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论者一般认为《大象》形成时代当在战国中期或末期,然而,在整部《论语》里,有关曾子的言行大多与《易·大象》的阐述内容相近。据此推断,《易·大象》的形成年代至少当在春秋末期,而其作者则极有可能是曾子。  相似文献   

2.
对《圣经旧约》的高级批评,是通过语言学、历史学、考古学等方法,对《圣经》文本、写作日期、资料来源等进行界定,以辨别其客观历史价值.此项研究成果由德国学者朱利亚·韦尔豪森总其大成.他极大地挑战了《圣经·旧约》的权威性并颠覆了传统的价值观念和信仰.他对以色列古代史研究的影响直到今天不能消除.其所拥有的过人的学术洞察力和伟大的学术创见对于我国的学术研究具有重大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3.
孔子祖述先圣,观《易》象德义,作《大象》传。《大象》拟象喻德,言不言之教,申自然之理,立仁义之道。《大象》德义,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合外内之道。古之道术,精粹尽在《大象》。内圣外王,修齐治平,利用厚生,正德惟和,全体大用,无所不备。《大象》为孔子儒学关于道德修养与教化的经典陈述,儒学德性文明的人文理想,在《大象》中通体呈现。  相似文献   

4.
在和西方哲学的比较之中,学者多以为中国传统哲学偏重于道德体验或心性修养。郑万耕先生指出,这是脱离经学史研究的一种误解。以《周易》为例,讨论道德内容、道德体验、道德修养固然也是其中的重要内容,但《周易》的作者及后代的易学家是基于对卦象、卦形的解释而引申出了道德论,从形式到内容都非常独特,影响深远。《周易·大象传》集中体现了"解象、释名、析理"的论说模式。《周易·大象传·豫》之言基于"雷出地奋"的卦象,而引申出了上古先王祭祀的对象及卜筮和制作音乐的目的,"崇德"是其中的重要内容,但不是唯一的内容。《周易·大象传·豫》所云"以配祖考"与古文献中"以配上帝"明显不同,反应了祖先至上的意识。严灵峰先生以为《大象传》的文字和卜筮的繇辞毫无关系,而且是由《大学》、《中庸》、《论语》等书中精选出儒家有关政教的中心思想编纂而成的。但结合上下文分析,反而可以证明《中庸》援引并发挥了《大象传》的思想。  相似文献   

5.
《文心雕龙·原道》中有“文之为德也,大矣!”范文澜《文心雕龙注》引《易·小畜·大象》译为“君子以懿文德”,只是考证出“文德”一词的出处,没有道出“文德”的含义,颇使人费解。陆侃如、牟世金译注《原道》中把“德”用“意义”来概括,这样“文之为德也大矣”就译成“‘文’的意义是很重大的”,未免有点不妥贴。郭晋稀在《文心雕  相似文献   

6.
<正> 王船山一贯重视对《周易》的研究,先后写了六部关于《周易》的著作。借《周易》思想体系以阐发自己的朴素唯物主义和朴素辩证法思想的有《周易外传》和《周易内传》,论述易学发展历史和研究要领的有《周易内传发例》,专门解释“大象”义理和考订名物的有《周易大象解》、《周易稗疏》和《周易考异》。王船山重视学易,同时也讲占易.他认为学易和占易对于推进人们的认识都有意义。在《周易内传》中,王船山坚持“占学一理”的原则,把占易同学易相提并论,表  相似文献   

7.
法治正义与伦理价值选择的层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法治所体现的正义和单纯的司法正义不同,它既有程序正义的一面,也有实体正义的一面.法治所体现的实体正义使法治国家本身并没有超越伦理价值的选择,但是,法治体现的实体正义作为一种具有时代性的国家伦理价值来说,是宏观与高层次的框架性伦理,它将其他具体层面的伦理价值选择按层次交给不同的主体,从而形成法治国家在伦理价值选择上统一与多元并存的局面.  相似文献   

