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以福建省龙岩市413户烟农的调研数据为例,通过构建Cox比例危险模型分析农户农业保险支付意愿及其影响因素。研究表明户主受教育程度、风险偏好、烟叶种植面积、农户对未来灾害的预测、近5年最严重灾害造成每亩损失金额、对政府职能的认知等因素对农户农业保险支付意愿产生正向影响,家庭人口规模对农户农业保险支付意愿产生负向影响,而务农年限、家庭年收入、灾后烟草公司补贴、保险赔偿经历等因素在实证分析中对农户农业保险支付意愿影响不显著。同时利用累计概率模型测算出千元保险金额的农业保险费率为17.95元较为合理。据以上研究结论针对性地提出了巩固农业保险市场主体与制定农业保险补贴标准等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2.
以2006—2010年度中国生猪主要养殖省(市、自治区)的面板数据为基础,利用Cobb-Douglas生产函数,对中国生猪规模增长与养殖技术的关系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表明养殖规模越小越不利于技术进步,表现在散户和小规模养殖技术未发生显著性改变,而中规模和大规模的养殖技术却发生显著性的变化。提出了在政策上加大散户和小规模养殖户的整合,增强对大中规模的技术支持和政策扶持力度的建议。  相似文献   

3.
基于四川省生猪养殖3个大县的调查数据,在感知价值理论视角下构建了农户政策性生猪保险支付意愿的结构方程模型,研究针对农户对政策性生猪保险支付意愿及其影响因素。分析得出:农户生猪保险支付意愿受到感知费用的影响最大,次之为感知风险、认知态度和功能价值;在12个可观察变量中,对支付意愿影响较大的有风险影响程度、保险费用、赔偿满意度、投保便利度、政府是否补贴等。因此,各地政府应加大政策性生猪保险的宣传力度,使规模化养猪户和散养农户对该项政策都有深入的了解;根据生猪饲养数量合理确定保险费用,对规模化养猪户给予政策倾斜;适当增加赔付金额,给农户吃下养猪的"定心丸";加强与各地保险公司合作,理顺机制,简化投保程序,进行及时赔付。  相似文献   

4.
本文利用对内蒙古部分奶牛养殖户的调研数据,采用条件评价法获取了农户对奶牛保险的支付意愿,并对影响其支付意愿的因素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农户的养殖规模、养殖专业化程度、奶牛死亡损失、对奶牛保险重要性的认知程度、对保险机构是否信任以及是否加入其他商业保险等因素对其支付意愿均产生一定的正向影响.  相似文献   

5.
基于渭河流域586户农户的微观调研数据,运用结构方程模型实证分析生态认知、生计资本及渭河流域农户生态补偿支付意愿与水平之间的相互影响,并对比生计资本影响农户生态补偿支付意愿与水平的直接路径和间接路径之间的差异.结果表明:(1)生态认知和生计资本均显著正向影响农户生态补偿支付意愿与水平,且生计资本对农户生态补偿支付意愿与水平的直接影响效应显著高于生态认知;(2)生态认知在生计资本与农户生态补偿支付意愿与水平之间存在着中介效应,即生计资本可以通过直接正向影响生态认知,进而间接影响农户生态补偿支付意愿与水平;(3)生计资本对农户生态补偿支付意愿与水平的直接影响(生计资本→生态补偿支付意愿与水平)远大于间接影响(生计资本→生态认知→生态补偿支付意愿与水平);(4)农户生态补偿支付意愿与水平的提高会显著提高其生态认知水平,降低其生计资本水平.基于此,提出提高渭河流域农户生态补偿支付意愿与水平的相关政策启示.  相似文献   

6.
基于渭河流域586户农户的微观调研数据,运用结构方程模型实证分析生态认知、生计资本及渭河流域农户生态补偿支付意愿与水平之间的相互影响,并对比生计资本影响农户生态补偿支付意愿与水平的直接路径和间接路径之间的差异.结果表明:(1)生态认知和生计资本均显著正向影响农户生态补偿支付意愿与水平,且生计资本对农户生态补偿支付意愿与水平的直接影响效应显著高于生态认知;(2)生态认知在生计资本与农户生态补偿支付意愿与水平之间存在着中介效应,即生计资本可以通过直接正向影响生态认知,进而间接影响农户生态补偿支付意愿与水平;(3)生计资本对农户生态补偿支付意愿与水平的直接影响(生计资本→生态补偿支付意愿与水平)远大于间接影响(生计资本→生态认知→生态补偿支付意愿与水平);(4)农户生态补偿支付意愿与水平的提高会显著提高其生态认知水平,降低其生计资本水平.基于此,提出提高渭河流域农户生态补偿支付意愿与水平的相关政策启示.  相似文献   

