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中国季度宏观经济模型(CQMM)"课题组于2016年2月25日在北京发布了中国季度宏观经济模型第二十次预测。预测显示,中国经济增速在投资减速的压力下还将继续下行,但下降的幅度将减缓;全面通缩的风险相对较小;预计2016年GDP全年增速为6.66%,CPI上涨1.48%;2017年,GDP增长率将下探至6.58%,CPI增速略降至1.39%。模拟研究发现,维护人民币币值稳定在当前经济环境下是更有利的政策选择;做好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关键在于清楚地认识需求结构及其基本发展变化趋势。因此,应当高度重视当前的经济持续减速;供给结构调整应当以新发展阶段背景下的需求结构转换为愿景指导,扩大投资稳增长,用新增产能调结构;实行腾笼换鸟术,通过投资置换,获得投资资金;维护人民币币值稳定,为供给结构调整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  相似文献   

2.
正对于供给侧改革,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在适度扩大总需求的同时,着力加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着力提高供给体系质量和效率。"众所周知,经济学上常把投资、消费、出口比喻为拉动GDP增长的"三驾马车",这三辆"马车"就是经济的"需求侧",那么与之对应的就是"供给侧。"当供给与需求平衡时,就会出现市场均衡,经济才能得以实现健康、可持续的发展。  相似文献   

3.
在中国经济增长过程中,需求与供给的结构性约束在经济转轨期尤为重要。潜在总需求不等于现实总需求,总供给与有效供给亦是两个不同的概念。整个社会的现实总需求不可能超越当时的生产力水平,是有条件约束的。需求结构的低层次和供给的结构性缺陷,制约着中国经济持续快速增长。  相似文献   

4.
商品价值实现条件是认识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要视角。商品价值能否实现深受商品使用价值、供求规律、市场机制和货币信用机制的约束。依据商品价值实现条件,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应关注商品使用价值的属性和要求,着力于优化产业分工体系、商品供给质量和结构,商品的品牌、特色及优势的凸显,使商品供给的数量、品种、质量层次和结构与我国及世界消费需求的新变化更契合;应注重商品价值实现规律,兼顾需求方面的调整,着力促进商品供给结构的优化;应注重市场机制的作用,依托社会主义市场的决定作用和政府重要作用去促进企业转型升级、降低成本,去推动某种商品供给数量的调整和整个商品供给结构的优化,实现生产者优胜劣汰;应兼顾对货币流动性和金融债务风险管控的完善,为实体经济健康发展和企业转型升级创造条件。  相似文献   

5.
高德步在1999年8月25日《经济参考报》著文认为,通货紧缩最直接的原因,就是有效需求不足。但需求不足与供给过剩是同一个问题的正反面,需求的另一个方面是供给的过剩,尤其是供给的结构性缺陷。所以解决需求不足问题不能仅仅从需求方面入手,还应从供给方面入手,调整供给结构,扩大有效供给,消灭无效供给。根据经济周期的规律,物价的长期下降或通货紧缩时期往往是创新密集的时期。只有创新才能使经济真正地走出紧缩,进入复苏,并创造新的高涨。而创新可以分为两种类型:一种是创造需求的创新,一种是降低成本的创新。这两类创新在经济增长周期的不…  相似文献   

6.
保险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大势所趋;从当前保险行业的产业结构、产品结构和营销模式的问题所在,揭示了加紧推进保险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必要性.保险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着力点是满足保险消费者多层次、个性化需求,改善供给机制、营销服务功能和监管保证等维度切实维护好保险消费者利益.  相似文献   

