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基督教(新教)传入我国,比天主教和东正教晚。鸦片战争后,西方传教士以不平等条约为护符,深入我国内地城乡建立教堂,发展教徒,外国传教士的足迹遍及我国城镇和乡村。19世纪80年代,英国传教士到达黔西北、滇东北汉族城镇;进入苗族村寨传播基督教,乃是上世纪末和本世纪初的事了。 1888年,英国传教士党居仁到贵州安顺汉区传教,但信仰者寥寥无几。此后,党居仁进  相似文献   

2.
广西省是基督新教在中国进入最晚、布道区最少的省份之一,清末民初才有基督新教大规模进入广西.此前,广西境内天主教活动得较为频繁,是法国天主教巴黎外方传教会传教士主要的传教地.基督教在广西广泛开展的传教活动对广西的社会生活产生了很大影响,其传播的历史是广西近代城市发展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颇值得研究.  相似文献   

3.
西藏基督教史(下)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1855年,法国天主教传教士们在西藏东部地区的博木噶(Bonga)建立了一个传教点。在那段年月里,传教士们支持了象库柏这样的西藏探险家为印度政府与西藏的接触所作的努力。这是因为他们理解通过外交与军事行动才有希望扩展他们在西藏的影响。传教士们继续受到藏人们的困挠与折磨。1867年,他们送信给加德满都的不列颠驻扎官拉姆齐陆军上校,再经尼泊尔五年一届的使团的信差送至中国内地。在信中,他  相似文献   

4.
本文节选自伍昆明同志新著《早期传教士进藏活动史》一书第四章《安夺德等耶稣会士在西藏古格地区的活动》中的第五节。该书系统地详细论述了从十六世纪末叶起,罗马天主教耶稣会传教士在印度北部莫卧儿帝国对我国西藏地区的调查研究,以及从1624年至1745年的一百多年间,天主教耶稣会和卡普清修会(嘉布遣小兄弟会)的传教士先后十多批从印度进入西藏,在阿里古格、日喀则和拉萨等地活动的情况。该书内容丰富、资料翔实,基本材料大多数为国内所未见,是作者从国外蒐集到的意大利文、拉丁文、葡萄牙文和藏文的传教士信件与报告原文,达赖喇嘛、康济鼐、颇罗鼐等西藏权势人物与罗马教皇、传教士的来往信函,以及他们颁布的有关传教士的谕令和文告等文献资料。本书是我国第一部系统、全面论述早期传教士在西藏地区活动的专著,填补了我国对西方与西藏地方关系最早时期的历史,即早期传教士在西藏活动史这一领域研究的严重不足. 本书即将由中国藏学出版社出版发行。  相似文献   

5.
略论天主教在西藏的早期活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天主教(罗马公教或“加利特教”Catholic)是基督教三大派别之一。17世纪中叶后,伴随着西方殖民主义者的足迹,开始渗入我国西藏地区。到西藏各地传教的有葡萄牙、意大利、比利时、英、法、俄、美、瑞士、日本等国的传教士。他们从喜马拉雅山外或从我国内地进入西藏,不过,天主教在西藏的命运却很不美妙,它苟延残喘百年  相似文献   

6.
西方首批传教士进藏的活动和藏族人民的反抗斗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十七世纪初,西方殖民主义国家的天主教传教士,开始从印度的阿格拉(Agra)据点北上潜入我国西藏,并企图从那里向我国内地扩展。最早到达西藏的西方传教士是耶稣会神父安东尼奥·德·安夺德(Antonio de Andrade)等人。他们在阿里南部扎布朗建立教堂,进行传教、搜集情报和其他活动。但为时不久,阿里南部地区藏族僧俗群众便把他们驱逐出  相似文献   