7.
以长江中下游区域问卷调查为基础,对不同土地经营规模农户的生产用工行为、投资行为、技术采用行为以及土地流转行为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虽然小规模农户经营土地总用工量低于大规模农户,但其家庭非农产业和外出打工用工量远高于大规模农户;单位土地流动资本投入随规模扩张逐渐减少,各规模农户固定资本投入极其有限;大规模农户对现代农业技术的采用远高于小规模农户;农户土地流转率低,中等规模农户"希望流入"土地的意愿十分强烈,但小规模和大规模农户并不希望改变当前土地规模,"希望流出"的农户数量不足成为当前土地集中、发展规模经营面临的一个主要问题.  相似文献   

8.
农业保险保费补贴政策的激励实效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水稻保险为例,通过四川省628个小型农户的双边界竞价实验(DBDC)数据,研究保费补贴政策对农户参保意愿的激励效果。竞价结果表明:大多数受访农民(59%)愿意为水稻保险支付10元/亩保费,高于现行保费水平(4元/亩)。实证结果进一步验证了单一提高补贴水平、降低保费不会大幅提升农户购买意愿。因此,保费成本并不是小型农户主要经济负担,单纯提高政府补贴不足以大幅推进参保意愿和参保率的上升。实证结果也表明,有农作物损失经历、务农年限短的农民购买意愿更强烈,农险补贴政策重心应由小户生产者向大型农业经营者转移。  相似文献   

9.
农村土地流转是对农地产权的再分配,其目的在于提高农村资源的利用效率。经过理论与实证分析发现,地方政府土地流转补贴政策有利于扩大农地流转规模,提高转出土地农户的土地租金收入,降低大规模经营者转入土地的成本,但同时也会增加小规模经营者转入土地的成本,从而产生大规模经营者对小规模经营者的“挤出效应”,并降低大规模土地经营者的边际生产率。因此,地方政府应在国家的引导和规范的基础上,因地制宜制定农地流转政策;补贴项目倾向于选择短期经济效益不明显但社会效益高的项目,适度规模经营项目和农户间流转项目;并积极发展中介组织以提高农地流转效率。  相似文献   

10.
以江西省8个县(区)591户种稻大户的调查数据为依据,通过Probit回归模型对农户有偿农技服务支付意愿的影响因素进行了计量经济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文化素质越高的农户对有偿农技服务的支付意愿越强;种植历史越久对农户有偿农技服务的支付意愿有积极影响;对支持种粮大户政策总体评价越高,对农产品市场价格评价越高,农户对有偿农技服务的支付意愿越强;对当年生产经营效益评价越高的农户,其有偿农技服务的支付意愿越低;栽培和施肥技术对农户的支付意愿有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1.
基于规模化生猪养殖户的问卷调查数据,归纳和界定规模化生猪养殖污染防治行为的内涵,并进一步通过单因素方差分析和交叉分析研究规模化生猪养殖污染防治行为的群体差异。研究发现:规模化生猪养殖的污染防治行为具有多维性且总体实施情况一般;其无害化处理行为的群体差异显著,资源化利用行为的群体差异部分显著。据此,应进一步强化源头治理以提高污染防治的执行能力、加强过程监控以提高污染防治的规范水平、重视末端利用以推进污染防治的综合利用,从而有效改善规模化生猪养殖污染防治政策的实施效果。  相似文献   

12.
采用对山西省领取农机燃油补贴的主体——农户和农机户的调研数据,分析了领取主体对现行农机燃油补贴政策的满意度,并运用Logistic回归模型研究了影响相关补贴政策满意度的因素。模型结果显示:对农户进行农资综合直补而言,受教育程度、对农机燃油补贴程序的满意度等因素对农机燃油补贴政策的满意度有显著影响。对农机户进行燃油补贴而言,对农机燃油补贴金额的满意度这一因素对农机燃油补贴政策满意度的贡献率最高;农机作业支出变动、对农机燃油补贴政策的了解度、能否推动领取主体作业积极性、对政府管理部门工作的满意度、对农机燃油补贴程序的满意度等因素,对农机燃油补贴政策的满意度均有较显著影响。因此,重点需要提升领取补贴主体的教育水平和加强政府在补贴发放中的主导作用。  相似文献   