7.
深化渔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对于有效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水产品需求和休闲渔业体验等美好生活需要、渔业高质量发展和渔业经济健康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渔业总供给管理制度呈现出水产品供给不足下的渔业经营制度和水产品价格改革(1978-1985年)、水产品供给结构单一下的渔业产业结构调整(1986-1995年)、低端水产品供给过剩下的渔业产业结构优化与升级(1996-2015年)、渔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2016年至今)等阶段性特征.针对倒逼渔业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突出问题,从水产品价格、水产品供给、水产品生产、渔村公共服务和渔业经济发展五个维度提出了渔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尚需深化和进一步精准施力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8.
"中国季度宏观经济模型(CQMM)"课题组于2017年2月22日发布了中国季度宏观经济模型第二十二次预测。预测显示,中国经济增速将继续减速,但增速下降的幅度将逐步收窄;经济有望维持一个温和稳定的通货膨胀率水平。预计2017年GDP全年增速为6.64%,CPI上涨2.15%;2018年,GDP增长率将下探至6.59%,CPI增速略降至2.03%。模拟研究发现,消费结构转型升级能够促进人力资本积累,从而对经济增长产生积极影响;基于混合所有制改革与去杠杆协同发力的供给侧政策,能够显著改善投资结构、提升投资效率,在带来较显著经济增长效应的同时降低投资占GDP的比重。因此,必须坚定不移地坚持扩大开放,稳定民营企业家信心;将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侧重点逐步转向降成本、补短板;全面落实《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致力于现代国家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的建设,是降成本、补制度短板的根本之策;充分调动全体人民群众、基层单位、各级地方政府、各级部门的改革热情,是落实全面深化改革的根本。  相似文献   

9.
本文利用1987~2012年6张投入产出表数据,分析了改革开放以来消费对经济增长拉动效应的演化规律,得到以下结论:单位消费需求对于我国经济诱发系数呈现出V型变化趋势,经济重心逐步从农业部门向工业部门和服务业部门转移;我国经济对于消费依存度在经济起飞阶段快速下降,在中等收入阶段保持平稳趋势,在工业部门内部存在着生产和消费结构性矛盾;1987~2012年消费驱动中国经济增长的影响因素在不断发生变化,其中消费主体结构变化将对其驱动效应产生负面影响,但增加值率、中间投入结构、进出口结构、行业结构以及消费数量变化将产生正面影响,意味着消费将有可能成为中国经济增长新动能。  相似文献   

10.
新供给主义经济学以"新供给创造新需求"为微观理论基础,论证了供给在供需关系中的主导地位,提出"供给自动创造自身等量需求"只是一种理想状态,只有新供给才能持续创造增量的需求,并分析了新供给形成的环境、条件和要素,从而构成"培育新供给、新动能"的政策理论基础。新供给主义经济学以"新供给经济周期"为宏观基础,从供给角度把一个完整的经济周期划分为新供给形成、供给扩张、供给成熟和供给老化四个阶段,揭示了"供给创造需求能力的变化"是形成经济周期波动的主要力量,指出"供给结构老化"是当前中国经济连续下行的根本原因,从而形成"结构性改革推动产业升级"以及"新旧动能转换"的理论基础。新供给主义经济学从二维的生产要素理论扩展到三维的"五大财富源泉"经济增长理论,提出了从供给侧划分的31种增长模式,揭示了经济增长的供给扩张原理,并提出了一些列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原理性主张,进而探讨了解除行政性供给约束所能获得的短期增长空间,以及放松五大要素供给抑制所能带来的长期经济增长潜力。  相似文献   

11.
结构变动与经济增长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中国经济自1978年以来实现了高速增长,经济结构也发生了明显的转变。经济的总量增长与结构演进既相互联系又相互促进,经济结构的变动及资源的更有效配置是经济增长的一个重要决定因素。实证分析表明,资本积累是中国经济20年来重要的增长源泉;劳动力对于经济增长的贡献与结构变动对于经济增长的贡献是互补的;结构变动所带来的资源配置效应对经济增长的贡献是明显的。  相似文献   

12.
除外生性技术进步和人均资本存量的增加对绝大多数省域经济增长有正面影响外,为实现省域经济高质量的可持续发展,单纯考虑产业结构变化的影响是不够的,需结合全局性要素(三产价格)和地区性要素(人均资本存量)的变化。利用GDP函数综合考察了劳动力、资本存量、技术进步、产业结构和产业价格因素对地区经济增长的影响,利用1994-2006年中国24个省市(区)的面板数据实证度量了上述因素对经济增长的贡献,认为增加人均资本存量、提升技术创新能力对省域经济长期持续增长非常重要,而省域产业结构调整需考虑三产价格和人均资本存量的变化,不能一概视之。  相似文献   

