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李张建 《渤海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0,42(2):18-21
随着时代的发展,军旅题材小说呈现出不同的特征,军旅日常生活成为作家创作的又一焦点。辽宁作家曾剑的小说以军旅底层人物日常生活为背景,揭示了小说人物的生存状态与内心的情感历程。特别是曾剑小说的情感叙事打破了传统军旅小说的叙事模式,他以单一与多重的情感叙事、两极化情感叙事、显性与隐性情感叙事来深刻揭示了军队底层人物的复杂情感。 相似文献
2.
周徐 《山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6)
对英雄的全新考量与塑造,是新世纪军旅小说创作最显著的特色.这些新的英雄人物,个性张扬,心思细腻,命运多舛,从内在肌理中散发出光风霁月般的人情味与精气神.创作者们通过对英雄独具个性的形象塑造、细腻深邃的心路探询和荒诞悲怆的命运言说,改变了长久以来的传统英雄塑造模式和军旅小说的书写范式,为以后更深广的英雄探寻预设了种种可能. 相似文献
3.
周徐 《中国石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26(6)
20世纪80年代军旅小说的英雄塑造,勇猛地冲决了束缚作家思维的陈旧观念,以对长期被忽视、被践踏的人的关注和探索为其主脉,形成了独具一格的审美特征,构成了当代军旅文学一个承上启下、继往开来的重要环节.刘毛妹、梁三喜、靳开来、郑志桐、袁翰、古沉星……众多的英雄人物走进了人们的视线.丰满的人性质地、东方的硬汉形象、复合的圆整人物、崇高的悲剧命运,成为这些英雄形象不同于以往的基本特征. 相似文献
4.
本文以《西线轶事》、《高山下的花环》等几部具有标志性的代表作品为主 ,在论述其突破性成就和贡献的同时 ,对新时期军旅小说的发展轨迹进行简略的探索 :由打破沉寂到高潮前奏曲的奏响 ,再由高潮涌起到全方位的开拓 ,军旅小说在不断突破和拓展中 ,逐渐由具体描写战争本身向以人为主要描写对象的“人的文学”探索前进 ,显示出向多元化发展的活力 相似文献
5.
沈从文是中国现代文坛一位勤奋而多产的作家,其早期创作数量颇丰,有相当一部分内容涉及军旅题材.本文试从沈从文的军旅世家身世、早年军旅生涯和近代社会的尚武任侠精神及文人军旅情节来探寻其进行军旅小说创作的原由. 相似文献
6.
李曙豪 《苏州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28(3):74-78
中国新时期小说中的幽默手法在很大程度上直接受到西方后现代主义文学的影响,从而表现出与传统幽默手法完全不同的风格。这种影响表现在三个方面:麦尼佩斯讽刺体、狂欢化叙事和反乌托邦叙事,由这些影响而引发的叙事可以称为中国新时期小说的黑色幽默叙事。黑色幽默叙事使得中国新时期小说具有更为深刻的主题思想和深远的文学魅力。 相似文献
7.
文章探讨新时期氛围下的军旅文学的审美创新,以《历史的天空》为主要评论对象,从人物、启蒙意识、人格美三方面阐述了作品在内容和形式的审美理念上具有的创新意义,并说明了作品以客观的立场表现历史,用人性的笔触表现敌人,更深刻地阐释了现实主义精神与人文精神的关系。 相似文献
8.
张英 《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11(3):297-299
中国当代军旅小说是当代文学发展过程中的独特风景线,当代军旅小说作品本身独特的艺术魅力符合受众的“期待视野”、作品蕴含的时代精神与当下接受者的文化心理相契合,同时在影视文化的传播带动下,中国当代军旅小说获得了接受者的广泛关注与肯定。 相似文献
9.
10.
李波 《长江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2):9-11
由于受到影视化时代的影响,新时期小说表现出两个明显的电影化特征:其一是视觉化特征,主要表现为小说的文字语言叙述注重追求画面效果;其二是听觉化特征,主要表现为小说中人物对话场景的大量增加。 相似文献
11.
YUAN Qi-jun 《渝西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4)
沈从文的军旅小说为世人展现了一个神奇浪漫的湘西军人世界,在这里有美好的人性,有欢乐的童年,也有血腥的死亡。呈现了其对湘西军旅生活的独特审视和对特殊生存环境下的精神反映。 相似文献
12.
