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以不同时期普法主体的重心挪移为主线,法治国家进程中的普法活动可类型化为“谁主管谁普法”“谁执法谁普法”和“谁参与谁普法”三种模式。“谁主管谁普法”模式采取普法主管部门自上而下单核驱动的普法策略,在取得显著普法成效的同时也存在弊端与局限。“谁执法谁普法”责任制的产生,标志着普法主体由主管部门的“独唱”变成国家机关各部门的“合唱”,推动多层次多领域普法与依法治理有机融合。为解决维权型普法所存在的动力难题,“谁参与谁普法”模式通过加强自下而上的普法公众参与,凝聚全民守法价值认同。迈入全面依法治国新征程,法治一体建设要求“八五”普法从全员普法、精准普法和浸润普法三个维度实现制度拓新。  相似文献   

2.
法律要根植于本土民众的社会生活,而不是简单地移植。只有根植于本土民众生活的法律才能被人们普遍地遵守,否则,只是想通过简单的普法而达到全民皆知法、懂法和守法的目标,只能是幻想。所以,构建法治社会不仅要重视立法,更重要的应该是倾力打造一个新的社会生活本身。立法只不过是对已经实现了法治的社会生活的承认而已。  相似文献   

3.
在当下有关法律法规不甚健全的情况下,为了尽可能地避免相关的体育教学伤害事故的发生,以及可能会出现的法律风险,国家有责任和义务建立一整套完备的高校体育教学伤害事故赔偿法。通过法律的约束,使学校包括学生在内的责任人,自觉实现真正意义上的知法、懂法、守法,杜绝伤害事故的发生。  相似文献   

4.
法理念与法治进化论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尽管我们承认法治有“良法”和“守法”两个因素 ,但绝对的“良法”和“守法”的“法治”只能是法治的理想 ,法治应该是不断进化的 ,即法治理想的实现具有进化性。法理念的进化促进了法律进化和普遍守法 ,推动了观念法治和现实法治的进化 ,因而社会普遍的法理念的变迁是法治进化的基础。法治社会的真正权威是正义的司法 ,法官的正义判决使“纸上的法律”成为人们的信仰 ,因而法律工作者的正义信仰是实现法治的最终保障  相似文献   

5.
引导公民自觉学法、知法、守法 ,依法维护国家利益和自身权益 ,是依法治国的重要基础 ;守法是公民的法定义务 ,是文明公民的基本要求 ,也是维护合法权益的前提 ;普法是提高公民法律意识的重要途径 ;法律意识的增强是维护合法权益的基础 ,合法权益的有效维护进一步促进了法律意识的增强。  相似文献   

6.
规范主义在宪法学研究中的运用对于弘扬宪法组织善好社会的功能,促进宪法秩序成型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但由于在法解释学的运用中缺乏对规范所产生的社会土壤进行体察,以致误读规范主义的核心进路,是以规范社会的核心价值往往停留在不证自明的阶段.缺乏说服力尚且不论,型构社会则水土不服,再加诸“送法下乡”式的运动式普法,反而加剧了转型中国道德选择困境,解构了宪法作为组织社会善好生活的元规范功能.惟有体察转型中国复杂的社会实情,方能实现宪法精神的伦理维度与现实维度的耦合,真正发挥规范主义在宪法学研究中的功能,促进转型中国宪法秩序的成型.  相似文献   

7.
“自然界的真正复活”是马克思提出的命题。认真分析这一命题,对深化生态伦理学研究具有重要意义。“自然之死”并不仅仅是一个机械自然观的问题,更是“人之死”的问题。消除生态危机,使自然界死而复活,关键不是恢复有机论,而是寻找人的再生。人向合乎人性的人复归,即人与自然界完成本质的统一,自然界才能得以真正的复活。  相似文献   

8.
“一切从实际出发”与“一切从人民利益出发”这两个命题具有丰富的内容,并构成一对矛盾.二者的矛盾差异性表现在前一命题是哲学认识论命题和客观性命题,后一命题是政治功利主义命题和价值性命题.二者的矛盾统一性表现在“实际”中涵盖着“人民利益”,只有一切从实际出发,才能真正做到一切从人民利益出发,“人民的利益”是最大的“实际”;只有一切从人民利益出发,才能做到一切从实际出发.因此,无产阶级政党既要一切从实际出发,又要一切从人民利益出发,并反对割裂二者辩证关系的错误的观点和政治行为.  相似文献   

9.
"法的价值"和"法的功能"是法理学上两个具有独立存在意义的重要概念,但人们在认识和运用过程中,常常将两者混为一谈.这样做不但贬低法的价值,更不利于信法、敬法、守法、护法、用法等法制观念的形成.为此,作者从"价值"和"功能"的一般意义、定义、主体、内容、对法制建设的作用等方面对两者进行辨析.  相似文献   

10.
实现党的十五提出的“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战略目标 ,必须从现在起高度重视全民法治观念建设 ,强化人民主权观念、依法行使国家权力观念、领导干部带头知法、守法观念、执法部门应成为依法办事 ,追求正义的表率观念 ,法律面前人人平等观念、尊重个人自由观念、尊重个人财产观念、绝对义务观念、重视程序观念、法德结合 ,德为基础等十大观念。  相似文献   

