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本文以《红豆词》的两个译本为研究对象,拟探讨在接受美学理论指导下的汉语古诗词英译问题。指出译者应该充分考虑到汉语古诗词意象当中的丰富文化内涵,因而在翻译时必须以译语读者为中心,采取有效的翻译策略,以满足读者的期待视野和审美需求。  相似文献   

2.
读者因素是翻译研究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在东西方翻译理论中都有体现.在汉语典籍英译的过程中,充分考虑目的语读者的审美需求和价值取向十分必要.通过从目的语读者角度对典籍英译实例的分析比较,探讨了汉语典籍英译的策略和方法.  相似文献   

3.
汉语古诗词中的时空隐喻折射出其"时间空间化"的内在实质,对诗意之"出"起着关键性的作用。从认知的视角考察时空隐喻在汉诗英译过程的转换及其对诗文意境的影响,不仅有效帮助我们理解和欣赏原诗意境,更为优秀汉诗英译提供新的思考角度。  相似文献   

4.
四字格结构是最具汉语和汉文化特点的庄重典雅的形式,最符合汉文化中以偶为佳,以四言为正的审美要求。中国古典名著《红楼梦》中四字格俯拾即是,按照社会符号学翻译法,其英译应以语义相符,功能相似为客观依据,尽可能使译文贴切、自然、可读性强。  相似文献   

5.
翻译美学对唐诗英译意境再现有重要的认识和实践指导作用。格式塔心理学对唐诗英译有认识上的指导作用,即审美转换中要注重文本的整体和谐统一,并对微观上的字、词、句、段、篇的转换起制约作用;接受美学和跨文化研究对唐诗英译有实践指导作用,即在意境再现中,译者要有对意象和译文读者审美情感和心理的文化考量。翻译美学能有效解决多年来存在的唐诗英译意境再现问题,促进中华文明在全世界的传播,并提高中国翻译界在世界翻译论坛的地位。  相似文献   

6.
文章聚焦于杜甫《登高》一诗的结构及意象,借鉴西方文论中的对等原则及隐喻与转喻等分析方法,分析该诗表层含义、深层结构以及意象的运用,发掘其艺术价值形成机制,从而读出该诗新的韵味.全诗呈现一种内在的展开式深层文化结构;诗作者选择富有强烈的人文意义的自然意象勾勒出一副感性很强的思国怀乡之画面,这扩大了诗意的空间,揭示出漂泊游子的心态和人生体验.  相似文献   

7.
介绍翻译研究的"文化转向",归纳景点名称的特点和功能及其翻译中存在的问题,以实例阐述景点名称英译的具体方法,并推荐最利于传播中国文化的译法,以期提高译名质量并更好地传播中国文化,从而提升旅游景点形象,促进旅游业的进一步发展。  相似文献   

8.
从文化角度看旅游景点名称的翻译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介绍翻译研究的"文化转向",归纳景点名称的特点和功能及其翻译中存在的问题,以实例阐述景点名称英译的具体方法,并推荐最利于传播中国文化的译法,以期提高译名质量并更好地传播中国文化,从而提升旅游景点形象,促进旅游业的进一步发展.  相似文献   

9.
文章对李白诗歌《送友人》的两种英译本中的审美意象的翻译进行了比较分析,以期给古诗英译带来一些启示。认为,在传递古诗审美意象过程中,译者应尽量使译文意象与原文意象产生最佳关联,力求再现原诗神韵与意境,使译文读者和诗人产生共鸣。  相似文献   

10.
在对翟理斯、阿瑟·韦利和艾米·洛威尔的《落叶哀蝉曲》原语文本中的意象分析的基础上,对该诗歌翻译者的英译过程中“罗袂”、“玉墀”、“虚房”、“落叶”和“重扃”五个意象的独特翻译,加以讨论,概括其中的意象传递特征,并且通过分析庞德的《刘彻》,讨论了汉语古诗英译中意象传递应顺应目的语文化和目的语读者的审美需求。  相似文献   

11.
旅游翻译实践是一种典型的跨文化交际行为,旨在提供信息、感染读者、召唤游客,但其目的性的实现依赖于读者对译文的感受。接受美学强调读者的中心地位,对旅游翻译有着重要启示。文章基于接受美学视角,从语言习惯、文化心理、审美心理三方面探讨海南旅游景点英译中译者对译文读者关照的翻译策略,使译文更具感召力,达到向国外游客宣传中华灿烂文化的目的,实现更具积极意义的读者关照。  相似文献   

12.
东湖风景名胜区不仅是中国最大的城中湖,而且还是毛泽东同志在解放后除中南海之外居住时间最长的地方,具有重要的人文历史价值和旅游观光价值。必须依法整治东湖风景名胜区内的违法建筑和非法经营摊点,对东湖风景名胜区的规划建设实施依法管理,把东湖建设成国内一流的旅游胜地。  相似文献   