7.
青甘宁地区自古以来是东西方文化交流的枢纽地带,历史上曾有许多民族在这一地区生活、繁衍,同时又将各自的民族文化带入这一地区,使这一地区成为多元文化交汇、交流的地方。这一地区以河西走廊为中心,是历史上著名的"丝绸之路"的重要地段,凡在中国历史上流行传播过的各种宗教文化,都在这个地区传播、流行过,并留下了各自丰富灿烂的文化遗产。佛教、景教、袄教、伊斯兰教、基督教及各种中国民间宗教,都可在这里寻觅到各自的历史印证。经过千百来历史演进,许多民族及其文化已沉没于大漠旷野中,踪迹难觅;有的民族,则度过历史的重重…  相似文献   

8.
盐井地处藏滇川交界地,腊翁寺是盐井地区最大的藏传佛教格鲁派寺院,光绪三十二年(1906年)发生了震惊朝野的腊翁寺事件,史称“腊翁寺之乱”,现今有必要分析这桩事件的起因。纵观历史,藏滇川划界不明与腊翁寺的特殊地理方位,以及设立盐厘局与“该寺不应”是发生腊翁寺事件的起因之一,而天主教传入盐井、招收信徒、修建教堂、强占土地是发生这一事件的根本原因。从该事件的原因分析中给我们的启迪是,依法管理寺庙、加强基层组织建设、宣传“以热爱祖国为荣,以危害祖国为耻”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是反对分裂、维护稳定工作的重要环节。  相似文献   

9.
1879年6月22日中国内地会传教士义世敦进入青海,开启基督教在青海传播及其与伊斯兰教交往的历史。随后巴格道、劳受福、宝耀庭等西方传教士来青,对青海各族开展传教活动,但收效甚微,因此纷纷转往它处。在传教工作停滞的情况下,1895年河湟起义中传教士的积极应对及清政府的基督教政策,为青海基督教带来发展的机遇。在此背景下,基督教与伊斯兰教有过多次友好相遇,后者对前者的传教活动予以有理有节地抵制,但感激前者在河湟起义后的慈善活动,此次慈善活动是近代基督教与伊斯兰教得以在青海和谐相处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10.
1900年之前,天主教、基督教在内蒙古中西部地区的迅速传播既与它们自身所具有的优点有关,也和在发生民教、蒙教冲突时它们能够获得列强的保护有关。教会虽然赢得了巨大的发展,但也大大冲击了该地区旧有的利益格局,因此在1900年这里的反洋教运动中,成为众矢之的,遭受了极为惨重的损失。  相似文献   

11.
回回人的东来和分布(续)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这些人到中国后,散布在中国各地。所谓“回回之人遍天下”,“迄元世,其人遍于四方”,“今回回皆以中原为家,江南尤多”。实际上,有元一代,北起和林(全名哈剌和林。遗址在今蒙古人民共和国北杭爱省鄂尔浑河上游东岸之哈尔和林),南逾岭南,西至今新疆,东迄东南沿海一带,无不有回回人的足迹。这里先从最北的都市和林说起。 和林 和林是蒙古建国早期的首都,始建于窝阔台(元太宗)七年(1235)。据元宪宗四年(1254)来此出使的法国传教士鲁布鲁克(一译鲁不鲁乞)的记载,哈剌和林城内有两  相似文献   

12.
河湟地区既是一个地理空间又是一个社会文化空间。天主教在青海的传播,是明清时代背景下,西方基督教文化在青海河湟这个特定社会空间和文化背景下的文化适应和宣传。一方面,天主教作为一种异质文化,在青海的传播表现出一些特点;另一方面,天主教在青海的传播成效不大,与适应这一地域空间而生的河湟文化的成熟性有很大关系。但无论如何,基督教文化的传入,毕竟是近代西方文化与青海地方文化的一次直接的接触和交流。  相似文献   

13.
民族印象     
有些信仰,本身就是一种生命的现象,有些祈求,本身就是一首美丽的诗歌。蒙古高原的地理形势犹如一条宽阔的文化走廊,所以,蒙古宗教也确实受到许多外来文化的影响,景教、天主教、摩尼教等等都曾经在这片土地上流传。而在今天,人们谈到蒙古人的信仰,就会联想到藏传佛...  相似文献   

