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逯静 《西昌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1):14-16,45
英语和汉语中都有否定结构,但是英汉两种语言的本质决定了这两种语言的否定结构有着很大的区别。一般来说,否定结构的产生不但与语言的内在结构密切相关,而且主要取决于不同文化中人们的认知结构和语境。与汉语否定相比,英语否定结构更加复杂,形式更加多样。 相似文献
2.
刘传霞 《扬州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6,10(1):35-39
蘩漪和曹七巧两位“疯女人”在中国文学史上的不同遭遇是一个具有普遍意义的个案,它昭示了以男性为主体的中国社会对女性的角色的期待和认知,透露了现代文学史建构中存在的男权话语,表明了自我社会性别的建立与认同的过程,也是一个权力运作的过程。蘩漪是男性自我的他者,曹七巧是女性自我的替身。 相似文献
3.
本文在文化层面上把马克思主义哲学视为特定文化环境的产物和特定文化传统的载体。文章首先阐述了德国文化的"彻底性"文化传统,然后从学术理想、学术方法、学术结论等三方面具体分析了马克思主义哲学所蕴含的"彻底性"文化传统,最后指出,以广义的、整体的"大文化"为背景,进行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不啻为一种新的学术视角和研究方法。 相似文献
4.
否定之否定规律研究中若干偏差之商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周林章 《淮北煤炭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22(3):8-10
本文针对否定之否定规律研究中的若干偏差,认为肯定、否定具有作为事实概念和作为价值概念两种不同的内涵不宜把所谓的他物否定、外在否定和自我否定、内在否定相提并论;否定既是发展的环节又是倒退的环节的提法不妥;两度否定三个环节不是数量概念而是质的概念。 相似文献
5.
论悖论的自我否定本质--兼与张铁声先生商榷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王向清 《湘潭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29(5):65-68
悖论以否定自身为内容,自我否定是它的本质.它预设了矛盾,它所预设的矛盾是在悖论思维过程中实际发生的,因而它有真值意义.但悖论的真值是不确定的、矛盾的.通常人们肯定或否定一悖论所导致的矛盾,是该悖论思维过程中实际发生的矛盾的真实表现.矛盾是悖论思维的逻辑规律. 相似文献
6.
周林章 《淮北煤炭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22(4):8-10
本文针对否定之否定规律研究中的若干偏差,认为:肯定、否定具有作为事实概念和作为价值概念两种不同的内涵:不宜把所谓的他物否定、外在否定和自我否定、内在否定相提并论;否定既是发展的环节又是倒退的环节的提法不妥;两度否定三个环节不是数量概念而是质的概念。 相似文献
7.
中西方人所讲的自我在六个方面存在明显差异:第一,"自我"含义的大小有差异;第二,对自我核心内涵的认识有差异;第三,对自我结构的认识有差异;第四,研究自我的角度有差异;第五,无我与重我的差异;第六,对自我最高境界追求态度上的差异. 相似文献
8.
我的这篇文章,针对的是多少年来一些外国学者所谓“马克思反对马克思”、“重新理解马克思”、“回到早期马克思”之类的鼓噪和国内一些学者跟着说什么“马克思自己也说过他不是马克思主义者”、“马克思恩格斯自己否定了自己”,等等。 相似文献
9.
本文针对学术界一些论著论述毛泽东关于否定之否定规律的看法所存在的简单化倾向,比较系统地考察了毛泽东从30年代到60年代的有关论述,认为总体上他不仅没有摈弃这一规律,而且对它作了不少深刻的阐发和生动的运用,指出他有三个方面的独特贡献。文章对用“肯定否定规律”代替“否定之否定规律”的表述的合理性和缺陷进行了具体分析,不赞成对这一表述作过高的评价. 相似文献
10.
作者对现有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教科书及有关文章所论“肯定──否定──否定之否定”过程进行综述后,多层次论证了:“A—A”和“A—A—A”,是否定之否定规律“肯定──否定──否定之否定”过程的两种基本类型。 相似文献
11.
马洪宝 《中国石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22(3):44-47
世界性的全球化存在着加速发展的趋势,成为我们这个时代的显著特征。全球化存在着难以克服的矛盾,全球化是资本主义的自我否定过程,这一过程为社会主义准备了条件。社会主义的全球化必然代替资本主义的全球化,这是我们客观认识和评价全球化得出的基本结论。 相似文献
12.
