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2.
从对国内外流浪儿童救助的典型模式进行比较分析入手,解释我国当前流浪儿童救助系统存在的主要问题,认为社会工作介入流浪儿童救助,以其"以人为本"的价值观和助人理念,专业的助人方法和技巧,可以从宏观、中观、微观三个层面对流浪儿童问题进行防治,为社会、政府、学校、家庭"四位一体"的、高效的、"标本兼治"的流浪儿童救助系统的建立寻得捷径。  相似文献   

3.
随着经济和社会转型加剧,我国的流浪儿童问题日益突出。本论文对流浪儿童的社会工作对于传统社会救助的超越以及二者融合的发展策略进行了探讨。超越体现在由"政策导向向需求导向"、"关注‘事’向关注‘人’"、"被动向主动"、"说教管制向专业实践"、"系统内资源向社会资源"的转变。融合策略包括"高校和社会工作机构积极参与流浪儿童救助"、"转化传统社会救助人员"、"传统社会救助机构购买社会工作服务"和"传统社会救助机构设置社会工作岗位"等。  相似文献   

4.
随着农民工家庭化流动的增多,城市流动人口中的“三失”青少年问题突出,如违法犯罪率高.但由于其流动人口身份,受到城市社会关注较少,现有的针对流动人口“三失”青少年的社会工作干预成效有限,存在不少问题.本文认为城市社区青少年社会工作服务要尽快覆盖到流动人口中的青少年群体,依托社区、企业与学校在帮扶过程中的辅助作用,实施社工机构与社会、企业、学校与家庭多方联动的机制,解决相关问题,使其尽快回归社会,融入社会.  相似文献   

5.
论社会救助与社会工作的融合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专业社会工作恢复和重建后的较长时间内,社会救助工作与专业社会工作属于两张皮,两者在价值、知识和技巧等方面都缺乏对话的基础.随着社会救助从道义性救助到制度性救助、从消极救助到积极救助、从单一救助到综合救助的转变,社会救助工作日益需要专业知识的支撑,需要专业理念的指导,专业社会工作也需要走出象牙之塔,服务民众,造福社会.社会救助工作与专业社会工作在价值、制度、知识和技巧等方面开始逐步融合.  相似文献   

6.
城市流动儿童是伴随我国城市化进程而出现的一个特殊群体,他们生长在城市之中,但在城市生活过程中受到了来自不同群体及环境的歧视和排斥,依然生活在城市的边缘,出现了城市社会适应的困境。本文在社会工作的视角下,将流动儿童视为服务的主体,注重发挥流动儿童自身的优势,采用个案、小组、社区工作的方法探讨使他们能尽快适应城市生活、融入城市社会的策略。  相似文献   

7.
儿童语言早熟作为社会化的一种表征,是畸形的,它会对儿童的生理发育、智力水平、交际能力等产生危害。父母的"怂恿"与"无暇"、媒体的"诱惑"与"误导"、信息的"轰炸"与"灌输"、传统的"作祟"与"秉承"等社会性因素极易引发儿童语言早熟。因此,家庭社会工作要通过问题个案辅导、亲子关系构筑、支持网络搭建等三方面,形成立体式干预策略,帮助儿童矫治语言习得,全面、持久地解决儿童语言早熟问题,顺利实现儿童社会化。  相似文献   

8.
9.
社会工作参与社会救助是当前社会救助政策实践的重要创新,有利于减缓政府行政资源与管理事务之间的矛盾,通过多样的服务满足被援助对象的多元需求。作为一种新生力量,面对社会情境的复杂性、贫困治理转型、经济和资产保值、社会工作者能力不足等现实问题,社会工作参与社会救助面临诸多挑战。必须把握好新的发展机遇,结合已有社会救助机制选好介入路径;同时,考量不同参与政策的针对性并重视价值、重视自我反省与情境分析,拓展未来社会工作参与社会救助的可行性选择。  相似文献   

