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朱文显教授撰著的《知识分子问题:从马克思到邓小平》一书由四川人民出版社于1999年5月正式出版。该书600余页,43万字。知识分子问题不仅是马克思主义一个重要的理论问题,也是无产阶级政党一个重要的政策问题。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对知识分子问题的研究虽已有不少可喜的成果,但迄今为止,还没有人对马列主义的知识分子理论和中国共产党的知识分子政策进行全面、系统的纵向研究,国内外也没有这样的一本专著出版,因而本书具有开拓性的意义。本书实际上是一部马克思主义知识分子理论和中国共产党的知识分子政策的发展史。…  相似文献   

2.
评《当代中国党的知识分子理论与实践》仝祥顺由曲峡、夏从亚、赵金鹏、李秀忠合著的《当代中国党的知识分子理论与实践》(石油大学出版社1996年7月出版),是国家青年社会科学基金课题的最终研究成果,是系统研究党的知识分子理论与实践的第一部专著,是近年来研究...  相似文献   

3.
民族共同体是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传统,但是却一直以基因暗码形式存在并发挥作用,中国共产党通过百年民族关系思想史、政策史、生活史将民族共同体由过往的潜意识状态彻底升华为显意识形态,中华民族共同体作为一个话语范式和学术范式从历史事实和观念现实中被抽象、升华出来,成为世界民族语境中的中华民族标识。中国共产党百年民族关系思想史是中华民族共同体观念由潜隐到凸显的过程,但是在任何时期中国共产党人都在坚守共同体的民族价值取向;中国共产党百年民族关系政策史是中华民族共同体规范由不成熟到成熟的过程,但是在任何形势下中国共产党的民族政策都没有偏离共同体准则;中国共产党百年民族关系生活史是中华民族共同体行动由具象到内化的过程,在任何阶段中国共产党都在演绎着民族共同体的实践。  相似文献   

4.
从踏进史学研究的领地以来,我对《江汉论坛》就抱有深深的好感,这种好感根由《江汉论坛》历史专栏的特色。其主要特色之一,是对史学理论的重视及对当代社会的贴近。刊载了为数不少的佳作,引起国内学术界的好评和重视。基于这种感观,曾将拙作《论心理分析在历史研究中的应用》。优中国经济政策史的研究》、《马克思主义整体世界史观与中国经济史研究》等文投稿,均蒙刊发。无疑,《江汉论坛》对史学理论的重视及对当代社会的贴近,源于编者对史学发展的责任感和社会使命感。令人生敬。最近,陈启能先生撰文指出:“在相当长的时间内,在…  相似文献   

5.
党关于知识分子问题理论的形成及其丰富与发展刘青我们党历来十分重视知识分子的问题,毛泽东时代就已形成了关于知识分子问题的系统理论,在当代历史条件下,这一理论又得到了进一步的丰富和发展。一、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确立了关于知识分子问题的理论。中国共...  相似文献   

6.
党的知识分子理论的佳作——《当代中国党的知识分子理论与实践》评价杨勤为《当代中国党的知识分子理论与实践》(由曲峡、夏从亚、赵金鹏、李秀忠合著,石油大学出版社1996年7月出版)一书,是近年来理论界、学术界研究党的知识分子理论和政策问题的一部佳作。该书...  相似文献   

7.
马若龙 《云梦学刊》2012,33(5):10-17
“国进民退”争议热潮背后隐藏的是以前困扰着部分中国共产党人,至今仍然困扰着部分共产党人的意识形态认知误区,回顾中国共产党宏观经济政策史和经济思想史的变迁历程,深入剖析中国共产党在意识形态层面上对“公有”和“非公有”经济成分的内在二元冲突,可以见出中国共产党要以“执政党”的自身定位来重构“革命党”时期的意识形态。  相似文献   

8.
知识分子是一个历史范畴。知识分子的社会地位、历史作平以及社会对知识分子的态度、劳动者与知识分子的关系等诸多有关方面,都是随社会历史的发展而发展的。本文就劳动者与知识分子相结合这个命题略行管滴之见。一、与知识分子相结合的政策和理论依据中国共产党从来是重视知识分子的。知识分子问题,一直是我党工作中的一个重要问题。早在1939年12月,毛泽东同志就在《大量吸收知识分子)一文中指出:“全党同志必须认识,对于知识分子的正确的政策,是革命胜利的重要条件之一。”)新中国成立以后,我们党曾多次想要改变我国知识分子的社…  相似文献   

9.
邱华栋的《教授》和阎连科的《风雅颂》是表现当代高校知识分子精神状况的两部长篇小说,二者均以古典主义立场观察现代知识分子的行止,呈现了物质和权力如何腐蚀知识分子的灵魂,从而使其走上异化之路的可怕图景。人文知识分子应该怎么办?两篇小说给出了绝然不同的答案:《教授》试图给人指明一条通往救赎的道路;而《风雅颂》则既是一曲知识分子回乡无望、救赎无门、反抗无力的哀歌,又是一篇知识分子无处诉说孤独的心灵愤书与绝望神话。  相似文献   

