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 毫秒
1.
动物保护伦理是环境伦理学中非人类中心主义流派里的一个重要分支.彼得·辛格的动物解放论是关于动物伦理的现代讨论中最有影响的理论之一.与以往以人类为中心的动物保护主义不同,动物解放主义的基本原则在于功利主义伦理学的平等原则和功利原则,它主张从"动物的解放是人类解放事业的继续"出发,把道德关怀的对象直接扩展到动物身上,从而让动物拥有道德地位,以此从外部、强制性地限制人对动物的伤害行为.  相似文献   

2.
李传锋动物小说以描写鄂西土家族民族地域生活为依托,立足当代不断变化的历史语境,或以动物的独特视角来审视人类自身的历史,或从动物的生存习性中寻求某些生活哲理的内涵,或从动物与人类关系的角度展开对人类命运的现代性反思,在很大程度上构成了鄂西土家族山乡民族生存的寓言,显示出较为深厚的民族学、人类学与文化学意义,在全国土家族文学及湖北民族文学中占有重要地位.  相似文献   

3.
德国1990年在民法典中新增的“动物不是物”规定引发了法学界争论,动物是不是物?应该赋予动物主体地位还是客体地位呢?动物,尤其是野生动物,近些年来受到人类越来越多的关注,这是因为动物种类在不断的减少甚至灭绝。动物种类的减少、灭绝与人类的行为密切相关,人类是时候采取措施来保护动物了,但这并不意味着在法律上必须赋予动物主体地位,事实上赋予动物法律主体地位也不可行。  相似文献   

4.
奥运吉祥物多选取动物为造型,以动物作为人类情感表达和传递的高级使者。无论是在自然界还是在象征层面,动物与人类社会都密切相关,被人类赋予一定的文化内涵。本文拟探讨东西方不同民族文化中动物词语的文化内涵,并研究汉英动物词语的翻译策略,旨在揭示动物在人类文化交流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5.
沈石溪关于狼形象的塑造,在当代动物小说创作中占据独特的地位。他的作品既展示了狼在大自然中真实的生活状态,也找到了狼世界与人类世界的契合点。作品通过对动物的生存法则、动物间的关系、动物与人类的关系以及动物之间的情感描写,对狼形象做出了全新的诠释,也反映了作者对人类社会状况的剖析和思考。  相似文献   

6.
以动物为主角的动画电影深受广大观众,尤其是孩子们的喜爱,不仅仅是因为那些可爱的动物形象,更重要的是因为在这些动物身上所表现出的人类价值取向,以及人类通过这些动物所表达的追求真善美的信念。  相似文献   

7.
摘要:二十一世纪初期,生态批评领域掀起了一阵新浪潮,后殖民生态批评为文学的生态研究注入了新生力量,其中的动物研 究和动物批评维度也随之发展。库切的小说注重人与动物的伦理关系,关注动物在人类霸权下的生存困境,揭露人类理性文 明的丑陋本质。以后殖民生态批评的视角解读库切的小说,能够呼吁人类重新建立人与动物和谐的伦理关系,倡导人类敬畏 生命并给予万物人文关怀,维护动物权益  相似文献   

8.
本文从艾米丽狄金森的两首"猫诗"入手,试图探讨动物本性以及动物与人的关系,进而涉及人的动物伦理问题。通过对西方历史上一些哲学家、神学家和文学家所持动物观点的简单追溯,可以看出并非所有人都认为动物有别于人类,或人类优越于动物。德里达就以被猫注视的亲身体验说明人与动物并非处于我—他者的简单关系之中,进而引发对人之于动物的主体性的深刻反思。  相似文献   

9.
隐喻不仅仅是一种修辞手段,也是人类思维的重要手段,它直接参与人类的认知过程。语言中的隐喻是人类认知活动的结果。从隐喻的认知性看动物习语会发现,动物习语也是通过语言表现出来的一种人类的认知方式,它一方面体现了人类认知的共性特征,另一方面折射出不同社会文化的相似性和差异性。  相似文献   

10.
尽管建立在征服自然基础上的传统人类中心主义是导致人与动物关系失衡的根源之一,但人类中心主义是一个不断发展的流动命题,并非所有阶段所有类型的人类中心主义都会危及人与动物的关系。将动物纳入人类道德关怀的维度,并在此前提下扬弃和重构人类中心主义无疑有益于维系人类主体和动物客体之间的对立统一关系。  相似文献   

11.
动物是人类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人类的生存和发展有着深刻的影响。人们常常借助动物来寄托和表达人的感情,所以在英汉两种语言中都有许许多多与动物相关的词汇。但由于英汉两民族地理环境、文化和审美观念等的不同,分别赋予动物词汇的联想意义也不尽相同。本文主要探讨英汉动物词汇联想意义相似、联想意义不同和联想意义空缺三个方面,以期丰富人们对英汉语言文化的了解,促进两种语言人们之间的跨文化交流。  相似文献   