11.
全面依法治国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和重要内容。法治,实质上是一种特殊的道德需要,是主体普遍道德需要的制度安排和规范表达。个体道德力,则是社会法治建设的“助推器”。个体道德力助力法治文化弘扬、推动法治人才培养、促进法治体系建构、保障法治实践深化。但是,个体道德力与社会法治并非总能有效共行、相与为一。从以下几方面构建对策、清除掣肘,全面强化个体道德力对于社会法治之功用,是新时代法治建设的应有之义:夯实法律的伦理内涵与价值基础,提升立法的反思和回应能力;构建司法执法与民意的有效沟通机制,考究司法执法实践中"道德话语"的特殊意蕴;加大全民普法力度,提高公民的守法理性,强化公民的守法自律意识,为公民的守法道德确立具体向度;兼顾知识普及、法学研究与价值体认,注重法治人才的职业道德和个人美德培育;德法双修,法德共进,敦促道德教育与普法教育桴鼓相应,并贯穿于人才培养的全过程。  相似文献   

12.
高校法律基础课是一门培养学生遵纪守法 ,树立法制观念的守法教育课程 ,为了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对人才素质更高的需要 ,法律基础课教学应由一个侧重点变为两个侧重点 ,即思想性与知识性并重 ,教育性与应用性并重 ,守法教育与用法教育并重。在以宪法教育为主进行守法教育的同时应加大经济法、诉讼法等应用法的教学力度 ,培养学生的用法能力 ,延长教学时间 ,改进教学方法 ,加强案例教学 ,提高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13.
公民守法道德作为实现法律的德性保证,其对法治建设具有不可或缺的意义.在向度上,公民守法道德表现为强制守法、自觉守法和信仰法律三个层面.就实现条件而言,公民守法道德的养成离不开公民意识和保障机制的确立,也需要政府切实有效地履行自身应尽的责任.  相似文献   

14.
论守法道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守法是法治社会的基础。守法是一种法定的义务和道德要求。表现为遵守法律的行为,而从内在的角度看,守法更重要的表现为一种守法的精神。在现代法治社会,守法道德既表现为对法定义务的恪守,又同时是对自己合法权利的积极主张。  相似文献   

15.
“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是相辅相成 ,相互促进的。要注意区分只有代表进步生产力的法律和道德才能作为“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的依据 ;防止以德代法或以法代德 ;当法律与道德发生冲突时 ,要以法律为主。要进一步完善和建设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和道德体系 ,创造良好的法治和德治环境 ,加强对公民的法制教育和道德教育。  相似文献   

16.
孙桂荣 《东方论坛》2007,5(6):60-65
从池莉小说的当代评价入手,揭示在文学"大众化"问题上,从效果层面理解的文学被"大众"接受与从价值层面理解的文学关注"大众"是有一定差异的。这与学术界对"大众"、对文学本质、对大众性与商品性之间关系等问题的复杂认识相关;强调正视文学"大众化"现象及其内部规律;呼吁新的美学原则介入文学"大众化"批判的必要性。  相似文献   

17.
在国家推行依法治理、源头治理以及构建法治社会的背景下,藏区防控矛盾纠纷的民间调解经由何种路径臻达法治化轨迹且与国家法律渐趋调适,是值得关注的焦点。以青海果洛藏区"斯巴"调解为切入点,通过调研"斯巴"调解的现状发现,社会转型时期因调解员文化素养偏低难以应对新型纠纷、调解纠纷时情理与法律理解适用上错位以及网络调解平台使用率低等问题依然存在。建议从人员准入、过程防控、结果认定方面着手,建构依据纠纷类型聘人的"1+N"人员准入标准、"多元一体"普法模式、以村规民约规范调解依据、调解结果"准司法确认"审查机制以及完善网络平台保障机制的多元路径,使藏区民间调解在藏区法治化进程中日臻完善,进而助推藏区法治社会建设。  相似文献   

18.
普法是我国一项重要的法律活动,目前“六五”普法已经结束.新阶段的普法活动面对的是有限的社会总资源和普法总资源,当从资源分配的视角分析时,可以发现普法者在新的普法阶段应当对具体的普法措施进行调整,以适应新的社会背景和社会需求,提高普法资源的利用效率,促进普法目标的实现.具体而言,普法内容方面应当实现从普及知识到普及理念的转变,在普法主体上不能忽视政府的重要角色,在普法方式上以互联网为代表的新型传媒应当得到重视.  相似文献   

19.
当前,由于传统法律文化等因素的影响,很多人法律意识淡薄,法制观念不强。因此,要增强公民法律意识,主要应在端正普法指导思想,深化普法教育,加强法律防范意识,加强政法干部队伍建设,从源头抓好普法工作,舆论宣传工作等六方面下功夫。  相似文献   

20.
论法律制度的有效性与公民守法意识的内在关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国家法律制度创建时,就意味着法律制度自身所内蕴的法权要求、追求的价值目标以及为社会主体设定的行为模式等应该转变为社会现实,而且也只有当这些应然要求转变为社会现实,法律制度才能是有效的。法律制度的有效性取决于多方面的因素,其中与该国家公民的守法状况有着深刻的内在关联。因为法律制度高效实现离不开公民对法律的自觉遵守,而公民对法律的自觉遵守又是以公民的守法意识为主观心理基础。由此可见,公民的普遍守法既是法律制度高效实现的表现,也是法律制度高效实现的重要条件之一。为此,我们必须大力培养公民的自觉守法意识,以形成公民对法律的的普遍信仰和自觉遵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