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进入21世纪的文学批评与文学研究呈现出一系列崭新的面貌和动向。新的文化现实与学术理念,既给从事文学批评、文学理论及比较文学研究的工作者提出了理论挑战,也提供了新的学术机遇。为联合广东全省高校的文学批评力量,总结近年来广东文学批评、文学理论及比较文学研究的实绩与问题,回应当下各种新进的批评理论,进一步扩大广东文学批评在全国的影响,暨南大学中文系与广东省作家协会文学评论委员会、广东省中国文学学会文艺理论专业委员会、比较文学专业委员会共同举办的“广东省高校文学批评工作者座谈会暨广东省中国文学学会文艺理论专业委…  相似文献   

2.
试论别林斯基批评的体裁与内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别林斯基是俄国文艺理论与文学批评的奠基人 ,他的理论主张和批评实践不仅对俄国十九世纪的文学发展起了非常重要的推动作用 ,而且还曾对当代中国的文艺理论、文学批评发生过深刻影响。他的具有多样化的批评形式和丰富批评内容的批评文章 ,对整个文学批评界的影响也是很大的  相似文献   

3.
不管文学批评是依据一些规律作判断,还是依据个人的感受作判断,我个人总认为要想撰写文学批评,总要讲究方法。英国森次巴力(Saintsbury)《文学批评史》(The Criticism)提到批评的方法,有:主观批评、客观批评、归纳批评、演绎批评、科学批评、判断批评、历史批评、考证批评、比较批评、道德批评、印象批评、鉴赏批评、审美批评等十三种。我认为单单这十三种是不够的,又根据其他批评家的意见,以及我平常写文学批评的经验,归纳为三十多种,从各种角度加以探讨,建立这篇文学批评的方法论,使有志研究古今文学撰写论著历史,或欣赏、批评文学作品的时候,有一些帮助。  相似文献   

4.
瑞恰兹与《文学批评原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瑞恰兹是20世纪著名的文艺理论家和批评家,西方现代文学批评的创立者之一。他的《文学批评原理》所提出的“交流理论”和“两种语言用法”等学说,对20世纪西方文论特别是新批评的发展产生过深刻的影响。作为西方文学批评史中的宝贵遗产,瑞恰兹的著作特别是《文学批评原理》对我国的文艺理论与批评的影响和借鉴意义应当引起我们的重视。  相似文献   

5.
<正> 一王船山文学批评的卓越成就,不仅在于其批评成果具有精光异彩,而且在于取得这些成果的文学批评的方法论意识有令人惊异的高度自觉。而这种文学批评的方法论意识的高度自觉又与他所注重的文学批评的主体性相随行。何者为,运用文学批评方法的基准?对这一问题,王氏于《姜斋诗话》开卷就指明,应是文学固有的特点和规律:“艺苑之士,不原本于《三百篇》之律度,则为刻木之桃李;释经之儒,不证合于汉、魏、  相似文献   

6.
在当前文艺界普遍要求加强文艺理论工作的呼声中,读到刘梦溪同志《关于发展马克思主义文艺学的几点意见》(载《文学评论》杂志一九八○年第一期),的确有耳目一新的感觉。作者痛切地揭露了我们文艺学研究的落后状态,尖锐地批评了文艺学领域长期存在的教条主义习气,按照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原则,鼓励人们用马克思主义普遍原理创造性地  相似文献   

7.
类型是指具有共同特征的事物所形成的种类。文学批评的类型是指依据批评对象和目的任务的不同将文学批评划分为不同的种类或类别。同时,由于选择的特定的批评对象、所确定的特定的批评目的、所面向的特定的读者对象,批评家也要选择与这些相适应、相一致的批评类型。研究和掌握文学批评的各种类型的特点、规律及表达方式上的规定,对文学的批评具有重要的意义。“广义而言,文学批评是对文学作品以及文艺问题的理性思考。作为一个术语,它对于任何有关文学评论的论证,不论它们是否分析了具体的作品,都同样适用。”①可见,文学批评的对象…  相似文献   