13.
在经济新常态下,中国经济由原来的高速增长转向追求中高速和质量型的增长,这是中国经济转型与产业升级的必然选择。解决中国经济突出的结构性问题,实现经济结构转型与产业升级,也就是经济结构再平衡,使经济增长由主要依赖规模扩张转向主要依赖技术进步,是中国经济长期可持续增长的保障,也是中国多年来致力的发展与改革目标,是一项需要长期努力的任务。经济结构再平衡有赖于经济长期发展的支持;经济长期发展和增长周期延长,才能为经济转型与升级的结构再平衡提供时间、空间的回旋。我们要紧紧抓住国家新型城镇化战略和“一带一路”战略的实施契机,按照“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要求,支持民营企业参与中国经济的空间结构再平衡,以全面依法治国推进中国经济结构的再平衡和长期的经济增长。  相似文献   

14.
进口对经济增长贡献的分析测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与出口从需求侧发挥效用不同,进口主要从供给侧促进经济增长,为国内生产提供能源原材料等要素供给,引导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1997年以来,我国进口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总体呈上升态势,其中对工业的贡献程度明显高于农业和服务业。大多数行业发展从进口中获益,机械制造等国民经济主导行业的进口贡献程度最为突出。  相似文献   

15.
全面、相对深刻地理解保持较高的经济增长速度对中国的意义:这是制定下一步经济发展战略的认识基础。对中国来说,保持较高的GDP增长速度有三点一般意义,一是有利于促进追赶战略的实施;二是有利于促进经济发展状况的改善;三是有利于促进社会进步,同时它还具有有利于提升中国的国际地位、有利于维护社会稳定两点特殊意义。为继续保持较高的经济发展速度,促进经济增长的思路必须调整,转变到内需、外需结合拓展上来。  相似文献   

16.
产业结构变动是影响经济增长的重要因素。通过从国民经济核算层面、增长核算层面和人均产出层面实证分析了产业结构变动对云南经济增长的贡献。研究表明:从国民经济核算层面看,自改革开放以来,第二产业对云南经济增长的贡献最大,第三产业次之,第一产业为最小且其贡献不断下降;从增长核算层面看,产业结构的调整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到17.3%;从人均产出层面看,1978-2011年云南劳动生产率增长中50.53%是由结构效应贡献的。  相似文献   

17.
加快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实质是提高生产要素的素质和效率 ,实现速度和结构、质量、效益相统一。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关键在于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 ,需要经济体制的转变相配合。加快经济增长方式转变具有紧迫性 ,这是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 ,保持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的迫切要求 ,也是我国经济提高国际竞争力的必然选择。针对当前突出的问题 ,加快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主要措施是 ,坚持以经济结构调整为主线发展经济 ,加快推进以产权制度改革为中心的深度市场化改革 ,深化政府管理体制改革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法制  相似文献   

18.
经济承压背景下中国能源经济预测与展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19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强调,中国正处在转变发展方式、优化经济结构、转换增长动力的攻关期,经济下行压力不断加大。以此为背景阐述能源经济发展现状,分析重点行业发展前景,通过不同情景下的预测分析,探讨经济承压背景下中国能源经济发展的路径与趋势。根据预测结果,经济承压对各行业的能源消费量存在普遍影响,尤其是煤炭、黑色金属冶炼和汽车行业的能源消费量在未来一段时间将呈下降趋势;在基准情形下,预计到2030年,中国GDP将达到171.97万亿元(2018年不变价水平),能源消费总量约57.09亿吨标准煤,煤炭消费占比将不断下降,清洁能源占比预计达到41.7%。根据预测结果,有针对性地在能源消费结构、能源效率和能源合作方面提出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9.
利用山东省1981~2010年经济与环境数据,建立人均GDP与典型环境指标关系计量模型,并利用灰色关联分析环境污染与经济发展的变化关系.结果表明:工业废水、烟尘和工业固体废弃物排放量与人均GDP之间的库兹涅茨曲线(environment Kuznets curve,EKC)呈现出正"N"型关系,而SO2排放量与人均GDP之间没有明显的环境库兹涅茨曲线(EKC)关系;山东省环境污染的主要影响因素是GDP和单位GDP能耗.  相似文献   

20.
海南省产业结构变动对经济增长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产业结构变动、劳动生产率和产业结构优化方面分析了产业结构变动对经济增长的影响。结果表明,海南省产业结构变动对经济增长具有较大促进作用,但海南省产业结构仍需充分利用资源优势进一步优化。提出了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和提高经济增长的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