文章《中华民族是一个》,从而引起众多学者的争论。因为战争和政治的原因,这个讨论没有充分展开,但为以后民族理论的发展打下了一定的基础。新中国成立后,民族学者、历史学者在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的指导下,运用现代人类学、民族学理论,结合中国的历史和现实,在民族理论、历史理论方面提出了富有创新意义的见解,尤其是费孝通“中华民族多元一体”的民族理论和白寿彝“多种形式的多民族统一”的历史理论,高屋建瓴地揭示和概括了中华民族的特点及其形成、发展的规律,反映了中国民族理论的日趋成熟。  相似文献   

17.
中国文化传统中的一些适应时代要求、反映国人普遍内心需求的价值与信念,不仅保持了中国政治的独特性,而且成为支撑中国社会稳定运行、并推动其发展与进步的重要力量。中国共产党需要将自身的执政模式深深地扎根于本民族的优质文化土壤之中,把中国文化传统中一些正面、积极的因素融入新的时代,促进国家的团结与凝聚,实现中华民族的复兴。从文化分析的视角,考察中国共产党的执政模式,可以发现平等、民富、尚公、务实、和谐、尽责、自律等价值与信念在决定中国共产党的执政理想、执政目标、执政理念、执政思维、执政方式、执政路径、执政规范等方面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当前中国共产党已经确立了平等化发展的执政理想、经济权利优先的执政目标、尚公的执政理念、实用理性的执政思维、"无对"的执政方式、介入式的执政路径以及自律型的执政规范。  相似文献   

18.
民族政治发展研究缘起于中国政治学、中国民族政治学的学科发展和统一多民族国家政治实践的变化。目前,这一研究主要涉及民族政治发展的内涵与内容、形成与实现、困境及出路、目标与战略、未来走向及政治发展与政治稳定、政治发展与政治参与、政治发展与政治文化建设等领域。在未来的发展过程中,民族政治发展研究将呈现出注重实证分析与现实问题和个案研究、注重政府政治体系与非政府政治体系并重等走向。  相似文献   

19.
中国酒信的结构体系、社会影响及其趋势特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中国酒信是一种精神文化现象,是加强自信心以把握自然力的心理手段,具有信仰、文化、功能三大结构系统,它顽强而深远地影响着中国传统社会的政治、技术、文化习俗和宗教等许多方面。虽然中国酒信具有强烈的民族色彩和迷信色彩,但它终将随着社会文明程度的不断提高而日渐式微,直至消亡。  相似文献   

20.
以党内民主带动和促进人民民主发展已成为中国政治发展的共识。但是,党内民主与人民民主是两个不同层次的民主,在我国特殊的国情和党情下,党内民主建设在国家政治发展中具有重要的地位与作用:①党内民主建设是中国政治发展的基础和保障;②党内民主建设是中国政治发展的重要战略选择;③党内民主建设有助于中国政治稳定发展。认清党内民主建设在中国政治发展中的地位与作用,有助于全面而深刻地认识中国政治发展的艰巨性和复杂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