8.
徐嘉 《江苏社会科学》2023,(2):48-57+242
原初时期礼乐一体,以敬神娱神的方式,发挥了维持群体秩序、巩固共同体团结的伦理功能。殷周之际将礼乐制度化,其最大变革在于制礼作乐合于德,并以亲亲、尊尊、长长、男女有别的伦理原则作为礼乐的规定性。春秋时期,孔子以仁作为礼乐的内在依据,并重视乐化育人心的独特价值。其后,《荀子·乐论》《礼记·乐记》都发扬了礼乐根源于人心的观念。而《乐记》更提出了“礼者天地之序”“乐者天地之和”的理念,礼乐以仪节、仪式与乐歌、乐舞形式来追求“序”“和”这样深远的伦理目标,实现了礼乐伦理精神的历史建构。可以说,礼乐的伦理精神超越时代而绵延不断,其所追求的化解冲突后的自由(“和”)且秩序井然(“序”),是中国传统伦理对于世界文明的重要贡献。  相似文献   

9.
政治伦理内在地包含着政治价值理念、政治制度伦理和政治主体伦理三个逻辑层次.它以对人的价值关怀为终极追求目标.从政治伦理的三个逻辑层次对列宁廉洁文化现进行解读,并阐明其所蕴涵的对人的终极价值关怀,将为当前我国的党风廉政建设和廉洁文化建设提供不可或缺的价值资源.  相似文献   

10.
圣人的理想人格形态,是《周易》所内在地隐含、需要、召唤并塑造完成的,它对于《周易》价值系统的建构与《周易》作为文化实践模式的完型,具有不可或缺的意义。这种圣人的理想人格形态,通过一种"空心人格"和"负"的主体形态,以放弃其私心、私我层面的方式,使其人格主体本身成为《易》道的实践载体,将广大的价值实践领域,按照《易》道的法则,组织于圣人人格的主体性空间当中,并最终达成《易》道与其理想人格之间的同构关系。这种《易》道与圣人理想人格同构关系的达成,给出了一个完整的文化图谱和文化实践路径、文化实践模型,而这也才是《周易》价值系统建构的最后"完成"。  相似文献   

11.
略论《周易》的文献价值和研究方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周易》又称《易》或《易经》,是我国现存最古的文献之一,其本经部分的产生年代当与殷代甲骨卜辞和《尚书》中较早的文字相彼此,距今已约三千多年了.在我国浩如烟海的古籍中,《周易》不仅以其玄奥难懂、聚讼难决著称,同时也以其丰富的涵蕴和无穷的意味而特别深广地影响着我国后世的社会生活和思想文化学术,甚至在国外学术界也有相当的影响.的确.《周易》这部书不论从哲学、政治学、史学、法学、社会伦理、宗教、军事、思维逻辑、天文历法、数理、婚姻民俗和文学艺术等方面看都有其多方面的重要价值,在许多方面代表和显示着我国古代源远流长而又独具特色的民族文化传统,是我国上古先民遗留给我们的一份重要、珍贵的文化遗产.正因为如此,《周易》这部书才吸引了历代众多学者的重视和研究.然而也唯其具有玄奥神秘的性质而最容易被人附会、曲解和利用,故自战国后期和秦汉以还,这部书的实际内容又被历史上一些各式各样的所谓《易》学家弄得面目全非,几乎很难使人认识它的起初面貌和实际价值了.尤可怪者,是《易》学研究中的这些弊端虽已经宋代欧阳修、郑樵、朱熹、李光、杨万里,明代黄宗羲、黄宗炎、胡渭,清代焦循、崔述和近人顾颉刚、冯友兰、钱穆、李静池、余永梁、高亨等多所批判指陈,可是仍有一些沽  相似文献   

