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龙文化·义利观·现代化张子琳世界上并不存在的龙成为华夏民族的图腾、象征。这是因为龙集中体现了华夏民族一种理想。龙是天德。《易·乾》:“飞龙在天,乃位乎天德”;“见龙在田,德施普也”;“群龙无首”,“用九天德不可为首也’;“云从龙”,“龙德而隐者”……...  相似文献   

2.
论龙的起源与演变关系郭殿勇“龙,鳞虫之长,能幽能明,能细能长,春分而登天,秋分而潜渊。”这是东汉许慎在《说文解字》一书中给予的解释。为揭开龙的神秘,追其本源,古来文人学者多有释之,特别是近现代释龙者更甚。综其释论,各有建树,仅举几例与读者共识。龙与图...  相似文献   

3.
略论中国龙文化的真正本源苏开华关于龙的本相和本义问题,笔者曾在《争鸣》杂志一九九三年第五期上发表长篇论文 ̄[1]作了较为系统的论证,指出:龙的原始形象“既不是鳄鱼海蟒,也不是飞禽走兽,更不是闪电虹霓,而是一个母腹中尚未发育成形的胎儿,以后又逐渐定格为...  相似文献   

4.
中国龙与《周易》学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主持人的话一个新的千年的到来,人类ZI世纪的第一年头,正是中国传统历法中的龙年(庚辰年)。当此“总把新桃换旧符”之际,笔者不期然想起象征着中国文化之本源的古代哲学经典《周易》一这是一部展示远古时代中国龙的哲学、龙的思想、龙的精神、龙的情操的震古烁今的...  相似文献   

5.
在纳兰成德的十年侍卫生涯中,多次离京活动均属扈驾巡幸,只有“觇梭龙”这一次是奉命出使巡边的。徐乾学回忆说:“君自以蒙恩侍从,无所展效,辄欲得一官自试,会上亦有意,将大用之。”“觇梭龙”虽够不上“大用”,也可以算一次“自试”“展效”的机会。研究纳兰这次“觇梭龙”活动,对研究纳兰的生平,具有重要意义。我们现在见到的最早研究“觇梭龙”的材料,是张任政先生写于1930年的《纳兰性德年谱》。自他提出纳兰“八月奉使梭龙”、“梭龙在黑龙江,一作索伦”之后,李勖等亦沿是说,至今尚未见异议。奉使黑龙江之说是否已成定论呢?值得重新考虑。据我们初步探讨,纳兰“觇梭龙”,是去西北直至碎叶城,并且是独自奉使。下面从三方面试作论证。  相似文献   

6.
1971年在内蒙古自治区赤峰市翁牛特旗三星他拉村发现的“C”形龙,“因头部特征接近于猪,曾视为猪头龙”①。牛河梁积石冢等遗址出土的猪首龙:“它们的共同特征是,头部硕大,环体肥厚,双短立耳,大圆睛,吻部刻画多道皱纹。”②1.猪首龙产生的文化模式文化人类学的方法告诉我们,对一种行为方式和一种文化现象的解释必须找到其整体的文化模式,在这种文化模式的本质特性上去解释才能靠近它的本质。猪首龙产生于是东北地区的“女神文明”时代。据上个世纪的考古报告,在广袤的东北大地上的兴隆洼文化、赵宝沟文化、红山文化等遗址中出土了大批的女…  相似文献   

7.
关於“龙”“龙”一名,系我国中华汉文化中的称谓,且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象征。藏族则名其为“鲁”,是原始宗教信仰中具有强大神性和丰富内容的一大神明。由於历史上藏、汉民族地域环境的不同,语言文字的各异,因而不仅称呼有别,且对其内容和形态的认识也不尽一致。首先,从中华汉文化中的龙说起。其实,龙并不是实在的动物,它是中国古人幻想或虚拟出来的,却也奇怪竟然虚构的那么真实,如此显活。《说文解字》:“龙,鳞虫之长,能幽能明,能细能巨,能短能长,春风而登天,秋风而潜渊。”《易·乾卦》:“飞龙在天”、“或跃在渊”、…  相似文献   

8.
略论印度龙与中国龙的关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印度佛典或印度传说中,“有无量诸大龙王……兴云布雨,令诸众生,热恼消灭”,“天龙一鳞虫耳,得一缔之水,散六虚以为洪流”,“龙得小水以降大雨“。在中国神话中,“应龙畜水”,“应龙……乃去南方处之,故南方多雨”,“神计蒙处之,其状人身而龙首,恒游于漳渊,出入必有飘风暴雨”,“有神,人面蛇身赤,……不食不寝不息,风雨是谒,是烛九阴,是谓烛龙”;现代汉语学者将其归纳为:“我国古代传说中的神异动物,身体长,有鳞,有角,有脚,能走,能飞,能游泳,能兴云降雨。”由此可见,印度龙和中国龙都有兴云布雨的神力,都具有“龙”的特征。  相似文献   

9.
陈文殿 《天府新论》2009,(6):103-107
作为中华民族的文化象征,“龙”不是“神”,而是中华民族生命存在方式和生命生成方式的凝炼、概括和提升。中华“龙”文化的建构历程及建构机制折射出中华民族的形成及生命生长历程。从生命生成视角和文化建构视域来看,天地之大德日生、和实生物、和而不同、生生之谓易、生生不息,构成中华“龙”文化的生命理念;其生命生成方式和文化建构模式是一种融合兼容、有容乃大的模式;其基本特性是优化创生性、开放性兼容性、协调和谐性、系统整体性、一体多样性。中华“龙”文化内蕴着宝贵的生命生态精神和生命伦理智慧,从生命生成的生态性视域解读中华“龙”文化具有重要的时代意义。  相似文献   

