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目的:分析江苏省出生人口性别比变动趋势.方法:通过政府官方网站以及计生委获取江苏省人口性别比基本情况.结果:江苏省出生性别比偏高;13市之间存在差异;城乡差异显著;生育政策影响出生性别比.结论:出生人口性别比偏高不利于构建稳固的家庭,不利于家庭的和睦稳定,不利于社会的和谐安宁,不利于稳定低生育水平.  相似文献   

2.
生育意愿的代际差异分析 ———以江苏省为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江苏省"生育意愿和生育行为研究"调查数据,文章从意愿生育子女数、意愿子女性别、意愿生育年龄等三个维度出发,考察了不同代际(60后、70后、80后)育龄妇女生育意愿和生育观念的差异.研究发现,80年代出生的育龄妇女少生、晚生、优生的意愿趋势明显,以孩子为中心的观念也在弱化,性别选择更趋向无偏好化.新型生育文化及观念在我国发达的农村地区已成现实,这些事实对生育政策的调整具有重要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3.
低生育水平下重庆市育龄妇女生育意愿透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调查数据,对重庆市育龄妇女的理想子女数、性别偏好进行构成分析,并从城乡、年龄、婚姻状况、受教育程度、生育状况等方面对其生育意愿进行影响因素分析.结果表明,重庆市育龄妇女平均理想子女数为1.54个,存在着明显的性别偏好,育龄妇女生育意愿较强,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面临挑战.  相似文献   

4.
从富阳实例看浙江富裕农村育龄妇女生育意愿转变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根据1997年浙江富阳农村育龄妇女生育意愿的调查结果,分析了50年代、60年代、70年代出生的三个育龄妇女群体在初婚年龄、生育数量、性别偏好三方面的差异,以观察现阶段浙江农村育龄妇女生育意愿转变的特征,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工作对策  相似文献   

5.
利用对湖北鄂州、黄石、仙桃三市的调查数据,分析了农村育龄妇女生育性别偏好现状及其影响因素。研究表明,农村育龄妇女仍存在一定的男孩偏好;育龄妇女的文化程度和“传统文化”为性别偏好两大主要影响因素;育龄妇女文化程度越高越不会具有男孩偏好;受“传统文化”影响越深的育龄妇女越具有强烈的男孩偏好。据此,从弱化生育性别偏好角度探讨了治理出生性别比偏高的对策。  相似文献   

6.
利用"江苏省6县市生育意愿和生育行为研究"调查数据,从三个维度——社会经济发展、计划生育政策和生育文化(观念)——描述和分析了计划生育政策实施30年来,我国当代育龄妇女的生育意愿及其影响因素。调查数据表明,我国育龄妇女的生育意愿子女数逐步减少,男孩偏好也趋于减弱。研究还发现,人们的生育意愿受到城乡二元化计划生育政策影响的程度正在逐步减小,而更多地受到社会经济发展和生育观念变化的影响。  相似文献   

7.
安徽省出生人口性别比偏高的成因与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对安徽部分农村地区育龄妇女生育意愿的问卷调查及分析可见,当地育龄妇女的生育意愿已发生变化:数量追求减少但生男偏好依旧强烈。这是造成出生性别比偏高的主要因素。同时促成性别比偏高的还包括社会、经济、现实以及医学技术手段被滥用等多方面的因素。据此提出解决性别比问题应坚持“以人为本”,正面激励为主,疏管结合,标本兼治的对策思路。  相似文献   

8.
利用中国综合社会调查(CGSS)2017年数据,使用Ordered Logit回归方法研究不同生育政策背景下育龄妇女的生育行为,同时将生育意愿作为中介变量,进一步探究生育政策对育龄妇女生育行为的影响。研究表明,生育政策会影响育龄妇女的生育行为,一类、二类生育政策较严格地区的育龄妇女倾向生育1个孩子,三类、四类生育政策较宽松地区的育龄妇女倾向生育2个孩子,生育政策对生育行为产生显著影响。通过结构方程模型和KHB方法验证了生育意愿的中介效应,发现生育意愿对生育行为也有显著影响且影响程度高于生育政策对生育行为的影响,这解释了生育政策放宽后,我国的生育率短暂上升后又下降的现象。总体而言,育龄妇女的生育行为受家庭、社会和政策等多种因素影响,应创造"生育友好"的家庭、社会环境并完善生育福利政策,提升妇女的生育意愿。  相似文献   