12.
《易·乾·九三》爻辞之于《易》,确有其重要地位。《易传·系辞下》言:“惧于终始,其要无咎,此之谓易之道也.①”是极言此爻之要。一、《乾·九三》爻辞之标点《易·乾·九三》爻辞,即《易经》首卦《乾》(?)卦中第三爻的爻辞。因属阳爻,故称“九”,又为第三爻,故称“九三”。其全文为:“君子终日乾乾夕惕若厉无咎。”要想理解这条爻辞,首先涉及到的是标点问题。  相似文献   

13.
行政人员的自主性确立于公共性视域中的情境道德与行政价值之最深层次,是行政主体在公共行政活动中对所遇到的伦理冲突进行价值判断和伦理选择的自我确信,是新公共服务理论的行政伦理价值的确认与声张.它涵摄着责任伦理的价值取向与精神建构,决定着行政人员的运权理性、政治智慧与道德姿态.在实践中,通过完善制度伦理和寻求自我实现的相互作用来建构行政人员的自主性,从而使他们真正为了公共利益而为公民服务.  相似文献   

14.
论黑格尔的“伦理世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伦理世界”概念源于黑格尔的《精神现象学》,它既表达了德意志民族国家内在统一与复兴的时代要求,也是基于启蒙思想及现代社会意义世界缺失的反思.伦理世界是个人作为单一性存在与其公共本质或普遍本质相统一的世界,它由人的社会本性及其文化属性决定.伦理世界透过伦理精神,通过道德行为实现个体与类、特殊与普遍的辩证统一,由此寻找到人类生活共同体的价值源泉,建立个体安身立命的精神家园,赋予有限人生以终极关怀.黑格尔的“伦理世界”为现代多元化社会建构精神家园提供了有益的思想资源.  相似文献   

15.
"忠实义务"是一个具有丰富含义的伦理概念,具有社会必然性.道德与法律调整场域的异质性决定了"忠实"这一伦理要求不可上升为法律义务.否则,将致使《婚姻法》所追求的价值目标在一定程度上失落,并在具体的实施过程中出现否定性法律后果.  相似文献   

16.
《文选类诂》是清代著名学者丁福保所著,是研究《文选》的重要工具书,其学术价值历来被人们所推崇.中华书局于1990年又出版此书,这实在是对文史研究非常有益的.近翻阅发现[冽]条下释文有误.其释文云:(杂诗左)案:《诗·四月》:“冬日烈烈”.《诗·蓼莪》:“南山烈烈”,《论语》:“迅雷烈风”,皆作烈.冽亦作烈.……又烈通作列.《史记·王莽传》“列风雷语弗迷”,《注》“与烈通.”案这里的《史记》显然是误,应当是《汉书》,《汉书·王莽  相似文献   

17.
本文深入探析了《圣经》整体生态正义的内涵,揭示了其秉持的可持续性、充足和团结等三个生态伦理原则,并论述了《圣经》整体正义所蕴含的敬畏自然、践行契约和担当责任等三种伦理观,尝试为新型生态伦理的建构提供精神资源和价值理念。  相似文献   

18.
《高丽记》佚文是一份详细的军事地理报告。它不仅对东北亚历史地理、东北边疆史地、高句丽史地等的研究具有重要的史料价值,而且在地名学研究方面也是不可多得的珍贵史料。  相似文献   

19.
吴超 《船山学刊》2012,(4):75-79
潘来晚年究心《周易》之学,此学虽师承于顾炎武,然其治《易》之路径与模式则殊不同归。潘氏《易》学除讲求修己治身之实用性以外,尚包含世俗教化、伦理规范等“资治”内涵。这种新型《易》学体系的建立,奠定了潘耒在清代《易》学史上的重要地位。  相似文献   

20.
艾丽丝·默多克是英国二战后著名的小说家,她的小说一个显在叙事模式是摹仿欲望书写。该文首先分析了默多克摹仿欲望书写的原因,然后结合《大海呀,大海》《天使的时光》等分析其在文学作品中的表现,揭示摹仿欲望书写背后的伦理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