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江泽民同志在十六大报告中指出:“民族精神是一个国家赖以生存和发展的支撑。一个民族,没有振奋的精神和高尚的品格,不可能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博大精深的中华民族精神,是中华民族文明的核心和灵魂,是衡量我国综合国力的重要尺度,是凝聚和激励中国各民族人民实现民族复兴的伟大精神力量。  相似文献   

2.
“中国梦”成了一种实现中国强盛、民族复兴的话语,也是中国面对世界、彰显民族魅力的话语.“中国梦”的演进与中国精神的造就是不可分割的.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国家的富强、民族的繁荣,中国共产党人带领中国人民形成了举世瞩目的中国精神.中国共产党人强调实事求是精神、改革创新精神、以人为本精神、艰苦奋斗精神.为了实现“中国梦”,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中国精神势必得到世界的认同,这就需要让中国精神“走出去”,以实现让世界认知中国,实现中华民族复兴之“中国梦”.  相似文献   

3.
民族精神的振兴在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进程中的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民族精神是指渗透于一个民族绝大多数社会成员的思想和行为中的被高度浓缩的各种精神特质,是民族文化的内核。民族精神对于民族的生存和发展具有极为重要的作用。这已为各个民族的历史发展所充分证明。一个民族如果缺乏具有鲜明特点的民族精神,那么,这个民族也就不可能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正如江泽民同志在国庆四十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所指出的:“不能设想,一个没有强大精神支柱的民族,可以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从这个意义上说,民族精神是民族的灵魂和支柱,民族精神与民族共存亡。  相似文献   

4.
冠居“群经”之首的《周易》是我国古代现存最早的一部奇特的哲学专著,是中华民族智慧的结晶。它曾为我国文化发展提供了思想基础,至今仍有着多方面的研究价值。在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进程中,努力挖掘《周易》中所蕴含的民族精神,对于提高中华民族的自信心和凝聚力,构筑健康向上的社会文化氛围,进而推进我国的现代化建设与世界的和平与发展,无疑具有十分积极的意义。一、《周易》中蕴含的民族精神任何一个文明民族都有其民族精神。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在其所处的历史条件下,反映社会要求,维系民族生存,推动民族前进的内在精神。简言…  相似文献   

5.
21世纪将是中华民族经济腾飞的世纪,也是中华民族精神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弘扬、光大的世纪,中华民族将在迸发强大经济活力的同时,获得民族精神的新生。党的十四届六中全会“关于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若干重要问题的决议”(以下简称《决议》),是跨世纪精神文明建设的纲领性文件,为我们民族精神的弘扬和民族精神的新生指明了正确的方向。以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为指导,依据《决议》精神,立足我国现代化建设和社会发展的需要,站在世界发展的全局和时代发展的前列,寻求与时代精神融合的民族精神,是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  相似文献   

6.
纳赛尔与阿拉伯世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纳赛尔是近代埃及的伟人,也是近代阿拉伯世界的政治明星。纳赛尔及纳赛尔主义吸引着史界、政界的关注。彭树智撰文《纳赛尔与阿拉伯世界》,以“阿拉伯世界的政治慧星”、“阿拉伯世界的历史性记录”和“阿拉伯世界的精神遗产”三节,系统而精到地对其历史影响、历史业绩及历史精神进行了分析,指出了纳赛尔的伟大,也指出了这伟大中的悲剧所在。总之,彭文指出:“纳赛尔的政治业绩和精神遗产昭示我们,东方的发展中的民族,实现现代化的道路是漫长的,这中间充满着悲剧,要付出巨大牺牲和代价,但民族复兴的理想必然在社会生产力发展这个最深层动力的推动下最终实现。”  相似文献   

7.
跨接传统与现代的民族文学精神寻求王列生民族文学精神的内在构成,是文学所坚持和蕴涵的民族精神与文学作品形态的民族审美思维方式的有机统一。“传统”与“现代”对特定民族文学而言都是一种既对峙又协调的矛盾一体关系,即各个国家或者每一个时代,都有其定位性或定...  相似文献   

8.
论先进文化建设中民族精神的弘扬和培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曹琨 《理论界》2003,(5):30-31
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支撑,是一个民族实现其共同理想和奋斗目标的精神支柱,是民族文化的灵魂和核心。在党的十六大报告中,江泽民同志指出:“一个民族没有振奋的精神和高尚的品格,不可能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并且号召全党:“必须把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作为文化建设极为重要的任务,纳入国民教育全过程,纳入精神文明建设全过程。”这样高度重视和深刻阐述民族精神,并写入党的报告,在我们党的历史上尚属首次。这充分体现了党中央对文化建设工作的重视,也集中体现了我们党对文化建设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认识的深化。民族…  相似文献   