13.
刘勰认为作品是情理与文辞的统一 ,“味”是作品带给读者的感受 ;“隐”的表达产生“味” ,“味”即情意的含蕴丰富 ,体会不尽。“隐”是将情感蕴含在艺术形象即景物描写中 ,通过言外之意委婉传达 ,达到“物色尽而情有余”。刘勰的论述影响中国古代诗歌创作追求情景浑融、情意无穷的审美建构和广阔深邃的艺术境界 ,也影响诗歌批评探讨总结诗歌意境的审美特征 ,是中国诗学意境理论发展过程中十分重要的一环。  相似文献   

14.
郑观应的诗作多为"直记其事"的"杜陵篇",而非意在言外的神韵诗;郑观应的以书写"诗史"自命的批判现实主义创作精神与他熟稔于心的"神韵派"诗论存在多重差异与对立,这种对立并不意味着郑观应在诗学观上的自相矛盾,只是凸显了艺术理想与现实需要的差距。郑观应深知自己的诸多救世诗难称大雅之作,但出于"救国苦心",他还是要以诗的形式"大声疾呼",以达到启蒙醒世的功利目的。这正是少学老庄、"不愿封侯愿学仙"的郑观应的无奈,也是他的伟大之处。他本可自度,却不满足于自度,他还要救世度人;他本可唯美,却不甘于唯美,他还要以诗劝世。这种情况可以称之为救亡压倒了审美。也就是说,郑观应出于"为人生"的目的,而在一定程度上搁置了他的诗学理想,其仁心侠义,足当诗侠之誉。  相似文献   

15.
在分析“范畴”一词之本义与引申义的基础上,学科、学理意义上中国美学范畴史的研究之所以是“合法”的,首先是由于中国人文史上,实际存在有待于建构中国美学范畴史之大量范畴及其群落的思想与思维资源之故。而诸多关于中国美学的命题、范畴及其群落,在思维方式上,是诗性问题的知性思考、天人合一问题的天人相分之研究成果。从而回答了所谓“中国美学范畴史研究”这一提法“难以成立”的看法。  相似文献   

16.
汉语新诗的创作迄今已近百年。今天的"口水诗"与"散文化"泛滥,恐怕与"我手写我口""我口写我心"这个口号下隐藏的某种进化论思维有关。现代意识不必尽由现代生活、尤其是流水账般的生活堆积来体现。重新思考并寻找真正的"诗质",即真正属于诗的元素因此显得必要。诗人沈奇的一组实验新作显示了汉语诗歌的独特魅力,也显示了与汉文化的深厚联系。这一探索给我们的启示是:反顾"汉语字词思维","重新认领汉语诗性的‘指纹’及现代诗性生命意识的别样轨迹",并将之在汉语的血脉和族谱中予以消化与再造。  相似文献   

17.
宽式语形:汉诗意境形成的诗学根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意境是一种极高的文学境界,在汉语诗歌中发展到极致境地。何以至此是诗学需要回答的本体论问题,而不是简单的技巧或修辞问题。意境的实现要有领悟,还要有意象和声律的建构。汉语是宽式语形语言,宽式语形为实现领悟以及意象和声律的建构提供了必要条件,由此意境得以充分实现,所以汉语可以看成是汉诗意境得以充分实现的环境语言,简称诗境语言。汉语宽式语形是实现意境的必由路途,意境最终是否实现,和个人的艺术品格以及创造能力相关。  相似文献   

18.
文章运用目的论的观点探讨导译者应该如何传递旅游景点名称的文化内涵。由于景点名称富于文化意义,其翻译成为旅游资料翻译的难点、重点。作为现场翻译的导译则直接承担了现场传播中国文化的重任。导译员应该充分理解、发掘景点名称的文化内涵,遵循旅游导译的目的,运用恰当的翻译策略与技巧,协助异种文化背景的游客理解其文化内涵,达到其通过旅游来体验文化他性的目的。  相似文献   

19.
洞庭湖区旅游资源的评价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洞庭湖区现有旅游资源的开发,大部分集中于以岳阳为中心的东洞庭湖风景区,而以益阳为中心的南洞庭湖和以常德为中心的东洞庭湖区域的旅游资源的开发非常有限。故从“大洞庭湖”的角度出发,应以整个洞庭湖区旅游资源为对象,综合考虑湖区旅游资源的基本特征,对整个洞庭湖区旅游资源进行定性、定量分析和综合评价,同时提出优化空间布局的设想。  相似文献   

20.
旅游体验与景区开发模式   总被引:41,自引:0,他引:41  
旅游是一种天然的体验活动,旅游活动的目的是为游客创造一次难忘的经历。我国景区开发中产品雷同,体验单一,参与性弱的问题较为严重,导致景区对游客的吸引力减弱,持续发展的后劲不足。以游客体验为导向的景区开发模式,突破了资源的局限,用创造快乐体验的手段,有效解决了景区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