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品种权保护制度对我国种业集中度影响的实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国外有关品种权保护对种业市场影响的研究表明:植物新品种保护的实施一般会改变种子市场结构,增强大型种子企业的竞争优势,提高行业的集中度.通过对我国品种权保护实施以来的种业基本情况的定量分析发现,植物新品种保护对我国种业的行业集中度的提高产生了显著的正向影响.模型显示,品种权保护对我国种业行业集中度CR4与CR10均呈正向影响关系,表明品种权保护的实施显著提高了我国种业的行业集中度.但其对CR4的影响更甚于CRl0,说明品种权保护对行业领导者更有利.此外,行业内企业数量的变动和相关种业政策的实施也对我国种业市场结构的变化起到了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2.
我国《植物新品种保护条例》是国务院颁布的一部专门保护植物新品种的法规,该条例规定了品种权的归属、授予品种权的条件、品种权的申请和受理、品种权的审查与批准等八个部分的内容.此条例主要围绕保障育种者的合法权益展开,给予育种者充分的权利.然而,随着社会的发展,该条例在适用过程中出现了一些新问题,阻碍了我国植物新品种保护工作顺利地开展,也对我国的农业现代化建设带来了一定的消极影响.建议通过提升《植物新品种保护条例》的法律位阶、增加植物新品种保护名录、健全相关的权利内容与制度、保障农民的合法权益等措施完善我国《植物新品种保护条例》.  相似文献   

3.
UPOV公约构成了国际植物新品种的品种权保护的基本框架。转基因技术的出现,对国际植物新品种的品种权保护提出了一系列新的挑战。作为UPOV公约成员国,中国必须应对挑战,在品种权的取得条件、权益分配以及“农民权”的保障等方面进一步完善现有的品种权保护制度,以加强转基因植物的保护,促进中国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4.
中国植物品种权保护制度实施评价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在对植物品种权保护内涵界定和国际植物品种权保护模式比较的基础上,分析我国植物品种权保护制度的变迁和运行现状,揭示我国植物品种权保护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完善植物品种权保护制度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5.
本文在阐述植物新品种保护重要性的基础上,概括归纳山东省植物品种权制度实施取得的成效,剖析山东省品种权保护中存在的问题,据此提出有效保护植物新品种的对策建议,以促进品种权保护制度的实施,推动山东省由农业大省向农业强省的转变。  相似文献   

6.
我国植物品种权保护现状、存在问题及对策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我国作为农业大国,加强植物品种权保护有重要的战略意义。本文阐明了我国植物品种权保护的现状,指出科研单位和大田作物是我国申请和授予品种权的主体,同时分析了品种权保护中存在保护意识薄弱、侵权现象严重、维权困难等问题,并针对现存问题提出相应对策,这将为植物品种权保护体系建设提供有益的借鉴。  相似文献   

7.
育种创新是贯彻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重要内容之一,保障育种创新就需要完善植物新品种产权保护体系。正启动修改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植物新品种保护条例》有关植物新品种权内容中对“农民特权”的具体规定较为模糊,导致农民超越“特权”而侵犯品种权人利益的现象屡有发生,即品种权人权利与“农民特权”一直存在博弈。建议通过界定享有自繁自用权利的主体、限制自繁自用的种植规模、限制自繁自用的品种类型、制定科学合理的自繁自用种子销售监管方案等措施完善“农民特权”规则。  相似文献   

8.
促进植物新品种信息交流和品种权交易,是繁荣良种市场、加快新品种推广应用的重要条件。本文分析了植物品种权网上拍卖优势并对植物品种权网上拍卖竞价方式进行优化选择,指出了植物品种权网上拍卖应注意的问题及其优化实施的建议。  相似文献   

9.
植物新品种保护制度对农业技术创新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我国已经初步解决了育种科技成果易扩散、可控性差、育种单位和人员难以从市场上获得经济效益、育种科研长期普遍依靠政府投入等问题 ,但还仍然存在技术创新补偿不足、创新机制僵化、创新资本单一和创新价值体现不充分等问题。需要将植物品种权保护提升到国家经济安全战略的高度 ,加强植物新品种保护制度的建设与实施 ,充分发挥植物新品种保护的制度效应 ,促进农业育种技术的持续创新 ,以推动农业科技资源的优化配置和种子产业化的发展  相似文献   

10.
与先进国家相比,我国的植物新品种权保护起步较晚,但随着相关法规的逐步颁布,保护制度趋于完善,申请植物新品种权也步入高峰期。然而在植物新品种权制度实施过程中,在同国际接轨的进程中,也暴露出一些问题:侵权现象严重;“品种权例外”造成的法律保护缺位;申请量不稳定、授权量少,地区差异大等。这些问题的解决不仅有待于公众及育种者法律意识的提高,还有待于制度创新:扩大植物新品种保护名录;“例外保护”中的限制保护措施;注册植物新品种商标等。  相似文献   

