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一、本刊刊发论文内容以"环境与发展"问题研究为范畴,突出环境哲学、环境伦理、环境政治、环境社会、环境经济、环境政策、环境管理、环境教育、环境美学、环境文学、环境法等方面的研究,尤其注重报道具有重大理论突破以及由国家社会科学基金、省部级以上社会科学基金资助课题的析出成果。二、来稿具体要求:1.观点新颖,论证有力,文字简练明确。字数在6000~8000字之间为宜。课题项目析出成果请注  相似文献   

2.
通过对近年来我国环境伦理研究概况的分析,发现我国环境伦理研究取得了许多成果,推动了环境伦理观的普及;但还缺乏对环境伦理的实践路径研究,尤其缺乏对环境伦理系统性和整体性的研究。这些不足之处将是今后我国环境伦理过程中需要改进的地方,尤其是要重视研究环境伦理如何走向实践,如何服务于生态文明建设。在环境伦理研究中需要重点把握环境伦理的定义、研究对象、研究的主要内容、研究的道德范畴等主要理论问题。我国环境伦理研究在未来将呈现出新的趋势:研究重点将逐步由"人类中心主义"转移到"非人类中心主义",研究范围将会逐渐扩大,环境公正问题将会更加受到重视,环境伦理学科将会越来越完善,研究将会逐渐侧重于环境伦理的实践路径。  相似文献   

3.
文章基于心理学中的ABC理论,采用问卷调查和访谈的方法,在肯定以往研究得出的环境态度影响环境行为的基础上,采用分层回归分析重点研究外部情境因素对环境态度与环境行为之间关系的调节作用。统计结果表明:在外部情境因素极其有利的情况下,积极的环境态度能够导致环境行为的发生,当外部情境因素不利的时候,积极的环境态度也不会产生环境行为。这说明了环境态度对环境行为的影响受到外部情境因素的制约,尤其是受到外部情境因素"合作参与"、"参与渠道"、"政策法规"的调节作用。这一结论说明促进城市女性在公共领域的环境行为,除了要培养女性积极的环境态度外,更需要有关部门完善相关的外部情境因素。  相似文献   

4.
环境法学研究的转身——以环境与健康法律问题调查为例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近年来发生的多起严重环境污染造成人体健康问题事件,对环境法提出了新的挑战.我们从一个环境与健康问题的社会学调查中,发现了其弊端:环境法理论对现实问题解释力不足,环境法条文对复杂的环境社会关系执行力不够,引进的环境法制度对我国适用性不强,研究成果无数却无法提出切实解决问题的方案.究其原因在于:环境法学研究的性质并未厘清,环境法知识共同体尚未形成,环境法学研究远离实践.为此,必须实现环境法研究的转变,由一种"语言"转向多种"语言",由书斋转向市井,由"照着讲"转向"自己讲",由"法律知识"转向"法律化的科学知识".  相似文献   

5.
以"环境与社会"为切入点,考察了环境社会学的演进过程,阐述了环境建构论的理论主张实质是要在知识社会学里研究环境问题,指出其方法论的意义在于大大降低了关于环境问题建构中的自然要素的决定论地位,而突出了社会或文化实践的解释学意义。把人们从对环境问题的关注转向到对环境与社会关系的关注。  相似文献   

6.
中国环境法学作为一门新兴法学学科具有明显的交叉学科属性,总体呈现了从学科的初步构建、基础理论形成、走向法律实效的实践论转型及对新问题回应型研究的学科发展脉络。环境法学研究集中形成了"环境法"、"可持续发展"、"公众参与"、"气候变化"及"风险预防"等研究主题和热点的转移。国际上,环境法学体现了法学与环境科学、经济学、政策科学等多视角的学科特点,通过对比国际SSCI数据库中的环境法文献体现的研究热点和前沿问题,提出我国应继续增强环境法学的科学性、实践回应性和前瞻性,结合中国中长期科学与技术发展,深入开展交叉性、综合性研究,推动中国环境治理的理论和实践的进展。  相似文献   

