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961年4月以来,日本著名女乒乓球运动员栗本(松崎)君代曾6次访问中国,已故周恩来总理先后5次接见了她。1976年1月9日清晨,当绝大多数中国人在广播里闻知敬爱的周恩来总理因患癌症逝世的噩耗的时候,日本前著名运动员、第25届27届世界乒乓球锦标赛女子单打冠军栗本(松崎)君代也在友人的电话里获悉这一不幸消息,她手里的话筒不禁哆嗦起来,泪流满面,心在颤抖。她想起半年前周总理在忍受着病魔煎熬的情况下,仍不忘给予她慈父般关怀的情景。1975年6月初,应用总理的邀请,松崎君代再次访问中国,这是她15年来的第6次中国之行,前后逗…  相似文献   

2.
从3方面对中日两国的“鬼”进行了对比。首先,从现代的“鬼”的概念上进行了对比;其次,明确了中日 两国鬼的产生及各个时代鬼的形象及举动;最后,通过对中日两国各50人作调查问卷,发现现代中日两国人对于 鬼的认识也有所不同。中国人基本上都怕鬼,而一部分日本人却喜欢鬼。通过以上3方面对比发现,日本的鬼确 实受到中国文化影响,但不是中国的鬼文化,而是从中国传入日本的佛教及中国的道教。而现代一部分日本人之 所以喜欢鬼,大概是因为在现代日本许多地方的节日中,鬼都起到赐福于人,监督督促人们行为的作用。  相似文献   

3.
近藤大介 《社区》2012,(10):63-63
长期在中国北京工作,许久没回日本。近期回日本探亲,刚一到市区就听说,日本女孩着迷韩国男人,表现在日本女孩特别喜欢去一个叫大久保的韩国人社区。  相似文献   

4.
我叫不叫     
我是一条京巴狗,是在四个月大的时候被现在的女主人由乡下带到城里来的。女主人对我极为宠爱,不过邻居家的大黑狗却对我说:“别看她现在喜欢你,时间一长,她说不定就把你给扔了。”“我只要能讨她喜欢,听她的话就行了。”那之后,我更是处处刻意讨女主人的喜欢。现在,她不管到哪儿,都乐意带着我。[第一段]  相似文献   

5.
桂阿姨我和桂阿姨的结识,是在一个日本语俱乐部里。持阿姨其实不是中国人,而是战争中日本人丢在中国的孤儿,随着中日邦交正常化,于80年代末举家来到日本。杜阿姨和我母亲一样大,1943年出生,今年应该满56岁了。对于战争,她已经没有记忆,据说是辗转了几个家庭之后,才在最后的养母家长大成人。在北国都市哈尔滨,她工作、结婚、生于,经历了文革,也经历了随后的改革开放,走着与万万千千普通中国人一样的道路。但是命运往往就是喜欢开这样的玩笑。在桂阿姨走完了几乎一大半的人生时,日本的哥哥来中国找到她,说是生母因思念女儿过度…  相似文献   

6.
《北方人》2008,(5)
她那一年考到北京读研的时候,曾经有过犹豫,每年6000元的学费,让她徘徊了许久。最终,强烈的求知欲望让她决定贷款供自己再读3年。班里总共12个人,清一色全是女孩。每日读完书,一群女子最乐意做的就是聚在一起唧唧喳喳讨论时尚衣饰、明星运程、旅游名胜。她喜欢这群热情的女孩,她亦喜欢安静地坐在她们旁边,听她们得意地挑着眉胡吹神侃。  相似文献   

7.
光子 《华人时刊》2005,(12):57-59
做家教发现手包商机 江薇是中国西北一家皮具厂的设计 师,1995年,为照顾在东京大学攻读博士 学位的丈夫去了日本。因当地物价高得惊 人,到日本的头一年里,江薇为了补贴家 里的开销,一边在一所语言学校学习日 语,一边在一个拉面馆做服务生,每月赚 取5万曰元的工资。她普通话讲得比较标 准,精通英语,在朋友的帮助下,后来她又 找到了一份短期中文家教工作。 江薇要教的是一个叫由加利(ひか り)的日本居家妇女。她的丈夫是美国人, 在日本的一家大型企业做亚洲地区首席 执行官。之所以要让他的日本妻子学习中 文,是因为他刚刚接到了总部的调令,夫 妻俩将于3个月后到中国赴任。由加利的 英文很好,在找江薇之前也曾在日本中文 学校学习过一段时间,但是学习效果并不  相似文献   

8.
林祁 《可乐》2011,(6):10-10
太阳升集团总裁吕娟被誉为"日本最成功的华人女企业家"之一,是"崛起于日本男权商业社会的中国女性"。1990年10月11日,出国改变了吕娟的人生。她出国时竟身无分文,把母亲千辛万苦借来的那沓美元,让飞行大队长转交给了母亲。她满怀豪情"独身闯天下",却没想到最简单的问题:下了飞机,没钱怎么办?抵达成田机场,果然没人来接机,吕娟这才着急起来。  相似文献   

9.
陈建霞 《今日南国》2008,(17):31-31
我喜欢蓝色,喜欢天边那淡淡的蔚蓝色,因为这样的蔚蓝色总能让人安静下来并对未来充满了遐想。传说中在龙城柳州也有这么一个蔚蓝色的地方,于是,我决定在这个周末背上行囊去寻找传说中的那一抹蔚蓝。  相似文献   