10.
11.
目前国内外的感觉统合失调儿童越来越多,文章在社会工作实践基础上,主要运用参与观察法和访谈法对个案进行长期追踪研究,探索出系统理论视角下对感觉统合失调儿童的社会工作干预策略。笔者发现,社工在辅导过程中,要从案主与周围系统两方面去评估案主的需要,要发掘并运用案主及其周围重要他人的兴趣、能力、成功经验等积极因素去推进案主与家人、老师、同伴、亲属间的良性互动,这是帮助感觉统合失调儿童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2.
随着流浪儿童问题逐渐深入公众视野,其需求与发展成为关注的中心,传统的救助保护方式已难于形成工作实效。社工进入流浪儿童救助保护领域以来,带来了缓解流浪儿童问题的新视角和方法,直接推动和影响着流浪儿童救助保护工作向人性化、专业化发展。  相似文献   

13.
利用社会工作中的小组工作和地区发展模式,对X县G乡S自然村留守老人的困境进行干预,实验证明,干预工作提升了留守老人解决问题和应对压力的能力;构建和完善了帮助留守老人解决问题和应对压力的社会支持系统。实验结果还证明,社会工作干预方法费时短、成本低、效益高,对解决农村留守老人问题有较强可行性。  相似文献   

14.
社会工作本土化:文化视角下的家庭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社会工作理论、方法和实务中面临的社会化问题,以家庭治疗为重点,考察了文化视角下中国人家庭观念、家庭关系的特点,分析了借鉴西方为主的家庭治疗理论假设和治疗目标与中国家庭观念及家庭关系理念形成的矛盾冲突,据此提出,社会工作者应保持文化的敏锐性,将本土文化结构与西方理论、模式相结合,创设一套切合中国家庭的介入目标、介入模式和介入技巧,以此作为探讨家庭治疗理论与实务本土化的一种尝试。  相似文献   

15.
“小组工作”是社会工作的三大基本方法之一。养老机构中的老人相对集中,为开展老年小组工作提供了便利条件。对南京X养老院老人开展小组工作的实践证明,在养老机构开展小组工作能够促进老人个体潜能的开发、提升个体解决问题的能力、促进个体的社会化。在养老机构开展小组工作是必要的,也是行之有效的。  相似文献   

16.
社区青少年社会工作服务体现了多元优势融合、和谐发展的特征.本人在对上海社区青少年服务目标、服务原则、服务内容、服务方法和策略经验研究的基础上提出"融和型"社区青少年社会工作服务模式的概念."融和型"社区青少年社会工作服务模式的形成,反映了中国社会工作实践的本土性特点.  相似文献   

17.
英国社会工作教育发展概况及其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全面考察了英国社会工作教育发展的概况,对该国社会工作教育发展过程中形成的研究导向的人才培养体系与实务导向的资格教育体系并行不悖的二元结构模式进行了重点考察,并结合具体案例对这一模式做了比较分析。最后从目前中国社会工作教育发展的实际需要出发,讨论了英国独具特色的社会工作教育发展道路提供的几点启示。  相似文献   

18.
社会工作在老年照料与服务中的作用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老龄人口特别是高龄老年人口的增多,使得老年照料与服务日渐成为老人个体、家庭和社会高度关注的问题。社会工作作为助人的专业,可依照其固有的价值理念,运用其独有的个案、小组/团体和社区工作方法,在老年照料与服务中发挥重要作用,成为专业咨询提供者、维权与法律保护者、团体活动倡导和组织者、服务中介等等,从而为解决老年照料问题提供了一种建设性的解决途径。  相似文献   

19.
社会工作在为单亲家庭进行服务时,面临专业身份认可度低、可利用公共资源不足、难以保持家庭与个体平衡发展三大困境。以能力视角理论为依据,通过对单亲家庭实施辅导,在实践中探索出以能力为中心的社会工作介入模式。这种新模式通过关注点的转变和积极关注、迅速建立信任合作关系、运用循环策略挖掘潜能等方法灵活地处理单亲家庭生活中的问题,有力地促进了个人和家庭能力的整合,有效地解决了针对单亲家庭的社会工作实务困境。  相似文献   

20.
当前我国的临终关怀护理团队呈现以护理人员为主,社会工作者严重缺失的特点。通过借鉴美国卡罗莱那州临终关怀建设的先进经验,提出我国临终关怀团队建设的本土化路径,认为:应围绕医护专业和社会工作专业两条主线,在社会工作专业中增设临终护理课程,在护理专业中融入社会工作模块,培养交叉学科背景下的专业临终关怀人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