7.
浅析环境类专业"环境信息系统"课程的建设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文章通过对"环境信息系统"教材的编写,提出了环境信息系统(EIS)作为环境类专业一门专业基础课程应该解决的问题,并对EIS的定义、研究内容作出了界定,对"环境信息系统"教材的编写及相应教学提出了一套有效的解决办法.  相似文献   

8.
以财务管理环境为起点的研究视角,对宏观环境与广义财务决策的研究进行总体回顾,分析现有文献的不足,并给出未来研究建议:采用"宏观环境—行业环境—企业内部环境—广义财务决策—企业价值"的研究路径,探索宏观环境对广义财务决策的影响机理;丰富已有研究内容,深入考察政治环境、法律环境、经济环境、社会文化环境与技术环境对财务决策的影响;完善有效市场视角的研究,重视以行为财务为视角的研究;关注以管理学理论为基础的研究;提倡采用实证研究、案例研究、实地研究与实验研究等多种方法。  相似文献   

9.
"经典可持续发展"理论主要关注环境的可持续发展,因其精英主导式、单纯的环境保护取向和缺乏社会正义关怀等特点而沦为"贵族阶级的政治"。为此,美国学者朱利安·阿吉曼等将社会公平取向的环境正义要素纳入可持续发展理论,并首次提出了一个新的研究范式与框架——"公正可持续发展"。该范式强调环境正义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前提条件,并且有利于增加可持续发展话语体系的包容性和易接近性。部分国际组织和英美政府已将"公正可持续发展"范式付诸政策设计与行动。  相似文献   

10.
心理环境方法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从技术层面探讨和分析心理环境方法(心理调节环境方法)中的一些基本方法,包括状态描述的"个案-镜像-统计"方法、心理环境信息检测的"信息提取-反馈-判断"方法、心理分析的"平衡点-扰动点-特异点"方法、心理环境调节的"选择-实施-评价"方法、心理环境调节效果评价的"前测后测-对照测验-调节因素与效果相关测验"方法.然后从咨询师思雏的角度,概括出这些方法各包含的三个要点,并讨论了在运用心理环境方法时,咨询师思维本身也具有的"定量分析-定性分析-直觉思维"三个要点,最后总结出在运用心理环境方法时的"心理三角形思维方法".  相似文献   

11.
论环境民事合同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为了探究环境民事合同与传统民事合同的实质区别,并明确其在环境保护和资源开发利用中协调和解决环境公益和环境私益之间矛盾和冲突的实效性,采用系统论和比较研究的方法探讨了环境民事合同的实质,结果表明:环境民事合同具有"关系合同"的特质,而其主体的广泛性、内容的特定性、客体的特殊性、责任的预防性等特征既决定了其与传统的民事合同的不同,也决定了其订立和履行的特别要求.  相似文献   

12.
我国正在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两型"社会的建设目标就是保护环境和资源.这就需要我们运用各种手段,采取各种措施,加大保护环境资源的力度.政策手段是一个主要的调控杠杆,环境刑事政策作为运用刑法手段控制环境违法行为和惩治环境犯罪的策略和方针,近年来在环境资源保护方面发挥的作用越来越大.环境刑事政策既是刑事政策,也是环境政策,既是立法政策,司法政策,也是执行政策,理论上对环境刑事政策进行研究,可以指导决策机关制定符合"两型"社会建设需要的方略,进而更好地运用刑事手段保护环境和资源.  相似文献   

13.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各城市间的竞争也日益激烈,其竞争焦点表现在各个方面,但"高效"促使城市的模样过分"程式化"、"模式化",单调直白、紧张浅露的环境景观到处充斥。悦目之余的赏心才能满足当代人的思辨多义的审美需求。文章探究模糊性思维特征和感知在环境艺术中的体现,以期为创造出满足公众最大弹性需求的环境作出基础性理论研究。  相似文献   