8.
《大庆社会科学》2012,(1):160-160
李新亮撰文指出,中国当下文学批评呈现出学院批评、作家批评与媒体批评相攻伐的混乱局面。批评标准失范与批评团派林立直接导致了文学批评的失效。当下文学批评的各种病症在此环境中也愈加凸显,具体表现在:一是从“文学”批评到“理论”批评的批评怪状。学院批评对作为文学批评的方法论工具的文学理论极为推崇,以至于文学批评成为各种理论的实验场,成为“理论”的批评。  相似文献   

9.
李新亮 《天府新论》2011,(6):137-140,156
中国当下文学批评呈现出学院批评、作家批评与媒体批评互相攻伐的混乱局面。文学批评的各种病症日益凸显,具体来说,一是,学院批评对作为文学批评的方法论工具的文学理论极为推崇,以至于文学批评成为各种理论的实验场,成为了"理论"批评;二是,当下文学批评呈现出从文学批评到批评姿态彰显的病态转变,批评家的文学批评并不是为了探究文学创作经验与理论方法而是为了凸显自己与众不同的观点与立场;三是,当下文学批评少有真诚而深刻的求疵的批评,到处可见的则是寻美的批评,由此导致批评品格丧失、庸俗批评大行其道的批评病象。  相似文献   

10.
《学术界》2006,(4)
刘文良在《中州学刊》2006年第2期上撰文《当前文化批评的四大误区》指出,文化批评作为文学批评的一种手段,是一把“双刃剑”。它的兴起,给文学批评注入了很多活力,强化了文学批评与时俱进的内涵,拓展了文学批评的批评空间;但如果把握不好,又很容易使本已面临困境的文学批评遭遇更大的尴尬。时下流行的文化批评主要存在以下四个方面的误区:一是理论先行,疏离文本。这导致批评结论的千篇一律,催生或加剧文学批评的公式化、模式化,磨蚀了我们对文学作品进行正当的文学鉴赏或文学判断的能力,导致作家和读者文学意识和文本意识的弱化。二是大而…  相似文献   

11.
高小康,陕西延长入,1954年2月出生,南京师范大学中文系教授,文艺理论教研室主任,硕士研究生导师。1994年获江苏省优秀青年骨干教师、南京师范大学首届优秀中青年骨干教师称号。1978年至1982年高小康就读于兰州大学中文系,1984至1987年入南京师范大学中文系攻读中国文学批评史专业研究生并获得硕士学位.高小康致力于美学与文艺学研究并有所建树,已出版专著(人体美学》、《大众的梦》、《丑的魅力》、《人与故事》、《世纪晓钟》等5种,在《文学评论》、《文艺研究9、《文学遗产)等刊物上发表学术论文30余篇,参与编写了2种全国性教…  相似文献   

12.
宁夏文联文艺理论研究室、《宁夏社会科学》编辑部、《宁夏教育学院学报》编辑部于三月六日在宁夏社会科学院联合召开了“文艺学与方法论讨论会”。宁夏文艺界、教育界、哲学界及有关部门代表共七十余人出席了会议。宁夏文联、宁夏社会科学院、宁夏教育学院的领导到会并讲话。自治区党委宣传部文艺处处长刘德一就文艺学方法论问题专题发了言。会上,许多同志对于把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其它学科中行之有效的方法引进到文学创作和文学批评中来表示强烈的兴趣,不少同志还结合作品各抒己见。“海纳百川,有容乃大”。与会同志一致认为,文学创作和文学批评应当冲破传统观念的禁锢,不断汲取其它学科乃至  相似文献   

13.
艾珊歌 《云梦学刊》2008,(2):160-160
1月18日,中国作家协会重点作品扶持办公室、文艺报社、解放军文艺出版社、《文艺理论与批评》杂志社联合举办了文艺理论专著《中国悲剧引论》研讨会。中国作家协会党组成员、副主席、书记处书记陈建功,文化部副部长郑欣淼,《文艺报》总编范咏戈,解放军文艺出版社副总编董保存,《文艺理论与批评》杂志主编陈飞龙等出席了研讨会。  相似文献   