10.
毛泽东同志在一九五七年三月作的《在中国共产党全国宣传工作会议上的讲话》,不久前公开发表了。毛泽东同志在这篇讲话里,着重论述了社会主义时期的知识分子問題。毛泽东同志强調指出,参加阶級斗争的实践,密切同工农群众结合,是知识分子思想  相似文献   

11.
九一八事变发生后,鉴于对国民党当局的失望.对民族前途与国家命运的担忧,知识分子不再延续白色恐怖下的缄默.而是采取各种方式对国家的出路发表意见,希冀能影响当局。报刊议政是当时知识界的一个主要动向。其中,《独立评论》《大公报》等是非党派知识分子论说的园地,《再生》《时代公论》则代表了党派知识分子的心声;  相似文献   

12.
李桑牧以残疾之身,没有上过正式学校。他终生以作家的思考,对鲁迅进行研究。对《呐喊》、《彷徨》、《故事新编》的33篇小说进行了系统的研究,尤其对鲁迅小说中知识分子的研究卓有成就。学术界对这位研究者有所认识,但没有充分看到他对鲁迅研究的重要意义与影响。  相似文献   

13.
《江西社会科学》2016,(3):52-58
分析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主体,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的一个基础问题。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主体是由个体、组织和群众等构成的多元化主体系统,其中,知识分子、理论家和党的领袖是个体主体,中国共产党是组织主体,人民群众是群众主体。从历史发展来看,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早期主体大体上经历了由知识分子主体到理论家主体再到领袖主体的发展过程,中国共产党是从早期共产主义组织发展而来并从政党中脱颖而出成为政党主体的。从地位和作用来看,中国共产党、党的领袖、知识分子、理论家、人民群众分别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中发挥着主导主体、核心主体、基本主体、骨干主体和基础主体的作用,各类主体形成强大合力,推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  相似文献   

14.
《读书》二十八年的历史,是中国社会转型期的学术史、思想史,也是当代知识分子的心灵史。《读书》译介了大量理论,推出了重要话题,形成了独特的“读书体”风格。同时,知识分子当下的文风值得反思。  相似文献   

15.
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知识分子观─—学习邓小平关于知识分子问题的论述李国强,郑克强,雷正良,马雪松,李军《邓小平文选》中关于知识分子问题的许多深刻、精辟、独到的论述,是邓小平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党和国家在知识分子问题上的拨乱反正...  相似文献   

16.
《共产党》月刊是中国共产党上海发起组创办的一个理论性的机关刊物,其对共产国际、各国共产党及其领导下的革命运动进行了广泛传播.从积极层面来看,这些传播活动进一步提高了中国先进知识分子的觉悟,加快了中国共产党成立的进程,为正在蓬勃兴起的中国工人运动指明了方向;从消极层面来看,则为中国共产党日后过于依赖共产国际和苏共,以及犯左倾错误埋下了隐患.  相似文献   

17.
社会主义思想被介绍到中国来,可远溯到上一个世纪末,但中国人民真正接触到科学社会主义,进而接受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全部理论,是在俄国十月革命的影响下开始的。在汹涌如潮的五四新文化运动中,左翼知识分子首先接受了马克思列宁主义,并进行宣传,使它开始在中国传播。李大钊这时先后发表了《庶民的胜利》、《Bolshevism的胜利》、《物质变动与道德变动》等著名论文,起了开风气之先的作用。与此同时,一些具有初步共产主义思想的知识分子,如陈独秀、毛泽东、周恩来等人的活动,使这种宣传逐渐深入,给中国共产党的建立奠定了思想基础。这一段历史对中国近代史的研究者来说,是比较熟悉的。但对马克思列宁主义在河南传播的情况,我们就知道得很少了,甚至直至今日还没有看到有关这方面公开出版的系统资料。幸而二十年前,作者曾翻过二十年代的《中州评论》(下称《评论》),并撰文介绍——应该说这是中国共产党的地方党组织在中州大地传播马克思列宁主义的重要文献,今日重读,新鲜之感不减当年,就把这篇文章局限在这个比较小的范围内吧!并谨以此来纪念马克思的百年忌辰。  相似文献   

18.
知识分子的流浪和业余精神——读萨义德《知识分子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爱德华.W.萨义德,这位巴基斯坦裔美籍文学批评家,因其双重身份,对知识分子的角色、责任、特点以及知识分子的特质和权威的关系都有自己的体认和独特认知。在其《知识分子论》中,他站在理想和现实的立场对知识分子进行了全面的审思。  相似文献   

19.
周恩来的知识分子思想是党的知识分子思想发展的一个重要里程碑,也是党内正确的知识分子政策的代表。1956年《关于知识分子问题的报告》,集中反映了周恩来的知识分子思想。周恩来关于知识分子的思想至今仍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实际意义。  相似文献   

20.
众所周知,深刻影响中国古代知识分子的思想首推儒、道、佛。在不同的历史阶段,儒、道、佛三家思想对中国古代知识分子的影响又有不同。但儒家思想自董仲舒后,虽几经浮沉,其影响中国古代知识分子最为深刻。作者从刘勰、韩愈、章学诚3篇《原道》,探讨了中国古代知识分子主流思想的流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