14.
通过对"2012世界价值观调查"和"2013中国综合社会调查"中美两国公民参与民间环境组织数据的比较研究,展现了中美两国公众参与环境组织中呈现出来的不同特点,并解读了不同环境意识对中美两国公众环境组织参与状况的影响.研究发现:中国环境组织参与者大多为青年人,而美国则表现为全民参与;中国环境组织参与者的环境意识是建立在环境污染驱动之下的,而美国民众表现出了一种常态下的环境意识;较之美国民众,中国公民的环保组织参与行为有较高的政治倾向.研究结果显示:我国环境组织的发展方向处在一个模式选择的路口,一个方向是合作主义,一个是被动环境维权.  相似文献   

15.
环境管制政策已经成为影响污染行业空间分布的一项重要因素。我国地域间的经济发展程度不同,环境管制的严苛程度也存在很大差别。以我国31个省份为研究对象,在对污染行业空间分布进行描述的基础上,通过中国污染密集型行业的省际面板数据,可对环境管制与企业空间分布的关系进行实证研究。目前各地区环境管制强度差异对我国污染行业的空间分布存在一定影响,中西部地区已经成为东部地区的"污染避难所";在东部内部和中西部内部,也存在一定程度的"污染避难所"现象,但这一现象在统计上的显著性不高。另外,劳动力成本、人口密度、市场化程度、基础设施对污染产业转移均产生不同影响。根据研究结论从加强环境绩效考核、制定前瞻性的环境管制政策、充分利用市场机制、充分考虑健康影响等方面可提出协调行业分布和污染转移关系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6.
环境法学方法论研究的回顾与反思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方法论的研究与建构是环境法学理论体系的重要部分。现有的环境法学方法论研究促进了"方法论的自觉",并对环境法学的"知识增量"作出了贡献,但从总体上看,其是一种"观念导向"的研究进路,缺乏理论与现实的互动,在研究前提上也有深入反思的必要。环境法学方法论应面向实践,遵循"问题导向"的研究进路,以解决具体的环境法问题为宗旨。  相似文献   

17.
"资源环境研究"栏目宗旨:关爱地球,砥砺学术,为推动资源环境经济与管理、环境资源法等学科的理论创新,促进中外学者的交流与对话,提供高端前瞻的学术平台。  相似文献   

18.
本文运用复合生态系统理论,把种植业生产和土壤资源环境视为包括"种植业生产"和"土壤资源环境"两个子系统在内的一个"种植业生产—土壤资源环境"复合生态系统,研究种植业生产对土壤资源环境的影响机制及其政策含义。研究结论:农地资源禀赋、复种指数、作物种植结构、物质投入和机械化电气化水平、科技水平、作物产量等构成种植业生产方式和土壤资源环境利用方式,从而对土壤资源环境发生作用和产生影响,土壤资源环境演变是除自然因素以外的多种种植业生产因素共同影响的结果。政策建议:种植业必需树立多功能和绿色产业的发展理念和目标,建立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生产体系,种植结构调整必需立足于当地土壤资源环境基础和切实保护生态环境。  相似文献   

19.
环境社会学的研究不应只是从"结构--过程"视角来研究环境问题,还应该从"个体--整体"的视角来探究环境问题.事实上,个体的外部经济性行为引发集体搭便车行为而导致环境问题的发生,因而环境问题带来的是社会代价,是对个体与社会的双重代价.所以,环境对策应以针对个体的外部经济性行为的、具有普遍实效性的个体性对策为主.  相似文献   

20.
企业环境行为是指企业将其外部环境不经济性内部化所采取行动的外在表现.文章基于2000-2005年淮河流域安徽段工业企业的经验数据,对其环境行为状况进行了实证研究.研究发现,淮河流域工业企业利润、企业废水和废气的排放量对企业环境行为的影响是正向且在统计上是显著的,企业环境行为正在由消极环境管理向积极环境保护转变,环境意识正在由"先污染、后治理"向"边污染、边治理"转变.虽然针对淮河流域水污染治理方针政策的实施已取得了显著的效果,但还存在着淮河流域工业企业对工业废气的治理重视不够等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