洪荣荣 《内蒙古民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4):59-60
马克思在考察人类社会一般规律时指出,人类社会的发展分为五个阶段,即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封建社会、资本主义社会和共产主义社会。所以,资本主义社会只是人类社会发展的一个阶段,经过自身充分发展后它必然被社会主义、共产主义所取代。其根源在于,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本文主要从生产力方面对资本主义的自我否定进行解析。 相似文献
13.
尚东涛 《宁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1997,(3)
否定之否定规律揭示了事物发展过程的一般性质。事物发展的每个周期,无不经历由矛盾潜在,经矛盾展开,到矛盾解决的三个后者否定前者的阶段。生物繁殖领域的所有现象,无例外的普遍具有否定之否定的一般性质。否定之否定的动力在于构成事物的矛盾统一体的诸因素之间的交互作用,而不是“唯纵向性的内在的孤立的封闭的”。否定之否定的辩证唯物论品格难以否定 相似文献
14.
孟庆仁 《烟台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19(3):250-253
整体性是否定之否定规律的重要特征,但直到现在,对它一直缺乏研究。否定之否定规律的整体性特征,指事物发展的整个过程,是有许多个首尾相连的近似“圆圈”的否定之否定构成的、螺旋式上升的长过程,可以概括表述为螺旋式上升。正确理解否定之否定过程的开端和终点,是认识否定之否定规律整体性特征的关键性环节。螺旋式上升表现为连续性、循环上升性和开放的周期性这样三个特点。唯物辩证法的三大规律是事物发展过程中固有的、紧密联系在一起而互不分离的一个整体;在这三大规律之中,只有否定之否定规律是从整体上概括所有事物发展过程的“唯一的运动规律”,另外两个规律是它的某种部分。 相似文献
15.
王林飞 《江苏教育学院学报》2009,25(6):25-27
20世纪90年代,西方自我差异理论研究日臻完善,并与心理健康的诸多问题密切结合起来。本文在Higgins提出的现实自我、理想自我、应该自我三者差异的基础上,探讨了自我差异在中国的发展,开创了本土化研究课题的新领域。 相似文献
16.
涂和平 《长沙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9,(4)
英汉两种语言在表示否定时,所使用的词汇手段,语法手段及语言逻辑都有很大差异,因而在翻译英语否定句式时,就要具体分析,区别对待,并从中可以归纳出可以遵循的一些规律 相似文献
17.
《太原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5):61-63
屈原的人格形象在历代文人的笔下多是赞美的,但到了元代散曲家那里,屈原积极入世的美政理想和失败后沉江的抗争却成了否定和嘲讽的对象。造成这种特殊文学现象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有特殊社会历史时期文人隐逸心态的因素,也有蒙汉文化交融下的英雄崇拜情结的因素,还存在着诗、词、曲文体分工的因素。 相似文献
18.
否定之否定规律是马克思主义哲学三大基本规律之一。辩证的否定是否定之否定规律内容中的基本概念。深入理解这个基本概念,对于掌握和运用否定之否定规律具有重要作用。本文侧重探讨“完善式否定”和“变革式否定”是辩证否定的基本形式。 相似文献
19.
自我差异理论——自我与情绪的心理模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庞爱莲 《牡丹江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2):60-63
自我差异理论是关于自我与情绪关系的理论,Higgins是该理论的创立者,提出了各种理论假设,并进行了大量的实证研究,该理论有着雄厚的理论和实证基础.Higgins从认知心理学的角度探讨了现实自我与理想自我、应该自我之间的差异对情绪的影响,用抑郁情绪(沮丧、焦虑)术语描述各种差异引起的情绪反应.本文从自我差异理论的基本观点、自我差异与情绪的关系、调节机制以及自我差异的测量几个方面较全面地介绍了自我差异理论并作了简要评价. 相似文献
20.
论大学生一般自我效能感的差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鲁琦 《淮北煤炭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30(2):122-126
以大学生作为研究对象,采用Schwarzer等人编制的一般自我效能感量表(GSES)中文版,对315名在校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表明:不同性别的大学生一般自我效能感水平有显著性差异,男生显著高于女生;不同科目的大学生一般自我效能感水平也表现显著性差异,理科显著高于文科;不同年级之问未表现出显著差异。针对研究结果进行分析,在此基础上,提出培养和提高大学生一般自我效能感的建议,从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目标、成败观、积极归因方式等多个维度来提高大学生自我效能感水平,以期能够寻求一条适合大学生提升自我效能感的途径,为其以后的发展创造有利的条件。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