9.
本文基于2017年甘肃省农户调研数据,剖析了人口生育水平变动趋势,运用泊松回归探究生育率不断下降的原因.结果显示,实际总和生育率为1.65,1997—2017年间,生育率持续下降,育龄妇女规模不断缩小,生育年龄后延,种种迹象表明,生育率存在继续下行的可能,少生优育成为生育的主流趋势;收入水平显著负向作用于生育率;妇女自身的素质水平、家庭负担均对生育率存在显著影响.在农村人口结构转变和社会经济转型叠加的大背景下,本文为政府有针对性地制定政策提供了一个新视角.  相似文献   

10.
生育意愿是影响实际生育水平的超前变量,是预测生育行为和生育水平的一个重要参数。新生代农民工"二孩"生育意愿普遍较强,为全面"二孩"政策的实施提供了广阔空间。他们的男孩偏好表现比较明显。子女的养育费用、照看孩子的精力和计生政策是影响新生代农民工生育意愿和生育行为的关键因素。应切实维护并保障女性农民工的"二孩"生育权益,加强出生人口监测和风险控制以防止"二孩"出生性别不均衡,以促进全面"二孩"政策的有效实施。  相似文献   

11.
根据2005年全国1%人口抽样调查、“五普”等资料数据,通过交叉分析和相关性分析对我国省内省外的流动人口生育水平及影响因素进行了描述和探析。研究结果显示:我国省内流动人口比省外流动人口的时期生育水平高,两者的一般生育率分别为45.47‰与34.17‰,总和生育率分别为1.215与0.817,终身生育水平低,省内流动人口的二孩及多孩率低于省外流动人口;因婚姻家庭因素而流动的人口在各年龄段的分布与流动人口年龄结构的错位,是造成省外流动人口时期生育水平低于省内流动人口的根本原因;总和生育率在反映省外流动人口生育水平时,并不能显示省外流动人口因家庭、婚姻化的发展而导致的生育水平上升,所以并不能反映省外流动人口真实的终身生育水平。  相似文献   

12.
利用"六普"数据对新疆人口生育水平的变化及其影响因素进行相关分析,发现:新疆人口生育水平与少数民族人口比重、计划生育利益导向政策执行情况、妇女受教育程度存在高度相关性,而经济发展水平与生育水平之间却是中度相关关系。这与目前有研究认为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对经济较发达东部地区的生育率有显著影响,而对经济相对落后的中、西部地区作用不明显的结论相一致。  相似文献   

13.
社会变迁中对贫困地区人口发展产生影响的主要因素是经济发展和社会发展.在它们的影响下,贫困地区人口发展的主要特征表现为妇女生育水平仍然较高、人口流动的特征明显、人口城镇化水平较低和人口的文化素质偏低等.贫困地区人口发展的趋势一是人口增长速度将进一步下降;二是人口的文化素质可能降低;三是人口年龄结构老化速度加快,人口老龄化区域分布的不均衡有可能加剧;四是人口分布将发生重大变化,人口城镇化的速度将加快.  相似文献   

14.
During the last two decades, Sweden has experienced strong fluctuations both in its economy and in its level of childbearing. A period of high employment and increasing fertility has been followed by a period of lower employment and decreasing fertility since the beginning of the 1990s. In this paper, we use register data for Swedish women in order to examine how various types of attachment to the labour market affect women's propensity to give birth at different parities. Specifically, we show what impact changes in women's employment status have had on recorded fertility trends in Sweden. We find that women who have relatively low levels of income and women who are enrolled as students generally have lower fertility than other women. We also find that a rise in the number of women with such characteristics can explain part of the decrease in fertility during the 1990s. It is evident, however, that other factors, working at the macro level, also have to be considered when one wants to explain the fluctuating fertility of Sweden. Social policy is one such factor. In sum, we find a pattern of pro-cyclical fertility, where levels of female earnings are positively related to levels of childbearing.  相似文献   