14.
为了促进陕西文艺理论研究和文艺评论工作的深入开展,在中国作协西安分会的指导下,西安地区部分中年文学评论工作者集会,成立了《笔耕》文学研究组。  相似文献   

15.
<正> 文学主体性问题讨论会于1990年11月2日至5日在山东济南召开。会议由国家教委社会科学发展研究中心、山东大学、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文学评论》编辑部、中国艺术研究院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研究所、《文艺理论与批评》编辑部、北京大学中文系、中国人民大学语文系、北京师范大学中文系、武汉大学中文系、四川大学中文系联合发起,60位学者、理论工作者及报刊新闻工作者参加了讨论会。与会同志认为,文学主体性问题是一个重要的理论问题。马克思主义一贯重视主体性,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在文艺问题上强调主体的地位和作用。不过,在一段时期中,由于极“左”思潮和形而上学的影响,我们在文艺理论和创作实践中确有忽视主体性的缺陷和不足。因此,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加强对于文学  相似文献   

16.
T.S.艾略特是二十世纪英美文学中最重要的诗人,同时也是一位杰出的文学批评家。他的诗歌创作和文学批评对欧美现代文坛产生了巨大的影响。艾略特继承并发展了文艺理论中的有机整体观。本文试图用他的这一文艺理论观点来分析《荒原》,以求证诗人的创作方法与其文艺理论观之间的有机联系。  相似文献   

17.
设若从批评家的认知结构和职业取向来考察,历来的文学批评和批评家主要有以下三类:学者型批评、作家型批评、专门家或职业批评家的批评。三类批评之中,显然不应低估后者在批评史上的中坚作用。著名批评史家郭绍虞说过,文学批评发展到“为批评的批评”的产生,“才发挥了批评的力量,文学批评的意义和价值就在这一点。”(《中国文学批评史》第1—2页)例如我国以笺疏派、诗话派、评点派为代表的  相似文献   

18.
在新世纪反思20世纪80年代中国文学批评界出现的方法论与本体论研究热,具有特殊的学术史意义。80年代的科学新方法具有敞开言路、推进新学的意义,而人文科学新方法尤其是与文艺本体关系密切的新批评、结构主义、精神分析、解释学、接受美学的精神,促使文艺方法论超越了科学方法论维度,进而使文学批评的思维方式发生了转型:以现代批评方法取代传统批评方法。文艺本体论发生发展的历史原因在于在思想禁锢之后对人的存在价值、人的意义与尊严的合法性要求。于是引进西方科学方法论后,一种由外在思维论开放到内在的观念价值重建的内在学理要求,就必然成为文艺理论界的重要现象。  相似文献   

19.
雷蒙·威廉斯的《文化与社会》开创了英国文化研究的典范理论形式,同时作为起点与标志,也展现了英国马克思主义文学批评的理论影响与价值。“文化与社会”是一种重要的观察视角,它强调文化的物质性,突出文学创作、文化生产与文学批评的社会语境,重视文化理论研究的“经验性”,构成了雷蒙·威廉斯文化唯物主义、感觉结构理论的重要理论准备。“文化与社会”的观察视角是一种整体性的批评方法论,它着眼但不限于“文化”与“社会”的关系维度的阐释,是在既定社会语境中确定“文化”的意义以及从事文学批评实践的整体性的阐释视角,对我们今天的文化研究理论与实践具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20.
党圣元:1955年出生于陕西,现任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副所长、所学位委员会副主任、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文学系主任、博士生导师,《文学评论》副主编,兼任中国中外文艺理论学会副会长、秘书长,中国《文心雕龙》学会常务理事等职.研究方向:中国古代文学理论、文艺学.出版学术著作有《六朝悲音》《中国古代道士生活》《文学价值论》《与古为邻》《华夏民族审美精神鸟瞰》《宋代文论名篇析评》《华夏审美风尚史》(魏晋南北朝卷).在《中国社会科学》《文学评论》《文学遗产》《文艺研究》《中国文化研究》等学术刊物上发表论文百余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