11.
2012年以来,我国苹果汁出口持续、快速下滑。在此背景下,选择我国苹果汁出口第一大国作为研究对象。在了解中美苹果汁贸易特征的基础上,利用Rotterdam模型,研究分析美国对中国苹果汁的进口需求状况,探求中国苹果汁出口贸易波动的原因。实证发现,由于我国出口苹果汁富有支出弹性,出口量受进口国需求状况影响较大,故在进口国经济不景气、消费习惯转变、需求下降的背景下,我国苹果汁出口将出现迅速下滑;此外,在当前其他苹果汁出口国出口价格的变化趋势下,我国出口苹果汁替代品的竞争作用更显著,从而导致我国苹果汁出口受影响产生小幅下滑;我国苹果汁出口价格对出口量影响则不显著。  相似文献   

12.
基于1992-2010年中国与24个家禽进口国的面板数据,建立引力模型对中国家禽出口贸易影响因素及发展潜力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中国畜牧业总产值、进口国经济规模、贸易双方人均收入差距、有共同边界和同为APEC成员国对中国家禽出口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空间距离和WTO制度安排则是阻碍家禽出口的主要因素。中国家禽对澳门、新加坡、韩国、荷兰、法国、匈牙利、澳大利亚、俄罗斯、阿联酋和沙特阿拉伯等国家还存在巨大出口潜力。  相似文献   

13.
中日澳植物新品种保护制度的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虽然我国与日本、澳大利亚三国都是UPOV公约成员国,但是由于执行的UPOV公约文本不同,三国在植物新品种的保护范围、保护力度、管理体制、审查与测试方式等诸多方面存在显著差异。本文着重讨论日本《农业种子和种苗法》、澳大利亚《植物育种者权利法》的特点,并与我国《植物新品种保护条例》比较,阐述三国植物新品种保护制度的异同,提出对我国《植物新品种保护条例》进行修订的必要性。  相似文献   

14.
近年来,新疆农业植物新品种权保护总体成效显著,植物新品种培育稳定发展,育种主体渐趋多元化,品种权管理与保护逐步加强,但仍存在植物新品种权申请与保护的结构性失衡、育种质量和效率不高、科研单位知识产权意识不强、植物新品种权管理保护体系不完善等问题,通过合理配置植物新品种育种资源、建立植物新品种补偿机制、完善农业植物新品种保护体系及管理制度等措施,能有效解决上述问题,促进新疆农业植物新品种育种与保护工作顺利开展。  相似文献   

15.
基于江苏省水稻品种权保护效果,与江苏省项目县水稻良种推广补贴的实施情况,借用供给—需求图综合分析水稻良种补贴对保护品种推广效果的影响:推广面积和价格变动。研究表明,增加的补贴品种偏好保护品种;补贴的原有品种趋向申请品种保护;良种补贴面积中,保护品种所占比例稳步增加;保护品种价格缺乏竞争优势。最后,从良种补贴过程中新品种和保护品种间的价格调整,与植物新品种保护申请费用和审核流程两个方面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6.
WT0规则与中国农业植物新品种保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农业植物新品种的开发仰赖于科技创新,其推广和应用必须接受WTO规则的约束。作者认为,必须加强对农业植物“品种权”的法律保护:高度重视农业转基因作物生产的安全管理;严格按《种子法》等法律规范认定和推广农业植物新品种,并在研制、生产、销售过程中依法调解各种纠纷;惩处严重侵犯农业植物新品种权的行为。  相似文献   

17.
论述了提起植物新品种权纠纷案件诉讼的条件 :包括起诉人的主体资格 ,民事诉讼所要求的条件 ;诉讼请求、事实和理由 ,管辖 ,举证 ,诉讼时效等 ,提请注意知识产权审判新动向 ,重点运用民事诉讼的手段 ,求得品种权诉讼的主动权 ,依法保护品种权人的合法权益  相似文献   

18.
国际植物新品种保护的发展趋势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目前,国际上对于植物新品种的保护主要采取专利保护和植物新品种保护的两种模式,美国率先给予植物新品种以专利保护,其对于国际植物新品种保护双重格局的形成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文章通过分析美国植物新品种保护制度对国际植物新品种保护制度的影响,论述了国际植物新品种保护的发展趋势以及我国作为发展中国家所面临的选择。  相似文献   

19.
本文在综合分析国内外对出口波动研究的基础上,建立适于研究我国出口波动的实证模型,运用我国与25个贸易伙伴国1984-2010年的面板数据,对贸易协定对我国出口波动的影响进行了实证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我国加入WTO及与贸易伙伴国建立区域贸易协定可以显著降低我国的出口波动,而伙伴国加入WTO对我国出口波动的影响并不显著;同时,贸易竞争力、经济增长的稳定性也是影响我国出口波动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20.
利用社会网络模型,对2013—2016年间以植物品种权为载体的林业植物新品种创新合作现状进行了分析。研究发现:林业植物新品种申请量和授权量增长迅速;林业植物新品种创新合作主要以地缘型合作为主;科研单位与企业合作模式下林业植物新品种创新成果最多。因此,应继续增加财政投入鼓励林业植物新品种创新,加强不同区域间的创新主体合作,密切企业与科研单位的联系以推动林业植物新品种创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