15.
江苏人口发展水平评价研究——基于综合指数评价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人口数量、人口质量、人口结构、人口环境为二级指标,人口密度、婴儿死亡率等为三级指标,构建了江苏人口发展水平指标体系,运用综合指数评价法,对江苏省13个省辖市的人口发展状况进行评价。运用聚类分析法将13个市的人口发展水平分成很好、较好、一般、较差、很差5个类别,并对各个类别的城市进行评析。最后给出江苏除了要发展经济外,政府更应该重视民生、环境、教育、医疗卫生、就业率、农业生产的应对建议,同时也针对各类别城市提出人口发展方面的建议。  相似文献   

16.
从公共政策视角重新审视和思考人口数量和人口政策问题,认为:人口数量多少是一个相对于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的问题,简单地从人均资源占有量和人均经济水平论证人口多是问题,折射出的是“人口数量决定论”;看不到长期低生育率所蕴含的人口未来发展的不良后果,把目前人口惯性增长说成“势头强劲”,是违背人口发展规律的;仅从人口数据出发决定微观家庭生育政策,是公共政策制定中典型的见数不见人的“技术主义”倾向,不符合现代社会公共政策制定的理念与程序;当市场经济体制和民主法治国家被确定为发展目标之后,公民生育权利就是不容忽视的问题,那种为国家利益牺牲个人和家庭利益的说辞丧失了逻辑的合理性.  相似文献   

17.
"单独二孩"政策有利有弊,其直接意义在于缓解"一个孩子"政策所带来的问题。该政策的积极效果表现在:可以适当提高生育水平;适当缓解中国人口年龄结构的老化;群众有更多自主选择生育的权利;家庭结构得到平衡发展;缓解出生人口漏报;缓解出生性别比过度偏高;缓解人口素质逆淘汰;推动计划生育工作综合改革。然而,由于政策的调整在一定程度上仍然属于"硬着陆",必然会带来一些问题,主要包括:近几年会出现符合单独二孩政策夫妇的集中生育;很多高危人群生育会导致孕产妇死亡率上升和出生缺陷发生率的上升;政策调整本身就带来了生育的不公平或机会的不平等。建议:用奖励的方式鼓励年轻妇女晚生育第二个孩子;设立高危妊娠咨询和指导中心;政府为无机会和能力再生育的家庭承担更多责任。  相似文献   

18.
四川是一个流动人口大省。人口的迁移流动对四川乃至全国的经济、社会产生着重要影响。本文利用全国第五次人口普查资料,从多个层面对四川的流动人口规模、流向特征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9.
1993年上海首次出现人口负增长以来,人口生育率连续保持负数,其人口绝对数增长主要缘于人口的机械增长。同时,北京、天津、沈阳等城市也陆续出现了人口生育率的急剧下降。而与此相对应的,是广东虽然自改革开放以来一直是经济发展的领先省份,深得市场经济风气之先,其人口控制却是老大难省份。通过两者对比,笔者认为,市场经济只有与城市化、现代化相结合,才能起到人口控制的作用。  相似文献   

20.
Between 1989 and 1993, the total fertility rate inRussia dropped from 2.01 to 1.38, a fall ofunprecedented size in peacetime. The more commonexplanation asserts that the fertility decrease is thepopulation's response to the socio-economic crisisoccurring in the country. The alternative hypothesisstates that the fertility decrease is just acontinuation of the long-term trend, while the crisishas accelerated this process. On the basis ofindividual data obtained in the 1994 microcensus,which involved 5 per cent of Russia's population, thispaper attempts to find arguments for and against eachof the two hypotheses The analysis is based onquestionnaires of 798 thousand women born between 1959and 1975. Three indicators of fertility areinvestigated: frequency of birth in 1993, expectednumber of children, and desired number of children.These indicators are linked to 28 backgroundcharacteristics, including marital status, number ofchildren ever born, ethnicity, level of education,housing condition, and income level. The data do notreveal essential fertility differentiation by economicstatus, which would be present of the first hypothesiswere right. At the same time, a clear connection isfound between the frequency of births in 1993 and suchsocio-cultural markers as living in town orcountryside, ethnicity, and the desired number ofchildren. In addition, 1993 fertility actuallyconforms to women's opinions about the number ofchildren they intend to have. These results cast doubton the hypothesis that the economic crisis is the mainand only cause of the recent fertility decrease inRussia.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