12.
人类由动物演化而来,仍将与动物相伴而生,为维护和增进人类福祉,通过法律手段保护动物已成为当代社会的共识。保护动物的理论基础包括新人类中心主义、动物福利论、动物权利论等,相应的立法形式表现为初始形态的反虐待动物模式以及较高层次的动物福利模式甚至动物权利模式。考虑到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程度、国民的接受程度以及社会文明健康发展的需要,走以反虐待动物模式为起点的渐进式发展路径,是推定我国家养动物保护的合理选择。  相似文献   

13.
从动物伦理学的发展潮流看,人类与动物的关系,正在从把动物作为资源来利用,向把动物作为感知痛苦的生命来保护,甚至把动物当作与人类平等的生命来保护转变。以提供大量肉食为市场目标,追求数量增长型的现代畜牧业,在日益高涨的健康意识、动保运动、环保运动的三重压力下,面临着严重困境,必须彻底转型。畜牧业应该逐步从主要饲养动物以生产肉食、皮革、羊毛等方式来为人类服务,转变为开发观光畜牧业,通过让人们体验与动物的交流来获得经济回报,从而实现实现畜牧业的慈悲、健康、环保转型。  相似文献   

14.
莫言是当代中国重要作家,其作品反映社会历史变化,从近代一直写到当代,堪称史诗。在许多作品中,莫言描写了各种动物,构成作品重要组成部分,也形成其文学创作的显著特征。《生死疲劳》是莫言重要作品,在描写动物方面表现尤为突出。在这部小说中,动物的生命活动非常精彩,有意义,与人类的社会行为形成对比。莫言继承和发展中国文学传统,思考严肃、重大的主题,即人性的问题。动物形象对于莫言的创作来说意义非同一般,他探讨人性问题,从动物的身上认识人,用动物的眼光审视人。  相似文献   

15.
人类在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无论是哪一个民族,动物、植物等都是与人类生活密切相关的重要组成部分。运用认知语言学的隐喻认知理论,并结合民族心理学,通过汉语、维语动物词的对比分析,旨在揭示人类思维的共性及不同民族存在认知差异的文化因素,使第二语言学习者能够通过隐喻构建词义系统来促进第二语言的学习。  相似文献   

16.
欧美国家动物保护立法实践源远流长,他们为动物的立法详细而周到,为动物立法已经成为世界性潮流。现代法学研究中,对动物权利争议的焦点在于动物能否成为权利主体。把动物作为权利主体的观点,是对传统法学研究范式的挑战;而且,世界范围内的动物保护立法实践,已经证明了动物享有权利的可能性。从学理上讲,对动物权利的保护也是保护我们人类自身的必然要求。  相似文献   

17.
布尔加科夫在科幻讽刺小说《狗心》中运用了富有特色的动物叙事方式,通过动物内聚焦视角与人类非聚焦视角的转换来呈现、观察相同或相异的事件,提供完整丰富而多角度的信息,并延伸出动物与人类双线并行的叙事结构,展现苏联不同阶层社会群体的命运遭遇和精神追求。而动物作为小说中的功能性角色,对人类进行隐喻,二者相互对比和映衬,从侧面展现了人类中心主义之下人对动物的统治和掠夺。  相似文献   

18.
莫言小说十分注重对动物的书写,这不单纯是对动物本身的关注,更多地寄寓了作者对人类动物性的态度。从某种意义来说,动物形象的塑造构成了对人类动物性的隐喻。从对山林中充满野性的动物身上,可以发现莫言对人类动物野性的呼唤和赞颂,通过对驯顺动物生命的描绘,隐喻着人类"种的退化"的缘由,人类与动物命运的对比呈现,更凸显出荒诞历史岁月对人类动物性的干预、劫持,而能够应对、解构这一荒唐局面的力量亦来自动物本身的力量,其间流露出作家对人类生存境遇的悲悯。  相似文献   

19.
动物在儿童绘本中一直扮演着重要角色。运用内容分析法对18本我国原创丰子恺动物绘本分析发现:丰子恺动物绘本中有12本为拟人动物绘本且拟人动物形象多样,以拟人主义动物形象最多;主题丰富,体现出传达人类积极精神品质、普及动物知识、宣传保护动物、弘扬人与动物和谐相处的主题。这一分析结果表明,我国原创丰子恺动物绘本为促进幼儿认知动物、发展人与动物关系、保护动物提供了支持。  相似文献   

20.
人们常称呼动物为人类亲密的朋友,学术界关于动物权利的争论已久,至今仍未达成共识.今天的中国,动物保护和环境保护已成定势,乃人心所向.法律应该怎样对待动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