10.
《新少年》2024,(3):16-17
<正>亲爱的多多熊:我和我的一个同学都有微信号,每次我换新头像和昵称时,她都要求我换另一个,可是我一点儿也不喜欢听她的。要是不换的话,她就会一直说这件事情,我该怎么办?彩虹小白马为了让他人满意,而做自己不喜欢的事情,最终你的感受会如何?如果她高兴而你开心或者怎么样都无所谓,那就按照她的要求更改你的昵称和头像;如果照她说的去做,反而让你更难过,那就坚持用自己喜欢的头像和昵称。如果你不更换,她会一直说这件事情,你也不要太放在心上,毕竟说什么、什么时候说都是她的权利,我们也不必干涉她的自由。  相似文献   

11.
有女子对我说,她已经能让心沉下来,不再浮躁,开始喜欢一些细微的美好。 如同佛祖拈花示众,我就是那会心一笑的迦叶。我说,我也是。  相似文献   

12.
敖林 《今日南国》2008,(6):68-69
17岁的时候,我开始喑恋一个叫江汉平的男生。所有的女生都在背地里喜欢他,还打探到他喜欢莫文蔚那样的骨感美人。 我不是骨感美人。相反,我胖得要命,同学都叫我“肥肥”。 沈原就是这样的一个骨感美人。沈原是我们的班花,她叫我“肥肥”的声音又脆又响。每次听到她的声音,江汉平就会回过头来。他的眼睛里有一抹让人沉醉的温柔,那抹温柔,是给沈原的,  相似文献   

13.
曹红 《21世纪》2010,(4):29-29
刚来美国读博士的时候,在系里听到风言风语,说是中国留学生只喜欢与中国人做室友。有一次有个教授就在我面前嘀咕:那英语怎么提高?怎么能了解美国文化?为了不加强他们的这种印象,我就铁心找了个美国室友。  相似文献   

14.
她原本是一个天真烂漫的少女,在父母的呵护下过着无忧无虑的生活。 但是一次意外火灾让她失去了美丽的容颜,她不再是那个性格活泼爱笑爱闹人见人爱的小姑娘了。由于面貌丑陋她走在大街上常常有人在背后指指点点,让她很不舒服。渐渐的她变了,变得沉默寡言、性格孤僻,不再喜欢和人交往。  相似文献   

15.
重温日本房地产泡沫破灭的这段历史,简直就是一场恶梦。之所以选择日本,是因为日本和中国同样是一个地少人多的国家,而且更甚于中国。日本的人口密度为每平方公里337人。位列全球第30位。而中国的人口密度为每平方公里136人。位列全球第77位。这样比可以让那些持中国地少人多论的人心服口服。  相似文献   

16.
韦玮 《可乐》2010,(7):50-51
吕碧城不仅是“近三百年来最后一位女词人”、政论家、社会活动家、资本家,还是中国第一位女编辑、第一位动物保护主义者,更是中国女权运动的首倡者、女子教育的先驱。这般富有才情、让很多男人也自惭形秽的女子,偏偏还不肯美得含蓄。她喜欢穿绣有大幅孔雀的黑色薄纱舞衫,头插翠羽数枝。高调的孔雀,契合她的心性。她穿出了飞扬、雍容的霸气。  相似文献   

17.
吕斌 《华人时刊》2009,(6):36-37
今年2月26日.日本观光厅举行了隆重的研修结业汇报会。21岁的中国女留学生茹婧,以“从中国人的视点看访日旅行的魅力及旅游推销手法”为题,论述了自己历时三个月的研修成果。她富有创意地建议,日本旅游部门应该更好地运用在日中国人网络的旅游推销手法,挖掘出像北海道能取岬等日本人至今还没有发现,但已深受中国游客好评的旅游景点来吸引更多外国游客.同时还以在日中国人的视点灯旅游推销手法进行了详尽而务实的分析。  相似文献   

18.
《江海纵横》2008,(4):33-33
她是一个黑人女孩,因为小儿麻痹症,只能卧病在床。随着年龄的增长,她的忧郁和自卑感也与日俱增,甚至拒绝所有的人靠近。但也有个例外。邻居家那个只有一只胳膊的老人成了她的好伙伴。老人是在一场战争中失去一只胳膊的,她非常喜欢听老人讲的故事。  相似文献   

19.
《阅读与作文》2013,(12):62-64,F0003
世界探险史上有一个十分著名的妇女,她就是终身没有结婚的玛丽.金斯利。玛丽是英国人,她参加探险活动的时间不长,但她孤身一人穿过恐怖的食人部落,却使最勇敢的探险家也不得不表示钦佩。 那是1895年7月的事。几年前,玛丽最敬爱的父亲去世了。他也是一个热爱大自然,喜欢周游世界、探险觅胜的人。  相似文献   

20.
在《论小说》一文中,林语堂写道:“欲探测中国人的脾气,其最容易的方法,莫如问他喜欢黛玉,还是喜欢宝钗。假如他喜欢黛玉,那他是一个理想主义者;假使他赞成宝钗,那他是一个现实主义者。……而著者本人则喜欢探春,她具有黛玉和宝钗二人品性揉和的美质,后来,她幸福地结了婚,做了一个典型的好妻子。”这正好是对他本人人生观的形象表达。黛玉本是仙境中的一株绛珠草,艳则艳,但禀性柔弱,天生不适合世俗的生活,只得蒙受夭折的命运。宝钗宽厚温婉,善解人意,是群体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