邵彤 《沈阳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35(1):92-94
作为一种叙事策略,神话原型已经介入到新时期小说的叙事结构、叙事时间和叙事视角诸方面之中,强化了神秘和宗教意识,从而使小说产生了深远、独特的艺术魅力和美学价值。在新时期小说中,人物往往与动物原型融于一体,动物原型的营构成了作品的隐性结构,故事情节的演进与动物原型构成对应关系。"圆形"原型叙事时间的应用,使作品呈现出一种魔幻荒诞的外观,同时也是对作家们迷惘虚无情绪的展露。将原始的灵魂观念转化为小说的叙述方式,不但喻示着世界神秘性的内蕴,而且代表了对罪恶和性爱这双重文化禁忌的揭露和背叛。 相似文献
13.
袁启君 《重庆文理学院学报》2008,27(4):42-46
沈从文的军旅小说为世人展现了一个神奇浪漫的湘西军人世界,在这里有关好的人性,有欢乐的童年,也有血腥的死亡.呈现了其对湘西军旅生活的独特审视和对特殊生存环境下的精神反映. 相似文献
14.
邵彤 《沈阳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34(6):49-51
作为一种叙事策略,神话原型已经介入到新时期小说的叙事结构、叙事时间和叙事视角诸方面之中,强化了神秘和宗教意识,从而使小说产生了深远、独特的艺术魅力和美学价值。在新时期小说中,人物往往与动物原型融于一体,动物原型的营构成了作品的隐性结构,故事情节的演进与动物原型构成对应关系。"圆形"原型叙事时间的应用,使作品呈现出一种魔幻荒诞的外观,同时也是对作家们迷惘虚无情绪的展露。将原始的灵魂观念转化为小说的叙述方式,不但喻示着世界神秘性的内蕴,而且代表了对罪恶和性爱这双重文化禁忌的揭露和背叛。 相似文献
15.
论新时期湖南小说的含魅叙事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谭桂林 《湘潭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1,25(2):74-78
新时期以来湖南小说在叙事方面出现了一种含魅倾向,韩少功的作品其含魅倾向表现为对世界上不可知与不可言说事物的包含与宽容,孙健忠等人的小说将魔幻态现实与进行态现实融合在一起,残雪的小说用梦魇与呓语的形式将巫文化推向极端,造成一种独特的神秘的含魅叙事。 相似文献
16.
张震 《湖南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14(5):26-28
在新世纪的军旅小说创作阵营中,涌现了一批新锐作家,他们的作品具有不同于以往军旅小说的特质,最为显著的就是其塑造的英雄人物青春叛逆,在纪律严明的军营也要极力张扬个性,但他们同时也怀揣着英雄梦想,忠勇尚武,渴望建立功勋。 相似文献
17.
《河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8,(1):63-67
在新时期回族小说叙事中,宗教因素的进入使文本呈现出与世俗叙事不同的逻辑与结构。这种宗教对日常生活的再结构首先表现为给日常生活环境涂染了宗教色彩,其次表现为人物处理日常生活方式的宗教化,最后体现为日常生活的仪式化。少数民族的日常生活叙事,因为宗教因素的介入,为我们提供了一个不同于汉族日常叙事的意义生成方式。 相似文献
18.
张悠哲 《西华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4):88-93
作为一种叙事方法,"戏仿"(Parody)指通过有意识地模仿小说文本的内容、形式特征,并将其运用到不适宜甚至相反的语境中,以达到对模仿对象的曲解、嘲讽和颠覆。如果将新时期视为一个相对独立的文学史分期,那么戏仿叙事始终在场,活跃在新时期以来的各个阶段。与此前戏仿叙事的零散化分布不同,新时期戏仿叙事呈现出"集束化"态势,且与新时期以来文化语境的快速转换存在着明显的对应关系,这一点,为我们从文学史高度梳理其动态进程提供了学理依据。据此,本文试图纵、横两个维度对新时期戏仿小说作出动态性、类型化分析。 相似文献
19.
新时期以来,江苏小说在描写城乡主题时,并不注重展现时代变迁的史诗性的宏大叙事,而是从日常生活的审美呈现、城乡的相互对照中来探究生命个体的存在处境及其命运走向,并且受多元地域文化的影响及江苏作家对文学精神的自觉坚守,使江苏小说呈现出世俗性与诗性相融的美学特质。江苏作家关注人的生存与精神的写作立场与姿态使江苏城乡叙事承载了丰厚的人文关怀。 相似文献
20.
高红霞 《兰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36(6)
福克纳家族小说叙事具有鲜明的独创性和对传统家族叙事的革新性,并从内容到形式深刻而广泛地影响了中国新时期的家族小说创作。从母题形态、时间观念、空间布局、叙事方式等方面探讨中国作家对福克纳的接受、过滤和重塑,考察中国儒教文化家族叙事和美国基督教文化家族叙事之间的交往互动和内在差异,剖析各自的精神价值诉求和文化传统底蕴。 相似文献