9.
江泽民同志在国庆讲话中指出:“不能设想,一个没有强大精神支柱的民族,可以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我们要实现现代化的宏图大业,跻身于世界强国之列,必须在大力弘扬祖国优秀文化、积极吸收别国先进文化的基础上,振兴中华民族精神。为此,本刊从这一期开始,特辟“关于中国精神的讨论”专栏,围绕中华民族精神的本质、特点、内容及形成过程,振兴民族精神的途径和方法以及民族精神的振兴在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进程中的重大作用等一系列问题展开讨论。欢迎省内外广大专业和业余理论工作者踊跃参加讨论。  相似文献   

10.
一、弘扬民族精神与建设有中国特色精神文明的一致性 每个民族都有其自己的历史,有渗透在其自己民族文化中的民族精神。民族优秀精神,是一个民族自立于世界之林的灵魂和支柱。当前,我国面临经济建设改革和对外开放的大好形势,如何弘扬光辉灿烂的中华文化、建设有中国特色精神文明,使我们中华民族以崭新的精神风貌屹立于世界先进民族之林,是时代提出的严峻课题,是摆在每一个炎黄子孙面前的一项极为迫切的任务。 所谓有中国特色的精神文明,从民族精神的角度来讲,其重要内容和表现就是从中华民族和中华民族集合体内多民族并存的客观实际出发,建设具有“民族化”风格和色彩的精神文明。早在两干多年前,《礼记中庸》篇就托名孔子说“今天下车同轨、书同文、行同伦”。秦统一中国后,秦始皇大力革新,中华民族则完整具备了“共同语言”(书同文),“共同地域’’(长城以内广大地域),“表现于共同文化上的心理素质”(行同伦)及“共同经济生活”(车同轨)的基本特征。此后,又经历了长期的融汇和凝聚的历史过程,牢固地形成了独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具有独特素质的稳定的民族共同体。而在中华民族集合体内,除汉族之外,还有五十几个民族长期共存,们们的历史传统、文化遗产、生活习性、审美心理又各有不同。因此,在中  相似文献   

11.
人是要有点精神的。一个民族,也要有自己的民族精神。“不能设想,一个没有强大精神支柱的民族,可以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江泽民)那么,怎样才能振兴已有的民族精神呢?怎样才能形成并发展一种新的优秀民族精神呢?无疑,会需要很多条件;但至关重要的条件,是社会领导的大力提倡和以身作则。 举例来说。我们中华民族历来有爱国主义的光荣传统。然  相似文献   

12.
经济全球化背景下的思想原创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前学术界有句行话,叫做“越是民族的,便越是世界的”,那意思大概是只有很民族很个性化的东西,才能走向世界。如今,我们是否靠民族的东西走向了世界不得而知,但这句行话是不大有人提了。只不过似乎也没人反过来说:“越是世界的,便越是民族的”,原因大概在于“世界”和“民族”毕竟还是有差异的。可惜的是这差异现在似乎人们也不好意思提了,代之以谈论的已是“全球化”了。我想原因大概至少有二:一是既然全球都市场经济化了,而按照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的原理,那么文化的全球化便也应该跟着到来。按照这个推理,以前中国没有走…  相似文献   

13.
民族精神气质的历史性及对历史发展的影响─—兼论中华民族精神气质的优化问题周安伯一所谓民族精神气质,即一个民族共同的基本的精神素质,因此也可以简称为民族气质。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通常称之为“民族性格”。纵观古今,任何一个民族的精神气质,都不是凭空产生的,...  相似文献   

14.
刘莉 《理论界》2008,(6):150-151
和谐是奥林匹克运动的核心价值理念,是奥林匹克竞技的终极价值目标。由于受到20世纪时代主题的影响和政治、经济、民族、文化矛盾的制约,奥林匹克的价值目标却异化为竞争和对抗,从而导致奥林匹克运动价值理念的失落。当代世界局势的新变化,为奥林匹克精神扬弃异化提供了良好契机。回归和谐成为当下奥林匹克运动的精神主题。中国奥委会提出的“同一个世界,同一个梦想”,表现了奥林匹克运动的和谐世界的追求。“人文奥运,绿色奥运,科技奥运”的口号既表现了人与人之间的人际和谐,又表现了调和人文主义与科学主义精神冲突的中国梦想。  相似文献   

15.
新一代干部更应重视世界观问题本刊编辑部江泽民总书记在中央纪委第五次全会上着重地提出了干部和党员要树立正确的世界观和人生观的问题,解决好“人为什么活着”这个根本性的问题。毫无疑问,这样地提出问题具有极大的意义。 ̄[1]每个人有精神世界,每个民族也有精神...  相似文献   