10.
图腾崇拜与龙崇拜之比较研究苏开华龙究竟是何物?在以往关于龙文化的林林总总的各种解释之中,最权威、也即最有代表性的一种观点便是“图腾说”。图腾学说是个舶来品,这种学说在多大程度上能与中国的历史实际契合起来大可怀疑。本文试图对图腾崇拜与龙崇拜作一比较,来...  相似文献   

11.
“几乎所有的字典都作了修改/“富”字的含义与写法是“虎”/多少人望“富”生畏,谈“富”色变/——虎口中冲臂杀气/虎爪下血肉模糊……”这是我省诗人龙彼德的  相似文献   

12.
在西方社会学理论研究中,对涂尔干存在着截然不同的解读,既有主观主义的功能主义、建构论的评论,也有客观主义的结构主义、机械论的批评,可以概括为实在性与建构性这样一个问题,或称“涂尔干问题”。作为古典社会学的奠基者之一,涂尔干对其时代的现代性巨变以及随之而来的现代社会作了深入思考,形成了社会学理论的独特表达,即使是他的理论“剩余”和思想“残篇”,也展现出奠基者思想源头的丰富性。随着现代进程的继续,社会的自然系统与人文系统仍在进行新的重组和深入互构,特别是当代科学技术创新推动的技术化、智能化,使得社会世界的实在性与建构性再度显示出重要意义。这些都赋予了“涂尔干问题”新的含义。  相似文献   

13.
试论休谟的自我概念维之谈起自我问题,人们就会想到休谟(1711-1776)那段“心中只有一束知觉”的著名论。由此而一般认为,休谟对于“自我”的实在性是持否定看法的。若细读他的《人性论》一书,就会发现问题并非如此简单。实际上,休谟对于自我问题进行了多方...  相似文献   

14.
卜辞所见龙人及相关国族研究彭邦炯一、甲骨文中的龙(今简化作龙)与龙方1、龙字69认定甲骨文的龙字,与金文龙字形同或极近,我们只要和《龙毋尊》等铜器铭中的龙字比较,也就匆庸怀疑了。《说文》曰:“龙鳞虫之长,能幽能明,能巨能细,能短能长,春秋登天,秋分而...  相似文献   

15.
王宇信 《殷都学刊》2008,29(1):35-38,44
作为中华民族象征的“龙”是与中国古代文明形成的进程密切相关的。古史传说时代的“五帝”们,不但与龙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而且为华夏民族的形成与融合、发展做出了贡献。历史所形成的矢志不移地追求精神、诚信厚德、移风易俗和追求社会和谐的“龙德”,既是华夏民族的精神,也是炎黄文化的精髓。  相似文献   

16.
自由理念的“实在性”就康德先验哲学的理性存在而言是自明的,它既不能单独由理念的纯粹形式加以确定,也不能单独由经验对象加以确定;在理性存在的条件下,自由理念的“实在性”地位不仅是先验的.也是实践的,实践的地位带来自由意志决定的自然过程的存在;自由与自然的对立或统一因为回到理性的过程而成为必然,理性存在的事实所确立的既是关于自然世界的实在性,又是关于自由理念的“实在性”。  相似文献   

17.
渝东南酉水流域民间故事想象力丰富,其中有许多龙崇拜与龙征服的题材,主要体现于七方面。这是人间善恶、广大人民在征服自然中遇到艰难险阻的反映,他们依靠人力,也祈望神力相助,是“天人合一”的另释。  相似文献   

18.
本刊讯:2月9日晚,安徽休宁右龙村100余户村民舞动百米长的“板龙”(又称“板凳龙”)闹元宵。 当日,位于皖赣交界处新安江源头的休宁县右龙村家家户户村民齐上阵,按照传统习俗扛着百米长的板龙狂舞,燃放鞭炮,换香求福,喜闹元宵,共同祈福新的一年风调雨顺、国泰民安。  相似文献   

19.
]基于康德的先验哲学而言,自由源于理性存在的必然,其“实在性”的体现依托于理性存在者或人的“此在”事实;自由的“实在性”不是作为物的经验对象,而是作为经验对象之规定的纯粹形式存在;自由作为人类存在的本质,其“实在性”既指向理性原则的存在,又指向理性原则作用的存在,并必然地表现为以人为中心的世界的统一。任何在自由问题上所取得的进展和突破都是新的路径的选择和对以往方法的解构,而非对自由和存在本身的改变,康德哲学的建立是如此,海德格尔的存在体系也不例外。因此,在不断面对困惑、重释自由之际,我们也凭借自由的问题而进入自身存在之路,并获取人的“此在”的真实。  相似文献   

20.
古人常谓“龙”生于水而为水物:《管子·水地》说“龙生于水”,《左传·昭二十九年》曰:“龙,水物也”,《易略例》亦谓龙为“水畜”。因此,在古人看来,“水畜”之龙可以招云,可以致雨:《周易·乾卦·文言》曰:“云从龙,风从虎”;《慎子》:“飞龙乘云,腾蛇游雾”;《论衡·乱龙篇》:“龙蹔出水,云雨乃至”;又《龙虚篇》:“云雨感龙,龙亦起云而升天”,“蛟龙见而云雨至”;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