14.
明太祖朱元璋"御制至圣百字赞"是与中国伊斯兰教和回族有关且流传较广的重要文献,《中国少数民族古籍总目提要.回族卷.铭刻》著录的版本有8种。由于传世方式多样,形成时代、存放地点、抄录者等不同,各版本间存在诸多异文现象。多数异文无歧义,但部分异文歧义较大。对此类异文现象的研究,有助于对文献内容的正确理解。笔者初步研究认为,传世的百字赞文献基本可以分为两大版本系统,即洪武八年(1375年)武昌起义街清真寺碑文系统和洪武三十一年(1398年)南京净觉寺碑文系统。净觉寺碑文传世最广,影响最大。但笔者认为,起义碑碑文系统当更接近百字赞原貌,净觉寺碑碑文系统当是对起义碑碑文的改写。  相似文献   

15.
王森先生所著《西藏佛教发展史略》(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7年)一书第100页言:米拉日巴的大弟子塔波拉结(Dvags-po lha-rje.1071—1153)对1121年(50岁)在塔拉岗波(Dvag-lasgam-po地在塔波地区雅鲁藏布江北岸东经90°线以西不远)建一专,即岗波寺(他因此被称为岗波巴),是为塔波噶举派的祖庙。但该寺位于今日西藏何一县境?塔波拉  相似文献   

16.
清代的数学大体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西方数学的输入时期,即明万历三十五年(1607)徐光启翻译《几何原本》前六卷起,迄康熙六十年(1721)《数理精蕴》、次年《律历渊源》成,大约经历了115年。这一时期的特点是传教士到中国以后,与中国官员一起翻译了大量的西方数学著作,使西方数学得以广泛传播,其间围绕历法的改革进行了尖锐斗争,而数学在斗争中得以较快的发展。  相似文献   

17.
凉州(今甘肃武威)是古丝绸之路重镇,地处河西走廓东部,为中国历史文化名城之一。所谓凉州,因地处西北,气候寒凉而得名。凉州治所最初不在今武威,而在陇县(今甘肃省张家川回族自治县境内)。三国时,武威方为凉州治所。从那时起,凉州便成为河西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凉州白塔,指凉州白塔寺之白塔,亦称百塔寺、幻化寺,是武威历史上的名寺之一,与海藏寺、金塔寺、莲花寺并称为凉州四  相似文献   

18.
近代以来,为了有效地向回族传播基督教,西方传教士进入中国后对回族穆斯林投入了极大的关注。传教士对回族展开了一系列的调查和研究。本文以相关英文史料为主,就西方传教士对回族人口的调查与统计,以及他们对当时回族社会的"田野考察"等相关问题进行梳理。尽管传教士对回族社会的调查是出于传教的目的,但是他们的调查也留存了一批研究近代回族社会的珍贵文献资料。  相似文献   

19.
2006年5月8目上午,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湖北省委书记俞正声前往汉口上海路天主堂,看望了著名宗教界爱国人士、中国天主教“一会一团”顾问、湖北省天主教“两会”主席、武汉教区主教董光清。俞正声亲切地询问董光清主教近来的工作、生活和身体情况,在听取董光清主教就我省天主教的历史沿革和发展情况的介绍后说,董老是我国天主教第一位自选自圣的主教,在我国天主教是德高望重的老前辈,为中国天主教独立自主自办事业作出了重大贡献,受到了天主教界爱国人士和广大信教群众的广泛好评。  相似文献   

20.
正这几年,我一直在贵州一个叫石门坎的地方做关于苗族儿童教育公益项目,这种机缘巧合,使我接触到基督教,因为,在石门坎的故事中,背景是基督教信仰。1904年,有一个英国循道公会的柏格理传教士在石门坎传教,他通过办教育和传播基督教信仰,使这个地区发生了极大的社会变迁。(注:循道公会,英译为Methodist Church,是基督教新教卫斯理宗教会之一,18世纪产生于英国,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