16.
隋唐 《社会科学论坛》2006,(12):155-156
北京大学于2006年11月举行“社会发展与民族精神”理论研讨会。黄楠森、张国祚、赵存生、张岂之、叶朗、韩震等30多位专家学者出席会议。与会学者认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这是时代和历史赋予我们的庄严使命。伟大的事业需要并熔铸伟大的民族精神,崇高的民族精神支撑和推动着伟大的事业。民族精神是民族意识中的高级形式,是具有民族特色和具有自觉能动性、实践性的高层次的人类精神。是民族积极的世界观、价值观和人生观的集中体现,是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特质和标识。中华民族的精神可集中概括为: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前者体现进取精神,后者体现宽容精神。自强不息和厚德载物,可以看作中国文化优秀传统的核心.可以称为中国文化的基本精神。“和合”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精华,是中华民族的核心精神。  相似文献   

17.
毛泽东精神:一个研究的新视域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历史复兴,必须大力弘扬和培育我们的民族精神。“毛泽东精神”是对中华民族伟大民族精神的丰富和发展,是20世纪中华民族伟大民族精神的集中体现和象征,是民族文化和民族精神的核心。“毛泽东精神”与“毛泽东思想”无论从来源、具体形态、表现方式、社会渗透力乃至社会功能既有相同之处,更有很大的不同。要将“毛泽东精神”作为一个独立范畴进行研究和使用,这是一个全新的研究领域。  相似文献   

18.
岭南文化与民族精神─—岭南文化学术研讨会综述华1994年12月3~4日,华南师范大学岭南近现代思想文化研究中心和炎黄文化研究会在惠州市召开了以“岭南文化与民族精神”为主题的学术研讨会,会议收到论文22篇。与会者从岭南文化的民族精神特色、民族精神在岭南...  相似文献   

19.
孝--中华民族精神的渊薮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肖群忠 《河北学刊》2004,24(4):64-67
《孟子·告子上》云 :“耳目之官 ,不思而蔽于物 ,物交物 ,引之而已矣。心之官则思 ,思则得之 ,不思则不得也。此天之所与我者。先立乎其大者 ,则其小者弗能夺也。”人是一种能够自做主宰的动物 ,因而人需要有精神生活。一个人如果没有了精神生活 ,没有了精神的支撑 ,就沦为行尸走肉。没有了灵性的行尸走肉 ,只能算是一种“物” ;这种“物”由于丧失了主体性 ,必将被声色利禄等外物所牵引 ,沉溺而不能自拔。现实社会中 ,许许多多的人只知追逐利益和享受 ,不断地在把自己变为一种丧失精神的“物”。寻找精神的家园 ,安顿好自己的心灵 ,是当代人特别是富裕起来的人的当务之急。一个人需要有精神的支撑 ,一个民族更需要有精神的支撑。历史的经验证明 ,没有伟大民族精神支撑的民族 ,是不可能长久地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在全球化浪潮一浪高过一浪的今天 ,世界上国家和民族之间的竞争越来越激烈 ,文明和文化之间的冲突与兼并日益明显。在西方文明处于强势的现代化和全球化的世界历史进程中 ,中华文明如何振兴和发展 ,中国人在什么样的精神家园里安顿自己的心灵 ,这应当成为每一个中国人都需要思考的问题。中共中央要求全党和全国人民“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 ,这是一个高瞻远瞩的、具有深远历史意义的号召。  相似文献   

20.
儒家理想人格对现代人格建构的启示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辛丽丽 《河北学刊》2004,24(4):68-70
《孟子·告子上》云 :“耳目之官 ,不思而蔽于物 ,物交物 ,引之而已矣。心之官则思 ,思则得之 ,不思则不得也。此天之所与我者。先立乎其大者 ,则其小者弗能夺也。”人是一种能够自做主宰的动物 ,因而人需要有精神生活。一个人如果没有了精神生活 ,没有了精神的支撑 ,就沦为行尸走肉。没有了灵性的行尸走肉 ,只能算是一种“物” ;这种“物”由于丧失了主体性 ,必将被声色利禄等外物所牵引 ,沉溺而不能自拔。现实社会中 ,许许多多的人只知追逐利益和享受 ,不断地在把自己变为一种丧失精神的“物”。寻找精神的家园 ,安顿好自己的心灵 ,是当代人特别是富裕起来的人的当务之急。一个人需要有精神的支撑 ,一个民族更需要有精神的支撑。历史的经验证明 ,没有伟大民族精神支撑的民族 ,是不可能长久地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在全球化浪潮一浪高过一浪的今天 ,世界上国家和民族之间的竞争越来越激烈 ,文明和文化之间的冲突与兼并日益明显。在西方文明处于强势的现代化和全球化的世界历史进程中 ,中华文明如何振兴和发展 ,中国人在什么样的精神家园里安顿自己的心灵 ,这应当成为每一个中国人都需要思考的问题。中共中央要求全党和全国人民“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 ,这是一个高瞻远瞩的、具有深远历史意义的号召。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