13.
基于山东省17地市660家养猪场户的调查数据,采用描述性分析法,从内容、效用和需求三方面分析养猪场户对生猪扶持政策的认知状况。结果表明:受访养猪场户对具象生猪扶持政策的认知状况较好,如生猪良种补贴和能繁母猪补贴,而对抽象生猪扶持政策的认知状况较差,如生猪调出大县奖励、生产预警监测与信息发布等;生猪扶持政策的效用主要体现在稳定价格、提高积极性和规避风险等方面,职能部门落实政策过程中存在着细节宣讲不够、传达不及时、补助发放不足额等问题;受访养猪场户对生猪收购保护价、饲料补贴和育肥猪保险补助等政策有较强烈的需求。  相似文献   

14.
探讨了农药污染税的内涵及其征收的可行性。以福建省农户为对象进行问卷调查,在分析农户农药污染税支付愿意影响因素的基础上,给出提高农户农药污染税支付意愿的对策建议:(1)加强对农户农药安全使用技术的培训;(2)优化经销商行为;(3)提高农户的文化素质和环保意识;(4)优化农药的品种结构;(5)保持土地使用权的持续性。  相似文献   

15.
改善农户信贷配给、提高农户信贷获得性是农村金融改革的目标.首先阐述农业信贷与保险互联这种金融创新的国内外经验,其次构建了抵押品替代与个体声誉信号传递博弈分析框架,采用江苏、湖北两省的农户调研数据,实证检验了“农业信贷+人身意外险+政策性再保险+财政保费补贴冶的信贷与保险互联模式,结果表明:其能够有效改善农户风险配给,提高农户获得信贷的概率.  相似文献   

16.
在对福建省规模化养猪场沼气工程开展随机抽样调查的基础上,分析了税收政策对规模化养猪场沼气工程的作用机理,并通过对国内外清洁能源工程税收政策的比较,分析了现有税收政策的实施效果及不足,提出了增强税收政策的市场导向作用;进一步完善税收体系,加大税收扶持力度;建立促进可持续发展的税收政策的协调机制和配套措施等政策设想。  相似文献   

17.
农业补贴政策效果评价与优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减免农业税并对农业进行补贴是中国农业政策的重要转折点,其实施效果是人们关注的问题之一。以农民收入、粮食总产量、人均耕地面积代表农业补贴政策主要目标,农业补贴政策作为虚拟变量,通过灰色关联度定量评价了2004—2008年间农业补贴政策的实施效果。结果表明:在所有因素中,农业补贴政策与农民收入、粮食总产量、人均耕地面积关联度处于最弱地位,说明农业补贴政策的效果不尽如人意。提出了调整农业补贴称谓与标准,注重农业保险补贴及调整农业补贴结构等农业补贴政策优化措施。  相似文献   

18.
对榆中县60户农户的调查数据采用Logistic模型分析表明,农户年龄、文化程度、子女个数、年人均收入以及对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政策的了解程度,对农民参加新农保意愿影响显著;而性别、婚姻状况、如何看待子女赡养、农户类别、选择何种方式养老以及对"捆绑政策"的看法,对农民参加新农保意愿的影响不显著。为此,制定多层次的养老保险待遇、淡化家庭养老观念,加大宣传力度,就成了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保险制度推行中亟待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19.
采用对安徽省天长市农户的实地调查数据,运用Tobit模型分析粮食补贴政策对农户非农就业时间的影响。结果表明:仅考虑单个粮食补贴政策变量的情况下,粮食补贴金额对农户非农就业时间具有显著的负向影响,提高粮食补贴金额在一定程度上会减少农户非农就业时间供给;在考虑多变量的情况下,粮食补贴金额对农户非农就业时间的负向影响并不显著,主要原因是受教育程度较高、家庭务工子女数较多、家庭劳动力数量较多的农户对粮食补贴资金的刺激性不太敏感以及粮食补贴金额对农户农业收入的贡献有限;不管是否考虑所有变量,农户对补贴方式的满意度评价对农户非农就业时间都具有显著的负向影响,农户对补贴方式的满意度越高,其减少非农就业时间的可能性就越大。提出要充分发挥粮食补贴政策的积极作用,应进一步完善补贴金额、补贴方式,提高农户满意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